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Notice and Note | 理解深度苦追寻?看这重量级别方法论


哈喽啊,好久不见!

新关注的朋友们,要对我的更新节奏慢慢习惯。我的最长记录是,连续三个月,没有写过一个字。冷不丁登陆后台,感觉像隔世,自己都不太敢相信:呀!我还写过公众号啊?


那句话怎么说的,筹谋已久必有大招?那今天就来说个重量级的方法论,本质很简单,但估计很多人都不知道:Notice and Note,阅读时,有哪些节点,需要我们格外格外去留意?

标示牌的作用

在说这个话题前,先看一张图。

这些是Signposts,标示牌。我们的生活里有很多,出现在不同场合。

它们的作用是:非常明显地出现,快速得到注意,告诉我们信息,给出我们方向。

但同时也要明白,这个获得信息,明确方向的过程,它是双向的。不是把牌子立那里,这些信息啊,就会自动地进入到我们的眼睛里,跑到我们的脑袋里。

而是需要我们在看到它们时,可以有意识地停一下,停一下,有意识地看一眼:牌子上都写了些什么?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不停,不去注意,纵然牌子上写的信息有多重要,我们都有可能会错过。

Notice and Note:留意与记录

如果把读一本书的过程,看成是去到某个终点的旅程,为了保证顺利抵达,保证对前方的路况有了解,什么时候慢,什么时候快,什么时候要很小心地去驾驶,写作者也会在行进过程中,放上一些标示牌,给出信息,指出方向。

一本书里,常会出现的标示牌都有哪些?已经有前辈做出了整理,来自Kylene Beers and Robert E. Probst.

他们俩合写了一本书:Notice and Note,字面直译是:留意与记录。

总结归纳出六种标示牌,来提醒读者说:当你们看到这些标示时,要有意识地停下来哦!因为牌子上的信息,很重要。

标示一:Contrasts and Contradictions  

对立与不同。

你读读读,突然地,故事里的人说出了让你大吃一惊的话,或者做出了让你大跌眼镜的事,让你感到不可思议,难以相信。

这时就要停下来思考,Stop and Ask Yourself:  为什么他会这么说?为什么他要这么做?

当我们可以注意到一个人物的变化,并能做到对这种变化的原因,进行有意识地思考,那么我们对这个人物的理解,就会多层次地变丰满。

比如,可以做Pressure Analysis,压力分析图。

想:此时此刻,眼前的这个人,都在承受哪些来自外界的压力?并在文本中找出对应根据来。

经过这么一分析,我们对人物的理解,就不会只停留在人物本身,而是会把他放在一个场景里,一个背景下,并在文本信息中,在写作者已有的描述里,为他的这种变化找到原因。---Understand the Action. 

同时,这种变化的原因,又会帮助我们意识到:人物,在与外界接触的过程中,出现了怎样的矛盾,冲突。---Understand the Conflict. 

关于冲突,在之前的文里有说过。比如,一个对美有着极其敏锐的感知,对人有着极其细致的观察,内心里充满了悲悯之情的士兵,却肩负着要去杀掉一些人的使命,身处于即将开火交战的敌人阵地上。

对冲突的理解,会帮助我们对故事的走向,做出预测,推断。

会想到,作者应该会在之后的情节里,设置一些人,构建一些事,让冲突不断升级,扩大,最后在某个节点爆发。

有时也会帮助我们逐渐Get到,文字背后,作者想要表达的核心主题:The Theme, The Big Idea, The Heart of the Story. 

比如:

是关于屈服与妥协吗?意识到一个人不能遗世而独立,什么都不管不顾地存在;而是确实会被外界环境所制约,有着无法摆脱的各种不得已?

关于人心的本善吗?关键时刻,紧要关头,内心深处的良知,会战胜看似重要的使命与利益?

还是说,关于战争的摧毁与无情?可以改变一个人,从身体,到精神,到内心。即:战争,可以把一个人的底线,究竟推到有多远?

......

当故事中的人,说出,或者做出,和之前的预设完全不同的话语行为时,不是没有原因的。

而对于这种原因的探索与理解,会让我们发现,作者笔下的这个人,更真实,更立体,更鲜活。即使是虚构,即使不是真,但也可以在这样一个杜撰出来的人身上,看到很多现实的映射。要么是我们自己,要么是身边的一些人,一些事。

时代可以变,社会在进步,但在人心上,似乎变化的并不多。

......

以一个反常之举为切入,就可以挖出很多信息来。如果我们不去Notice and Note, 不去Stop and Ask,那些背后的联系与深意,很容易就会被错过。

标示二:Aha Moments

啊哈!恍然大悟那一刻。

这里的啊哈,不是我们自己的啊哈,而是故事中的人。

当故事中的人,突然意识到什么,突然想明白一件事,这时就要停下来思考,Stop and Ask:有了这样的感悟后,然后呢?之后的各种发生,将会怎样被改变?

如果终于明白的,是一个问题所在,做为读者的我们,也就会对推动情节发展的那个矛盾,冲突,有了解。

如果终于明白的,是一个人生道理,值得谨记在心,做为读者的我们,也就会对写作者想要传达出的那个主题,核心,有了解。

比如在一连串的经历后,故事中的人终于意识到,自己眼前的这个人,虽然看似不驯,甚至还有一点Bossy and Bitchy,让人讨厌,但实际内心善良,有着一颗Big Heart.

那我们也会跟着作者的节奏,意识到他想让我们意识到的:不要单独去看某个人的某个行为,而是要把他放在一系列一连串的事件中,找出其中的规律与共性。类似于那种Find trends and patterns to understand the underlying character traits.

标示三:Tough Questions

人物的自问。

读读读,故事里的人突然问了自己一个问题,而且这个问题还不太好回答。难,复杂,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弄明白的。

比如,一个人物捶胸顿足,大声喊:天哪!我该怎么继续下去啊?

或者待在角落,咬牙,眯眼,攥拳头,在心里问自己:我能勇敢站出来,为我自己捍卫吗?(或者,我能阻止这种场面的发生,为了谁谁谁挺身而出吗?)

读到人物自问时,就要停下来思考,Stop and Ask:此时此刻,这个人问出这样一个问题,对于作为读者的我来说,我都想到了什么?

往往经过这么一发问,我们对人物的理解,又会近一步。

仔细体会这两句话:

天哪!我该怎么继续下去啊?

我能勇敢站出,为我自己捍卫吗?

读出了什么?有没有读出一个人的担心,焦虑,害怕,犹豫......简言之,内心深处的恐惧?

接着想:这种恐惧从哪里来?在作者已经提到的信息里,哪些描述,哪些细节,有露出一些蛛丝马迹?

哝,这样一问一想,就能把前后的内容连一起,让一个拼图的模样,逐渐逐渐变清晰。无论是对情节的把握,还是对矛盾的理解,都在这幅拼图里了。

好的作品里,所有的内容,所有的内容,都不是白给。


标示四:Words of the Wiser

智者之语。

通常是一个年长的人,或者一个德高望重,充满智慧的人,把主人公拉到一边,和他说了一些什么话。

遇到了,就停下来思考,Stop and Ask:

这样的智者之语,会对主人公产生怎样影响?他会在之后出现什么变化?---帮助我们对故事情节做预测。

这样的智者之语,是故事的主题吗?是写作者通过人物的经历,情节的设定,在合适的时机里,让作为读者的我们,可以Get到的那个人生道理吗?---帮助我们把握故事的核心:The heart of the story.

标示五:Again and Again

重复,重复,重复。


相同的东西,反复,反复,反复出现。可以是一个词,一句话,也可以是一个物件,或者一种场景。

遇到了,停下来思考,Stop and Ask:为什么要反复反复出现?究竟想要表达什么?

标示六:Memory Moments

对过去的回忆。也被叫做Flashback.

说着说着, 突然来了一段回忆,把正在进行的情节给打断。

遇到了,停下来思考,Stop and Ask:为什么要来上这么一段回忆?为了说明什么?


六个标示牌,遇到了,就停下来思考,Stop and Ask:这些标示的出现,有在告诉我们什么?关于人物?关于情节?关于问题冲突?还是说,关于文字背后的道理:The Theme, The Big Idea, The Heart of the Story?

好的作品里,所有的内容,所有的内容,都不是白给。

写在最后,用两段话来总结

第一段:

训练时,力量的得到,不在于器械本身,而是在于人去用器械:推举,提拉,支撑......面对器械,做出回应。

阅读时,力量的得到,不在于文字本身,而是在于人去用文字:观察,发问,思考......面对文字,做出回应。

第二段:

来自Notice and Note两位作者的话:

We read and reread a range of popular adolescent literature looking for how authors showed when a character was changing, what the internal conflict was, or what the theme might be.

We thought if we could teach students to notice these features, then we could teach them some questions to ask themselves, thus encouraging them to read the text more closely without becoming dependent on teachers to always ask the questions.

—Kylene Beers and Robert E. Probst


我们读过,并且反复读过一系列适合青少年的且欢迎度高的文学作品。我们想要找出,写作者们如何构建情节,步步推进,向我们逐渐呈现出:人物的变化节点,内在冲突,以及故事可能想要表达的核心主题。

我们觉得,如果教会孩子对一些节点多加留意,教会他们在遇到这些节点时,可以有哪些问题问自己,就会给到他们一种推力,在读的时候更加投入,更加深入,自发地做出更多回应;而不是单一地依赖老师,被动地处于提问回答,提问回答的循环反复中。

延伸与拓展:

每个标示牌上,看到那个位于中间位置的问题了吗?红色字体的。

我的体会是,看到这里就好了,至于红色字下面的那些细节信息,其实没有必要硬记。

因为无非就是那么几点嘛。要么帮助理解人物,要么帮助推测情节,要么了解冲突,要么领悟主题:Character, Plot, Conflict, and Theme.

所以,只要做到看到标示时,有意识地去Notice and Note,有意识地去Stop and Ask,就已经走对方向了。

......

说到这,做一个延伸:为什么对人物的理解,对情节的预测,对矛盾的知晓,对主题的感悟,很重要?或者换句话说,为什么从一个俯瞰纵观的角度,对【故事的走向】有所把握,对【故事的架构】有所把握,很重要?

因为可以帮助我们读得更好,懂得更多。

我们的大脑,对有着规律的东西,会更好理解。再说一遍啊!我们的大脑,对有着规律的东西,会更好理解。

面对一堆信息,如果哗啦啦地列出一长串,或者就那么堆着叠着,而不去做规整,我们记住的就不会多,理解得也不会怎么深。

而如果我们可以找到一种规律,结构,框架,把这些信息进行有效规整,那对大脑来说,在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时,就会方便很多。

举个例子就好懂。

以虚构类为例,基本上说的都是:

The Character: 一个人物。

The world build around the character:所处一个怎样环境?

What the character wants:人物想要得到什么?

How and if the character gets what he/she wants:怎样得到?是否得到?

How or if the character changes:在试着得到的过程中,人物是否变化?怎样变化?

这也解释,为什么说,可以帮助孩子快速提高阅读理解力的方法之一是:分文体地来操作,在某个集中的时期里,主攻同一文体书。

因为同种文体下,它是有着共同规律的。

比如说这个Fantasy,奇幻小说类:

有一个通常意义上,一出面我们就觉得是正面形象的英雄人物:Traditional Hero.

也会出现一个人,一开始不是英雄,因为各种原因,阴差阳错,最后成了英雄:Reluctant Hero. 而且这个人通常都有一种能力,一开始自己不知道,在某个场景下被激发了出来。

有一个智者,当被需要时,及时出现,指点迷津:Mentor.

有一个类似跟班的小伙伴,在旁协助,和主人公共同经历一些事:Sidekick.

有一个带着神奇彩色,有着魔力的物件:Magical Object.

还有一个恶棍,不断制造冲突,麻烦:Villain.

读完一种文体,懂了这种文体在架构上所会有的特定规律后,会帮助我们在读同种文体下的另一故事时,对人物归类,把关系理顺,帮助大脑在看似复杂的一堆信息中,理出一个框架来,从而做到更好理解。

而当在理解上不费劲时,也就可以“空出一些时间,精力”,去做其他事:

对一些细节的描述,多加留意。

对一些词语句式的使用,多加留意。

对作者的写作手法,多加留意。

......

也会在读的过程中,可以顾得上,去观察,发问,思考......面对文字,做出回应。

所以,良性循环后,也就会读得更好,懂得更多!

写到这里。祝好!

参考资料及图片来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说文体常识
文学体裁(类型、样式)
如何构建一个线性叙述的完整故事?
对整本书阅读的深度思考——整本书阅读的策略
如何设计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
好故事的三大标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