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影像学习--中枢神经系统疑难占位病变的鉴别诊断

*********************************************

临床工作中神经内外科医师常常对一些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疑难占位病变缺乏正确的判断思路,有的影像科医师也较难掌握CNS疑难占位病变的影像特点。结合我们对CNS疑难占位病变的临床经验与大家分享。

一、神经上皮组织肿瘤的诊断与鉴别

神经内外科、影像科医师习惯简单地用“胶质瘤”来代表脑内原发的神经上皮组织肿瘤,而实际上2007年将神经上皮组织肿瘤分成星形细胞肿瘤、少突胶质细胞肿瘤、室管膜细胞肿瘤等九大类。星形细胞肿瘤又分成毛细胞型、弥漫性星形、胶质母细胞、大脑胶质瘤病等七型。临床医师应该采用病理学分类的概念对所要诊断的脑肿瘤进行定义,这就要求应该掌握一些病理知识。不懂脑肿瘤病理,就很难全面理解肿瘤与非肿瘤性病变的相应特点与鉴别。如有的多中心生长星形细胞瘤容易被误诊为多发感染病灶(寄生虫)、多发性硬化或多发转移瘤等。如果懂得脑肿瘤的生长特点、临床症候、影像特点等就不难做出相应的判断。如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好发于儿童、青少年,以脑干中线结构及小脑为好发部位。脑干虽然被肿瘤细胞所占满,但患者活动基本正常,只是稍有行走不稳或头晕[图1],这是由于肿瘤细胞在神经纤维中生长,并不破坏正常结构的原因,但如果是脑干脱髓鞘病,那怕仅仅是一小部分,患者临床症候也可较明显[图2a-2c]。神经上皮组织肿瘤在CT上局部可呈稍高或高密度,而脱髓鞘病或脑炎往往都是低密度改变,因此,CT高密度有助于肿瘤与非肿瘤性病变的区分。

大脑胶质瘤病(gliomatosiscerebri,GC)是星形细胞肿瘤中的一种,其临床症状由于病变范围不同而呈现出多样性,且出现较晚、不典型,给临床诊断也带来很大的挑战。由于肿瘤很少形成团块,肿瘤细胞散在存在,早期核异型性不太显著,有的GC虽进行脑活检,因未发现成团簇集的肿瘤细胞,而病理多报告为“胶质细胞增生”,但实际上,根据细胞排列的极性杂乱,核质染色不均,有的致密深染,同时有一些核异型性,结合临床表现(有的常高颅压),特别影像上呈雾霭样病变(foggy-like)[图3a,3b],常常累及皮质,病灶亦很少强化等特点,就不难诊断GC。宣武医院总结37例GC,平均年龄在33岁,其中MRI增强仅有6例有一定的强化,说明这种颅内弥漫病变强化少的特点更是其重要诊断要点。GC病程多数在2~3年内,但少数病程可达5~8年,有的因有癫痫发作,而易被误诊为病毒性脑炎,但患者较少发热,且总体智能相对较好,不符合病毒性脑炎。有的GC也有被诊断为脱髓鞘病、脑梗塞等。

二、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临床影像特点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 PCNSL]临床上常呈慢性或亚急性起病,一般发病在50岁以上,男女均可发病,后期进展较快,临床上部分多以反应迟钝、认知障碍及精神症候为主,容易误诊为脑梗塞或病毒性脑炎等。病变以中线及旁中线结构脑实质最易受累,多以基底节、丘脑、脑干、脑室旁为中心,可有占位效应,也可在皮层下白质区呈斑片状浸润性生长,极少数PCNSL可单独侵犯脑膜,或神经根,或在海绵窦附近生长。脊髓的PCNSL很少,笔者所见的一例脊髓PCNSL考虑还是由脑部向下播散种植而来,而非原发于脊髓。脑平扫CT可呈低、等或高密度信号。MRI可见长稍T1、稍长T2信号,DWI呈稍高信号,少见出血信号。CT或MRI增强后多呈均一团块、结节或云雾状强化。有的PCNSL表现形式特殊,脑MRI示双侧大脑半球弥漫性病变,但无显著的团块病变,类似于白质脑病样改变,早期可无强化,临床上多以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等认知障碍起病或为主要表现,早期脑活检也不容易诊断(尤其是应用小剂量糖皮质醇治疗后),有的病理学表现为脑白质内弥漫的淋巴细胞浸润,无明确肿块形成,这是大脑淋巴瘤病(lymphomatosis cerebri)的特点,也容易与GC相混淆。本期总结的一组PCNSL病例中有2例临床、影像表现[图4a-4c]符合大脑淋巴瘤病的表现特点。因此,我们必须要了解大脑淋巴瘤病的概念及临床影像特点,注意在实践中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

三、假瘤样脱髓鞘病的诊断鉴别

近些年来,随着对假瘤样脱髓鞘病(tumefactivedemyelinating lesion, TDL)认识的提高[2],临床诊断正确率也越来越高。但由于对其影像判断标准掌握不够,也带来了诊断的泛化或误诊,常常把一些脑肿瘤(PCNSL或星形细胞瘤)病例当成TDL诊断和治疗。为此,笔者列表进一步将TDL与PCNSL、星形细胞瘤的临床、影像等进行比较以便易于掌握(表1)。

TDL,也称假瘤样炎性脱髓鞘病(tumor-like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disease, TIDD)。它的MRI影像表现与临床发病所处的阶段有关,临床表现与受累部位相关。在急性期(发病的2周内),脑MRI可见病灶强化明显,呈点、片状强化,容易考虑为PCNSL或星形细胞瘤。而亚急性期(病程在1.5月以内)TDL的强化病灶以周边强化为多见,可以是半环或环状强化。本期CPC病例就提供一个急性期的TDL病例,其影像表现是TDL急性期的典型代表。不论急性期还是亚急性期,DWI可见病变呈高信号改变。慢性期后病变DWI信号随时间逐渐减弱,增强亦不明显。但PCNSL或恶性星形细胞瘤DWI信号随时间呈更加明显的高信号[图4c],增强也愈加明显。

以上,对中枢神经系统疑难占位病变提供了一些相关疾病的诊断思路、鉴别方法及手段,尤其是对一些常见占位样疾病的临床影像特点进行了细致地比较,可能对临床医师的工作起到一定的帮助。相信在以后的工作中,这些经验及总结还将进一步弥补及完善,也欢迎临床医师积极总结经验和经常交流,以利于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

图片:

图1. 女性27岁,头晕2月伴行走欠稳1月。查体:仅为共济运动不稳,肌力均为5级。MRI轴位T2加权图像可见桥脑明显肿胀、呈弥漫性稍长T2信号,基底动脉似被部分包围。病理活检为星形细胞瘤。

图2a-2c. 男性37岁,左肢麻木力弱40天,言语不清12天,左侧中枢性面舌瘫,左侧肌力2级。MRI轴位T2加权图像可见偏右侧桥脑弥漫性稍长T2信号,脑桥肿胀不明显(图2a)。病灶周边环状强化(图2b),诊断为TDL。两年后复查,MRI轴位T2加权图像显示病变有所好转(图2c)。10年来该患者未再发。

图3A


图3B

图3a-3b.女性42岁,头痛6月。MRI轴位T2加权图像可见双侧脑半球额叶及胼胝体膝部弥漫雾霭样(foggy-like)稍长T2病变,边界不清(图3a)。MRI轴位T2 FLAIR像可见病变累及额叶皮层下白质、右侧基底节区,呈弥漫性呈稍高信号(图3b),病理证实为大脑胶质瘤病。

图4A

图4B

图4C

图4a-4c.女性,57岁。左侧肢体力弱7月,言语不清、反应迟钝3月,加重1周。发病近5月时MRI轴位T2加权图像可见两侧额叶皮质下多发片状弥漫性稍长T2信号,不成团块,部分皮层受累(图4a);同层面T1加权增强扫描图像显示病变未见明确强化(图4b);同层面DWI图像显示病变呈稍高信号(图4c)。该例患者发病8月脑活检证实为大B细胞淋巴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肿瘤样脱髓鞘病变影像学诊断
神经综述:肿瘤样脱髓鞘病变的诊治进展
最新中枢神经系统瘤样脱髓鞘病变诊疗指南发布!
石祥恩教授:常见肿瘤临床处理方法
神经科临床病例讨论:视物模糊、口角歪斜、左侧肢体活动不利一个月
中枢神经系统瘤样脱髓鞘病变诊治指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