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半世瓷缘梦与真——我的陶瓷生涯》读后感(三)

杜祥荣,1936年生,山东淄博市人,中共党员。1961年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1962年调入淄博瓷厂,任技术员、车间主任、支部副书记、副科长、工程师。1978年调淄博市硅酸盐研究所任副所长、所长、书记兼所长、兼任山东省陶瓷公司副总工程师。先后研制成功高长石质精细瓷和高石英质日用细瓷,均获国家发明三等奖。

   1983年任中共淄博市委副书记,1991年任中共淄博市委书记。期间先后当选为中共十二大、十四大代表,中共山东省委第四届、六届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八届、九届人大代表。1996年当选为山东省第八届人大常委会委员,1998年当选为山东省第九届人大常委会委员、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13一位善于化梦为真的智者

——读杜祥荣先生《半世瓷缘梦与真》

国承新

一看书名,我便感到这是一本耐人寻味、独具匠心的书。

     我之所以有如此的绝决和先入为主,这都来自于书名本身给人造成的冲击波。你看它虽然没有让心灵拥抱祖国一类书名来的慷慨激昂,但它却透过这貌似中性的语言,给读者预留了想象的空间。一看半世,人们一下会想到至少要40——50年,没有这个时间段,就称不上半世。而瓷缘二字紧随其后又点出了是什么,为什么。缘者,不离不弃也,须臾不能分也,这就让人感到了主人与瓷的情感,或叫苦恋是用语言很难概况的。紧接下来的是个梦字,按理说,梦字是虚词,只是一种向往与期待,然一个真字的出现,就把这种虚虚实实有机的结合起来,让人产生了一种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悬念和欲望。

     正因为如此,我抱着寻根究底的心态,一遍又一遍的对《半世瓷缘梦与真》一书进行了咀嚼与剖析,从中我体会到书中的主人公,也是该书的作者,不仅把书名起得好,而且也确确实实把美梦变成了真实,让人生光彩夺目,而他之所以与众不同,把美梦化为真实,我认为主要得益于如下几点。

     善把祖国的梦化为自己的梦。众所周知,上个世纪六、七年代,是个奉献的年代,那个时候只能有强国梦、富民梦,不允许个人有什么梦想。杜祥荣也和其他人一样,只有服从的份,没有个人单独的追求,这从他的1961年大学毕业留校任教,1962年被“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调到昆仑瓷场去干他那与自己所学专业不对口的陶瓷研究始并且一直干到1982年被破格提升为中共淄博市委副书记后兼任组织部长为止。这20年间他先后进行了对淄博陶瓷原料的调查,创立了用淄博原料生产高档陶瓷的历史,透过解决日用细瓷生产过程中的窑炉和烧成问题,推广薄壁匣钵,推广滚压成型,提高成型质量这三板斧解决了困扰淄博陶瓷质量的三根绳子,并设计制造出了有史以来第一条泥料烘干机。后来随着研制人民大会堂用瓷的成功,也就是滑石瓷的研制成功,收到了一枝动百枝摇的效果,随后又派生出了鲁白瓷,鲁青瓷和象牙瓷,应该说,这时的淄博陶瓷已经呈现异彩纷呈,不尽长江滚滚来之势,开始跻身中国五大瓷都之列。诚然,期间杜祥荣先生还承担了10年的军工产品研究,不管是压电陶瓷也好,生产陶瓷扬声器也好,陶瓷集群带通滤波器也好,这些填补了国内空白,解决军工燃眉之急的研究,都没有离开陶瓷二字,而且每一项研究都获得了成功。是什么力量在起作用,就是忠党爱国、爱岗敬业,把国家的民族的梦想作为追求的目标,正因为这种把自己交给祖国的自觉,所以不管他是西去青海支边,在马步芳的马厩里搞实验也好,还是两次工业中毒也罢,在杜祥荣面前从未出现过苦与难,留给人的印象是为国奉献苦也甜。

巧把自己的梦融入到祖国中。从书中看到1977年,杜祥荣就升任淄博瓷厂技术科长,经过十几年的征战,不管是技术上、思想上。认识上、思维上都逐渐成熟起来、丰满起来,在工作上也开始有了不少自我加压、独立思考,也就是说有了不少自己的梦想,思维方式开始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转化。1979年春天,他从山东工艺品进出口公司工作人员手中看到了一个白中泛黄、半透明度极高的4寸小碟子,釉面之光润、透明度之高,规整度之好,一下子就吸引了杜祥荣,翻开底款一看是美国人制造。这使他兴奋盎然,他想外国人能办到的,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办到。于是他留下了这个小碟子,并对它进行了全面剖析,探讨结构、成分,并提出了自己研制这种号称总统府用瓷的产品,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不到一年,就攻克了主要技术难关。经测试,我们的产品各项指标全面达到和超过美国总统府用瓷。这项成果19806月通过省级鉴定,1983年获国家发明三等奖,至此,我国第一次有了真正意义上的高档日用细瓷。从此,全面改写了淄博陶瓷、山东陶瓷“傻、大、黑”,“粗、老、笨、重”的历史,翻开了淄博陶瓷史上新的一页。

勇拼搏才能美梦成真。咋看杜祥荣先生的《半世瓷缘梦与真》,仿佛他是一个幸运的人,一路走来,不显山,不露水,就一溜小跑从一个技术员、工程师、技术科长,硅酸盐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山东省陶瓷公司副总工程师、中国轻工部专家组成员,一步步晋升到市委副书记。其实这里边掩藏着一滴滴汗水,一层层苦难。且不说工程师这个职务本身就意味着创新、奋斗、奉献、牺牲,更何况,那两次工业中毒就差点造成身残。同样自造二氧化锆也都冒着风险,但为了不使文章冗长,在这里仅举他坚持实事求是这四个字为例。大家都知道高石英瓷和前边提到的几种瓷,都是杜祥荣的独创。但高石英瓷的研究更富有传奇。从书中我们发现高石英瓷是杜祥荣1964年开始研究关注,1965年就出了产品,并参加了广州交易会,受到不少人的青睐。但是后来发现炸瓷,虽查清了原因,但厂领导怕影响生产,就把高石英瓷打入冷宫10年。

1980年,在杜祥荣升任硅酸盐研究所所长的两年以后,杜祥荣又捡起了搁置10 年的高石英瓷研究。但是项目上报到省轻工厅科技处时,却遇到了专家们的一致否定,没有列入国家项目。但杜祥荣深知“书为我所用,勿为书所律”和“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道理,坚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于是抽调张方训、吴金环这两个陶瓷研究骨干,由他谈方案、谈路子、谈前景。开始再次攻关,由于有前车之鉴,目标集中炸瓷上,不到一年,就基本搞清楚了陶瓷胚体中最不稳定因素的方石英含量与石英配置,长石含量,研磨细度,烧成温度等诸多因素,并对传统生产工艺采用两级水力旋流器对石英浆进行分选,使用时按大小、粗细进行配置,终于使这个陶瓷花园里的奇葩——高石英瓷重见天日。1982124日,高石英瓷鉴定会在淄博硅酸盐研究所召开,全国几十位知名陶瓷专家进行了鉴定。1983年高石英瓷研究项目获轻工部科技成果二等奖。1987年通过轻工部鉴定并在当年获国家发明三等奖,并在前南斯拉夫萨格勒布第15届国家创造发明博览会上获得金奖。这也是我国日用陶瓷在国际上获得的第一枚创造发明奖。透过高石英瓷遭封杀和重见天日,我们不仅看到了杜祥荣在看不见的战线里的拼搏,更感受到化梦为真是要付出代价的,这不仅是脑力的、体力的,甚至是权利的。

纵观杜祥荣先生的《半世瓷缘梦与真》,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化梦为真的国家性、个人性、拼搏性、创造性,更让我们感受到个人的梦想要实现离不开国家。国家梦想要实现离不开个人。杜祥荣先生的高人之处不仅在于他在职时把陶瓷之梦化为了地区之梦,举办了六届陶瓷琉璃艺术节,更可贵的是在他退休后,仍被后来当政者所遵循,所敬重,延续他的思路,延续他的梦想,这在淄博历届市委书记中是独一无二的。淄博从2001年又连续举办了14届淄博国际陶瓷博览会,得到了验证。从此,让“淄博陶瓷当代国窑”响遍了中国。不仅于此,他还把几十年的研究成果汇集成《陶瓷研究论文集》和我正在拜读的《半世瓷缘梦与真》,让陶瓷之梦成为现实,化为历史之梦,让有志于陶瓷研究的淄博人世世代代做下去,源远流长。

本文发表于2014414日《淄博财经新报》

    作者写于 2014210日早8:50分——11:45

 

 

14、瓷苑辉煌情更浓

——读杜祥荣的《半世瓷缘梦与真》

刘永春

这是最寒冷的一天,气温骤然下降到摄氏零下14度。但寒冷丝毫没有动摇我们三人去拜访一位在陶瓷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的原淄博市委书记杜祥荣的决心。2010年的18日下午230分,我们叩开了杜祥荣的家门。在杜祥荣笑容可掬的相邀下,我们踏着门前的木质台阶走进了他的客厅。几句寒暄的话语后,我们便谈论起了陶瓷。从杜祥荣的言谈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在陶瓷半生并在领导工作岗位从政离岗且73岁的老人,仍对陶瓷有着眷恋向往和刻求追逐。我们走之前,杜祥荣特意给我们仨他刚刚出版的《半世瓷缘梦与真》——我的陶瓷生涯一书,并签名留言。

第二天下午,我利用几个小时时间一气把书读完。此时已夜幕降临,但我仍对书本爱不释手。回味书中杜祥荣对陶瓷事业真情贡献和那为人朴诚一生清廉的每每细节,使我倍受感动和诸多教益。正如岳长志在书的序言中断言的话:“切切实实为陶瓷发展的历史车轮平添了一把强劲的助推力,为熊熊燃烧的陶瓷之光加了一把旺盛的薪火……是一本励志的书。”

读杜祥荣的书,最深的一点就是一个“情”字。这个情字反映了他在瓷缘半生中的酸甜苦辣。不管是他在学校学习和在工厂工作,他都一往情深的做到干一行爱一行。总是把个人的事情抛到脑后,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春雷经常趴在窗口上,大声喊叫:‘爸爸,俺要咸菜!’我便用稿纸包一点咸菜递过去,春雷就蹦蹦跳跳的离开了。我理解孩子小小的心愿,要咸菜可能是一种借口,主要是想和爸爸见上一面。”“原打算让轿车发送我们到大昆仑,然后再买火车票,乘晚上9点多钟的火车回山铝厂。可是春雷不知公与私,见轿车不是回家而又进了瓷厂,哇的一声哭了,问他怎么了,他哭着说:‘俺找妈妈!’司机一听,才又把我们送回了山东铝厂。”

这些文字的描述,没有感天动地的豪言壮语,而就是这些微小的事例,反映了杜祥荣同志以工作为重的忘我精神。我读这些文字,感动的落了泪。下边的一段文字更加体现了杜祥荣同志以科研为主,以事业为重,“唯独没有他自己”的思想境界。“手术后,才刚刚几天,缝合还没有拆掉,伤口还绷得很紧,走路不敢直立,举步感到刺疼。但我知道,我是考察组中唯一研究黏土和陶瓷工艺的工程师,黏土和陶瓷工艺是这次出国考察的重中之重。我若不在场,这台戏就不好唱了。”为了陶瓷事业的发展,他不顾个人安危,毅然服从组织分配。

“功夫不负有心人”。杜祥荣同志不管在瓷厂,还是在硅院,他都以超人的毅力,对陶瓷进行了深刻的探求。他从原料入手,查资料,现场考察,一切用于陶瓷的原料他把握得淋漓尽致,在实践中积累了资料,增长了才干。从而,在他身上也挂满了用心血和汗水换来耀眼的光环。“高长石质精细日用瓷”84年获国家发明三等奖,“高石英日用细瓷”获轻工部科技二等奖,“高石英瓷项目”获国家发明三等奖,并发表了很有研究指导的诸多学术论文。这些荣誉为淄博陶瓷平添了几分骄傲。但对杜祥荣来说,他是这样认为:“我是一个领导干部,更应该扎扎实实工作,不能有任何个人张扬。”这就是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品德。有记者在采访时这样评价:“他的装束、容貌和言谈话语,毫无惊人之处,是地地道道的山东汉子,如果他走在大街上,不经人指点,没有人知道,他就是380万人的当家人。”

从技术工人到领导干部,从企事业到市委书记,杜祥荣同志对淄博的陶瓷时时情有独钟。在繁忙的党务、政务工作之余,始终将目光盯在了淄博陶瓷上进行着缜密细致而大胆超前的思考。他认为淄博陶瓷几千年历史成就了北方瓷都的蝶变之路,从某种意义上讲,他是淄博工业乃至淄博的根。今后不论经济怎样发展,不管陶瓷在全市工业产值占多大比例,我们都应该下大力气继承和弘扬这一科技成果,因为没有根的城市是可怕的。

可见杜祥荣同志对当今科学发展观的战略观念,是那样的深透和理解。读罢此书,颇有感言,愿《半世瓷缘梦与真》的读者,都以杜祥荣同志谦和朴诚为人风范的浓浓情怀和那事业有成永恒励志一样的精神,去追逐奋进。

 

 

15、读后即兴

朱可文

瓷魂高居朗玛峰

影响逾柯时倍增

能成世界博览会

陶瓷城伟无左功

报国精忠全党赞

执法胜过包青天

无愧人民孺子牛

德胜最喜旭日篇

2010 429  朱可文)

 

 

 

 

16、贾彝修夫妇来信

尊敬的祥荣同学:

您好,全家好!

难忘20111015日。在这个秋高气爽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您邀请我们在淄博的二十位老同学,齐聚市中心张店。真是少年离别老大归,满头白发不敢认。在我们心目中,您还是大学时的形象,只是现在更加深沉厚重,因为您把自己的青春年华和全部心身都贡献给了淄博大地和伟大的祖国,您永远是我们的榜样,是我们的自豪和骄傲。

感谢您为同学们搭建了互相见面交流、畅谈友谊的平台,感谢对我们的盛情款待。

回来后,我们竞相拜读了您的大作《半世瓷缘梦与阵》——我的陶瓷生涯,使我们更加深刻理解您50年来艰苦奋斗的人生经历。前二十多年您贡献给了陶瓷事业。伴随着您青春年华的陶瓷研究和实验,先后研究试验成功了军工陶瓷、高长石质精细瓷和高石英质日用细瓷等,均获国家发明三等奖。而您所经历的是日以继夜、废寝忘食、呕心沥血的钻研和实干,以至于两次工业中毒,身体几近崩溃,但您终于挺过来了。您是我们同学中真正的专家、学者。

您从政后。在经济体制改革的攻坚阶段,您为淄博人民做了许多大事好事,在老百姓中留下了很好的口碑,我们在基层听到后,感到非常欣慰和自豪。China书记名副其实。

看过您的大作后,非常感动,早想动笔写封致敬信,但我们文笔太拙,不敢写。

2012年元旦到来之际,我们写此贺年信吧!祝您全家新年快乐,身体健康!  顺致嫂夫人张嗣墨先生好。

老同学贾彝修、于桂兰敬上!

20121227

(贾彝修,系王村耐火材料厂原党委书记)

 

17拜读《半世瓷缘梦与真》诗二首

王世祥

七绝杜祥荣(一)

青春傲似泰山松

绿尽山川日映红

滚滚春风吹世界

陶瓷巨铸啸银空

 

七律半世瓷缘梦真在(二)

精诚半世系维航

四化青春放异光

创立陶瓷民族志

宏乘伟业党旗扬

三番冠戴名州际

数度捉鳖下五洋

半世瓷缘真梦在

国窑立市铸辉煌

 

诗成于2010年丽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山东硅院当代国窑
博山陶瓷博大精深产品丰富多彩, 实物拍摄藏品 敬请指教
做好自己的生命脊梁
淄博陶瓷馆
当代国瓷!你不知道的淄博陶瓷百年史
痛心!一代大师陨落!他与淄博有份特殊的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