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譬喻虚空,深入五蕴皆空

回顾

01、诵经久不明,与义作仇家

02、如是我闻,《心经》起缘

03、窥经题,知《心经》全貌

04、唯有观自在,才能真观音

05、文殊共普贤,直达解脱岸

06、疑情了实相,何谓五蕴空

五蕴是哪些?

色、受、想、行、识。

色的意思是一切有形体,如杯子,身体等小到微尘,大到三千大千世界。

然后,这个色被我们的真心本性如照相一样所摄,成为色蕴。

如看到一个石头,你怎么知道它叫石头呢?

是因为你的眼睛看到石头,然后它就在你心上呈现一个石头的影像,随后,你的意立马分别出,它叫石头。

这是语言表达,有渐次,现实中是瞬间就知它叫石头。

所以石头对你的真心本性而言,是幻相,犹如镜子上呈现的影像,这叫色蕴为空。

同样,受想行识,三千大千世界,亦复如是,结合起来叫五蕴皆空。

对此,我们以《圆觉经》来做个印证。


一、醉人眼花,四方易处


圆觉》中,文殊问:世尊啊,您是怎么修行成佛的,且众生如何才能正确修行,不落入邪见呢?

佛陀答: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譬彼病目,见空中华及第二月

意思是说,众生从一念执着开始,复又执着种种念,演变出种种颠倒。

如一个酒醉的人,分不清方向,误认南是北,东是西,其实四方本不动是你醉眼花了,才变了方位

就这样,众生无量劫来,饮无明酒,迷失了真我,把身和心意识误认成自己,然后开始一路误认下去,误认世间的一切都是真实的。

其就像你眼冒金花,误认空中有花,有2个月亮,并以空花或月亮重影为真实,不断地进行取舍,不断地执着其中,产生了种种烦恼。

通俗地说,如一个人得了飞蚊症,就会误认空中有好多蚊子,然后就说,啊,我眼前好多蚊子啊,你赶快把它们赶走。

这个时候,你在他旁边的话,会怎么说?

没有蚊子啊,本就没有蚊子啊,你真蠢没蚊子,你让我打什么蚊子?

同样,我们对待身心以及世间万物,也是如此蠢,不知为幻,那我们该怎么不蠢呢?

试问,是要在世间上贪权色名利,贪到满三千大千世界,就可以不苦了吗?

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你这样做跟打虚幻的蚊子,没啥区别。

那怎么办?去把眼睛治好,而不是去赶蚊子。

但你不能说治好后,没蚊子了,就说蚊子都被赶跑了或拍死了,更不能说蚊子死到哪里去了。

花尚非有,何言生处及灭处?

意思蚊子本就没有,哪有生呢?

没有生,哪有赶跑一说,哪有拍死一说,哪有生死轮回一说呢?

同样,我们要想了解身心与世界也都是幻相,也都是本无生本无死,也需要把眼睛治好。

只是这个把眼睛治好,是了悟实相。

而且了悟后,并不是说你没有身心了,没有世界了,但知其为幻,不再受其奴役了。

对此,我们以做梦来诠释世间如梦幻。


二、身不动,梦有来去


《金刚经》云: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怎么解释这句话呢

一天,你做了个梦,梦中你去了好几个地方,或有好几个朋友到你家做客,或有人生,有人死,或你嫉妒谁,谁嫉妒你等,发生了很多事儿。

可醒后,你发现自己的身体并没有动,无生也无死,无来也无去,都是梦中来来去去,生生死死

那这个身体就是如来,就是你的真我,而梦就是你的妄心,是你的妄心在那里生死来去。

现在咱把这个梦放大,放大到世间。

一天,你生下来了,然后经历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上班、娶妻生子,老去死去,及世界各种乱象。

试问这跟梦中的场景一样不?

只是梦醒后,除了迷信的人,你一般不会执着梦中事儿,在那里焦虑、纠结、烦恼。

但对于世间这场梦,我们却执着的要死,一生中都在不断地轮回受苦。

尤其你的那个心深山孤,闹市烦,一会儿这不对,一会儿那不对,一生都是要死要活,无处安放,不得安宁,不得自在。

为什么会如此呢?

因为你没看破,因为跟做梦一样,你同样是用你的妄心在看世界的生死来去,迷失了那个做梦的主体。

就这样,你误认世间一切为真,真有生,真有死,自然执着的不要不要的,自然恐惧万分,自然六道轮回不停,苦无穷尽,了无出期。

简言之,这叫无明,被无明所骗。

为什么我们会被无明所骗呢?

因为我们做梦的主体,也就是如来自性有不可思议的妙用,不是死物,不是死常,能起万念,有执着作用,也有不执着作用。

这跟人性一样,有贪嗔痴,也有真善美,你可显现贪嗔痴,醉生梦死,也可痛改前非,都在你的一念。

同样,没有正见,不知世间实相,执着其中,就叫无明;反之,则不执着,叫觉。

这个就是佛法难领会难修行的地方,因为无明和如来是不一不异。

如泡沫与大海一样,泡沫落下,就是大海。

而落下,就是放下,要放下,唯有明理,知其为幻,才能自然放下,才能无放下可放下。

这就是当我们通过修行觉悟了,会发现心识所经历的一切都了不可得,整个世界都是众生的妄想安立的。

虽然你也经历了生老病死,但都是虚妄相,没有一个是真实的。

接下来,我们继续把梦给放大,再从世间放大到宇宙,也就是虚空。


二、虚空喻真心本性


大家抬头看看天空,天空就是一面超大的镜子或屏幕。

这时屏幕上,飞来一架飞机,然后飞走了;一会儿又来一只鸟,然后也飞走了;又来了一片云彩,也飞走了....

就这样,世界万物都在这个虚空中,一会儿来,一会儿走。

可虚空却不动,没来也没去,没生也没死,也没今生过去,生生世世的轮回。

鸟飞来,叫缘起,飞去叫缘灭;或鸟飞叫生,鸟亡叫死,但不管怎么起灭,怎么生死,都叫幻起幻灭,幻生幻死。

因为本来虚空中,就没有鸟,也没有飞机,是本无今有是因缘和合而来,曰:本无生。

就此,你就能理解,佛家的“悟无生”、“无生法忍,“无法可说,是名说法”等等一切经文了。

既然是本无今有,那飞机,鸟等万物,还会回归到无中,之后,又会开始缘起,又有鸟飞来,又有飞机飞来,就这样周而复始。

曰: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无常是常。

对此,不少人说下辈子不来了,这个来不来,不是你小嘴吧唧吧唧,说的算。

因为佛性是不生不灭,不是死常因缘聚合,一定会产生妙用。

如你沾染吸毒,抢劫等污浊,变成坏人,还是亲近良友,做个好人,我们的佛性都不排斥。

所以我们的人性就有了千奇百怪,贪嗔痴与真善美,混合在这个世界上。

也如你换身衣服一样,是衣服不同而已可能是人皮,鬼皮,也可能是皮。

当然,来不来,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通达实相,随善恶因缘,依然认得虚空自性,回归自在。

曰: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曰:心随万境转,转处实能幽;随流认得性,无喜亦无忧。

这样即使来了也不会再苦,而是面对五浊恶世,知其为镜里魔军,依然行云流水,无有挂碍,无有恐怖。

如佛菩萨度人,来到人道,也要借着父母的贪爱,父精母血的结合而成人身。

这样,他们跟众生一样,同样会产生根本无明,又叫无始无明。

这就是为何佛菩萨也有缺点,也有错,也有习气,也有情欲等人性,自然也需要熏习佛法,修行,证悟。

其实,这是幻相,因是得人身的过程,必须有这个迷的过程。

但他们必定会觉悟,要么是自己了悟,如佛陀等,要么一定会碰到善知识,几句话就言下开悟。

只是佛菩萨知无明本无生,为幻,而我们不知道,因一念无明,一念执着,复又执着加执着,而生种种颠倒。

就这样,佛菩萨知无明为幻,身心为幻,世界为幻,然后度的也是如幻众生。

别说无功不受禄,就是有功也不受禄。

只是有时度众生,没有营收,或战乱时接收流离失所的百姓,需要道场啥的,方便接引众生,才需要众生的布施而已。

但觉者们依然是简单朴素,够用就好,而不是拿着众生的布施,贪着世间享乐。

这就是同样是受生,但是佛菩萨并不是随贪爱和业力而是大慈大,假借着贪爱而来实为给众生开示佛正见,让众生误入佛正见永出回之苦。

就此,你就清楚了,佛菩萨也是人身,而你却说他咋不保佑世界和平。

大兄弟,他们是人啊,跟你一样是人,这跟人家问你,你咋不保佑世界和平是一样的道理。

试想你保佑不了,佛菩萨也是肉身,咋保佑你?

真正能保佑你的,是你深信佛菩萨开示的佛知见,回头是岸,认识自己有个无量光无量寿,不死的真我。

至于灾难多少,啥时间死亡,那是每个人的因缘,因果使然,而你却想消业,改变因果,咋可能呢?

但实相里,因果也是幻,你身受因果,但心可转变心念,不被因果干扰。


三、知实相,不即不离


综上,我们对身心与世界的态度是不即不离。

既用身心又不执着;要赚钱,又不贪着其中;即爱国,又认得如来自性。

而且正是这些幻相地千变万化,才能更好的显示你的出离程度,减少烦恼的程度,成就圆满。

《金刚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离一切相,是名诸佛。

可若你不知实相,那你随时随地都会执着,且执着地东倒西歪,一塌糊涂。

不信,你可以回忆下你这一生,是不是动不动就执着,动不动就烦恼?

请问你对身的生老病死,情的生离死别,心的喜怒哀乐,以及世间的财色名食睡,哪样没执着过?哪样没恐惧过,哪样没烦恼过?

这样的话,你处处误认其为真实,你咋可能不执着?你说不执着,也是自欺欺人。

同样,若不了实相,你的那些念佛多少遍,布施多少钱,消灭贪嗔痴,苦修多少年,咋让你解脱?

就此,我可以100%的肯定说:

不管你是谁,在任何领域,有多大的成就,只要你不通达实相,不觉悟,一定会苦,一定会在三恶道里轮回不止。

当然,理上晓得后,还要长养功夫。

一个是长养听闻正法,加深正知见的功夫;一个是善护念,不断的练习转念。

如你争论不休,能否很快从中出离,不再争论;

如你想起父母对自己的伤害,能否很快从中出离,伤心平息,当下清凉。

若不然,你说你这道理知道,那道理懂,学了万千道理,却依然执着,烦恼的不要不要的,等于不知道。

哪怕你是个“大师”,讲的天花乱坠,石头点地也没用,面临生老病死等还是会恐惧得要死。

这如同你口头说动物园的老虎,跟你上山碰到的老虎是完全不一样得。

如果你不提前做好准备,自己那一天来临,就会生起大恐慌、大怖畏。

到时你的六根坏灭,神识就会感到无比的空虚和无所适从,无处安放,就变得焦虑、分裂、痛苦、抑郁。

可当你明理练习了,临终时,你的子女看到你离开这个世界时这么安心,这么定得住,毫无畏惧之心,就会受到感染和影响。

他会记在心里,会对佛法和修行生起信心,且临终时也会像你这样。

这也是在度众生,这也是佛陀等觉者示现涅槃的意义之一。

所以亲人临终助念时,那个助念者要懂得实相,要定的住,不然你会让死者更乱,更烦恼,更会进入三恶道。

别说临终了,就是平时我们安慰人也是如此,你自己都自乱阵脚,陷入对方的故事,咬牙切齿,烦恼的要死,你咋引领人家不烦恼?

这就是修行最难的地方。

如开悟,除了正见明理很关键外,你要清楚,真正的开悟是在日常生活的心行上,能随时随地从妄念中出离,当下清凉。

但我们平时关注他人太多了,学点道理,全用在别人身上了,就是执着世间的善恶是非对错,忘了自己的转念实修,解脱才首要。

所以两者缺一不可,理无碍,事无碍,事又彰显学理透彻。

当然,这个理事跟世间法的理事儿不一样,不是说理无碍,事儿就一定办成了,而是办成与否,都不执着其中,叫事无碍,干扰不了你。

就此,对实相的了解,我们先告一段落,以后还会继续深入。

因实相是超越心意识的,千言万语也只是个标月手指,至于默契实相,就需要直用直行,但用直心,直了成佛。

接下来,继续分享,一个是心为何是六尘缘影,及受、想、行、识是怎样让你烦恼重重,苦不堪言的。

大丈夫,秉慧剑,般若锋兮金刚焰;
非但空摧外道心,早曾落却天魔胆。

震法雷,击法鼓,布慈云兮洒甘露;
龙象蹴踏润无边,三乘五性皆醒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感悟人生佛家经典禅语
法实法师:修行道上的叮嘱
《心语》之二十五《真实的心》
烦恼----广超法师讲述
佛说缘分
御录宗镜大纲(卷十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