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的心中有一座湖

汪佳明

 

我的心中有一座湖,远山近水入画图,桃红柳绿春来早,客来客往船如故”,每当我听起这熟悉的旋律,我的脑海里就浮现出了这座美丽的湖,她有个闻名遐迩的名字——西湖。小时候我看电视里播放的《新白娘子传奇》,自此我知道许仙和白娘子的爱情跟雷峰塔和西湖挂上了钩,于是西湖在我的童年记忆里烙下了重重的印记。后来我在杭州这么多年,去西湖的次数已经是枚不胜举,因为每个季节去西湖游玩我都可以观赏到不一样的胜景,西湖的四季镌刻在我的心中。


最美西湖

 

    “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相信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这首《钱塘湖春行》绝对让你对西湖旖旎的春光有了更深的感受。彳亍于白堤,人影憧憧,春风骀荡,西湖一切都是那么欣欣然,一派焕然一新的景象,道路两旁的柳树已经被春风这把剪刀裁出了葳蕤婵媛的细叶,一个个都像是风姿绰约的少女在湖边撩动着自己的秀发,成为了白堤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柳树旁边是一些个头矮小的桃树,树上早已在暖风的吹拂下开出了颜色各异的桃花,有粉红的、深红的、淡紫的、浅白的,粉的若霞,红的似火,紫的如纱,白的胜雪。有的才绽开两三片花瓣儿,感觉不好意思来面对这些游客的面孔,像一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姽婳的少女;有的花瓣儿全热情地绽开了,露出嫩黄的花蕊,像是一位探出脑袋怀有好奇心想来认识这世界的少年;有的还是花骨朵,看起来像是一团团熊熊燃烧的烈火。再看那铺在地上的菲菲芳草,着实是碧油油的一大片,都是刚冒出的小草儿,这些新生的小生命给了我们一股朝气蓬勃的迸发力。


往湖边走,那蓁蓁丛生的水草旁一群鱼儿在那嬉戏着,一会儿向左,一会儿向右,一会儿向前,一会儿又调皮地掉头往后,大家就像在一起赶趟儿似的,这么悠然自得,这么自由欢快,仿佛它们也在欢庆这春天的到来。水面安静地像一面镜子,清澈的水底倒映着燕子以及一些其他不知名的鸟儿在空中欢唱跳舞的样子,燕子是春天的使者,是它们给我们传达了春天的讯息,领着春天降临人间。

远处的湖面上有好多船家和游客在船上怡然自得地醉心于这湖光山色,他们在船上看我们,我们在岸上羡慕他们已然跟西湖融为一体了,这倒使我想起来了卞之琳说的“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漭漭的湖面映照着蓝天白云,再加上对面宝石山和保俶塔的陪衬,这真真是“造化钟神秀”,大自然不着一笔就这么巧夺天工地为我们呈现出了一幅秀丽的山水画。

 

西湖春天之美在于它的姹紫嫣红,在于它的蓬勃朝气。

 


西湖的春天是很短的,很快夏天就来了,“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荷花是夏日里西湖的重头戏,不顾炎炎夏日,游客们一定会伫立在荷花前面拍照留念。是的,尽管是吴牛喘月的夏日,游客还是被集贤亭旁边一大片郁郁葱葱的芙蕖所吸引。你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叶子像朱自清说的“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有的叶子上还留有一些水珠,像是“刚出浴的美人”,而“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枝干,又像站岗的士兵,个个腰板挺直,英姿飒爽,在等待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们的检阅。层层的叶子中间夹杂着一些花朵,有的婀娜多姿地绽放着,它们像是在为欣赏它们的游客引吭高歌,有的低眉垂眼的藏在花骨朵里,像是躲在盖头下的羞答答的新娘,好像是待价而沽地等着她的心上人,倒是显得另一番风致了。

湖边有些树上有几只松鼠欢蹦乱跳,引得游客争相拍照,有的游客还大胆用竹签串一根玉米来诱惑松鼠下来,小松鼠小心翼翼地爬下来,胆怯地吃着玉米,吃了一点又赶紧缩回去然后又伸过头来吃;有的树上好多鸽子在驻足歇息,有的时而飞下来吃游客投的食物,有的飞下来停在游客肩上,仿佛是在配合游客拍照留念。还有的树上的知了像组了个合唱团一样在歌声嘹亮地欢迎着来西湖的八方来客,蝉鸣是一声高过一声,它们又像是在搞歌唱比赛,仿佛自己的声音最大才能显出自己喜迎宾朋的古道热肠。甚至到了晚上,蝉鸣还在继续,它们好客的热情似乎丝毫不减,不分昼夜。



西湖音乐喷泉

夏日晚上的西湖也是游人如织,大家漫步在湖边,可以欣赏到五彩斑斓的西湖音乐喷泉,眺望南边的城隍阁和雷峰塔,亦或是北边的宝石山和保俶塔,灯光装饰的它们都构成了西湖夜晚最明亮夺目的焦点。在夜晚景观灯的照射下,宝石山犹如一颗珠光玓瓅的钻石镶嵌于西湖的头顶。夜晚环绕着整个西湖的都是火树银花,大家伴着灯光,感受着徐徐微风拂面,饱览着不一样的西湖夜之美,真真是有点“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的错觉。

 

西湖夏日之美在于它的骄阳似火,在于它的热情好客。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西湖的秋天也是美得像一幅画。环西湖而生长的法国梧桐此时在金秋的渲染下树叶都变成黄澄澄,像给西湖戴上了一条金煌煌的项链。漫步于断桥上,摩肩接踵的游客都争先恐后以这些秋日独有的金黄合影留念。身后的荷花已经凋谢,荷叶像害羞的小女孩都低下了头躲藏了起来,剩下的是一片枯黄的枝干,这时,人们可以划着轻快的小船,哼着悠闲的小曲,去采摘莲藕,尝到收获的喜悦。

再远处是静静伫立在那里的宝石山,一切入景的都是那么素净。在这秋高气爽的日子,有些老者在专注地放飞风筝,风筝跟着风儿翂翂然飞得真高啊,直入云霄的感觉,乍看像是一只老鹰自由自在享受这翱翔的快乐。微风过处,波光粼粼,飘来一阵阵馥郁的桂花香,杭州的市花是桂花,几乎是有地的地方都能看到桂花树的身影,在这金秋季节,游客被这沁人心脾的花香所陶醉。


远处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三座小岛耸立于湖中央,像是三位沉鱼落雁的少女站在那里恭候来西湖游玩的四方贵客。秋日赏西湖,最好的去处是在中秋之夜上小瀛洲,在这里你可以饱览到三潭印月的奇景。所谓三潭,实际上是三个石塔和其周围水域,石塔建于宋代,分别矗立在水光潋滟的湖面上,形成一个等边三角形。小瀛洲之南的湖面上是湖上赏月的极佳去处,水深若潭,月影幽深。当年苏轼清理西湖的淤泥时,这里挖掘最深,为了标志水域界限和标示湖中淤泥淤积情况,在此修理石塔。每逢中秋佳节,皓月当空,人们在中空的塔内点上蜡烛,烛光外透,这时塔影,云影,月影融成一片,烛光,月光,湖光交相辉映的绮丽景色。

 

西湖秋天之美在于它的胜似春朝,在于它的花好月圆。

 


西湖冬天最美之处莫过于“断桥残雪”,明人汪珂玉《西子湖拾翠余谈》有一段评说西湖胜景的妙语:“西湖之胜,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能真正领山水之绝者,尘世有几人哉!”诚然,雪中的西湖美得肃穆。每当瑞雪初霁,站在宝石山上向南眺望,西湖银装素裹,白堤横亘雪柳霜桃。断桥的石桥拱面无遮无拦,在阳光下冰雪消融,露出了斑驳的桥栏,而桥的两端还在皑皑白雪的覆盖下。依稀可辨的石桥身似隐似现,而涵洞中的白雪奕奕生光,桥面灰褐形成反差,远望去似断非断。


切莫以为雪天的西湖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恰恰相反,为了一睹断桥残雪胜景的游客是络绎不绝的,大家都想去领略雪天的西湖那另一番美景与意境。比如清初文学家张岱就特意在大雪三日之后去西湖赏雪,留下了《湖心亭看雪》的名篇,其中的“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幽静深远、洁白广阔的雪景图。所以,雪天的西湖就像是一位穿戴素雅洁净却又倾国倾城的绝代佳人,令人心驰神往。


冬日的西湖还有一个地方特别吸引游客,那就是孤山。孤山碧波环绕,山间花木繁茂,亭台楼阁错落别致,而冬日的孤山是踏雪探梅的好去处,孤山的梅各有特点,檀香梅急性先开,宫粉梅俏丽香浓,朱砂梅紫艳色重,绿萼梅洁白素雅,洒金梅红白相间,各逞妖娆,各具情趣,真真是妩媚多姿的一幅画。说到孤山和梅花,不得不提宋代隐居诗人林和靖,“梅妻鹤子”的传说就是指他,他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一句咏梅诗真是脍炙人口。死后他葬在了孤山,从此他永远留在了孤山,西湖也因此有了更深的文化底蕴。

 

西湖冬日之美在于它的静谧淡雅,在于它的娴静肃穆。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才情横溢的苏东坡真是妙笔生花,他的这首诗可以算得上是吟咏西湖的绝唱。是的,不管是“淡妆”还是“浓抹”,西湖自有它的一番别致的韵味。不管什么时候去西湖,它都有春夏秋冬不一样的姿态呈现给我们,四时不同的画卷同样都可以带领我们意会西湖不一样的美。明代正德年间一位日本使臣游西湖后写过这样一首诗:“昔年曾见此湖图,不信人间有此湖。今日打从湖上过,画工还欠费工夫。”西湖山水如画的美景使得它的名气如雷贯耳,在我心中,西湖不仅仅是一座风景瑰丽的湖,更是一方承载着千百年来众多文人骚客前来吟咏作诗的圣地,也是我们心中的一座丰碑,是我们的精神宝库,使我们魂牵梦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于西湖的诗词
西湖湖中三岛简史
杭州:盛夏西湖
西湖三潭印月导游词
大型电视纪录片《西湖情韵》 (8)三潭印月
杭州西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