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复生评《我和我的父辈》| 70后爸爸去哪了

编者按

《我和我的父辈》是组合式主题电影“我和我的X”系列的第三部,作为献礼影片在今年国庆档火热播出。该影片由《乘风》《诗》《鸭先知》《少年行》四个篇章构成,以普通人视角切入,借助四个年代背景,相继诉说父辈与吾辈前仆后继的奋斗故事。

在保马今日推送文章《70后爸爸去哪了:评<我和我的父辈>》中,刘复生老师对70后进行了反思:70后,究竟在历史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特别是影片的第四个故事,混搭了喜剧与科幻元素,似乎是在力求“人的创新”,结果却让父辈这一角色悄无声息地“失踪”……是影片把70后拉黑了,还是这一代遭遇了历史的尴尬?经历时代转折的70后,被环境压制了主动性,被节奏夺走了思考力。他们在焦虑中奔波,在历史的大浪中仓皇回首——似乎自己也只是历史见证者的一员罢了。

本文首发于“文艺批评”公众号,感谢刘复生老师对保马的大力支持!

70后爸爸去哪了:

                      评《我和我的父辈》

文 | 刘复生

《我和我的父辈》电影海报

总体来还不错,四个故事,前两个很好,第三个也可以,可惜最后沈腾的拉胯了。

四个故事的递进很讲逻辑,是精心设计的。通过四个父亲,四代人,讲述了一部共和国史。主题是通四统。

第一代父亲“吴京”,历史贡献是为共和国的创立而浴血拼杀,子一代“乘风”,四十年代出生,长大后成为新中国的建设者;第二代父亲是“黄轩”(父辈也包括母亲“章子怡”,这点要表扬),历史贡献是为了共和国的建设而奉献牺牲,子一代大概出生于五十年代,长大后就成了改革开放的中坚力量;第三代父亲是“徐峥”,历史贡献是在市场时代解放思想,勇于探索,子一代大概出生于七十年代……

 

《我和我的父辈》宣传海报 

《乘风》、《诗》、《鸭先知》、《少年行》(从左至右)

一代接一代,严丝合缝。看到这儿,我已形成了惯性预期,只等待最后一个故事,70后父亲压轴隆重登场了。激动得连爆米花都不吃了。我是70后。

结果,父亲根本没出现。这一个单元名字应该改成,爸爸去哪儿了?

仔细一琢磨,我们这一代真的有点尬。念及此,我惭愧不已。对不起,难为沈腾了。你是对的。科幻,不怪你,是我们这一代太科幻了。

我们也算赶上了一个转折大时代,不能说没有机遇。但是,70后一代似乎没做出什么像样的历史贡献。

70后一代,的确是看着鸭先知们的广告长大的。但是,长大后我们只跟父辈们学会了划水。

《鸭先知》剧照

我们在九十年代成家立业,那时的市场化改革真是加速推进,风起云涌,日新月异,但是我们并没有把握先机,建功立业。我们只是被大浪卷起,随波浮沉,忙着应付房贷和绩效考核,我们越来越“理性”,善于对人生进行数目字管理,更善于应付数据化生存。

我们没有主动性,没有能力创造什么,虽然见证了历史。

对这一历史,70后一代做了见证,也做了记录。在石一枫的小说里,它是“了不起的陈金芳”的奋斗与幻灭;在张猛的镜头里,它是爆破灰尘中的纪念碑式的烟囱;在贾樟柯的故事里,它是山河故人的天注定的命运;在梁鸿的笔下,它是留下的和出走的中原儿女以及埋了母亲的梁庄……

《世间已无陈金芳》,石一枫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6年1月。

《中国在梁庄》,梁鸿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11月。

《山河故人》宣传海报

《钢的琴》剧照(右)

但这都不重要。因为那不是我们塑造的历史。我们只是被历史所塑造。我们不思考。别人怎么办我们就怎么办。我们很焦虑,生怕走不快而掉队。更怕挤不上快车道,最怕的是孩子在起跑线上被挤出去。

父亲当得怎么样呢?这个得实事求是,我们没功劳也有苦劳。孩子真没少管,没少操心。整天像“大决战”中的统帅一样看地图,研究学区房,最后终于下定决心,变身最后一波接盘侠;订阅了各种教育公众号,跟抖音专家学招数对付鸡娃,直至成功把孩子逼到厌学。我们真的挺像机器人,一见孩子马上自动如唐僧般念经:一定要考上211,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我们疯狂打听补课名师,在家长群交流补习班信息。终于熬到把魔兽送到大学,又双减了。

谢谢电影,直接把我们拉黑了,避免了我们在银幕上父子反目,鸡飞狗跳,终落个不出场的父慈子孝,留下孩子妈妈在故事里做恶人。应该说,故事挺让人欣慰的,没有我们,孩子生活得挺幸福,居然保留了对科学的好奇,还摆脱了学业竞争的内卷漩涡,最后竟然成了科学家啦。真是奇妙,怎么做到的?

《少年行》宣传海报

这就更让我们惭愧了。沈腾以一记羞羞的铁拳打醒了我们。我们就是捣乱的。

而且还很不负责任,儿子成长没有陪伴,溺水了都没人管。伤了孩子妈妈的心,害得她整天在外面酗酒,先得在小区健身器材上把自己吊得人不人鬼不鬼,醒醒酒才敢回家。真让人伤心呐。孩子妈妈也是70后,整天励志地活着,直到活成了喜剧。

《少年行》剧照

不要对编导有意见,多自我批评吧。再说了,人家沈腾也是70后。你能说他没资格?他替我们代言了,虽然把我们代言没了。你以为沈腾就高兴了,说不定他也纠结成麻花。

有些70后会自我安慰,机器人就是父亲,至少是代父,小片明显抄了《终结者》,镜头上还致敬了《莱昂》。机器人也相当于我们的替身了,而且挺呆萌可爱,还有点超能力呢。如果你这么想,就太臭不要脸了。电影怕你误会而自作多情,刻意说明,机器人是儿子的儿子,即是你孙子。“沈腾”在未来世界见到“儿子”时说,你是我父亲。机器人是儿子创造出来的,象征了儿子的自我成长。

这个单元为什么叫《少年行》,因为爹不行啊。唉。

《终结者》电影海报(左)

《Léon》电影海报(右)

机器人就是个工具人,人家是被“大父亲”李雪健从2050年好时代派来的,它遵从早已设定好的未来的程序和指令。同样,“儿子”响应的也是大他者的召唤,跟你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四个小片,前边俩拍得相当好。可是,《乘风》《诗》,那么感人,我都很冷静,保持了专业观影人的风度。最后的喜剧科幻,看完差点哭了。因为我猛然意识到一个残酷的真相,70后,真是无足轻重的一代。

全剧终。别等了,没彩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父与子(三)
我和我的父辈(2)
《我和我的父辈》|选几个关键词来夸夸它
《我和我的父辈》热映:4段故事,让我明白这就是中国
年少不懂父爱深,读懂已不再少年
《我和我的父辈》口碑逆袭:4个爸爸的故事,告诉你4个养育孩子的真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