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精锐?老子打的就是精锐!
userphoto

2022.07.27 广东

关注

⬆️点我 ⬆️

俞大猷画像
转载自  汉周读书(hanzhou006)

这是明朝嘉靖年间普通的一天,嵩山少林寺内岁月静好,少林和尚们扫地、打坐、练武,一切如昨。

这时,一封从山门送来的信件却打破了这座千年古刹的平静。

一个武僧打开一看,只见信上写道:“予昔闻河南少林寺有神传击剑之技,后自云中回,取道至寺。僧自负精其技者千余人,咸出见呈之。视其技,已失古人真诀。”

信上所说很简单,概括起来就一句话:你们少林寺的武功不正宗,如果不服气,就和我来比划比划。

这分明是一封挑战书啊,谁啊这么大胆?敢来少林寺找茬?

一看落款写着:俞大猷。


01

弘治十六年(1503年),俞大猷同志出生在福建晋江,俗话说“穷文富武”,但俞大猷同志的家庭条件却不怎么好。

不过好在,他家有一个世袭的爵位——百户,这给了他一口饭吃。

俞大猷的父亲去世后,他就继承了这一爵位。

到了嘉靖十四年(1535年),俞大猷去参加了武举,没想他天生神力,一举中的,成为千户,随后就被分配到金门驻扎。

当然俞大猷并不只是四肢简单头脑发达的莽夫,相反他可以称得上是文武全才。

他先是拜了武林高手李良钦为师,学习了剑法和棍法。

武艺大成后,他又迷上了一部奇书——《易经》。

据说《易经》包罗万象,一旦读透了就能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当然,俞大猷还没到达这一境界,不过他却从中领悟出了一套兵法,称之为“百万合一”。

用俞大猷的话来说就是只要领悟了这套兵法“虽将百万,可使合为一人也”。


02

兵法和武艺都学成了,接下去就是报效祖国的时候了,俞大猷天真想着。

这时,金门地区正好出现了海盗,于是俞大猷自告奋勇向上司上书,请求去剿灭海盗。

结果没想到上司却说:“你一个芝麻绿豆大的官,也学别人上书?”

不仅羞辱了一顿俞大猷,还打了他一顿板子。

不久,安南地区发生叛乱,俞大猷又给兵部尚书毛伯温上书,请求出战,不仅如此他还写出了平叛的具体方案。

毛伯温看了之后对他的方案大加赞赏,可还是没有带上他。

俞大猷郁闷了:“既然我的方法可行,为什么不带上我呢?”

虽然不解,但他并不气馁。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俞大猷的机会又来了。

蒙古俺达进攻山西,嘉靖皇帝下旨,选拔全国人才抵御俺达。

俞大猷立刻报了名,这次他运气不错,毛伯温看到了他的名字,将他推荐给了宣大总督翟鹏。

翟鹏原以为毛伯温是想塞个关系户过来,于是随便问了几个军事问题就想把他打发了。

没想到俞大猷回答头头是道。

翟鹏听完大吃一惊:“这可是难得的人才啊。”

俗话说,事不过三,到了这里俞大猷总该翻身了吧?

然而并没有,翟鹏也没有用他。

这下俞大猷彻底抓狂了,难不成这辈子都只能当条咸鱼了?

好在关键时刻,毛伯温拉了他一把,将他调去福建打海盗。

俞大猷一看终于能上阵打仗了,二话不说就带人冲了上去,结果干掉了对方三百多人。

毛伯温一看这么猛,又将他调去广东平叛。

在广东俞大猷开始一发不可收拾。


03

来到广东后,俞大猷并没有调集大军进攻叛匪,相反,他只带了几个亲信来到叛军老巢进行劝降。

当然,光耍嘴皮子是没用的,叛军也不是傻子。

于是,接下来俞大猷又进行了武力威慑。

只见他在叛军面前表演了一套虎虎生威的剑术,还放出狠话,有谁不服的可以上来和他比划比划。

眼见俞大猷上门挑衅,叛军当即找了一名据说打死过老虎的狠人前来助阵。

但显然,俞大猷比老虎还难对付,三下五除二就打倒了这位打虎英雄。

最终,俞大猷不费一兵一卒,就兵不血刃成功平叛。

这一仗打得是如此漂亮,俞大猷成功翻身,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俞大猷调任宁波参将,不久又升任苏松副总兵,成为封疆大吏。


明朝倭寇

04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春,倭寇进犯乍浦、海宁,之后又攻破崇德,转掠浙西,江南一带瞬时生灵涂炭。

嘉靖皇帝知道倭寇的嚣张气焰后,立马吩咐兵部尚书张经带兵剿倭。

张经来到浙江后立马着手训练新兵,而此时,朝廷却派了严嵩的干儿子、工部侍郎赵文华前来督战。

赵文华自恃与严嵩关系特殊,对张经颐指气使,又向他索贿白银两万两。

但张经却并不买他的账。

这激怒了赵文华,于是催促张经立刻出兵,否则就治他贻误军机之罪。

张经并不想仓促出兵,但也担不起贻误军机的罪名,于是他命俞大猷带兵抗倭。

可没想到,一向热心肠,爱管闲事的俞大猷居然拒绝了,原因也很简单:此时倭寇有2万人,而他手下只有300人,上去无异于以卵击石。

就这样,三人互相踢起了皮球,赵文华催促张经出战,张经催促俞大猷出战,而俞大猷就选择装聋作哑。

好在这皮球没有踢太久,不久,明军在石湾塘大破倭寇,这给了张经信心。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五月初一日,倭寇数千人突然从水陆两途进犯嘉兴。

张经分遣参将卢镗带领保靖俍兵、总兵俞大猷带领永顺狼兵由泖湖向平望急进,参将汤克宽带领水师从中路楔入,合战于王江泾。

激战数日,倭寇大败,被杀死1900多人,烧死和堕水溺毙者不计其数,取得了东南抗倭以来最辉煌的胜利。

但没想到,俞大猷立了大功后,却被贬职了。

为啥?

还不是赵文华害的,原来在王江泾大战中,俞大猷表现过于英勇,赵文华觉得自己的功劳都被他抢了,于是随便找了个借口,将他贬了官。


05

但即便被贬了官,俞大猷依旧闲不住。

王江泾大捷后,深感没有捞到功劳的赵文华,命令自己的同伙浙江巡抚胡宗宪,让他去追击残敌。

胡宗宪认为倭寇已经是强弩之末,就派了4000士兵去,自己则美滋滋的稳坐钓鱼台,等待着捷报传来。

此时俞大猷也加入到了队伍当中。

但没想到的是这场追击战却大败告终,史书记载:

“宗宪兵死者千余”。

这下胡宗宪慌了,他立马命令副将刘焘率军增援,但刘焘也被打得屁滚尿流。

更糟的是,倭寇经过两次大胜后士气大振,居然反过来再一次劫掠了浙江,然后扬长而去。

如此大败总要找个背锅的,于是赵文华把黑锅扣在了考察院左都御史曹邦辅身上。

曹邦辅当然不愿意背黑锅,转手就把锅扔给了俞大猷。

曹邦辅还上书给嘉靖皇帝,说俞大猷纵敌逃窜。

嘉靖皇帝知道后暴跳如雷,转头就免去了俞大猷的世袭百户,让他好好反思。

这下所有人都认为俞大猷完了。

然而俞大猷并没有将自己关进小黑屋,反而叫来了自己的副将王崇古,给他下了一个命令——备船出海,追击倭寇。

王崇古懵了,这可是鬼子的精锐啊,都这时候了,咋还这么胡闹?


但没办法,老大的命令还是要听,只能硬着头皮出海了。

不久战报传来,俞大猷部在老鹳嘴大败倭寇,杀敌一千余人。

俞大猷终于洗刷了自己的耻辱。

而他所做的一切,也被胡宗宪看在了眼里,胡宗宪一心想要剿灭倭寇,而俞大猷无疑将成为他的得力干将。

于是在胡宗宪的大力推举下,俞大猷坐上了浙江总兵官的宝座。

但对于俞大猷来说,真正的挑战,现在才开始...

 —未完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史·戚继光传》原文及译文
他是大明最有争议的大臣,即是能臣,亦是奸党,最后冤死狱中
大明抗倭名将董邦政
抗倭名臣的冤狱与两千年前的无奈
赵文华:那一年,我坑了子孙后代
明朝抗倭八大猛将:第三戚继光,第五第六被冤杀,第八是半个败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