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混乱的药用植物
传统中医药对生物的分类那是相当的乱。本来嘛,古人缺乏分类学的知识,更没有进化的概念。但更惨的是写书的大师都是些文人,他们不但缺乏知识,连常识都很少。比如一个有心的农民通过观察可能总结出来黄豆和槐树是一类的,竹子和芦苇是一类的,但在文人眼里黄豆是谷,芦苇是草,槐树和竹子是木。一个有心的渔民很容易发现虾和蟹是一类的,但在《本草纲目》中蟹属于介部,因为有壳,而虾属于鳞部,也就是鱼类,或许因为虾壳不够硬。至于把蝙蝠、鼯鼠当成鸟那也不消多说了。当然,文人也不能一概而论,有些文人比如陶宏景还是比较爱观察的。遗憾的是,从汉晋到唐宋再到明清,文人越来越脱离实践。医生总结出的经验得不到进一步的交流和验证,而写到书里的都是在理学指导下的梦话。
除了分类混乱还有命名混乱,很多相差很多的生物有相同和相似的名字,比如(人参、沙参)、(木香、青木香、土木香)、(茯苓、土茯苓)、(木通、关木通)等等,而同一种植物上不同的部位却有非常不同的名字,比如(枸杞子、地谷皮)、(板蓝根、大青叶)、(何首乌、夜交藤)、(栝楼、天花粉)等等。本来名称相似在生活中是很常见的,对于熟悉的东西问题不大,但普通人对这些繁杂的药名毫无感性认识,于是药商们的机会就多了:木通不够了,换成关木通吧。你还以为就像川贝换成了浙贝呢,谁知从木通科蹦到了马兜铃科!土茯苓听上去或许只是土了一点的茯苓,其实(我之前说过,如图)土茯苓到茯苓的距离比鸡腿菇到鸡的距离还要远。有人可能会说,化学药的名字普通人更弄不清。可是化学药有规范的管理啊,不会因为喹诺酮用完了就换成吡喹酮,也不会把度冷丁当大仑丁(某些地区这两个词谐音)卖给你。中药就不同了,规范极其混乱。一帮所谓的专家把带有古代或民间的俗名的偏方引入到诊断治疗这些严肃的问题中却丝毫没有违和感,比如刚刚发生的一个故事,某网红中医让人吃四季青的叶子。那么四季青是什么呢?网红自己也不认识(就像李时珍不认识《本草纲目》中的植物),贴出两种不同的植物。四季青这个俗名可能指冬青科的植物,比如南方常见的枸骨或西方做圣诞树的常用的树。而北方通常没有冬青,所谓的冬青一般指冬青卫矛,是卫矛科的。冬青卫矛又叫大叶黄杨,又有可能岔到黄杨科。冬青也叫万年青,而有些地方说的万年青是茄科的珊瑚豆。。。这些植物倘若没毒,吃了可能耽误病情,倘若有毒患者就更惨了。
一个让人吃叶子的专家却不认识长那种叶子的植物,不就像饭馆的厨子分不清酱油醋或者花椒大料一样吗?这样的专家还有人信,真是胆大、命大啊。另外,你相信如果该网红中医病了真会到路边薅冬青的叶子吃吗?他都不认识那他该薅哪种呢?他会不会不小心走到西医诊所呢?
网页链接
网页链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分辨冬青卫矛和大叶黄杨的区别?
江南园林常用植物
冬青卫矛,默默的守护。
十一月,一些秋果
院子围栏用什么树合适?
(65):黄杨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