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南阳归来不喝酒!活着从南阳回来,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

原标题:南阳酒文化你知道多少!南阳归来不喝酒,活着从南阳回来,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上海副教授撰文谈南阳酒风!

视频拍摄地:南阳市区

上海外国语大学法学院张海斌副教授前年在南阳出差期间,遭遇无数酒场后,发表了一则感慨饮酒文化的《南阳归来不喝酒!》引爆网络,让我们再见识一下来南阳做客的友人了解一下南阳酒场风俗吧。

以下为原文:

总算从南阳回来了,而且是活着回来。

这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

说起这次旅行印象最深的事,我想除了绮丽秀颖的风景,恐怕便是南阳人的喝酒了。南阳人善饮,这是众所周知的。这些天来,我们便亲见其酒桌上的海量与风范了。南阳人不但善饮,而且善劝,其劝酒的水准达到了一种艺术的高度,却是我们意外的发现了。不讳地说,南阳人的劝酒已骎骎乎形成一套精致且精湛的技艺了。这种技艺只有亲临南阳并亲炙其味的人,才能窥其纤毫,并为之叹为观止。

首先,南阳人的劝酒浸染着一股艺术的气质与善良的霸气。有板有眼,循循善诱,没有丝毫讨价还价的余地,恍如软刀子杀人,于温藉融和之间,让人酩酊大醉。而且,其敬酒每一杯都有每一杯的说法,每一种说法都有一套论证,人情世故,天文地理,深文周纳,无所不包,对被敬者构成了强大的论证,让人觉得不满饮此杯,简直枉披人皮矣。我的朋友彦新教授便极善劝酒,每次端杯,老兄都先要充分论证满饮的意义,每一杯都有每一杯的理由,引经据典,勾古稽今,让人有一种醍醐灌顶般的文化享受。这种劝酒的艺术与一些地方动辄“不喝此杯,便是看不起兄弟”之类的做法,自是另出机杼棋高一着矣。尤其可爱的是,劝到高潮时,老苏还能即兴背一首情诗助兴,声与情并茂焉,其情之真意之切,让人觉得不喝此杯简直有愧列祖列宗,即便手里端的是断肠散鹤顶红,也决不皱皱眉。

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

南阳人喝酒的规则,有一种属地主义的色彩。无论是席位的安排,敬酒的顺序,动箸之先后,都有一套细致的规矩。这些规矩皆是属地法,解释权都归主人,上海的习惯法自不能适用。于是乎,在南阳这些天,我们一干人在酒桌上动辄得咎,犯规不断,而每次犯规,都有相应的“惩罚”,端的叫天天不应,只好认罪伏法,推杯换盏,以致醉卧沙场。记得有一次清蒸鱼端上酒桌,鄙人率先夹了一小块,尚未入嘴,便被当地的朋友逮住,他断喝一声:“鱼头酒三杯”。闻得此言,不禁肝胆俱裂,只好入乡随俗,浮三大白。这就是河南人喝酒的“霸道”。众所周知,法理学上有个推定,即所有人都被预设知晓法律之全部内容,故而不承认所谓“不知者不为罪”之说。河南人喝酒的规矩,似乎也有如是之效力。所谓不知晓当地饮酒习惯的说法,在那里是没有抗辩之效力。

而且,南阳人喝酒有一种严格的程序主义的色彩。每次敬酒与被敬,都有着具体而微的程序,有板有眼,敬者与被敬者都深谙其味,行动如仪。这种仪式背后隐藏着深厚的礼俗文化,古朴凝重,令人肃然起敬。印象深刻的是陈景良教授之敬酒,其做派巍巍然有古风。陈教授向每个人敬酒时,一定要与之攀谈几句,内容因人而宜,一丝不苟,诚挚澹定,有首长之风。这种做派让人觉得不满饮此杯实在罪孽深重,于是个个三仰其脖,喝得面如桃花不吐人言。在我看来,这种精致的程序似乎又是一个“陷阱”了:开席之际,先共饮三杯。三轮轰炸下来,酒量不佳的便开始目光游移脸上做可爱状了。接下来便是东道主挨个敬,敬酒动辄三杯,前两杯他是不喝的,直到第三杯才陪你一道干。这道程序完毕,菜鸟们自是神智模糊东倒西歪了。不消下道程序,个个便如斯诺克桌上的色球,被人笃定地收拾。

在南阳喝酒一般都是白酒,倘若哪位年兄一上桌,便叫嚣着上一杯酸奶,可谓冒天下之大不韪矣,按照古罗马的法律,恐怕就要人格大减等了。在南阳人的酒桌上,白酒好像已经成为桌子的一部分。即便入席前主人信誓旦旦地表示不喝白酒,只是意思意思。但一旦酒席摆上,白酒照旧巍然矗立,让人触目惊心。南阳的白酒性极烈,即便是好酒佳酿,入口亦不醇,一杯下肚,恍如生吞下一块木炭,腹中如灼,一时龇牙咧嘴,五官挪移。回想在南阳的这段日子,每当走进酒店,看到热情好客的主人,我们在深切感激之余,总要胆战心惊,有一种“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之感。记得从开封到南阳前一夜,有人告知南阳乃河南酒文化最盛炽之地,唬得我们一行个个战战兢兢。是日参观完内乡县衙,便是用午餐,负责接待的同志宣布,因近来当地政府严令中午喝酒,因之憾不能上酒。听到这个消息,大伙个个笑逐颜开弹冠相庆,恍如过年过节矣。

在去郑州火车站准备返沪的路上,我们聊起此行喝酒的惨烈情形,个个心有余悸。一路陪同的两位郑大研究生闻之,哂然曰:诸位老师真是太直爽了,其实南阳人喝酒的规矩没那么严,他们敬酒,肃敬归肃敬,但你们还是可以不喝的,这也不算什么失礼。大家听到,一时捶胸顿足后悔不迭。是啊,俗话说得好:孬酒不算孬。一个人在喝酒上孬一点,其实是无伤大雅的。但一旦上纲上线,将酒品和人品勾连起来,便难免喝得肝肠寸断,也要赤膊上阵了。不过尽管如此,我依旧在想,南阳人的酒文化大概渊源于其历史悠久的礼文化吧,这种饮酒的习惯与传统彰显了他们独特的待客之道与为人之道。让所有去过南阳的人,都能在醉眼惺忪之中,感受到一种古朴的温情,并在内心深处泛起一种真诚的感动。

也许这就是南阳的魅力所在吧。

后记:何以解忧,唯有国酒。得中原者得天下,来南阳,酒是少不了的。目前南阳酒风已宽松很多,远不及山东酒宴规矩多,更不及西北酒风彪悍。

作者:张海斌(上海外国语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略做改动。


南阳喝酒规矩“屁股一抬,喝了重来”“多喝少倒”“鱼头一对,大富大贵”;,在南阳的酒桌喝酒必须知道的敬酒礼仪!


一、酒席座次


在咱南阳做客,当进入酒席时,一定要按照主人的安排来坐。一般情况下有两种座次,一是客人坐主席,主人和重要陪客坐客人的两边,以显示主人对客人的的尊重;二是主人坐主席,客人坐主人的左右两边,主席即为买单者。在南阳的许多酒店,每每发生为安排座位拉拉扯扯,即为此理。所以初到外人初到咱南阳,不必谦虚,主人安排什么座位,听从懿旨,谦让过度反倒不好,座次是有讲究的,不达到目的主人不会罢休,拉拉扯扯、推推让让,反倒让主人难看。


二、酒菜安排


很多地方吃饭的时候酒菜的安排没有太多的规矩,凉菜、热菜乱上一通。咱南阳各地皆非如此。一般情况下,先上凉菜,后上热菜,再后上主食,最后上水果。因人多寡,菜的数量亦有差异,常见的有四凉四热,六凉六热,八凉八热,上偶数不上单数。先上凉菜,后上热菜,凉菜不上完,热菜绝对不能上,这是规矩。


为何先上凉菜,就是为喝白酒之需。凉菜如果上够双数,酒宴就可以开始,举杯喝白酒的时候到了。很多情况下,凉菜只上单数,比如点了四道凉菜,上了三道,主人必撤掉一道,然后宣布开始。只要酒杯一举,撤掉的凉菜再端上来,无害规矩。

三、酒规

酒杯一举,正式的宴席开始了,喝酒成了这桌宴会的主角。前三杯是必喝的,在座诸位都要举起酒杯,喝够三杯酒。酒过三巡,敬酒开始了。第一个出场的是主人,先向客人倒酒,一般情况下是先喝后倒,多喝少倒,喝两个倒一个、喝满的倒浅的等等,主人倒酒喝的多少取决于酒量与心情,即倒酒者多喝,宾客少喝,以表示倒酒者的诚意,最后双方再对碰一杯,主人倒完后,陪客也要依次倒酒,同样规矩。主人、陪客敬完后,客人按道理也需回敬,多喝少倒。

倒酒也有最高境界:“喝了不倒”之说,但是往往只是在传说之间。

这里需要注意一点站着喝酒算这是铁规矩,本是对别的的尊重,可在南阳酒桌上站着喝,喝得再多,南阳一带不予承认,有道是

屁股一抬,喝了重来。

屁股一动,表示尊重。

双脚一站,喝了不算。

站着敬酒,双杯恭候。

”一定要注意啊,所以就有站着喝坐着咽说法.......

如果是五六个人在一起喝酒,这一圈下来,估计一瓶白酒早就见底了。不仅如此,如此这般的倒酒,实与深厚的中原文化有极大的关系,一部南阳文化史,就是半部中国文化史,中国号称“礼仪之邦”,礼仪何来?即来源于悠久的中原。

也有朋友表示不解,言他们喝酒,敬对方即自己把杯中酒一饮而尽。对此咱们南阳人是这样理解的:敬酒如敬茶,对长者、对贵客,有自己端茶杯一饮而尽的道理吗?敬茶者,即把茶杯恭恭敬敬端给客人,敬茶之风源于敬酒,有悠久之历史,只不过中原尚留古代遗风,绝无欺负之意。

四、鱼头酒

南阳不是鱼米之乡,吃鱼远比不了江南诸省,但南阳各地的酒席上必上鱼,不论是桂鱼、鲳鱼、石斑鱼,还是鲤鱼,总之必须有鱼,无鱼不成席。南阳人真的嗜好吃鱼?不是的,上鱼也是为了喝酒。在南阳一条鱼端上来,客人千万不能先吃,吃鱼之前有很多说道。餐厅的服务员很清楚,不用主人事先交代,他就知道今天谁是贵客。

鱼端上来,服务员一定会把鱼头对准客人,一旦鱼头对准客人,餐桌的转盘是不能乱动的,乱动者必罚酒。酒桌上的鱼是有规矩的,鱼头对准谁,谁就是今天的贵客,先喝三杯酒。鱼尾对准谁,喝四个酒。南阳人称之为“头三尾四”。接下来是“腹五背六”,何意?鱼腹对准谁,喝五个酒,鱼背对准谁,喝六个酒。一条鱼绕了一圈,差不多人人都得喝了。

接下来的喝酒就是单挑了,更具有文化特色。此时应是客人先动筷子,一般情况下,客人将鱼眼挖出来,放在主人的盘中,意为“高看一眼”,此时主人必喝一个酒;再将鱼唇挖出来分置他人盘中,谁得到鱼唇必喝一酒,意为“唇齿相依”。各地的说法不一样,名堂很多,所以说在南阳酒桌上,只要上鱼,至少得一瓶酒。

五、变化中的酒文化

初到南阳的朋友,可能会被南阳人的热情搞得下不来台,喝吧不胜酒力,不喝吧又怕主人不高兴。很多朋友在不了解南阳习俗的情况下,往往经不住劝,个个喝得晕头转向,云里雾里不辨东西。

其实社会在变化,习俗也在变化。主人劝酒是一定的,但客人未必一定要喝的人仰马翻。其实不论主人如何劝,能喝就喝一点,不能喝酒少喝一点,只要意思到了,主人也未必在意。在咱南阳,酒桌上的话不一定当真,不管人家怎么劝,一杯酒不喝未必会伤感情,喝的上吐下泻也未必增加感情。事情做不做,酒定要喝,这是礼仪;加之现在因为喝酒惹上官司的事情太多,很多人深明此理,也就不会计较太多。

总之,外人到咱南阳公干,喝酒是一定的,那是因为南阳人好客;至于能喝不能喝,那就看你的本事的。咱唐河是粮仓,不是酒缸。

俗话说,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以上所言未必都跟一个地方喝酒风气完全符合。想必很多人都久经酒场,对于咱南阳的酒场规矩都有自己的理解。

咱南阳的酒场,精髓在好客和热情,至于那种死命劝喝滥酒的陋习都已逐渐远离了。

来源:南阳土著等网络综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南阳人的酒场规矩
河南归来不喝酒
河南人喝酒,喝的不是酒是“讲究” | 豫记
河南人喝酒,喝的不是酒是“讲究”
在河南,过年的饭桌上有哪些规矩
山东、河南、四川的酒桌规矩你要懂,不然去了你有可能回不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