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个微信号估值13个亿!企业怎么建立自己的社群?

导语:在网络异常发达的今天,出现了各式各样的网络社群,有相同兴趣爱好的社群,比如美食,旅游,考试,创业等等,也有一种社群是围绕着一个邻军人物的,比如吴晓波、万能的大熊、罗振宇等等,随便说个名字,都能圈出一批人来。社群成为一个人的名片、一群人的接头暗号,更成为组织者的摇钱树。

按照社会学家费孝通的说法,乡村社会的结构就是一个以血缘为基础的同心圆状的圈层组织,这个圈层以族长为中心,按亲疏关系形成差序格局,就好像丢一颗石子在水面,以这个石子为中心,一层一层荡漾开去的涟漪,就是我们传统人际关系的结构。



逻辑思维估值13亿,付费社群正在崛起

 

各式各样的社群就在我们身边,我们也并不陌生,不管是QQ裙,微信群,贴吧等等,有些社群是免费的,但是大多社群都是付费的,每个人在社群里面也许付不了多少钱,多半都是几十,几百的,但是要想想社群里面的人都很多,积水成河,最后的总数目依然是可观的。


逻辑思维群,全国最大的社群组织,给后来的社群提供了向导作用。在最开始罗胖通过个人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一大批人的关注,每天必听60秒、每周必看罗辑思维的视频成了罗友们最享受的事情。在公众号上,罗辑思维也玩开了花:会员招募、年会策划会、1块钱猜脱不花小孩的体重、线上相亲大会还是沸沸扬扬翻罗胖的牌子等等。这个群还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加进去的,有的朋友甚至为了能够交200块钱成为亲情会员还买通了引荐人,希望能够提前进入会员群。


不要以为社群都是一些无所事事的人们小打小闹,再顺便手电小费。这样你就错了,很多社群都是大手笔,鲜达网水果管家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创始人李文宪手机里全部都是水果管家在各个小区,各个办公楼的群。他每天都要把这些群花几个小时过一遍,不漏过任何一个重要信息,经常,这位出身于华为的IT跨界创始人比各个群的客服响应的更快。也就是这么个笨办法,人拉人,同事拉同事,邻居拉邻居,甚至有一个妈妈把孩子小学班上二十多个妈妈都拉进一个群。就这样在北京、上海两个大城市,拉了25万人。每一天,群里面都有各种活动,段子,接龙,优惠,而水果管家的生鲜精品水果,就这样通过5000个微信群润物细无声的销售出去。


不过这样琐碎的5000个微信群想要管理起来,是一件很繁琐的事情,李文宪是这样管理的。比如草莓季来了,鲜达网水果管家就可以通过5000个群开始发起预订,订单收集完以后,水果管家合作的草莓基地就开始根据下单量进行采摘;采摘后集中配送到北京的统一总仓,然后通过自建的社会化物流配送到社区的自提点,买家会收到系统统一发的提货通知,如果有问题,可以在群中找到客服来解决。


按照5000个群一天成交5000单计算,也就是平均一个群一天成交1单,客单价100元。这样算下来,还有人会认为社群只是用来休闲娱乐,小打小闹的地方么?水果管家在社群运营上的成就无疑是非常值得借鉴。简单说来,有以下几点:

1、社群通过直接链接到潜在的目标消费者,对传统的线下渠道形成威胁和瓦解,从而形成自有的新渠道。这样的新渠道和微商并不同,对于品牌来讲,可能是一个更安全更长久的渠道。

2、社群的核心是人,维护好核心人群后,就可以通过扩品类和直接做上游的方式快速上规模。也就是过去是一个品类去找客户,社群是为一群客户提供多样产品和服务。

3、当社群形成后,会通过整合线下店的方式进行落地,从而形成新型的渠道。

4、如果有机会和上游深度整合,就有可能成为端到端,通吃产业链的新型巨无霸。

5、目前看来,这样的机会存在于相对小众,高端,刚需型产品。




企业家看好社群经济,社群发展需谨慎

 

首先粉丝经济不是社群经济!任何品牌都要有自己的粉丝,但如果仅仅停留在粉丝这个层面,无非是把以前的忠实用户换了个新名词而已。“无粉丝不品牌”,这句话没错,但反过来,哪一个品牌没有自己的粉丝呢?

  

只有当你的客户变成用户,用户变成粉丝,粉丝变成朋友的时候,才算得上是社群。

  

社群是任何时代、所有商业都在追求的终极目标,但只有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有了微信这样的高效率工具以后,社群才是可能的。这中间的差别是,一个有社群的品牌和没有社群的品牌,其竞争力是完全不同的。

 

企业家都是多市场眼光敏锐的人物,这么一块赚钱的黄金地难道会被企业家们忽视么?户外品牌探路者宣布2016年将与猎聘网深度合作,称至少要投资2亿元人民币建立社群,在“互联网+”浪潮席卷下,传统巨头都在“拆大化小”向互联网转型。探路者集团董事长盛发强表示,至少投入2亿以上人民币用于自媒体投放和社群孵化,并建立'生态创新中心'。猎聘网CEO戴科彬表示,猎聘网将在职位发布、品牌曝光、猎头管理、个性高端服务、校园招聘等内容上支持探路者。

 

如此商业化的社群,会不会和最初以娱乐为主,消费为辅的社群不一样了呢?社群会不会变成了商家纯粹的广告群而使得社群的人员大大减少呢?前段时间百度贴吧被卖的事情还历历在目,而这个完全是又商家一手打造的社群会不会就变成了纯粹的骗子机构?来骗取消费者的财物呢?而且目前国内基于网络的保护法并不是很完善,那么当消费者被社群骗了以后维权会不会成功呢?这些都是值得考虑的问题,也是在提醒着商家——做人要厚道啊~想要得到长久的利益,不能靠一次性的消费者,口碑和回头客才是最重要的,昧着良心的事情建议商家们还是不要去尝试。



企业怎么建立自己的社群?


两句话:以求道的精神做产品,用求爱的方式做传播。

  

怎么讲?

 

产品不极致,什么都是虚的。罗振宇要不是他的油料有货有态度,不可能有这么大的影响力;星巴克要不是把咖啡做到这么极致,就是妄谈粉丝经济;同样,黄太吉的煎饼,雕爷的牛腩要是产品或体验不极致,就都只是借助互联网高效传播形成的一场炒作,罗永浩的锤子手机要是产品出来后,没有两把刷子也都长不了。

 

把产品和体验做到极致还不够,你还得学会传播。

 

很多人天然地反感传播,把会传播当成是投资取巧,总是抱着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态度,等着别人来发现你。不要说在大众媒体时代这种观念就是错误的,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那就连生存的机会都没有。

  

试问,你的受众都已经不看报纸不看电视,媒体没落、广告无效的时候,你的东西再好,你该用怎样的方法告知你的受众?

 

流量?流量无非也是一种变相的广告。

  

广告红利时代过去了,流量红利时代也已经过去了,那些只会在网上卖货的电商,就是一个传统企业,不要以为贴上电商这个标签就是在拥抱互联网了,开发一个微信系统就进入了移动互联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以下信息

采编:陌峥

来源:首席营销官(ID:cmo1967)原创互联网营销第一媒体!专注于数字营销、互动营销、口碑营销的社交服务平台,分享广告、媒介、创意、公关、品牌、互动营销等领域的资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真相:你看到的是投资1200万,罗胖看到的是一堆papi酱
营销的三个新打法:网红电商化,营销社群化,品牌娱乐化
可口可乐在Facebook中打造的帝国吸引6000多万粉丝关注!
社群运营实战:如何搭建并运营好600个社群
自媒体要想步入巅峰,可以遵循七个发展路径
社群变现?你的品牌社群必有的2大特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