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瞿卫国:中国农业地理地图及各地区农业发展特色分析

(一)、我国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

(1)大部分在中低纬度,热量条件优越。夏季全国普遍高温,雨热同期

(2)水资源总量丰富,地区分布不平衡,南方多,北方少,多旱涝灾害

(3)山地多,耕地、林地面积小

(4)历史悠久,耕地质量好,后备资源不足(主要分布在黑龙江、新疆等地区)

(5)生物资源品种丰富

(二)、种植业

(1)种植业与自然条件

影响自然条件:地形平坦、土壤深厚肥活、水源丰富、足够的热量、水分、光照等气候条件

分布: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地区

秦岭——淮河以北:旱地,农作物有小麦、棉花、花生、甜菜、华北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东北一年一熟

秦岭——淮河以南:水田,农作物有水稻、棉花、油菜、甘蔗,淮河以南一年两熟、海南岛一年三熟

(2)粮食生产与多种经营

重要性:需要量大;人口增长快、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人均增长慢,人均量不多;自然灾害频繁

提高粮食产量途径:一是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二是用科学方法种田,提高单产和质量

建立条件:自然条件优越、生产水平较高、商品率高,便于统筹管理的地区

好处:粮食生产专业化,可以大规模使用优良种子、先进种植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

主要基地:三江平原、江汉平原、江淮地区、珠江三角洲、鄱阳湖、洞庭湖、太湖平原、成都平原、松嫩平原(四江三湖一成松)

商品棉基地:江汉平原,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黄淮平原,南疆等5大片。

油料基地:山东、河北、河南——花生是最重要的油料作物,主要分布在暖温带、亚热带的沙土和丘陵区;长江流域——油菜(播种面积最大)

糖料基地:甘蔗——台湾、广东、广西、福建、四川、云南(生长期长,需水肥量大,喜高温);

甜菜——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喜温凉,耐盐碱干旱,生长期短)

出口农产品基地:太湖平原,闽南三角地区,珠江三角洲——花卉、蔬菜、水果等。

温带的苹果——主要产于秦岭—淮河以北的山东、河南、河北、陕西、新疆、辽宁等省;

亚热带柑桔——主要产于秦岭—淮河以南的浙江、福建、江西、四川等省;

亚热带的茶叶——产于南方各省丘陵山区。

南部沿海各省(福建、广东、广西、海南、云南)出产香蕉、荔枝、龙眼、菠萝等水果。海南还出产椰子。

云南南部、海南岛、雷州半岛是我国天然橡胶的生产基地

适应市场,发展多种经营:自然条件多种多样,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需求多方面,提高农民收入

(三)、林业、牧业和渔业

(1)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

作用:既有环境效益,又有经济效益。既提供木材,又提供多种多样的经济林产品

现状:世界上少林国家。天然林采伐过度,面积缩小

措施:控制采伐量,加强营林、造林,建设速生丰产林,开展全民性义务植树,生长量超过采伐量,世界上人工造林最显著的国家。除营造用材林、薪炭林,大力发展经济林

林区: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是最大天然林区;西南横断山区是第二大天然林区;东南部的台湾、福建、江西等省的山区是我国主要的经济和人工林区

(2)畜牧业

牧区畜牧业: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和青藏地区。

四大牧区:内蒙古牧区(三河马、三河牛)、新疆牧区(细毛羊)、青海、西藏牧区(牦牛、藏绵羊、藏山羊)、宁夏(滩羊)

农耕区畜牧业:饲养业,在畜产品生产中占主要地位,是城乡人民食用,肉奶禽蛋的主要来源

(3)水产业

有利条件:大陆边缘有广阔的海域(大陆架宽广、寒暖流交汇)、河湖水域面积广

生产情况:总体海水产品产量大,捕捞海产品产量大,养殖淡水产品产量大

东南部水产业发达的因素:水域面积大;城市多,人口稠密,居民有广泛的食鱼爱好,消费市场大;交通便利;水产捕捞加工技术高,水产品产值较高。

(四)、农业的发展

(1)成就

粮食、棉花、肉类、花生、油菜籽、水果世界第一

农业生产条件、装备、机械化水平提高

(2)积极调整农业结构

结构现状:种植业占据主导地位,畜牧业占比重低,林业、渔业比重很小

结构调整原因:畜、林、水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经济效益高,畜、牧业生产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优化

调整方向:稳定粮食,积极发展经济作物,大力发展畜牧业、林业和水产业

(3)科技兴农

(4)走农业产业化之路

大部分地区的个体经营方式,生产规模小、过程简单,缺少市场联系渠道,不适应农业生产专业化、规模化、市场化的发展趋势,成为制约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农业产业经营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鼓励、支持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等企业带动个体农户进入市场,把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联系起来进行一体化经营,发展“订单”农业,真正改善农村生产、生活和市场条件

(5)农业发展前景

农业发展方针:“确保粮食供求基本平衡”“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

前景:拓宽市场渠道、提高农民收入;引导乡镇企业健康发展,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强农业生态环境的建设。

(五)中国农业地理的综合分析

A、东北区(黑、吉、辽)——一年一熟

1、自然条件分析

有利的自然条件:①夏季温暖,日照时间较长,雨热同期;②地势平坦,有利于农业机械化耕作;③土层深厚,遍布肥力较高的黑土,人均耕地多;④灌溉水源充足。

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①市场广阔;②交通便利;③地广人稀,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④重工业可提供农业机械;⑤商品粮基地有国家政策支持。

不利因素:①纬度高,冬季温度低,热量不足,农作物在秋季降霜早或春季温度低时会受到低温冷害,农作物大幅减产;②易受风沙影响。

2、农业特色

(1)以玉米、春小麦为主的商品粮基地,主要在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吉林省是我国玉米产量最高的省份。

(2)以大豆、甜菜为主要经济作物,大豆产量占全国的1/3以上,出口量占全国90%以上,黑龙江是我国最大的大豆产区。甜菜产量占全国一半以上,以松嫩平原为最多。

(3)其它经济作物有亚麻、柞树(柞蚕)、苹果、烤烟等。

B、黄河中下游区(陕、晋、豫、鲁、京、津)——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1、自然条件分析

华北平原:

有利条件:①夏季高温多雨,光热充足;②地形平坦;③土层深厚、疏松,土壤排水性好、肥沃。

不利条件:①水源不足;②旱涝、盐碱、风沙灾害严重;③有机质含量不高,缺磷少氮。

黄土高原:(范围见选修二P26)

有利条件:①夏雨较多,光热充足;②地形平坦;③土层深厚、疏松,土壤排水性好。

不利条件:①有机含量不高;②水土流失严重;③易受风沙灾害影响;④水源不足。

2、农业特色:

(1)冬小麦、玉米为主要粮食作物,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其次是渭河平原、汾河谷地。黄土高原谷子种植较多,山东丘陵和低山甘薯种植较多。

(2)棉花是本区最主要的经济作物。冀、鲁、豫三省是我国最大的产棉区和商品棉基地,渭河平原和汾河谷地也是重要的产棉区。本区植棉的有利条件:夏季气温高,对棉花生长有利;秋季晴天多,对棉花的后期生长和收摘也有利;再加上粉沙性的土壤适宜棉花根系的生长发育。

C、长江中下游区(湘、鄂、赣、皖、苏、浙、沪)——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

1、自然条件分析

有利条件:①夏季高温多雨,光热充足;②地形平坦;③土壤肥沃;④河网稠密,灌溉水源充足。

不利条件:①春季低温阴雨,夏季高温少雨(伏旱);②山地丘陵水土流失较严重;③多旱涝灾害;④山地丘陵红壤广布,酸性强,有机少,土质粘重。

2、农业特色:

(1)淮河以北以种植旱粮为主(江淮地区),以南以水田为主,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和长江三角洲都是著名的水稻产区,本区水稻的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在全国占第一位。小麦也是本区的重要粮食作物。

(2)经济作物有棉花、油菜、桑蚕等。江汉平原、长江中下游滨海沿江平原和杭州湾沿岸是我国主要的棉花生产基地之一。(植棉条件:热量充足,土层深厚、肥沃,植棉历史悠久,技术条件好,商品率高。不利条件是春夏有梅雨,夏季常有台风袭击,秋季有连阴雨)油菜播种面积广,成为稻田的越冬作物,浙江、江苏两省的太湖平原是我国最大的桑蚕基地,是著名的“丝绸之府”。

(3)江南丘陵的红壤区,适宜茶叶、油菜、杉木生长,产量很大。

D、南部沿海地区(闽、台、粤、桂、琼及香港、澳门特区)——一年两熟至三熟

1、自然条件分析

有利条件:①夏季高温多雨,光热充足,无霜期长;②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③河网稠密,灌溉水源充足。

不利条件:①春季低温阴雨,夏季高温少雨;②多山地丘陵,水土流失较严重;③多旱涝灾害;④山地丘陵红壤广布,酸性强,有机少,土质粘重;⑤台风活动频繁(台风形成狂风暴雨,带来一定灾害,有时也可缓解沿海地区的旱情)。

2、农业特色

(1)水稻在本区普遍种植,珠江三角洲和台西平原是重要的稻米产区。甘蔗是本区最重要的经济作物,粤、闽、桂成为全国重要的蔗糖供应地,珠江三角洲的产量更占重要地位。

(2)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在低洼易涝区挖地成塘,堆泥成基,塘中养鱼,基堤上栽植桑树、甘蔗、果树和花卉,以塘泥作桑、蔗、果树的肥料,桑叶养蚕,蚕粪、桑叶、蔗叶又可作鱼饵,塘基互养,形成了一个良好的水陆互养的基塘农业人工生态系统。据基上种植的作物不同,有“桑基鱼塘”、“蔗基鱼塘”、“果基鱼塘”等种类。

(3)有橡胶、剑麻、油棕、椰子、咖啡、可可、胡椒等热带作物,海南岛的橡胶种植在全国占重要地位。

(4)有香蕉、柑橘、菠萝、荔枝等热带、亚热带果树。

(5)台湾的樟树颇为著名,樟脑产量居世界首位。

E、西南区(川、黔、滇、渝)——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

1、自然条件分析

四川盆地:

有利条件:①盆地终年湿润,雨量充沛,霜雪少见,热量充足;③紫色土含有丰富的磷钾等养分,比较肥沃;④灌溉水源充足。

不利条件:①多旱涝灾害;②水土流失较严重;③光照不足。

云贵高原:

有利条件:①夏季高温多雨,热量充足;②地下水较丰富。

不利条件:①喀斯特地貌广布,因溶洞、地下河漏水严重,地表水缺乏;②地表崎岖;③耕地面积小;④土层浅薄,土壤贫瘠。

2、农业特色

(1)四川盆地终年湿润,雨量充沛,霜雪少见,可生长甘蔗,柑橘,柚子。四川盆地的紫色土含有丰富的磷钾等养分,比较肥沃。

(2)成都平原为冲击扇平原,气候温暖,土壤肥沃,开发较早,人口稠密,灌溉便利,农业生产一向发达,早有“天府之国”美誉。平原上有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成都平原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盛产稻米、小麦、油菜籽等,生猪、桑蚕的生长也很有名。

(3)云贵高原上的河谷盆地,当地称为“坝子”是重要的水稻产区,高原上的喀斯特地貌区,因溶洞、地下河漏水严重,地表水缺乏,要注意兴修水利,以保证农业生产的用水。

(4)滇南谷地(包括西双版纳),属热带季风气候,农作物全年可以生长,而且冬季不受寒潮侵袭,夏季又无台风危害,具有发展热带作物的良好环境,现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橡胶生产基地。

注:此前的A、B、C、D、E五个季风区的农业区都可以回答这样的社会经济优势:

①市场广阔;②交通便利;③科技发达;④商品粮棉基地有国家政策支持(该点只能回答A东北区和C长江中下游地区)。

F、青西藏(藏、青)——一年一熟

1、自然条件分析

有利条件:①太阳辐射强,光照充足;②日较差大(年较差小);③迎风坡降水多。

不利条件:①海拔高,热量不足;②土壤贫瘠。

2、农业特色:

农业受气候限制,适于喜凉的青稞、小麦生长。牦牛、绵羊、山羊是高原上分布最广的三大牲畜。草场主要分布于高原湖泊周围和河源地区。

(1)湟水谷地和黄河谷地,比较宽阔,降水较多,土地肥沃,海拔较低,热量较足,是主要农业区。柴达木盆地,由于祁连山、昆仑山的冰雪融水和山麓地带的地下水较为丰富,不少地方可以引水灌溉发展农业。盆地低部地势平坦,宜耕荒地连片,便于机械化开垦和耕作。

(2)雅鲁藏布江谷地: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带来的湿润气流,使这里的降水较多,海拔较低,热量较足,且冬季不受寒潮影响,比较温暖。西藏的重要粮食作物——青稞,主要分布于此。

(3)“西藏的江南”——喜马拉雅山的南坡: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在这里降下大量的地形雨,呈现浓郁的亚热带和热带风光,特别是察隅一带。在肥沃的河谷地带,橘子树枝青叶茂,香蕉园终年翠绿,水稻田随处可见,新辟的茶园散布在缓坡山岗上,人们称之为“西藏的江南”

G、西北内陆区(内蒙、宁、甘、新)——一年一熟

1、自然条件分析

有利条件:①太阳辐射强,光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年较差大;③地形平坦;④有灌溉水源(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为主)。

不利条件:①水源不足;②多风沙。

2、有利的社会经济因素:地广人稀,地价低。

3、农业特色:

(1)富有特色的灌溉农业。本区农耕必须依靠灌溉,有河水、冰雪融水、地下水灌溉的地区,小麦、水稻、棉花、油菜、甜菜等都生长良好。

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是我国著名的灌溉农业区。这里利用黄河流向微微倾斜的自然坡度,开挖引水渠,引黄河水自流灌溉。宁夏平原至今保存有秦渠、汉渠等著名渠道。平原上沟渠纵横,阡陌相连,稻田密布,村舍向望,被人誉为“塞上江南”。河套平原发展成为“塞上米粮川”。

甘肃河西走廊和新疆的灌溉农业仅限于高山山麓的冲积平原上,这里土质较好,山地降水、冰雪融水和地下水等水源充足,利用这些有利的自然条件,开荒垦殖,引水灌溉,把荒漠变成了肥沃的绿洲。塔里木盆地和吐鲁番盆地是我国长绒绵的主要产区,这里无霜期较长,夏季气温高,积温量大,日照充分。新疆吐鲁番盆地,有引地下水灌溉的特殊工程—坎儿井。

(2)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内蒙古草原是我国最大的天然牧区,东北部的呼伦贝尔草原因降水较丰而成为我国水草最丰美的牧场和打草场,三河一带出产的三河牛、三河马,闻名全国;宁夏所产的滩羊是稀有的优质裘皮羊品种;新疆境内的天山、阿尔泰山,地形雨较多,山腰以云衫林为主的山地针叶林,以上以下生长牧草,以上为夏季牧场,以下为冬季牧场,天山山地是新疆的主要牧区,所产细毛羊是优良畜种。

本区由于不合理开垦,过度放牧,任意樵采,造成严重的沙漠化危害。防风固沙,减少风沙危害,防止沙漠蔓延和草场退化,是本区环境治理和改造的重要任务。

1. 我国耕作制度分布情况

2. 我国主要耕作方式分布情况

3.我国农业特色分布

4. 主要农作物分布

玉米在我国分布很广,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大致行程一个从东到西南的斜长形玉米栽培带。

5. 主要油料作物分布

油菜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但近年出现“南迁北移”的趋势。

花生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的暖温带、亚热带、热带的沙土和丘陵地区。

6. 糖料作物分布

7. 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基地

8.中国主要牧区及其优良牲畜品种分布

9.森林资源分布

图片来自农业部官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技巧】高中地理高频考点答题要点必读:(3)农业区位
高考地理-考点精讲-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练习题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 西北地区》单元检测卷及答案(人教版)
西北地区的关键考点
我国几个著名的谷地,群山之中狭长地带,地理条件较好
什么是新型农业及趋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