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缺血性脑小血管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0引言

脑小血管病以卒中(脑出血、深部小梗死)、情感障碍、认知功能下降等症状为主,据临床数据显示,该病约占缺血性卒中的25%[2]。该病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明确,大多数学者认为与脑白质缺血及血脑屏障破坏有密切联系。缺血性脑小血管病可以实施有效干预,但对终末期阶段的治疗往往无能为力,因此,加强缺血性脑小血管病的预防和治疗,有效的减少和控制相关危险因素的发生,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缺血性脑小血管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5年6月到2016年1月在本院接收并确诊缺血性脑小血管病患者10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非小血管病患者10例作为对照组。研究组10例患者中男8例,女2例;年龄为38-76岁,平均年龄为(53.8±4.2)岁;对照组10例患者中男7例,女3例;年龄为37-78岁,平均年龄为(54.8±4.3)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中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收集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家族史、个人史及临床体等临床数据,两组患者空腹采取20mL血样检测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及血同型半胱氨酸情况。

1.3数据处理

使用SPSSl6.0软件进行处理,组间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s)表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相关危险因素比较

研究组患者中糖尿病3例(30%)、高血压5例(50%)、高胆固醇3例(30%)、高甘油三酯4例(40%)明显高于对照组糖尿病1例(10%)、高血压2例(20%)、高胆固醇1例(10%)、高甘油三酯1例(10%),且研究组患者中酗酒3例(30%)、吸烟5例(50%)较对照组酗酒1例(10%)、吸烟2例(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相关危险因素比较[n,(%)]

3讨论

脑小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与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血同型半胱氨酸、高甘油三酯、高胆固醇等有密切联系,且患者长期酗酒、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也是引起脑小血管病的重要因素[3]。临床研究资料显示,高血压是引起缺血性脑小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症状造成脑小血管出现透明样变性,从而引起管腔狭窄、血管壁增厚等血流动力学等现象,促进血栓的形成[4]。同时高血压症状还有可以引起可溶性物质、细胞间液的增加,改变血脑屏障通透性,以及脑白质区的渗出的增加和水肿情况,加重缺血和低灌注现象,腔隙性脑梗死、脑白质疏松以及脑组织损伤等症状。

在本研究中,除高血压外,高脂血症、糖尿病、血同型半胱氨酸、高甘油三酯、高胆固醇、吸烟、酗酒也是引起缺血性脑小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为提高缺血性脑小血管病的临床疗效和预后,加强对该疾病相关危险因素的早期预防和干预,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减少和降低缺血性脑小血管病的关键。

在本研究中,研究组10例缺血性脑小血管病危险因素研究显示,其中糖尿病、高血压、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吸烟、酗酒分别为30%、50%、30%、40%、50%、30%,数据差异比显著高于对照组非缺血性脑小血管病的10%、20%、10%、10%、20%、10%。

综上所述,缺血性脑小血管病是神经科非常值得引起重视的疾病,且该疾病在多种疾病和因素影响下对脑部可引起严重的不良后果。加强对缺血性脑小血管病相关危险因素的预防和控制,对治疗缺血性脑小血管病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略)

如果各位诸君觉得阅读本文有所收益,不妨点击最下面广告,点击关注后如果不喜欢,随时可以取消关注,多谢支持!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将“中风”扼杀在萌芽之中1
认识脑卒中(脑出血和脑梗塞),及时预防发生灾难性后果
糖尿病患者如何预防脑卒中发生?
23岁小伙突发脑梗!是偶然还是必然?
【疾病诊疗】为什么说“降低血脂,减少疾病”?
中风患者为何多是男性?中风真的“重男轻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