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深度好文‖地炼如何冲破国内行业产能过剩魔咒,值得收藏!


携手石化缘,共创未来!



文/朱春凯  中国石化杂志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化集团原董事长傅成玉2016年3月参加政协经济界小组讨论时说,“石油行业炼油产能过剩比钢铁行业还严重”。在此背景下,地炼的未来发展值得关注。

 

1、产能过剩严重

 

我国目前还没有产能过剩的明确定义,炼油行业也没有真正的关于产能过剩的诠释。而在欧美发达国家将产能的利用率低于78%定义为产能过剩。借用78%的装置利用率这一临界点核算我国炼油行业产能过剩情况。据卓创资讯统计,2015年我国成品油产量为3.38亿吨,对应所需炼油产能约为5.7亿吨,而2015年实际炼油能力高达7.57亿吨,过剩产能为1.87亿吨,或32.8%。由此可见,我国的炼油行业已经出现明显的产能过剩。

 

产能过剩确实给炼油行业带来了困难。更为关键的是,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与炼油产能过剩恰好“撞到”一起,所以“严重的炼油产能过剩”就成为炼油行业当前必须面对的问题。这个问题不仅主营炼厂会考虑,地方炼厂也在考虑而且在积极应对。问题在于,虽然当前炼油产能严重过剩,但是炼油行业扩能仍然在继续,预计2020年将达到9亿吨/年。产能过剩与继续扩能之间存在矛盾,地炼发展与主营炼厂发展矛盾将进一步加深。

 

2、地炼积极应对产能过剩

 

政策扶持优化地炼油竞争环境。炼油行业“三权”(原油使用权、原油进口权、成品油出口权)下放,地方炼厂竞争环境得以改善。虽然当前仍然面临诸如原料进口来源与产品销路等问题,但是地炼的生存环境已经大大改善且仍在继续改善。此外,成品油定价机制中“地板价”的设立为地炼盈利提供了保障,当然这种保障或许是因为短期的低油价所致,但对地炼应对产能过剩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

 

竭尽全力降低运营成本。地方炼厂装置方面通过近期特别是近五年的新建及扩能,装置比较新且工艺也相对先进,因此在成本方面存在一定竞争优势。此外,地方炼厂的人工成本优势较主营炼厂更为明显。地炼仍然在积极降低运营成本,以提高竞争力。某大型地炼总经理说过一句值得中国炼油企业思考的话——如果中国的炼油企业都会倒下去,我们将努力做到我们是最后倒下的那一部分。

 

虽然当前炼油产能过剩,但是只要新上装置的运营成本低,或者说只要比多数的炼厂的装置运营成本低,就可以大胆扩能。这种成本包括原料成本、资金成本、人力成本及能耗等方面。因为只要成本足够低,行业中就具有竞争优势,只要具有竞争优势就必然存在优胜劣汰,而劣汰之后剩下的就是大把的市场份额。

 

地炼抱团采购与销售提高议价能力。在原油进口权下放给地炼后,地方炼厂立即成立采购联盟,以提高在国际市场上原料采购的议价权。而在产品销售方面,地方炼厂也在加强合作。地方炼厂龙头企业倡议减少给主营炼厂的成品油供应,即对主营对地炼的外采量进行控制。因为,地方炼厂下游最重要的产品——成品油销售薄弱,85%以上的地炼下游加油站布局匮乏。如果地炼将过多的成品油以主营外采的形式供应,长远的结果是将对更多的民营加油站进行侵蚀,而地方炼厂的终端加油站客户大量丢失。而主营一旦停止外采地炼成品油,自身供给相对不足将令终端销售难以为继,最终将丧失零售环节的竞争力。

 

目前地方炼厂的团结性及凝聚力仍然不强,虽然同为地炼但是技术存在差异性,装置存在差异性,管理存在差异性,甚至盈利模式存在差异性等,导致地炼在彼此选择做“对手”还是做“朋友”之间纠结。当行业竞争足够激烈之时,地炼团结一致的可能性会大增。

 

3、中国需要产能过剩

 

虽然经济增速放缓,但是我国仍然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力量,在未来五年也将保持至少6.5%的增长,而经济的增长必须依靠石油消费增长的支撑。因此,对中国而言,炼油行业适度的产能过剩是经济增长的基础,炼油行业产能过剩不是问题,产能落后的问题才是真正的问题。

 

目前我们提到的产能过剩是“中国”产能过剩,但是炼油行业不是中国特有的行业。如果把中国的前提拿走,那么亚洲的炼油产能是否过剩,全球的炼油产能又是否过剩。只要中国的炼油技术及装置足够先进,中国的炼油产品足够优质,那么所谓的产能过剩就无从谈起。

 

卓创资讯认为,如果以当前的中国炼油技术及炼油产品的“先进性”为前提,中国炼油行业存在的产能过剩就不是问题。中国的地方炼厂亦是如此,在技术领先且成本占优的情况下可以继续扩能,以实现“弯道超车”,弥补市场空缺抢占市场先机。

 

4、走出去,引进来

 

当前无论从中国的国情,还是从行业政策的发展导向看,地方炼厂都面临前所未有的“走出去”的好时机。原油进口权放开,原油期货将上市,中国成品油出口也在逐步向地炼放开,地炼的发展跟中国经济发展的匹配性固然重要,但是地炼的发展应该更快地做好与世界接轨的准备。

 

目前我国炼油行业的多数环节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较仍然存在较大差距,这其中不仅仅是地方炼厂也包括“财大气粗”的主营炼厂。对地炼而言,先进的炼油技术、先进的交易方式甚至先进的管理方式等等均可以“引进来”。从地方炼厂目前状况来看,更多板块的“引进来”比自主创新更高效。

 

炼油行业产能过剩问题期待解决,但是地方炼厂装置扩能应该继续,前提当然是保证先进性。“走出去、引进来”是未来地炼发展的方向。政府政策为地炼的转型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地炼即将到来的转型发展将影响整个炼油行业,进而引起世界的足够重视。地炼的机会在未来,地炼艰难的成长历程决定其在公平、公开的竞争环境下具有不可估量的竞争力。(石化缘整理)



其它推荐:(点击标题,阅读文章 ):

1、科普加氢裂化催化剂以及相关知识,值得收藏!

2、2016中国石油化工发展创新论坛火热报名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丁二烯暴涨标志油田去产能正式开始!
两巨头炼油亏损遭质疑 地方近七成产能被迫闲置
【观点】中国炼油产能过剩下的问题
炼油化工行业专题报告:大炼化推动转型升级
2017,山东地炼的前世、今生与将来
未来5年我国炼油产能过剩加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