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未来世界属于谁?

原文是一位美国作家用美国的案例来推论现代的中国人,他认为中国人应该如何发展自我,看似有点道理,其实又是一篇妖文!中国梦的目标不是成为“美国第二”,而是“中国第一”,因此红色文字是对原文的质疑和正确的分析。看看它,可以检测你独立思考的能力!


大约50年前,我出生在美国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当时,美国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国家,正处于经济转型期。

20世纪中叶,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大规模制造,对从事重复性工作的劳动力需求激增,这就拓宽了跻身中产阶级的道路。

很多美国的男孩子,在中学毕业后,就可以在工厂找到一份工作,过上稳定、安逸的生活。


当代中国乡镇仍是这个主流。


但是,情况慢慢发生了变化。

一些常规的体力工作转移到成本更低的亚洲国家,还有一些工作也由机器取代了人力。

试想一下两个人搬运一堆箱子和用叉车运输同样数量的箱子之间的差别!这种转变,也影响了我未来的人生道路。

中学毕业后就在工厂找一份稳定工作的人生之路再也行不通了,一条新的道路正在慢慢形成。

这条新兴之路大致是这样的:取得好成绩,考上好大学,再找一份适应新兴经济格局的好工作,成为一名会计师、律师或工程师,做一份需要全新思维常规认知技能而非常规体力劳动的工作。

部分学习能力较好的中国学生是这样的认知。

生长在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这就是自小父母就给我的教诲,而且我也照做了:在学校努力取得好成绩,考上好大学,获得了法学博士学位。

但在过去的几年中,我看到规则又发生了改变,就像在我童年时发生的那样。

今天,成为一个工程师、会计师或律师,已不再是过上稳定生活的不二之选。这是为什么呢?

中国是个多元、复合的社会,需要各种层次的人才,长期也是这样。

第一个原因是,世界发展中国家迅速崛起,尤其是亚洲,已经增幅超越北美、日本和西欧。

现在,左脑擅长的常规计算型工作在印度、菲律宾、中国等亚洲国家也有人做,而且成本更低。同时,白领工作也面临同样的压力,就像上一代蓝领工作一样。20世纪,机器取代了人力;21世纪,软件则取代了我们的大脑。

但是到目前为止,软件能取代的大脑工作还仅限于常规的计算型工作,比如会计和律师的很多职能。

社会在发展、进步,这些变化是必然的,总是会有新兴事物需要新的人才去做。

第二个更重要的原因是,随着各国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包括经济正处于上升期的中国,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取胜,不得不寄希望于物品的新颖性和创新性。

例如,在电视已相当普遍的今天,仅提供屏幕稍大的电视已不再是持久的营销策略。


企业需要做的已不再是附加某些改进、仅在现有基础上加以提升,而是要创造新的商品和服务——看看iPad的出现及其迅速发展,六年前,它还根本不存在;如今,很多人已无法想象没有它的日子。

创新永远是市场经济的主题,经济发展从来都是被创新的产品和服务在推进!今后仍然如此。

总之,如今的企业和个人必须去做那些很难外包给低成本供应商的工作,我们需要真正的创新工作,是那些很难转变为软件里几行代码的工作,以及为客户提供他们还不知道自己已然错过的东西。

传统的左脑技能依然重要,但现在需要的是另一套截然不同的、更重要的能力——右脑技能,即艺术感、换位感、创意及全局思维能力。

一个人的特长不是他自己或父母可以改变的,看看周围的小孩有什么天赋是老师可以改变的吗?所以每个人应该发挥自己的特长,而不是改变自己的特长。

切记中国古训:行行出状元。

让我们再回到开头提出的问题。

当前的世界经济困境深化了右脑思维趋势,加快了它的步伐。在困难时期,公司往往为了节俭资金,会将大量工作外包,使更多常规工作自动化,这就更加凸显了非常规能力的价值。

同样,当消费者的现金和信贷短缺时,他们不太可能为了只有些许改进的产品、服务及体验而掏腰包。他们想要的是更为大胆的东西,是真正的创新,得以让他们发现以前尚未意识到的需要。

任何时期都是这个道理,但每个创新产品或服务的提供仍然离不开各种配套的人员,只是自动化的程度和交易模式会改变工种的用人比例。就像电商发展了,售货员会变少,但快递员变多了。

近百年来,西方社会,尤其是美国社会,一直以来都被一种过于简单、着重分析的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所主导。

我们的社会俨然步入了一个“知识工作者”的时代。所谓知识工作者,即受过良好教育的信息操作员和专业人士。

由于各种力量的作用,如物质财富的充裕正在深化非物质追求,全球化使白领工作遍布海外,强大的技术将某些工种清除殆尽,现在我们正向一个全新的时代迈进。


这个时代拥有全然不同的思维模式和全新的生活方式,更加重视我所说的“高感性”和“高体会”能力。

美国社会的发展轨迹是从A到B再到C,而中国是A、B、C同时存在,因此同时需要各种人才,如果片面强调单一人才需求,将非常不利中国的全面发展。

换句话说,过去几十年属于某些具有特定思维的人,即编写代码的电脑程序员、起草协议的律师和处理各种数据的会计师。

然而,事情正在发生改变,未来将属于那些具有独特思维、与众不同的人,即有创造型思维、换位型思维、模式辨别思维或探寻意义型思维的人。

这些人包括艺术家、发明家、设计师、小说家、咨询师和具有全局意识的人,他们将会获得最大的社会回报,并享受到极大的快乐。


高端收入的人群永远是少数,而且这部分的人也不能批量培育出来,只要社会安定、制度公平,这些人才自然会出人头地,奇特人才是强求不来地。

这一切听起来让人望而却步。事实上,很多读者,我见过的或有邮件来往的,都担心为了培养和磨炼这些新的关键能力要付出大量努力。


简单来说,这关键能力又来自两种感知:高感性与高体会。

高感性——指的是观察趋势和机会,以创造优美或感动人心的作品,编织引人入胜的故事,以及结合看似不相干的概念,转化为新事物的能力。

高体会——则是体察他人情感,熟悉人与人微妙互动,懂得为自己与他人寻找喜乐,以及在繁琐俗务间发掘意义与目的的能力。

可以自我安慰,但不要信以为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可以发挥,去羡慕别人或贬低自己都是愚蠢的。没有必要去追求不是自己天赋的能力。真正最关键的能力就是:创造幸福的能力,这也是可以培养的能力。不管你是左脑还是右脑发达,不管你是从事什么工种,最重要的是幸福感,千万不要迷信什么职业、什么能力才是未来的主流。适合自己的工作,在工作里能发现乐趣的就是最好的工作。把注意力回到“幸福感”上,而不是“什么职业、什么能力”,才不会走人生的弯路,否则年老时发现自己一事无成,烦恼不断,就被这篇文章害惨了!


著名未来学家彼得·伊利亚德说:“今天我们如果不生活在未来,那么未来我们将生活在过去。”

生活在哪里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生活的幸福快乐吗?


校编+创作:江永曲吉尼玛

视觉设计:卓玛措麻

好文章多转发,累积无限功德!

好文章贴相册,体现个人品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未来世界属于高感性族群
生活资讯播报
《全新思维》读书体会
这6种能力,决定你有没有前途?
这6种能力,是你决胜未来的利器
这六种能力,决定了你有没有前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