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再铁的关系,也需要恰到好处的“分寸感”
读心研究所 2017-10-14

有时我们需要的不是一碗鸡汤,而是心的“解剖”

点击播放 GIF/1K

心理学研究证明,人与人的交往有个1.2米的“安全距离”,当陌生人有所逾越,就会让人感觉不舒服。这也是人们在拥挤的地铁里,为何怒火总是“一点就着”的原因之一。

生活中,许多令人抓狂的“交浅言深”“好心办坏事”常也错在擅自跨越了对方心理上的“安全距离”。

· 对别人的隐私刨根问底,对他人的选择过度评价;

·刚搬来的室友老来蹭饭;

·新来的员工,跟同事不熟还总蹭顺风车;

·关系不亲密的人总是打听“你一个月挣多少”……

孔子曾说:“不得其人而言,谓之失言。”荀子在《劝学》中也讲到:“不问而告,谓之傲慢;问一而告二,谓之多嘴。”智者们的训诫,都在强调进退有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分寸感”。

它很微妙,需要根据双方都认同的交情深浅和具体情境来指导言行,不一定要多么热情,也不需要刻意而为(太讲求分寸反而尴尬),懂得乘势而上,也善于急流勇退,让人感觉到舒服和安全。

换位思考,拿捏分寸

怎样才能拿捏好分寸感呢?关键在于“换位思考”,了解“人所不欲”,才能做好“勿施于人”。

找准自己在对方心里的定位。

人际关系圈大致分为亲密关系圈、友谊圈、泛泛之交圈这三类。要给自己定好位,通过彼此交往的时间、对方是否愿意交心等来判断自己处于对方哪个人际圈里,再决定自己的言行。不能过分“越界”,还傻傻自以为“关系铁”。

相处之初要宁疏勿密。

人际关系圈大致分为亲密关系圈、友谊圈、泛泛之交圈这三类。要给自己定好位,通过彼此交往的时间、对方是否愿意交心等来判断自己处于对方哪个人际圈里,再决定自己的言行。不能过分“越界”,还傻傻自以为“关系铁”。

建立亲密关系要注意循序渐进。

冒昧的亲密言行只会吓跑对方。信任感、熟悉度要一点一点培养,这样亲密度才能水到渠成。

5个最基本的小细节

再铁的关系,也需要恰到好处的分寸感。这5个最基本的小细节,你都做到了吗?

与人相约,放下手机。明明在一起,对方却只顾着玩手机,此时,片刻的冷场都会让找话题的人无比尴尬。试想,当你说话、时别人却低着头刷朋友圈、有一搭没一搭地回着话,会不会有种被忽略或者冒犯的感觉?

掌握提问的智慧。学会在一段对话中适时、适当提问,让对方不觉得你“怎么问题那么多”,而是认为你在用心听并认真思考。

先让对方把话说完。不少人都有一激动就打断别人说话的毛病,全然不管别人的心情,自顾自地滔滔不绝。除非情况紧急,一般还是先听完别人的意见再说话。不仅能让人觉得被尊重,还能在不要紧的事上避免与别人意见相左而出现尴尬。

不站在自己的立场乱批评。一看到不顺眼的人、碰到不顺心的事就开始大肆批评,认为只有自己才是对的,其实这是一种狭隘的表现。我们都很容易对别人指指点点,但谁又知道谁对谁错呢?保持开放心态,尤其在工作中,尝试通过他人的眼睛看世界,不要固执己见。

公私要分明。切忌把工作和私人生活混为一谈,公私不分让人生厌。懂得上班时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用专业、严谨的态度对待工作和同事,下班后再卸下“盔甲”和同事打成一片。

编辑: Heroine

我们不传小道消息和谣言

我们不取吸引眼球的耸人标题

我们不做只为转发量而存在的媒体

请你相信原创的力量

健康路上,我们愿意陪你一起认真走下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系再好,也别忽视这三个字!
异性朋友之间,关系暧昧的标志,是有三个“亲密行为”
中庸启示录092:明和诚到底是什么关系
一个35岁的人给你提个醒:职场中,不要跟同事走的太近
教养是什么呢?它是心中的分寸,是言行的适...
好问题:男女交往最忌讳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