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自酿葡萄酒,适得其反的“健康”饮品

自己在家里酿制葡萄酒,又简单又好喝又健康,听起来是不是很诱惑?不过,自酿葡萄酒实际上带有很多风险,如果不加注意,很可能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风险之一:甲醇超标

 

甲醇来源于葡萄果实本身,因此在酿制过程中要完全避免甲醇是不现实的。葡萄酒的发酵过程,其实就是果糖转化为酒精的过程,在果胶酶或热能的作用下还有可能分解生成甲醇。

 



甲醇超标会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但是微量的甲醇并不影响健康。根据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OIV)的标准(Oeno 19/2004),红葡萄酒与白/桃红葡萄酒中的甲醇含量上限分别是400毫克/升和250毫克/升,甲醇含量低于此标准的葡萄酒可以认为是安全的。

 

工业生产的葡萄酒中甲醇的含量大约为60-150毫克/升,但这个数字在家中自酿葡萄酒的条件下并不容易达到。为了限制甲醇的产生量,工业生产会通过对原料的筛选,对发酵条件的严格控制,以及添加外源的果胶酶来分解果胶等等手段,达到避免产生过多甲醇的效果。

 



而对于自酿葡萄酒来说,由于缺乏检测条件和设备,我们很难具体判断自己酿出的葡萄酒的甲醇含量究竟有多少。甲醇不容易通过感官特征来分辨,即使超标了也难以察觉。

 

如何避免甲醇超标:采用新鲜、质量好的葡萄果实;酿造方法和条件要得当,不要在过热的条件下酿造葡萄酒。

 

风险之二:杂菌污染

 

正常情况下,甲醇超标的情况不算常见,更普遍的风险在于杂菌污染。

 

在工业生产条件下,葡萄酒生产商会采用多种手段来对杂菌进行抑制,包括:

 

  • 在葡萄汁中添加二氧化硫进行消毒;

  • 使用人工培养的酿酒酵母,而不是葡萄皮上的白霜里面包含的天然酵母。这是因为白霜中可能会含有其他的杂菌,可能污染酒液。




对于自酿葡萄酒来说,家中的卫生条件不容易达标。很多人也不会对酿酒容器和葡萄汁进行消毒处理,杂菌很容易入侵。

 

此外,发酵过程中如果酒精含量够高,杂菌的生长也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但是自酿葡萄往往采用糖分较低的鲜食葡萄,酒精度无法保证。

 

风险之三:自酿葡萄酒并不健康

 

如前所述,自酿葡萄酒由于采用的是鲜食葡萄,与酿酒葡萄相比其表皮的酚类物质比例不够高,除了影响酿出来的酒的口味之外,其健康益处也大打折扣。

 



葡萄与葡萄酒中的多酚物质主要有四类:单宁、花色素、酚酸和黄酮类。这些酚类物质除了是葡萄酒风味、结构、质地等的重要构成之外,还有许多健康益处。例如,单宁具有抗氧化作用,可有效降低血胆固醇,防治血管硬化。(详见:葡萄酒必备知识:“单宁”究竟是什么? )


许多人选择自酿葡萄酒是为了“健康”,但是相比起在市面上买到的葡萄酒(尤其是红葡萄酒),自酿葡萄酒的抗氧化成分明显更少,风味也明显逊色,同时还有许多危害健康的风险,可谓得不偿失。当然,也有人是为了单纯享受自己动手的乐趣,那么倒也无可厚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自酿葡萄酒不能喝?
自酿葡萄酒有风险,新手需谨慎!
自酿葡萄酒,风险有几何?
爆炸 中毒 为何家庭自酿葡萄酒风险大?
自酿葡萄酒存在安全风险
为什么自酿葡萄酒不能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