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双11」HiFi小尾巴选购金牌指南!附6款各价格段真香新品推荐

前言:

烧友:逮虾户~

如果要说这两年什么HiFi产品最受欢迎,那肯定非“小尾巴”——(随身解码耳放线)莫属。

随着流媒体大行其道,越来越多的用户的主要听音场景开始从“居家”转变为“随身”。而蓝牙耳机由于受到物理瓶颈的限制,音质方面始终看不到传统有线耳机的车尾灯。

呔,吃我一板砖

为了满足发烧友们针对音质的需求,各大HiFi厂商纷纷“下海”,现如今小尾巴市场也是厮杀猛烈,良莠不齐,让人看花了眼。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与其直接告诉大家哪几款值得买,不如先教会大家怎么挑选小尾巴。

选购小尾巴之必看参数

小尾巴选购七大维度

一、输出功率

功放功率分布图

功率放大器的功率指标严格来讲又有标称输出功率和最大瞬间输出功率之分。前者就是额定输出功率,它可以解释为谐波失真在标准范围内变化、能长时间安全工作时输出功率的最大值

首先是小尾巴的输出功率问题。别忘了“小尾巴”的真正学名:随身解码耳放线。作为耳放,输出功率决定了它能推什么以及能不能推好的根本问题。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两个参数:XXmw@XXΩ 和 XXVrms@XXΩ。厂商可能会标注多个负载下的输出功率,但一般来说,32Ω负载下的输出功率是参考值。

我们可以使用Headphone Power Calculator来计算小尾巴的输出功率是否满足耳机需求。这里我们以AKG K701作为一个极端的例子:

可以看到,AKG K701不亏为“大手办”,极高的功率需求让很多烧友“入手即吃灰”,所以在小尾巴时一定要注意输出功率能否满足与之搭配的耳机需求。

二、输出接口

其次是输出接口问题。相比于常见的3.5mm单端耳机接口,4.4mm平衡接口已经成为很多烧友们的“硬性需求”。

3.5mm音频接口定义

4.4mm音频接口定义

相比于3.5mm接口左、右声道 地线的设计,4.4mm接口分为左声道正极、左声道负极、右声道正极和右声道负极四条,由于左声道和右声道的信号不需要经过共用地线,所以也杜绝了单端输出的弊端,实现了十分不错的分离度。

此外,平衡电路是采用两个功放单元推动一个声道,不仅正负信号中的噪声可以相互抵消,而且音频信号的摆幅得以成倍增加,理论上的平衡输出功率可以高达单端输出的4倍,使声音的音色表达更加饱满,细节更加充足。

三、DAC芯片

讲完了“功放”部分,就应该说说支撑起一个“小尾巴”声音素质的另外“半边天”——解码。

DAC芯片内部架构图

如果说CPU是电脑的核心,那么DAC芯片就是一个“小尾巴”的核心。所谓DAC,就是Digital-Analog-Converter——数字模拟转换器,源自上游的离散音频数据在这里进行“识别-转换”,再输出连续的模拟信号提供给后续的放大电路。

数-模转换原理

正如同CPU一样,DAC芯片也有性能高下之分。高规格的DAC芯片能够提供更好的解码能力和数据指标。

我们可以直接登陆AKM/ESS/CSS这三家市面主流DAC厂商的官网,了解相关的芯片性能,作为选购小尾巴乃至任何解码耳放时的重要参考。

AKM DAC芯片性能天梯图

虽然DAC芯片在小尾巴中的地位超然,但它并不能够100%决定声音的好坏,更多的是看搭配使用它的设计师的经验与设计水平,一个系统工程,做到芯片应有的指标是最基本的。“唯芯片论”并不可取,但配置一款好的解码器既能使小尾巴如虎添翼,也是器材的'加分项'之一。

四、信噪比

Hi-Fi是英语High-Fidelity的缩写,翻译为“高保真”,其定义是:与原来的声音高度相似的重放声音。那么怎么衡量重放声音与原声音是否相似呢?这里就又引申出一个定义:信噪比

信噪比,是指一个电子设备或者电子系统中信号与噪声的比例。信号指的是来自设备外部需要通过这台设备进行处理的电子信号,噪声是指经过该设备后产生的原信号中并不存在的无规则的额外信号。

我们知道,根据通信原理,信号在信道中传输时会不可避免地混入噪声。

如何减少混入的噪声,提高重放声音与源声音的相似度,就要看器材所采用的电子元器件的性质和电路设计的优劣了。

一般来说,由于设备各元器件耦合,最终输出信号的信噪比会低于内部DAC芯片输出信号的信噪比。但也有聪明的设计师会通过精妙的电路设计,减弱甚至消除系统中的噪声,做到总输出信号的信噪比>DAC输出信号的信噪比,这也是上文提到DAC不能100%决定声音质量的一大原因。

五、码率支持

试问:HiFi发烧最高境界是什么?答:烧到最后,不是烧器材,而是烧音源!

遥望DSD空流泪

正如很多老烧口中所说,在整套HiFi系统中,音源的质量、录音的质量,对声音的影响更为恐怖。只有好的设备,没有好的音源;或是手握发烧天碟、音乐母带却没有设备能够支持播放,那将是多么痛苦的事情。

关于DSD音频格式就不再追述,想了解可以查看我们之前的文章:简单说说DSD到底是什么。今天主讲目前比较热门、大家比较关心的MQA格式。

所谓MQA,实际上是编码格式的一种,即Master Quality Authenticated。这种格式能够极高采样率的音频流封装成体积很小的文件,便于流媒体传输或下载。从下图中可以看到:MQA的音质(Sound Quality)可以做到与768K甚至更高采样率的PCM格式等同,而文件码率上则远远小于同等质量的常规编码文件;从而实现了“小文件&高音质”的并存。

MQA编码采用一种类似“折纸”的方式将音乐的高频细节“收纳”在0-24kHz的“弱音区”内,等到读取时在通过解码处理“展开”这部分的音乐信息,聆听时的听感与普通高码率文件“别无二致”。

虽然MQA文件看似“很好很强大”,但是想要真正用上它非常不容易。

首先MQA作为一种专利格式,普通的音乐文件必须经由MQA公司之手再封装才能成为MQA文件;其次,MQA音乐文件具有版权,用户必须购买正版专辑才能使用;再次,想要解码MQA文件还需要受MQA认证的硬件设备。

凡此种种,注定了它在国内始终“闷声不响”,沦为小众发烧友的玩物。不过如果你是Spotify等音频流媒体的正版用户,并对存储空间较为敏感的话,尝鲜MQA也未尝不可~

六、设备兼容性

兼容性也是很多烧友们看重的购买要素。一根小尾巴,如果既能给手机使用,又能够给电脑、Switch等数码设备使用。“尾巴就是一块砖,哪里要用哪里搬”,无疑是性价比极高的选择。

但这又是一个“徒增成本”的功能——不同前端甚至不同系统版本对于小尾巴这类“外置声卡”的支持都不尽相同。厂商们为了适配这些设备和系统,只能穷举测试。就算这样,都难免出现兼容性上的问题。

所以千万不能冲动剁手,在购买前应当做好相关的功课,或是购买那些有足够研发能力的大厂产品。这些大厂在接受到BUG反馈之后会第一时间进行测试。进而更新固件,做到对少数设备的兼容。而一些不具有研发能力和用户基础的小作坊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

七、便携性

购买小尾巴虽说是为了音质,但也不能丢掉“便携性”。相比动辄一斤打底的播放器而言,在音质上小尾巴并不能讨到多少好处,音质&便携的并重才是“解码耳放线”的“立身之本”。

目前国内厂商们都不约而同地将小尾巴的重量和尺寸限制在25g、5cm×2cm×1cm左右。在这个规格下,小尾巴既可以有足够的内部空间容纳电子元器件,也不显得十分累赘。但在保证声音素质的基础上,更轻更小的小尾巴无疑能够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故而在很多烧友眼中,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加分项。

双十一小尾巴各价位段推荐

授人以渔的环节结束了,但远水不解近渴,授人以鱼的工作还是需要的。

这次乙迷编辑部的几位编辑花了两天时间,对我们目前手上的小尾巴样机进行了大规模的对比体验;并结合这些机型在烧友圈中的热度、反馈,最终挑选出6款我们认为今年双十一最值得入手的6款小尾巴:

一、audirect ATOM MINI

评价:便携向小尾巴中的优秀产品。小身材,大能量!

很难想象仅有8g“迷你”身材的它,在ES9280AC PRO芯片的加持下,码率支持居然高达768kHz PCM和DSD512,解码能力相比很多国砖来说都毫不逊色,堪称“最强的线型小尾巴”。

极轻的重量也使得其没有常规小尾巴高克重带来的下坠感,“空气感”般的使用体验也是很多烧友宁愿降低推力等方面的要求,也要入手它的决定性因素。

推荐人群:想一睹高规格音乐文件风采,又对设备便携、收纳有极高要求的烧友。

优势:高码率支持;极低克重、便携性佳;独立晶振、失真率低;物美价廉、性价比高。

弱势:供电能力较弱,推力较小;仅提供3.5mm接口;适合低阻高敏入耳式耳机,面对具有一定阻抗的多单元耳塞时略显乏力。

二、飞傲KA2

评价:小巧玲珑,便携性强;体验平衡口的性价比之选!

平衡口已经逐渐被市场普遍接受,但大多数厂商都选择做3.5mm和4.4mm都具备的小尾巴,市面上鲜有仅提供平衡口的小尾巴。

而飞傲KA2选择为了体积,果断砍掉“先进,但闲置的3.5mm耳机口”。让KA2本身更精简且纯粹,进一步缩小体积,将重点全部放在了平衡口上,取得便携与声音之间的平衡。配合自家的Fiio Control APP能实现更多对您自身实际需求的调整。

推荐人群:想从3.5单端升级4.4平衡,对设备便携性有较高要求,“奥卡姆剃刀”理论的忠实粉丝。

优势:与千元价位同等的双CS43131 DAC解码架构;拥有自家Fiio Control APP,使用体验更佳;推力能满足部分中高端耳塞。

弱势:如只有3.5mm耳塞,则需准备预算更换4.4mm平衡线;无可换线设计,对双持IOS、安卓设备用户略不友好。

三、艾巴索 DC03Pro

评价:短小精悍,经典延续,兼顾各方需求的“诚意之作”。

相比其他几家,艾巴索可以说是吃到“小尾巴”红利最多的厂商之一了。从最开始的DC01、DC02,到销量口碑齐上天的第二代DC03.....还有后续的DC04、DC05、DC06.....

如今的产品数量之丰富,可见艾巴索在小尾巴市场积累经验不少。这依靠的不仅是产品的实力还有合理的定价策略。而DC03Pro则是在其口碑最佳的DC03上,进行再次升级。

推荐人群:对设备便携性、外观有一定需求,追求较强声音素质,预算有限的均衡型用户。

优势:外观设计简洁美观;10.5g重量便携性佳,推力尚可,适配范围广。

弱势:“那时候我还很瘦”?外观设计语言似曾相识;体积受限,仅有3.5mm接口。

四、乐彼 W1-131

评价:全方面无短板的“水桶机”,惠外秀中,1920种调音玩法符合各类人群的需求。

作为乐彼经典产品W1的升级版,还将先前“现象级天花板”小尾巴W2-131的技术成功下放。为其配备高规格FPGA的同时,也根据前几代产品的用户反馈和需求增加了大量的调音选项。在维持高标准声底素质的基础上做到了全方面迎合用户的需求。针对谢兰图、IER-M9、SE846等热门型号,也提供了独家硬件调音支持。价格进一步下探,双十一入手的性价比显著提升。

推荐人群:杂食烧友,愿意尝试多种玩法,希望“一机走天下”的技术流用户。

优势:价位适中;玩法多样,素质、颜值均在线;专属适配多种经典型号。

弱势:过多的调音风格导致上手成本高,距离同品牌上位产品W2-131存在一定差距,入手后容易二次升级。

五、乾龙盛 MC01

评价:大器晚成,黑科技拉满,直男专属的高科技玩具!

乾龙盛作为圈内名气特大、圈外没人听说,又是无论国内外都超晚做小尾巴的厂商,上来就打出一款足够重磅旗舰小尾巴——MC01。而它身上的黑科技多得不行:QFN封装的CS43131解码芯片、抖动只有150fps精选飞秒时钟、可选三级电源滤波...就连附赠的Type-C连接线都是具有方向的,有兴趣可以去了解一下,真的太多了。

推荐人群:品味老到,对声音有自身独特见解,喜爱港台金曲的烧友。

优势:“螺蛳壳里做道场”,独家三级电源滤波,改善小尾巴供电难题;4.4mm/3.5mm均实力在线;还有单端加强版MC01se可选;黑科技堆料,诚意满满。

弱势:外观设计非常具有辨识度,但在审美上可能略显朴实。

六、悦尔法 Go Bar

评价:大推力&大体积的极致之选,台机耳放技术下放的代表作。

与乾龙盛相同,这也是iFi第一次做“尾巴”,也同样上来就是一款旗舰。Go Bar最大的特点无疑是非常大的推力,在Turbo模式下,不仅能达到475mW@32Ω的输出功率,在600Ω下也有着7.2Vrms的输出,而在这推力之后,便是其非常丰富的台机、耳放技术的下放,诸如16核的XMOS微控制器、适应低阻耳塞的iEMatch......

推荐人群:追求极致,对便携性不敏感,剁手预算充足的高端发烧友。

优势:推力特大(Turbo模式下),能满足部分难推的耳塞、头戴耳机的需要;适应低阻的iEMatch功能;独家XBass&XSpace调音功能;XMOS性能优秀。

弱势:缺少屏幕显示,价格易劝退;体积和重量较高,便携性较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烧友最爱的出门神器,新物种HIFIMAN HM800开启随身HIFI革命
「答疑」千元HiFi播放器不如手机丨这是真的吗?
手机HIFI是伪命题?为什么大家还都在买解码耳放线
解码耳放线=智商税?别只看芯片!我来分享下今年玩小尾巴的结论
九年义务教育教会你“物理”了吗?
殿堂级HiFi蓝光旗舰海缔力BDP-H650 NEW(封神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