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14)大年夜为啥叫除夕?都有何历史文化渊源?

除夕,是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夜),是个辞旧迎新的隆重节日,在中华民族的传统历史文化中是个具有特殊意义、仪式感很强的团圆日子,漂泊再远的游子也是要赶着回家去和家人团聚,在烟花爆竹中辞旧岁、迎新年。

除夕的民间别称很多,如大年夜、大年三十、除夕夜、除夜等等。为什么叫“除夕”?除夕中的“”字有“去除、交换、交替”之意,字面理解除夕的确有月穷岁尽、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但是,之所以叫做“除夕”,却另有历史渊源,其源于远古时期一种逐疫驱鬼的迷信仪式,叫“逐除”,也叫“[nuó]”。

在远古时期,由于认知水平所限,原始先民们对于人类自身的疾病、瘟疫和死亡充满着迷惑和畏惧,以为是某种厉鬼在作祟。每当遇到此事来临,人们便要举行隆重的仪式,点燃火烛,戴着狰狞的面具,跳着勇猛狂烈的舞蹈,嘴里不住地发出'傩'、'傩'的呐喊声,用“以邪压邪”的方式来吓退瘟疫、厉鬼,达到治疗疾病、保护健康的目的,这种古老的仪式就叫“逐除”,也叫“”,很多古代书籍上也简写成“”或“”。

西周 周公旦撰、宋 王昭禹解《周礼详解》卷二十六《夏官·方相氏》载于《四库全书》

根据现存的甲骨文显示,在夏商时期特别是商朝末期,就已经盛行神鬼信仰,逐除(傩)文化也已基本形成。

到周代,傩被纳入国家礼制范畴,并形成一套比较完备的傩祭仪式,从此,傩祭已经发展成为一项国家性重大祭祀活动,用来驱逐瘟疫,保佑平安。西周朝廷还设置一个专门的职位“方相氏”来负责主持逐除(傩)仪式。据《周礼·夏官》记载:“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率百隶而时傩,以索室逐疫。大丧,先柩及墓入圹,以戈击四隅,敺方良。”方相氏是《周礼》规定的夏官——司马的下属,最高官阶为下大夫,主持逐除时,有四个狂夫(没有爵位的武士),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装扮成凶神恶煞模样,率领百名傩童,为国家驱疫祛病。遇葬礼时,方相氏则在灵柩之前进入墓室,用戈戳击四角,以逐除魍魉。级别最高的逐除叫大傩,大傩每年有三次,分别于季春毕春气、仲秋御秋气、季冬送寒气。

战国 韩非子撰《韩非子·解老二十》收录于《四库全书》之《韩非子》卷六

逐除是人对鬼疫疾病的防御和攻击行为。战国时期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在其《论鬼神》(《韩非子·解老二十》)中说道:“鬼祟也疾人之谓鬼伤人,人逐除之之谓人伤鬼也。”意思是鬼作祟使人生病就叫鬼伤人,而人用逐除来对付它就叫人伤鬼。韩非子主张用法律来说话,反对预设立场把对方定性为好或坏,不管对方是人还是神、鬼。

战国 吕不韦撰、东汉 高诱注《吕氏春秋》卷十二《季冬纪》载于《四库全书》

冬季在何时举行大傩?战国末期大商人、政治家吕不韦在《吕氏春秋》卷十二《季冬纪》中记载:“命有司大儺,旁磔,出土牛,以送寒氣。征鳥厲疾。”东汉学者高诱在对《吕氏春秋》进行注解时说,举行冬季大傩的具体时间在“腊岁前一日”。朝廷在这一天举行大傩,以逐尽阴气为阳导,并宰杀狗、羊等牲口在四方之门进行祷祭,牵出土牛于东门外,以抵御冬天寒气、迎来春天。注意,由于实行的历法不同,腊岁的具体日期也不尽相同,汉代之前的“腊岁前一日”不一定就是现在的大年夜、春节也不一定是现在的正月初一,汉代之后才得以固定下来。所以,从汉武帝开始,一年中最后一次(送寒气)大傩,基本上固定在岁末即现在的大年夜举行。

战国 吕不韦撰、东汉 高诱注《吕氏春秋》卷十二《季冬纪》(明刻印版)

从各种正史文献、书籍资料中,我们可以找到明确的记载,自周代傩被列入国家礼制之后,历朝历代都十分重视,都把逐除或傩祭当成国家制度,都会在岁末(腊岁前一日)举行隆重的大傩以祛除病疫。我们来看看其中一些记载的逐除、大傩场面。

东汉 张衡撰《东京赋》关于大傩的记载 收录于《四库全书》之《御定历代赋集》卷三十一

东汉著名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文学家张衡在《东京赋》中记载:“尔乃卒岁大傩,驱除群厉,方相秉钺,巫觋操茢。”意思是东汉时,东京洛阳在岁末举行大傩,以驱除各种疫病和厉鬼,方相氏拿着戈与盾,男女巫童拿着扫帚,以扫除不详之物。

实物例证方面,1954年春天发掘的、位于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界湖镇的“北寨汉墓”中,保留着一幅东汉时的石刻画像——大傩图,形象地展示了一个汉代大傩仪式的场景。图中由人装扮的十二个神兽在方相氏的带领下,正在举行一场大傩仪式。

但见方相氏手脚并用,分别持刀剑戟等兵器,头上安装弩机,裆部是一盾牌,可以说是“武装到牙齿”。

而十二个神兽或奔走捉拿,或“蹲马步”恐吓,或伏地狙击,或化作虎头吃蛇,而其周边有长着足的鱼,人首蛇身、人首鸟身的妖,有头无身的怪,等等。这些就是他们要驱赶和消灭的疫鬼。

图中间和两端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则是帮助举行傩仪的神灵。阵式和场面非常令人震撼。

唐代 段安节撰《乐府杂录》之《驱傩》收录于《四库全书》

唐代大傩的场面更加宏大。据唐代著名音乐理论家段安节在《乐府杂录》记载,方相氏四个,头戴帽子和面具,黄金四目,穿着熊皮,操戈扬盾,口作“傩、傩”之声,开始逐除仪式。右侧十二人,都戴红发、穿白画衣,各执麻鞭,长数尺,振响声巨大。他们呼喊着神的名字,其有食㕳的甲作、吃虎的巯胃、吃不祥的腾简、食咎的揽诸,还有祖明、强梁、腾根等等。有巫童五百人,都由穿朱褶素襦、戴面具的小孩装扮。大傩仪式于岁末在紫宸殿前举行,张宫悬乐,精彩绝伦。各相关官员要事先审阅并观看排练,事前十天就要开始彩排,岁末的前一天还要进行不带乐的走场。僚属及百姓纷纷爬高观看热闹,场面十分壮观……大傩仪式在唐代还成为一种军礼

到宋、元、明时期,大傩(逐除)仪式还是照样举行,但其规模相比于唐代要小一些。文献记载,在除夕这天,明代的民间还多见做逐除习俗:戴面具、扎草船、糊纸马、点火炬,由主持人指挥,到每一间屋子里,以呼喊怒吼、喝斥驱赶的形式驱逐疫鬼、祛病消灾。

傩在唐代传入日本。唐代也就是日本的奈良时代,傩从中国传入日本之后,被日本继承并发扬光大,一直保留至今。在日本,傩叫追傩,有宫傩寺庙傩神社傩等,每年除夕和立春都举办颇为壮观的追傩仪式,引起市民和游客驻足观看。

如今我国南方不少地区还保留着跳傩舞等傩戏传统,傩戏中的面具大部分都是以方相氏形象为原型的。我的家乡江西省武宁县,至今在年节时仍会举行一种名叫“戏社火”的活动,以活跃春节气氛,参与的父老乡亲也很多。

戏社火也是从远古驱疫傩祭仪式发展而来,祭祀对象已由傩神驱疫祛病演变成为祭祖英雄崇拜,祭祀对象包括本姓的祖先、地方神灵和各个历史时期的民族英雄如岳飞等等。每当年节戏社火时,由族长或主事主持,成员戴着各自崇拜的傩面具,穿红着绿、敲锣打鼓,还有开路大神、凉伞、旗帐、傩帝,抬着地方神像(如三老爷等),吹着唢呐、放着炮仗,浩浩荡荡沿各村进行巡游,在一些较大的村落,还要停下来表演一番,演、唱、舞、奏一齐上阵,热闹非凡,给山区过年增添不少节日热闹氛围。

在春节的几天中,这种巡游会持续进行,我小时候碰见过几次,也跟着巡游队伍走过几个村庄,所以记忆犹新。戏社火原来是从武宁县石门楼乡传承下来,然后传遍其他乡镇的,现在不少乡镇仍然建有傩台,以备戏社火之用。戏社火已在2008年6月被列入江西省省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当然,现在民间还依然保留着一些通过戴面具、跳大神来驱疾祛病的迷信活动,也同样来源于逐除傩祭

综上分析,除夕的“”字,由远古的“逐除”仪式演变而来,具有非常悠远的历史文化渊源。那么,最早把大年夜叫做“除夕”大概在什么时代呢?

西晋 周处撰《风土记》载于《四库全书》

根据西晋著名大臣、将领周处撰《风土记》记载:“蜀之风俗,晚岁相与馈问,谓之馈岁。酒食相邀为别岁。至除夕,达旦不眠,谓之守岁。”周处生活的年代在三国吴和西晋早期,这说明,可能最迟在三国时期,我国已经把大年夜叫做“除夕”了

讲完“除夕”的来历,让我们来看看古代人是如何过除夕的。

南朝梁 宗懔撰《荆楚岁时记》除夕时兴玩“藏钩”游戏 载于《四库全书》史部十一 地理类八(杂记之属)

据南朝梁著名学者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记载,在除夕这天,很时兴玩一种叫“藏钩”的游戏。藏钩原是汉代宫廷的一种猜物游戏,多为老人、女人、小孩玩,游戏时将人分为上曹和下曹两拨,二曹之间互猜小钩在何处,猜中者胜。该游戏富有趣味,所以很流行且流传很广,文人雅士之间、老百姓之间常在月下九这天玩。有时能玩到深夜甚至天亮。但同时记载有一种传说,说藏钩令人生离,不吉利,所以一些讲究禁忌的家族禁玩此游戏。(注:曹就是“组、群、拨、队”的意思,一曹表示一队,该叫法已被日本完全继承)

《荆楚岁时记》还记载,大年夜,家家户户都要吃“年夜饭”,都要守岁,一家人欢聚一堂,喝酒唱歌,迎接新年的到来。还要留“宿岁饭”,一直留到大年十二,然后倾倒在街上,叫做去故纳新

宋代 孟元老撰《东京梦华录》卷十 收录于《四库全书》

北宋朝廷是如何过除夕的呢?根据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卷十中记载,除夕白天,皇宫要举行大傩仪式。大傩由专职官员主持,各御林军戴着面具,穿着绣有字的彩色衣服,手持金枪龙旗。教坊派身材魁梧的孟景初,穿金光闪闪的金缎披铜盔甲装扮成将军,用镇殿将军二人穿戴铠甲和头盔装扮门神。教坊南河炭因为长相丑恶身材魁梧肥大,装扮成判官。还有装扮的钟馗、小妹、土地、灶神之类有一千多人,浩浩荡荡从皇宫驱赶着鬼祟,出南薰门外,转龙弯,直到完成“埋葬鬼祟”才结束。除夕夜,皇宫爆竹一阵响过一阵,外面很远的地方都能听到。普通百姓之家,围坐在火炉边,通宵不睡,叫做守岁

宋代 周密撰《武林旧事》卷三 收录于《四库全书》

据宋末元初词人、文学家、书画鉴赏家周密在《武林旧事》卷三记载,南宋皇城把大年夜叫大节夜,要举行女童驱傩仪式,装扮六丁、六甲、六神等,大体与《东京梦华录》记载的汴梁相类似。后苑修内司进呈各种消夜果,用大盒子装着,有百余种,如蜜煎珍果、花饧萁豆,还有玉杯宝器、珠翠花朵、犀象博戏等器具,金光闪闪、五颜六色、小巧玲珑,十分完备。上面还制作一个“玉撵子(皇帝坐的车轿子)”,高达三、四尺,四周都装饰有金玉,罗罩帖有金龙凤,怎么新奇、怎么奢侈就怎么来。

如此一个消夜果盒的花销,不止常人十户人家的家产,这里也就博得天子一笑而已。后宫嫔妃各自准备一些春联呀珠翠呀之类的小东西,装在小吉利袋或小金银器皿中,并放一百二十文岁钱,用来分赐亲王贵邸、朝廷官员等。……计时漏壶记录着新年的脚步缓缓逼近……随着报时官一声警唱,金门开启,烟花爆竹齐鸣,在一片箫声、鼓乐中,迎接新年的到来。

宋代 吴自牧撰《梦梁录》卷六 收录于《四库全书》

据南宋人吴自牧在《梦梁录》卷六中记载,十二月末,俗称'月穷岁尽之日',就是'除夜'。这天,在南宋都城临安(杭州),无论士大夫、官绅还是百姓之家,都要进行大扫除,扫门阁、去尘秽、净庭户、接灶神、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祭祖宗。夜里要准备迎接神仙的香烛、鲜花和其他供物,祈求新年平平安安。皇宫要举行大傩仪式……进呈消夜果盒……这一夜,皇宫的烟花爆竹声震如雷,一阵高过一阵,街街巷巷都能听得到。士绅和普通人家,则一家人围火炉而坐,喝酒唱歌,一起守岁。

晚清的北京是如何过除夕的?根据晚清官员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记载,除夕这天清晨,皇上要升殿受贺,各衙门官员要叩拜自己的主管叫拜官年,世胄之家要挂画像祭祖先。吃年夜饭之后,合家团坐一起守岁,摆上酒饮,灯烛通明,妇女儿童开始游戏玩乐。快到亥时(晚上9点至11点)之际,天空很黑,鞭炮声渐多,开始摆案焚香,迎接灶神下界返回人间。不脱衣少睡一会儿,就到了第二年,朝阳从窗户射进来,爆竹声响,家人相互拜年,喜气盈庭。转瞬之间,就是新岁。

《燕京岁时记》还记载着一些老北京特有的除夕习俗:踩岁——除夕在家里从户庭到大门之间,凡是行走的地方都撒上芝麻秸,叫做踩岁;年饭——用金银米做的饭,饭上插松柏枝,用金钱、枣、栗、龙眼、香枝点缀,破五之后才能去掉;压岁钱——以彩绳穿钱,编成龙形,放置在床脚,叫做压岁钱,与长辈给小孩的压岁钱意义不同,虽然都叫压岁钱;唐花——专门在室内培育的花叫唐花,除夕买来,新年作为馈赠之用;红票儿——每到除夕,富贵之家到钱庄取钱时,都用彩笔书写取钱票子,这个票子就叫红票儿,取其华美吉祥之意;挂千——把吉祥语写在红纸条上,再将纸条粘帖在门上,与桃符相辉映,叫挂千,店铺有卖的,挂千也有黄纸的;辞岁——在除夕,穿着官服挨个拜见亲友的,叫做之辞岁,家人叩拜尊长也叫辞岁,新婚者一定要去丈人家里辞岁,否则就是不恭敬;天地桌——每到除夕,要在中庭摆上长案,案上供“百分”,所谓百分,就是各个天地诸神的全图,百分前面,陈设蜜供一层,苹果、干果、馒头、素菜、年糕各一层,叫做全供,供上还插上通草八仙及石榴、元宝等,叫供佛花,到接神时,将百分焚化,然后一直点香,直到元宵节,这就叫天地桌;迎喜神——除夕接神以后,即为新年,新年初次出门时,必迎喜神而拜之。

事实上,宋朝之后,从朝廷到民间,我国过除夕的礼数和习俗都在逐渐简化,但家人团聚、辞旧迎新始终是除夕节核心内容这一点并没有丝毫改变。全国各地基本上在除夕都有清账祭祖吃年饭压岁钱贴春联接灶神挂灯笼放炮仗守岁等等习俗。

除夕清账虽不是法律规定,但却是自古以来的民间传统规矩,尤其是我老家农村,一直遵循这一规矩。俗话讲“过年不欠债欠债不过年”。到除夕这天,如果还存在自己欠别人钱或是别人家欠自己钱的话,都必须要认真清理一番的:该还的钱,一定要想办法在今天还上,即使实在还不上,也要向对方说明歉意并保证在年后什么时间之前一定偿还,以求对方谅解;该收的账一定要今天去向对方讨要,即使对方实在没有钱还或没有东西抵扣,也要对方承诺在年后何时还账。过完除夕在新年去清账是很不好的事,向人讨债会被对方认为是侮辱和挑衅,而被讨债是极不吉利的,倒霉之运会伴随一整年。

吃年饭是除夕节的重中之重,是家人团聚过年必不可少的仪式感。有的地方是除夕中午吃年饭,而大多地方是除夕晚上。与城市里喜欢到饭店去吃年饭不同,农村的年饭必须在家里吃,而且在吃年饭的过程中,必须关门闭户,不能受到其他来人的干扰。年饭的菜品和规矩也很有讲究,不过各地差别很大,这里不详述。

对小孩来说,除夕节的重轴戏是拿压岁钱。当然,现在的压岁钱和晚清《燕京岁时记》中记载的压岁钱串不一样,就是直接给的人民币,没那么多讲究。我清楚记得,我第一次拿压岁钱是在1970年前后的一个除夕,妈妈给我一个2分钱的钢镚儿、妹妹每人一个1分钱的钢镚儿当压岁钱,这个钢镚儿我把玩了很长时间。有一年可能家里的收入还可以,妈妈破例给了我1角钱纸币的压岁钱,这是我小时候拿过的最大一笔压岁钱。上学之后,父母就再也没有给过我压岁钱了。

总之,除夕的传统习俗还有很多,各地区间、各民族间也各不相同,但都很有特色,这里不一一介绍。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除夕记忆。这些丰富多彩的习俗和记忆一同构成了中华民族除夕节传统文化的风景线。

您那里的除夕节都有哪些特色传统和习俗?欢迎在本文底部留言。

过除夕节,上古诗词。这次给大家带来的是唐代著名诗人王湾的名诗《次北固山下》。

王湾,唐代东都洛阳人,准确生殁时间不详,大约出生于武则天天寿二年(公元693年),大约于唐玄宗天宝十年(公元751年)去世,字号不详。唐玄宗先天年间(公元712年)进士及第,授荥阳县主簿,后因功加授洛阳尉。

网络上王湾画像(示意图)

王湾现存于世的诗只有10首(有的说11首),没有专辑,与李白、杜甫等大家、大诗人相比较,王湾显得非常渺小。然而,王湾在唐代诗人当中,却倍受推崇,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王湾虽然诗作很少,但其中的一首《次北固山下》,格调高雅、意境开阔、气势磅礴,给人有一种积极、健康、催人奋进的力量。这满满的正能量,正是当时冉冉而起大唐盛世之气势的真实写照,颇受唐代较早期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被朝廷三次拜为丞相、刚直不阿的张说的赏识。张说认为王湾是继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之后的又一诗文奇才,曾号召朝野上下都要来学习、鉴赏,作为重整朝廷文风的典范。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著名诗人也都曾学习和模仿过王湾这首诗的风格。

唐代 王湾诗《次北固山下》载于钦定四库全书荟要《康熙御定全唐诗》第一百一十五卷

《次北固山下》在唐朝备受恩宠,却在宋朝受到冷落而很少有人传颂,但从明朝起又重新受到朝廷上下的推崇。现在,我国有多个版本的初中语文课本选入了这首诗作为教材。然而,就这么短短的几句诗句,竟然有不少版本的书籍在转载时出现错误。

次北固山下

唐 王湾

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停泊,停留,旅途中暂时停宿;北固山:位于现在的江苏省镇江市北面的一座山,北固山的东、北、西三面都亲临长江;客路:旅途中路过;残夜:黎明前,天快亮时;江春:还没到新年,江南就有了春天的音讯;归雁:传说雁能带信,意思是希望北归的大雁能将家信带到回到故乡洛阳去。

这首诗的大意是描写作为东都洛阳人的王湾,在外游历漂泊多年,在即将迎来新年的除夕这天,乘船停泊在位于现在江苏镇江的北固山下,面对富饶美丽的祖国山山水水和日渐强盛的大唐盛世,抒发出内心的赞美和不能回家团聚过年的惆怅之情。

王湾赞美旅途中遇到的青山绿水,在青山间,在碧绿的江水中行舟,潮水溢满河面,水面宽阔。顺风行船,船帆高悬,旧年气息还没完全褪尽,江上春潮已起……一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既描写除夕当天湖面烟云飘渺的美丽景色,又借景喻世,把大唐盛世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意喻得入木三分,形象生动,呈现在你面前的是一幅绝美的山水画卷。

王湾惆怅的是在外奔波多年,新年即将来临,正是家人团聚的时候,自己却无法回到家乡洛阳……一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道出思乡念家孤寂之情,也借此把想回到朝廷担当重任、为国一展宏图之意,表达得淋漓尽致。

于文华-次北固山下 除夕 诗:唐 王湾(《国学唱歌集——中国节日之记》).mp34:14
来自老程家的业余生活

在除夕之夜,听着这首由1300多年前早唐诗人王湾作诗,现代音乐人吴少雄作曲,歌唱家于文华颂唱的《次北固山下》,高雅而充满正能量的诗句、古韵悠扬的音乐、磁性轻柔的歌声,伴随着浓浓的年味和对亲人深深的思念……愿所有读者朋友以及你们的家人除夕吉祥!幸福安康!

程彦林 除夕前 于北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故乡会宁的年俗 || 作者 任笃让
我的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五
儿时的年味(三)
宋代社会一种普遍的休闲娱乐方式?你知道吗?
各地春节习俗
全国各地过年的奇葩习俗!你会惊呆在哪一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