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只有正宗吴江人才知道这37个真相,最后一个看哭了…


虽说吴江是苏州最年轻(设区最晚)的一个区

但吴江还是很有来头的

有着说不完的历史和故事

关于吴江的这37个真相,

你知道吗?


1


吴江的市区叫松陵镇,松陵镇是没有山的,只有陵。汉高祖刘邦元年,置松陵镇。松陵地处太湖与吴淞江衔接处,当时是一片泽国,只有镇驻地高出周围地面,宛如丘陵,上有松柏森森,有松有陵,故叫松陵。




2


只有吴江人知道每条路诗意的名字怎么来的,吴越征战时吴江也称笠泽、松江,所以吴江至今有条路叫笠泽路。




3


只有吴江人知道垂虹桥的历史沉淀。垂虹桥曾是江南一大盛景,苏轼、姜夔、米芾等为她驻足吟诗。垂虹桥历经千年,毁而复修,修而复毁,终于在1967年5月2日坍塌,如今经过整理发掘出的残存的桥身别有沉淀过的美。




垂虹亭秋日遗兴

元·宋无

满袖玉皇香案烟,彩霓背上俯晴川。

红黄霜树珊瑚海,黑白云花玳瑁天。

玄圃空离楼十二,丹墀罢对字三年。

吟豪醉蘸吴江水,写与骑鲸李谪仙。


4


只有吴江人知道,在市中心也可以有一口井,甚至变成一个地名。三角井历经几个世纪,凿它成井的人叫吴山,在朝公正,为便利邑民,捐资在其宅西凿井。井水清澈澄净,前来汲者络绎不绝。为褒扬其德,此井被题名为“怀德井”,后叫“三角井”。



(1985年前的三角井,摄影:“王白石溪”)


5


只有吴江人知道,有条逛街圣地不叫观前、也不叫石路,而叫永康路步行街。永康步行街东起交通路,西至鲈乡路,全长1015米,街宽达30米。几年前步行街开街的时候,路上全是吴江人,如今,路上却鲜有吴江人了。店家倒是都没怎么变,就是渐渐不去了。




6


只有吴江人知道,曾经下了班、周末最期待的去处叫“中山大厦”。后来新兴商业崛起,中山大厦没落、直到消失……只留在回忆里。



1988年9月25日吴江中山大厦开业庆典(图片已翻新处理)


7


这是原吴江县供销社建于上世记八十年代的吴江土产大楼,九十年代改造为吴江中心商场,曾与中山大厦同是当时吴江人喜欢扎堆的购物天堂。



8


中山街一带现在变成了树荫遮蔽的地方,除了车来车往,新吴江人们不太会去那里了。但只有正宗吴江人知道曾经中山街的繁华,那时这里叫卖声不绝于耳,店铺林立。


(1935年弹石路面的中山街,南段,庙前街转弯口,翻拍于《吴江旧影》)


9


只有吴江人知道,这条横穿在市中心的花园曾是吴江一道优雅的风景线。几乎每个吴江人都曾在这里与家人/恋人合影,现在那些假山水榭拆掉的拆掉,亦或是落叶如堆,居然成为了让人尴尬的存在。



(中山街南段,街心花园,“二爷的丸小布”提供图片)


10


只有吴江人知道,以前松陵很小,城区就豆腐大那么一块,很多现在繁华的居住区和商区都还是一片杂草。图上是1996年春的梅石路,当时还没有路名,后来叫滨湖路,现在叫梅石路。




11


只有吴江人知道,曾经的曾经的粮票、购粮券长这样。




12


只有吴江人知道,吴江各个镇上的人口音各不相同,各自都能听懂对方的话,但是语音却完全不一样,这是属于吴江方言的神奇。




13


八十年代的吴江城区也就万人左右,当时记载的也就两个新村,一个水上新村,一个邮电新村,水上新村也就是航运新村。



50年代末水上新村


14


只有吴江人知道,现在人挤人的万亚商场,前些年还没有。那个时候吴江人最爱逛的是小商品市场、友谊商城。



松陵镇中山路与永康路交界处的原小商品市场位置,在建万亚广场。


15


只有吴江人知道,这个低矮的平房意味着什么。千百次接来、送走故人,吴江老汽车站承载了无数次属于吴江人的离别与重逢。但是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这个汽车站拆了,只剩一张张褪色的车票。




16


现在门可罗雀的松陵公园,曾经人满为患,它曾经陪伴吴江人一直从爸爸那个年代到现在的九零后。溜冰场、猴子抬轿、糖人画、爬丘陵……只有吴江人才知道这个公园有多美。




17


现在在吴江,各类像是东恒盛这样的大酒店遍地开花。但只有正宗吴江人知道,松陵饭店的地位。松陵饭店自1987年开业,承包了几代吴江人的喜事。




18


七八十年代闲适得有些无聊,只有吴江人知道这一天有多欢乐,像图上这样万人空巷的场面现在是根本看不到了。



19


红旗电影院对于吴江人来说,就像是“大光明电影院”、“开明戏院”在苏州人心中的地位。那个时候电视还不普及,去红旗电影院看一场电影,是多少吴江小情侣最开心的事情。现在这家电影院还在,期间装修、设备都不断翻新。大家也还是习惯在这里看电影,大概因为在这里笑过哭过太多次,不知当年陪你看电影的人还在你身边吗?




20


只有吴江人知道,图上的风车相当于“江湖百晓生”。东太湖论坛在吴江相当于“寒山闻钟”的存在,吴江的大事小事都能从这里得知。




21


只有吴江人知道,子女进了震泽中学有多开心。如今老震泽校搬了新校区已有多年,不知那幢老尊经阁是否在怀念朗朗读书声。另外有趣的是,震泽中学出名除了因为教学质量,还因为那一块大肉。




22


好多苏州市区人会把吴江中学和吴江高级中学混淆,只有吴江人才知道这是不同的两个学校。吴江中学始创于1912年,是吴江市办学历史最悠久的老校,而高级中学则算比较“小鲜肉”的学校了。




23


只有吴江人知道,震泽和盛泽的分别。非吴江人震泽盛泽常常弄错,盛泽盛产丝绸,震泽则是中国蚕丝被之乡。但无论震泽盛泽,都是吴江有名的古镇。



24


只有吴江人知道名声在外的同里镇,有些老底子却还习惯把同里写成“铜里”,这不是错字,而是因为宋前,“同里”就叫“铜里”。




25


只有吴江人知道这些听/看起来怪怪的小吃滋味:麦芽塌饼、萝卜丝饼、袜底酥、黎里辣鸡脚。




26


只有吴江人知道,过去每年入秋都会去一趟横扇,因为那里的羊毛衫性价比最高。




27


只有吴江人才知道,鲈鱼对于吴江而言不仅是一条鱼。《三国演义》中有一章写“左慈戏曹操”,说的是曹操设宴,叹息宴席上缺少鲈鱼羹。左慈说:“我钓的是松江四鳃鲈鱼,不同他处。”果见他钓上来的鲈鱼有四鳃,群众相互称奇。这大名鼎鼎的“松江四腮鲈鱼”,便是吴江的鲈鱼。




28


现在各种外国语小学成了香饽饽,但只有吴江人知道老松陵镇的小学,要数三多桥小学了。最早吴江只有三所小学,一是三多桥小学、二是附小(乡村师范附小,南门外),还有就是中山街小学(在现渊博桥以北)。




29


只有吴江人知道,每次路过黎里古镇,不可缺少的就是黎里辣脚和柳亚子故居。黎里几乎家家临水而建,户户依水而居,现在老街正在改造,未来会更适旅游。



30


外面只知道盛泽土豪,但只有吴江人知道其实盛泽的弄堂和盛泽的丝绸一样有事情讲,盛泽的弄堂条条有其自身的特色。



31


只有吴江人知道桃源镇。桃源镇位于吴江区最南部,由原铜罗、青云和桃源三个小镇合并而成,桃源中学和青云中学对吴江人来说,那可是“闻风丧胆”的存在啊。



32


只有吴江人知道大名鼎鼎的辛亥革命时期爱国诗人柳亚子,就是吴江黎里人。很多吴江人去吴江旅游,就是为了看柳亚子故居的。



33


只有吴江人知道,费孝通的题名到处可见。他生于吴江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六岁的时候进入吴江县城的第一小学,后转入振华女校就读,认识了杨绛,也有了一段“流水有意落花无情”的爱慕。



34


只有吴江人知道,在恒力集团工作被长辈看成是“有钱有面”的一件事,吴江人家里办喜事,亲戚朋友问到,你女婿是哪个单位的啊,恒力说出来就倍儿有面子。




35


“土豪”的吴江,可不止恒力一个集团,据说吴江盛泽有三分之二都是盛虹人,虽夸大了些,但也充分说明盛虹在盛泽的影响力 。



36


2012年9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县级吴江市,设立苏州市吴江区。



37


在吴江松陵,名字中带有“莼”“鲈”“鲈乡”等字眼的地名、道路比比皆是,比如鲈乡路、比如鲈乡二村三村,这都源自那个流传千古的佳话——莼鲈之思。 


西晋司马氏当政时,旅居洛阳为官的张翰对恣行非法、骄奢专权的司马冏心怀抵触,常常自言:“不如归去,不如归去。”秋天到了,张翰想起了久未尝到的家乡莼羹和鲈鱼脍,思绪萦绕心头,一首《秋风歌》便泄泄流出: 


秋风起兮佳景时,吴江水兮鲈鱼肥;

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得兮仰天悲。


后“放纵不羁爱自由”的张翰率性辞官,水陆舟车,返回久别的故乡。




又是一年秋风起,佳景时,

吴江的鲈鱼正肥,

不知道现在正在看文章的你,是否在家乡?

是否想念家乡的亲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远去的中山街,一代人难忘的记忆
张翰与鲈鱼
姑苏纪事:莼鲈之思与张翰身后事儿
思吴江歌原文、翻译及赏析
张翰: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正肥
元吴镇《中山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