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象形取意,师从演化|形意拳史

学者悟通玄中妙,心意象形任性行。

1

形意拳的核心是三体式,基本拳法是五行拳和十二形。

形意拳名本身就含有“形”之一字,有象形取意的内涵在其中,所以可见从动物姿态动作衍生出的“十二形”在形意拳中的重要地位。

十二形是指龙、虎、猴、马,鼍,鸡,燕,鹞,蛇,鸟台(这个字打不出,左鸟右台,读音是tai),鹰,熊。

如果分开来看,每一形都复杂深奥,各具神妙,需习练日久,可能才能得到其中真髓。事实上,形意拳大师们可能每一形都会,但未必每一形都精通,多数都是擅长其中部分,甚至只精炼一形,也可以把拳法提升到很高的境界。

2

拳术取法于自然界的动物,这不单是形意拳,很多拳种都有,甚至有些拳法直接就以动物的名字来命名,比如鹤拳、螳螂等等。

那么可能有些人会有疑问,比如进化更高等的人类要从看似更低等的动物学习,是否有些可笑;还有就是人体和动物身体结构有区别,甚至区别很大,那么这种“象形”是否真具有科学价值。

可能很多人都会认为,人类看起来似乎是生物进化的巅峰,所以人类具有适应性最好的身体条件。其实并非如此,人类之所以能成为地球的主宰,靠的是智慧上的绝对优势。目前全世界的人类都起源于一个共同祖先,即5万年前非洲一支称为“智人”的原始人种群。

在智人出现之前,地球其他大洲也有其他原始人种群,比如欧洲的尼安德特人,亚洲的直立人等等,但是智人在智力上发生了决定性的突变,产生了语言这种强大工具,能够制作出更优良的工具,更好地进行团队合作,所以最终征服并且戮尽了其他原始人种群,最终掌管了世界。

现代生物学界已经开始避免使用“进化”,而是使用“演化”这个词,原因是进化具有误导性,认为生命演化是从低到高的单向旅程,而事实上,演化就像没有准星的投石机,往哪个方向发展纯属巧合,人类并不比任何生物群落更加高等——有一种说法,生物学家纵观地球35亿年的生命史,认为其中恐龙的身体结构是所有物种中最优秀的。

至于第二个问题,象形是否有可操作性。生物有“同源性”,意思是表面看起来千差万别,甚至似乎是来自于不同星球的物种,但在内在上,特别是骨骼方面,有很高的相似性。比如18世纪的法国博物学家布封就认为,通过对人类和马类的骨骼进行对比,两者之间的相似性足以将这两个物种归于同一科内。

还有科学家指出,人类和鸟类的骨骼之间有极大的相似性,似乎有些违背常识——但这就是十二形中有“鸡、燕、鹞、鹰”等看起来比较怪,但实际并不怪的原因。

3

单体的徒手搏杀和反搏杀能力,在人类的文明中,已不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大部分人对即有身体的运用能力都处在很低的层次。但是动物不同,没有工具,智慧相对较低的它们必须将身体运用至善,才可能在残酷的自然界生存下去。

由于演化的随机性,所以同一种能力,比如力量或是速度,在不同物种身上,可能是以不同的方式获得的,有些时候甚至超乎我们的想象。

比如速度,我们通常会认为,腰腿发达,奔跑能力必然强大,当然事实也确实如此,比如马跑起来就很快。

马属于“有蹄类”,蹄子是一层坚硬的角质外套,和我们人类的指甲是同源结构。蹄子是用来保护有蹄类由演化而得来的较长的趾头——它们的趾骨非常长,长度相当于小腿和大腿加起来的长度。马的四肢通过延展手掌或脚掌的方式来同时加长,同时去掉了一些脚趾使得腿部变得轻盈,因而非常善于奔跑。

有蹄类中速度最快的成员叫印度黑羚,其速度最高可达到100公里/小时——但是并非只有拥有有蹄类的腿部结构才能达到这样的高速,猎豹的速度也很快,甚至在短距离内能超过100公里/小时的速度,而猫科动物的指头和爪子都非常柔软,也没有有蹄类延长到那么夸张的趾骨。

提高猎豹速度的关键性变革是易于弯曲的脊柱,在快速奔跑中,弯曲的脊柱可以对猎豹的身体施加出一个巨大的弹力——这也正是形意拳从猫科动物那里学到的发力诀窍,形意拳有个词叫“身具五弓”,其中就把脊柱当做了人体最重要的一张“弓”,力上脊椎,是形意拳的发力奥义。

形意中也有马形,取马的“疾蹄”之象,但注意,马有长途跋涉之能,其中奥秘在于马的腹部。马腹紧缩,奔跑跳跃便元气不散,所以能持久。所以形意的马形用意是练腹,马在急奔时,前腿几乎收到腹部再蹬出,蹬力极大,就叫做“疾蹄”。拳术如以腹部抖臂,力源深,因而力度透彻。

从猫科动物处借鉴脊柱发力,从马这里借鉴腹部发力,是因为这分别具有可操作性,这便是形意创拳人的智慧所在。

4

象形取意,形意当然并非起始。三国时,名医华佗创立五禽戏,这是中国人都很熟悉的典故。

中国人在很早的时候,就发现练习某些动物的动作,可以锻炼身心,强化精神,甚至治疗疾病,比如隋代有一本医书,叫做《诸病源候论》,不是中草药药方,而是各种舞蹈动作,以某种动作治疗疾病,是动作的药方。

薛颠自五台山还俗后,所作的第一本书就是讲五禽戏的,名为《金刚圭旨法象》,武术大师不谈拳术,研究平民体操——因为他在搏杀技能的背后看到了武术广阔的渊源,那是汉文明诞生期的灵光。

五禽戏是属于“有体无用”,能锻炼身体但不能用作技击。不过文明在进步,到了形意就是“有体有用”,不但能强身,还能用于格斗。

有体有用的奥秘在于不同于单纯的形态模仿,形意拳挖掘出了这些动作更深层次的结构发力模式,仔细揣摩形意拳各形内涵,会诧异先人在生物科学发展较落后时,对于自然界的观察入微,而我们利用现代知识知道了其中的逻辑性,很难不油然而生敬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太可爱了!想养!” 野生动物该被萌化吗?
人类模仿动物搏斗形成的拳法——象形拳!
斑鬣狗的声音之谜:能用来交流,也能自证身份
形意拳象形取意,并不是模仿动物外形
形意拳:练通五行拳,才能去练十二形?
中国是虎的故乡,怎能不给东北虎留一席之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