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走进精怪的前世今生,尘封在古籍的神秘生物

源于人们对于未知事物的好奇,自古以来一些关于精怪的神话传说都是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图为纪晓岚所著的《阅微草堂笔记》记录民间传说,精怪异事。

说到精怪,就不得不说,中国最早的一部神话地理著作《山海经》,其中所记载的奇怪的生物,引来历朝历代人们的争论。有的生物,至今我们仍然可以见到,但有的生物已经无迹可寻。

《山海经》第二卷西山经中有所描述:“有鸟焉,其状如鸮,青羽赤啄,人舌能言,名曰鹦鹉。”这种生物我们至今可以见到。

有的学者认为,在山海中的那些无迹可考的生物和民俗,其实是记录的上古海外的风土人情。

《山海经·大荒经》记载:东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

图中为海牛,与山海经中记载的夔,极为相似,但是目前海牛,只有三种,分别是:美洲海牛、亚马逊海牛和非洲海牛。

但是在《山海经》中,对于精怪的定义还没有明确的划分出来。多被成为怪兽,怪鱼。

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于这些奇怪的生物开始渐渐变得多样化,自然而然也分出了种类,植物一类的为一般称之为精,动物一类的一般称之为怪。(但是古人用起来也是比较混乱的)

《搜神记》中说:“中土多圣人,和气所交;绝域多怪物,异气所产也。”

古人认为,怪物源于阴阳因异气,而产生于环境险恶的地方。时至今日,我们也通过一些仪器也可以在深海,或者火山口,热带雨林,热带沙漠,发现一些奇怪的生物。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我们不难推理出来,在一些恶劣条件下生存下来的生物,也一定进化出了适应恶劣环境的能力。

看起来这是对于古人认知的一种合理解释,但是当小编细细琢磨后,却发现这个推论并完全不符合古人对精怪的认识。

《国语·鲁语》季桓子穿井,获如土缶,其中有羊焉。使问仲尼,曰:“吾穿井其获狗,何耶?”

仲尼曰:“以丘闻之,木石之怪,夔,蝄蜽;水中之怪,龙,罔象;土中之怪,曰:“贲羊”。”

抱歉,实在找不到贲羊的照片,用神兽的照片代替。

但是上面这个故事,却发生在在普通不过的环境内。由此可见,精怪也不必然得出现在穷山恶水之中。

后来小编又于《白泽图》中发现了一些更有趣的精怪。

《白泽图》:门之精,名野,状如侏儒,见人即拜,以名呼之,宜饮食。

门甚至都可以成为精怪。但是在这本书中不仅仅如此,甚至是厕所,房宅,都可以变为精怪。

当然,我们也不能一味的迷信古人,因为古人因为受到当时的条件限制,对于很多现象理解也是不全面的。

譬如,在葛洪的《抱朴子·论仙》中说的:“若谓受气皆有一定,则雉之为蜃,雀之为蛤,壤虫假翼,川蛙翻飞,水蛎为蛉,荇苓为蛆,田鼠为鴽,腐草为萤,鼍之为虎,蛇之为龙,皆不然乎?“

其实在古人看来这些;不同种类的动物植物,相互变化,在今天看来有些却是无稽之谈。

子不语怪力乱神,我们应当保持的,是对于自然的敬畏之心,对于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当然,这些关于这些怪异志小说有很多,我还没有说完。下一篇,我将会以故事的形式,盘点古代”蠢萌“的精怪。

敬请关注!

子烟清雨,必出精品!

后附《搜神记》记载的一则离奇的故事

在晋惠帝元康年间,吴郡娄县一个叫怀瑶的人家的地里,突然传除了阵阵狗叫。

怀瑶连忙跑过去看,只见地皮上有一个蚯蚓洞那么大小的孔。她拿了一根棍子就朝着孔捅了进去,大约没入数尺深,便感觉到棍子顶端顶到了东西。于是掘开地皮,竟然挖出了一雌一雄两只小狗。这两只狗眼睛还没有睁开,体型要比一般的狗大。

后来有老者对怀瑶说,这两只狗叫做“犀犬”,得到它的人,可以让家庭变得富有昌盛。应该养起来。

怀瑶因为这两只狗眼睛还没睁开,就又放回了洞中,用磨盘盖好,打算过几日狗眼睛睁开了再养。

后来过了几日,等怀瑶再去看时,孔已经不见了,狗也无影无踪。

那一年瑶家没有发生灾难和好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只神兽,黄帝扒了它的皮来做战鼓
《羵羊考辨》附图
27条《山海经》牛
神兽“夔龙”可能真实存在,它死后没有留下化石,原因首次揭秘!
除了动物,这些物件为何拼命成精?
他画的山精海怪,充满了对世俗的讽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