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谈写作征文】母亲 · 棉花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母亲 · 棉花


文/小猫爱鱼53770

在不经意间,时间老人总是时常会打开我们尘封已久的记忆闸门。

幼时母亲教我读古人所写的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那首《棉花》诗的情景,还历历在目,仿佛刚刚发生的事。

时间老人更像一位神秘的魔术师,他教会了我很多,让我在不同时期,对时光总有说不清、道不明的体验和感悟。

这不,刚过了愚人节,一转眼间,五月的母亲节又向我们招手呢。掐指一算,刚好离母亲节只有整整一个月时间。

我打算借公司有五天年休假的机会,在母亲节到来时回家一趟,和母亲一起过节日。我把这一想法告诉了母亲,并和母亲视频聊了好久。母亲总是嘱咐我,在外要注意安全,要吃好喝好休息好等,说了一箩筐关心我的话。

听着母亲那些热呼呼的话语,看到母亲满头银发越发亮白,我就情不自禁地想起了那雪白的棉花。

是啊!怎么不让我想起那给人温暖的棉花呢。母亲这一生,不知种了多少茬棉花呢。

母亲为什么对棉花情有独钟,那还得从吃大锅饭年代说起。

那个年代的人们过的日子都是紧巴巴的,哪有现在“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生活条件啊!连填饱肚子都成问题,更不要说穿着有什么讲究,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地穿着打着一块又一块补丁的上衣和裤子。那时我们兄弟姐妹六人,都是老大穿小了,给老二穿,老二穿小了就给老三穿,这样依次从大到小,一个接一个地穿,直到穿的破破烂烂,不能再穿为止。

后来,我们乡村彻底取消了大锅饭的生产集体制,开始实行农田承包责任制,每家按人口分得水田和旱地。我们这些庄户人家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激发起来。除了集体分得的田地,为了增加收入,大家都自发去开荒种地,哪怕田边地角,也都一点不让它闲着,都见缝插针地种上了蔬菜和其他农作物。

据我母亲讲,为了我们兄弟姐妹们,每人新年时都能穿上合身的小棉裤和小棉袄,不像吃大锅饭那样,靠集体分那丁点棉花是不够用的。于是,从分田到户那年起,母亲就决定,每年在自家承包地里种上一块地的棉花。

那时,渐渐长大的我,也曾跟着母亲一起学种棉花。

记得在清明前后,开始备好棉花种子,再弄些农家肥土用农具搅拌,并洒上适量的水,然后用手把这些混合好的泥土抓起来用力捏捏,看有没有泥水渗出,如果没有泥水渗出,又能捏成不散的土团。这时,就可以开始制棉花种子的营养钵了。

母亲熟练地用脚踩手提制营养钵农具,不一会儿就做出了许多整齐划一的光洁如新的营养钵。这些高矮一致的,大约小碗口大小的圆柱体的营养钵,约摸七、八厘米的样子,平平整整地一排排地摆放在屋檐下,就像接受国家领导人检阅的土兵那样,庄严威武地站立着;密密麻麻的样子,看上去更像一片黑色的森林。

然后,母亲动作麻利地抓上两三粒棉花种子,分别放在这些营养钵的如拇指大小的圆形孔里,再抓一小撮细腻的砂土,把棉花种子覆盖住。

大约过了十天半月,就从营养钵里长出绿绿的嫩芽,这?下图就是棉子破土而出露出的棉花幼苗,大概出土有三五天的样子。


棉花幼苗期

于是,母亲就小心翼翼地把这些幼苗连同营养钵一起,移栽到早已准备好的空地上,然后在这些幼苗的营养钵周围培上新土。

隔一段时间后,母亲?还要给棉花锄草,施肥,以保证棉花茂盛生长。在母亲细心管理下,棉花长得很旺盛,开始长出许多枝子来,为了控制它无节制的疯长,以免养料的浪费,就要去掉徒长枝叶而不挂果的那部分,这里头还有学问呢,可惜这个技能我至今还未掌握。


棉花开花期

种棉花最令人伤脑筋的事儿,就是除害虫。到现在我还不明白,当时只有我一家种棉花,那些令人毛骨耸然的红色的棉铃虫是从哪儿冒出来的呢。若是不定期喷雾农药,那棉花的生长就会受到影响。所以,我母亲不得不在夏天的烈日午后,背着喷雾器,给这些开着粉红色,淡黄色的花儿的棉花喷洒农药。

现在还可以想象到那时母亲喷农药场景:大大的喷雾器驮在身材瘦弱的母亲背上,从背后望去,看不见母亲的腰身,只看见她的头随着喷雾器挥竿前后左右,一来一去晃动。那时买不起口罩,喷药的时候,那些呛人的农药直钻入母亲的鼻孔,呛的母亲都喘不过气。特别是遇到逆风时,那刺鼻的农药水吹到母亲的脸上,熏得母亲眼泪和鼻涕止不住地流,厉害的时候,还引起她剧烈的咳嗽呢。

可是,母亲从未因此而叫一声累,默默地管理着这块棉花地。


地里成熟的棉花桃张开了嘴,等着采摘


正在采摘棉花


初伏棉

母亲就这样不间断地除草、施肥、防虫,管理着这些长势喜人的棉花,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等到初伏时,棉花桃开始张开嘴,吐出雪白的毛绒绒的絮。

这时候是妈妈最忙碌的日子,除了给我们做饭,洗衣服,喂牲口,还要在太阳落山之前,把吐出的白棉摘回来,不然搁在地里,会影响棉花的质量。母亲就像一只停不下来的陀罗,永远不停地旋转。

这样采摘棉花的日子,一直要延续到秋末冬初才结束。一年下来,采摘的棉花一包包地堆在一起,地里的棉花竿也都弄了回来,一捆捆码起来,像小山丘一样堆放在柴房里,看着这些劳动成果,母亲终于像一块石头落了地,开心地笑了。

我们兄弟姐妹几人,就是靠母亲年复一年地种植棉花变卖后,所换来的钱去交纳学费,完成学业的。

后来,我们的生活也慢慢好起来,我们也都成家立业了,这时冬天也再不用穿那厚厚的棉袄和棉裤了,取而代之的是价廉物美的羊毛衫,羽绒服,家里再也不需要那么多棉花了。可是,母亲还是一如既往地每年要种些棉花,用不完就拿到镇上去卖,以补贴家用。

我常对母亲讲,干吗还要种棉花呢。母亲说,棉花是个好东西,全身都是宝。棉花可以用来织布,可以用来防寒保暖,它的秸杆又可当柴火做饭。母亲还说,闲着也是闲着,动动身子骨还对身体有好处啊!

我的母亲说的这番话,让我想起了那棉花的一生,不正是母亲一生真实的写照吗?

你想想,棉花生长过程中也盛开着美丽的花朵,经历着虫害的侵袭和农药的冲洗,直到吐完洁白如雪的絮,最后还要被连根拔起,当作柴火供人烧水做饭呢。

我的母亲年轻也曾美丽过,为了给我们一家人带来温暖,能够过上幸福生活,不知她吃尽了多少苦,就这样,岁月的风霜,将满头的青丝染成如白絮的银发。到晚年还要发挥余热,为我们带着一群顽皮的孩子。

母亲,您就是我那记忆中温暖一世的白棉花。


借母亲节即将到来之际,谨以此文献给天下所有人的母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个农民的一天
鲁西南记忆——打棉花药
渴【散文】
【阅读悦读丨散文】莫测《生病》
虎子上育红班
​春夏:爱丘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