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来解读金乔觉的《酬惠米》


我来解读《酬惠米》


九华山·大慈藏寺

住持  释门智 原创

 

 

金乔觉(695-794)俗呼新罗(今韩国)王子。二十四岁出家为僧唐开元七年(公元719)携带白犬善听航海至中国青岛,舍舟登陆游历至九华山 睹兹山于云端,自千里而劲进心甚乐之’ 而卓锡九华山。      

金乔觉来到九华山修行,可谓历经艰辛,切不要说一个衣食无忧的王子,能够抛弃王位,而舍欲出家,就是一件难行能行,难舍能舍的大丈夫事。更何况一个外国人来到异国他乡,所承受的的困难有多么的大。人地两生,得不到当地人家的理解和帮助,别说有多难了,更何况天长日久的衣、食、住、行了又如何去应对呢?

 

《酬惠米》的确是一首好诗,诗的上半部,不难看出金乔觉的出身与来历,一个王子,何等的权贵?何等的尊高?绝非是一介布衣,一个等闲之辈,可是真正能做到难舍能舍,难行能行,而‘弃却金銮衲缁衣(僧人上殿时穿的黑色海青),修身浮海到华西’,又是何等的不容易啊!不愧为是如来之亲眷属,法王之真儿子!

‘自身原是法王子’,是金乔觉的彻悟,是金乔觉的觉性,是金乔觉的境界写照。

‘慕道欣逢吴用之’,()肃宗年间金乔觉初到九华山,受到老田吴村大户人家吴用之的接待与资助,并住在吴氏宗祠东壁月余。这是金乔觉的修行功夫在发热、在影响、在放光。一个异国他乡的修道人,能够得到当地一个有威望的老乡的惠顾施舍,凭的是什么?是道心!是清净!是慈悲!是德行!

因此,有了金乔觉《酬惠米》的著名诗篇……

 

           

 

()  金乔觉 


 

弃却金銮衲缁衣

修身浮海到华西

自身原是法王子

慕道欣逢吴用之

 

未敢叩门求他语

昨叨送米续晨汁

而今飱食黄精饭

腹饱忘思前日饥


 

 


 

《酬惠米》的下半部,完全讲的是人生第一大事,一个‘吃’的大问题。世间人讲‘民以食为天’,佛门修道人讲‘为成道业,应受此食’。可是,一连几天挨饿的滋味,谁人又能理解?

一个吃饭的问题经常弄得金乔觉捉襟见肘,有上顿没下顿,甚至于一连几天揭不开锅而挨饿的事情,是时有发生……

 

‘昨叨送米续晨汁’,本来是昨天反复叮嘱好了的事,今天把米给送来……一个‘叨’字用的多恰当啊!不就是为此事而唠唠叨叨了吗,千叮咛万嘱咐吗,说好了的明天一定要兑现的吗。怎么到了今天晚上了,还没有消息呢?也没有看见有人来呢!没有人来,就没有米下锅,又要挨饿了……难道是人家忘记了?还是情况有变?反正明天早餐的稀饭汤汁,眼看就成为泡影了。

怎么办?挖黄精(黄精:九华山的特产,一种野生植物的根茎,可食亦可入药)充饥吧。何况这又不是第一次了,曾经的观音土不也是充过饥吗?

罢了……故而,路过人家门口,也没敢去敲人家的门,‘未敢叩门求他语’,怕给人家添麻烦啊……可见出家人金乔觉的境界……

 

‘而今飱食黄精饭,腹饱忘思前日饥’,‘飱食’晚饭的意思。一语道破,黄精饭是金乔觉的主食,是度命的宝贝,是解决饥渴的粮食。今晚的饥饿问题解决了。黄精根填饱了肚子,不饿了。真是人若吃饱了,家也不想了,前天饥饿难耐的感觉,简直飞到九霄云外了,饿的感觉也忘记了……

 

金乔觉在九华山修行七十五年,直到九十九岁圆寂,黄精饭就是他的宝贝粮食,也是他最好的朋友……由此看出,真正的出家人的修行之路,是多么的艰难……

嗨!

 

顶礼大愿地藏王菩萨!

  

 

二〇一四年二月二十七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诗选萃】:七月半(中元节)——九华山人
九华山地道日晒夜露九蒸九晒地藏黄精
黄精记载
延年益寿的上品黄精
九华山野生多花黄精
值得深思哦!多精辟的金玉良言啦!!(129)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