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转载]伏羲文化大揭秘之十六六千多年前的后天(左旋)太极图

    过去人们认为后天(左旋)太极图乃后人伪造。现在它已在6000多年以前的岩画上出现,你知道它是根据什么画出来的吗?古人已有先天太极图,为何还要再画后天(左旋)太极图?它与后天八卦各自代表哪些自然奥秘?不可不看此网

 

现在已弄清中国上古历史真面目及其各阶段所处具体年限,便可回头再来研究一个现代与伏羲有关的最为敏感的问题。

中国易学界自从明清以来,一些经典学派便一直对先天太极图和先天八卦进行攻击,认为是陈抟伪造的,自近代西方著名科学家从中发现了“二进位制”和量子力学等科学内涵后,便开始改变态度,多数学者已承认“先天太极图”及先天八卦是伏羲创造的“宇宙模式”,并进一步对其进行科学探讨和研究。这是完全正确的(本网在前面已经详加论证)。但是此后却又有部分学者,以“科学研易”自居,对后天太极图和后天八卦大加挞伐。认为这是对伏羲先天太极图和先天八卦的歪曲和篡改,是封建迷信的工具。有的甚至以此对周文王演“周易”也予以抨击。

那么,后天太极图、后天八卦与伏羲先天太极图、先天八卦到底有无关系?其中有无科学价值和根据?它与《易经》是指导人生社会发展的知识宝库?还是封建迷信?河图洛书又是从何而来?有何科学内涵科学价值?我们完全有必要对此加以认真考究。

一、最新考古文物证明,后天太极图早在6000年前的古岩画上便已出现,这个事实启发人们进行新的思考。

现代学者所以如此否定后天太极图,一是因为至今为止谁也不知后天太极图来自何处?二是目前后天太极图的式样多种多样,混杂不一,谁也搞不清何者为是?何者为非?而社会上一些摆摊算命的术士,又都是挂着各式各样的后天太极图招牌。按理说确实应该予以全部否定。但令人奇怪的是,后天太极图的图象,竟然在距今6000年前伏羲入主中原以后的东海岸边发现了。这说明什么呢?

中国社会上自宋元以来,除流行着由陈抟传出的先天太极图外,同时还流传着许多后天太极图。其中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左旋太极图(附图31);一种是右旋太极图(图32)。

前者主要流行于道教中,后者主要流行于儒家,并被刊入明代倪元璐所著《儿易外仪》中。

左旋太极图,据云也是由陈抟秘传道教,然后由道教传出。但由于此图旋转方向与先天太极图相反,因此不大为人所信。不想现在发现连云港在6000多年前刻在古岩画上的太极图象,竟然与此图完全相似,而且与成纪永青出现的先天太极图处于同一时代。使人不得不相信,先天太极图与后天太极图,皆为伏羲所画,并非后人伪造。此后一直代代在民间秘传,直到宋代陈抟才将其传播出来。尤其奇怪的是如将此图稍微右旋15°,则与现在韩国国旗上所画的太极图形也是完全相似(图33)。证明此图的源远流长。现将三图并列如下,供诸者鉴别比较:

 

 

 

 

 

请看上面三个太极图形,形状何其相似?证明笔者前面所言不虚。可是伏羲氏既在大地湾地区立竿测日,画出先天太极图,为何在入主中原后,又在连云港画出旋转方向完全相反的左旋(后天)太极图呢?仔细分析:必定是伏羲氏在连云港继续观察天文星象时,发现了沿海台风旋转方向是自右向左旋转,另外在观察北极星、北斗星、及其它星辰运转情况时,进一步发现大地在周天星域中运转的方向也是自右向左转(连云港古岩画上同时画着北极星、北斗星、金星、双子星和织女星、牛郎星等可作参证)。因此,伏羲氏为表达这一新发现新现象,所以便在保留先天太极图的同时,另外创造出一幅新的左旋太极图,使阴阳两鱼都头朝左方,形成自右向左旋转的新太极图。这就是刻在连云港古岩画上及以后由陈抟传出的左旋太极图。《易经·乾卦文言》说:“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这段话可谓是对先天(天)后天(地)二者必须并参的精辟写照。

贵州民族学院的傅责中先生,在20年前即已著文指出:“左旋太极图”的内涵,实际上代表着宇宙中存在的一种重要的运动模式。如: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皆是自右向左旋,太阳在银河系中围绕银核运动的自转和公转方向,也是自右向左旋。自然界中电流在通过磁场时所产生的磁力线方向以及地球上空气由高气压流向低气压时都是按逆时针方向自右向左旋。更惊奇的是美国著名物理学家张伯伦在用高电子伏特的质子轰击铜靶时,发现所释放出的质子在通过强磁场时一律按逆时针方向左旋,而释放出的反质子,则一律按顺时针方向右旋。笔者认为:世界上所有物质均存在着质子和反质子,这两种不同质子的左旋与右旋方向,正证明同由伏羲氏所创造的右旋太极图(先天太极图)和左旋太极图(后天太极图)二者之间相反相成,不可或缺的自然规律。可惜当时人们还不知左旋太极图已在6000年前的古岩画上出现,故未被人们重视。现在回头再看此文,便深知左旋太极图的珍贵价值了。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左旋太极图的形成,正是由“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规律)”而来,无怪乎在道教中多以“左旋太极图”为宗了。

关于图32的右旋(后天)太极图主要流行于儒家,由于过去儒家影响最大,故此图流传最广。如现在国际易学大会所用的会徽及北京中华世纪坛上的太极图都是此图(附图3435)。

 

 

 

 

 

34国际易学大会会徽上的后天太极图           35 北京中华世纪坛上的太极图

但是,此图究竟是由何人所传,出自何时?却无人得知。看来,可能是一些儒家看到在道教中流传的左旋太极图与先天太极图方向相反,当时又不知其中所含真理,便不以为然。而对其加以改造。即将此图阴阳两鱼的鱼头方向调转过来,使其与先天太极图一致,皆自左向右旋转。同时将黑白两个鱼眼分置图中子午两端。这样既可保持先天太极图中阳生于子旺于午,阴生于午旺于子的特征,又可使“离”(白鱼之眼)坎(黑鱼之眼)分处上下两方,使与后天八卦的卦位相符,并且象征中国南热北寒的地理环境以及以日为昼,以月为夜的时间变化。此图虽然也有一定涵义,但至今仍无出土文物证明它非后人所造。所以目前对此图不必轻易否定,但也不宜过分推崇。可留待以后验证。

总之,先天太极图与后天太极图不同之处,在于先天太极图是由一年日影长短变化画成,而后天太极图是根据观察天上星辰运转以及宇宙中广泛存在的左旋运动模式画成。二者关系相辅相成,不可或缺。遗憾的是目前社会上(包括书刊寺庙)还流行着许多无根据的错误的后天太极图,违背自然科学原理,随意组合,五花八门,莫衷一是。例如有的黑上白下,颠倒阴阳;有的左黑右白,不伦不类,有的用后天八卦方位乱套在先天太极图上,使卦画与图象错乱,毫无联系。由于这些错误太极图混乱不堪,引致当前许多学者对后天太极图产生误解,因而全盘否定,这是可以理解的。现在看来,对后天太极图必须予以区分辨别,澄清真伪,承认正确的代表宇宙中主要运转模式的后天太极图,而淘汰其他错误的无根据的后天太极图。

二、后天八卦代表地球环境对中华民族生存所产生的重大影响,与先天八卦,互辅互成,构成完整的易学体系。

关于先天八卦,后天八卦之说,最早出自北宋邵雍。实际上,早在2500年前的《易经·说卦传》中便已指出。内云“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后面又说:“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前者即为先天八卦卦位,后者即为后天八卦卦位。说明古人在春秋以前即已先天后天并用。并以先天为体,后天为用。近代易学名家尚秉和先生对此辩之甚详。看下图3637,即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不同卦位。

 

 

 

 

 

 

 

36  先天太极八卦图                       37道教中流行的后天太极八卦图

上图中先天八卦卦画,是自外向内看,后天八卦卦画则是自内向外看。先天、后天完全相反,但又相反相成。奥秘就在此处。世人一般认为:先天八卦为伏羲所画,后天八卦为文王所画。实际上,从后天太极图在6000年前的伏羲时代便已出现来看,后天八卦出现的时间可能也距此不远,因此,也不排除可能比文王更早,而是在伏羲时代所画。

那么伏羲氏既然早已画出先天八卦,为什么以后(或是文王)还要再另外创造一个后天八卦的卦位呢,二者之间又有什么关系?(退一步讲,即使是为文王所画,也不影响和改变其内涵的科学性)。

对此前人多从卦画换爻进行 解释。如认为先天卦乾坤二卦互换中爻,则上方乾(

)便变离(
),下方坤(
)便变坎(
),东边离(
)为火,换上爻便为震(
)。右边坎(
)为水,换下爻便变兑
。左边两隅卦皆变覆卦,故兑变巽,震变艮。右边两隅卦皆变纯阴纯阳,故巽变纯阴为坤,艮变纯阳为乾。这样变来变去,后天八卦卦位是变出来了。但是读者仍然不明白为何各卦要变此爻而不变他爻,而且卦卦变法不同,道理何在?显然不是真正的正确解释。

其实,我们观察一下后天太极图是出现在中原海滨,而非成纪(天水),便可知道为什么再画后天八卦的原因了。

伏羲氏自成纪东迁入主中原后,环境发生一个巨大变化,视野更为广阔。伏羲在连云港继续观察天象时,必会同时发现中国东西南北各个不同地域气候相差极大,环境生态各异。而原来的先天太极图及先天八卦只代表日地关系及一年四季八节的时间变化,而不能代表中国各个不同地区的空间因素和环境特点。(周文王从西域来到中原被拘羑里时,同样会感到这一变化),所以伏羲(或文王)为使时间因素和空间因素互相结合,便将先天八卦重新定位,使其能够分别象征中国各个不同地区的环境及特征。为此,伏羲(或文王)首先根据中国南北地区寒暑相差极大的特点,(古人以上为南,以下为北,以左为东,以右为西),将代表太阳与火的离卦定在上方(南方),把代表月亮及水的坎卦定在下方(北方),然后根据古人所谓“天高西北,地低东南”的认识,将代表天的乾卦定在西北方(也代表伏羲所生之方),把代表众水所归(巽为入)草木繁滋(巽为木)及东南季风的巽卦定在东南方。中国大地西南最高,昆仑山高居西南,各条支脉延伸全国,其中主脉自天山、祁连山延伸至东北兴安岭,然后入海而止。因此便把代表大地的坤卦定在西南方,将代表山和止的艮卦定在东北方。中国东部气候温和,草木茂盛,便把代表春天阳气初生、惊雷初见的震卦定在东方,中国西部相对荒凉,多为草泽之地(如青海),便把代表秋天肃杀之气及泽地的兑卦定在西方。这样,中国各个不同地域的特殊内涵,便全都包含在后天八卦卦位之中。

这个排列顺序同时还体现了地球上万物萌芽(震)、生长(巽)、旺盛(离)、孕果(坤)、结实(兑)、收获(乾)、蓄藏(坎)、终而复始(艮)的发展规律。有的学者以为后天八卦卦位不符合二进位制的排列顺序,便将其完全否定。其实是不对的。先天八卦卦位和后天八卦卦位都是按照宇宙中自然规律列成,所不同的是,伏羲先天八卦方位,代表的是太阳系中天时运转及四时八节对人类生存的影响。而后天八卦方位代表的是地域环境及万物生长对人类生存的影响。二者互补互成,各得其妙。

我们再仔细研究以上二图,便可发现不论在先天太极图和先天八卦之间或是在后天(左旋)太极图与后天八卦之间都具有密切的内在联系。

先天太极图与先天八卦之间的联系极为明显,也就是先天八卦的卦画,即是各卦所处先天太极图各宫阴阳组合状况的标志符号。如太极图最上方全部为阳,故标志符号为三阳

)即乾卦,左上方内圈一阴,外圈二阳,故标志符号为
)即兑卦(详见本网之三、之四,不再赘述)。而后天太极图与后天八卦卦位的关系则与此不同。它们之间的关系,不是“卦象”与“卦画”之间的关系,而是阴阳两仪与四阴卦及四阳卦互为表里互相属从的关系。请看图45中白鱼为阳仪,黑鱼为阴仪。八卦中乾坎艮震为阳卦,巽离坤兑为阴卦。现在乾
)为阳卦之主,故处在白鱼(阳仪)头顶位置,另外坎、艮、震三阳卦则全在阳仪(白鱼)区域内。巽卦(
)一阴在下,为阴气之始,故处在黑鱼(阴仪)头顶位置。其他离、坤、兑三阴卦,则皆处在阴仪(黑鱼)区域内。以此显示乾坎艮震四卦皆在阳仪,为阳卦,巽离坤兑四卦皆在阳仪为阴卦。也即《易经》所言“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内涵。过去许多人不认识“左旋太极图”的科学价值,所以皆未识破此谜。而德国学者斐德烈早就看出此点。他在《符号杂志》上发表的《“易经”的符号逻辑》一文中说:“易经(主要以后天八卦为核心)提供一个完整的符号功能模型……这种模型的演化逻辑和建立,反映了地球上自然环境的基础结构。‘易经’这种符号的创建,在任何时代都可称之为范例”。所以伏羲乃是如《易经系辞》中所说“仰则观象于天”,测试日影,画出先天太极图及先天八卦;再“俯则观法于地”,根据地球自转和地理环境画出后天太极图及后天八卦。二者互为表里,是整个宇宙组成的统一体。从实践看,也是如此。先天太极图及先天八卦为人类提示了宇宙的科学奥秘。后天太极图及后天八卦,对中国的生态环境学、中医学、辩证哲学、象数学及应用易学的发展都起着至大的关键作用,并从长期实践中证明了它们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二者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所以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之间的关系,实际上,也就是时间因素与空间因素之间的关系。二者一为先天,一为后天,不可偏废。至于后天八卦究竟是由文王所画,还是伏羲所画,可待将来发现新的出土文物后,再作验证。

《帝王世纪》曾载:“炎帝(神农氏)……重八卦之数,究八八之体为64卦”。此语至今尚未得到上古出土文物的证实,只可留此存疑,以待将来验证。

三、千年罕见的白龟出现于伏羲画卦台前白龟池中之谜

关于白龟和画卦的关系,《尚书·顾命》称:“龙马负图出于河,圣人则之以画八卦,神龟负书出于洛,夏禹得之而作九畴”。显然这是神话附会之说,不可凭信。龙马不可能负图,神龟也不可能负书。但《陈州府志》记载:“上古伏羲氏得白龟于蔡水,凿池养之而画八卦。”关于伏羲观察白龟背上甲纹而画八卦之事,由于数千年来,谁也没有见过白龟,因此大都认为此是传说。但是奇怪的是在1984年八月,一个叫王大娃的孩子,在淮阳(陈州)伏羲画卦台前的白龟池中钓鱼时,真的从池中钓出一只重约一公斤的白龟来,一时传为奇闻。笔者为弄清白龟与伏羲画卦到底有无关系,乃于1994年特从千里之外的福州赶去参观。伏羲画卦台距太昊陵不远,太昊陵即伏羲之陵,最早建于春秋时代,陵高20米,陵周150米。陵园内古柏参天,陵后有蓍草园。全国只在此一处生长蓍草,所以古代皇帝命钦使到淮阳祭祀伏羲时,必须带回一束蓍草作为信物,以示确实到过此地。笔者由太昊陵再到画卦台,台前有一泓池水,就是白龟池,传说即伏羲养龟之处。王大娃钓出的白龟即养在画卦台上展览室内一个小水池中。展览室工作人员带领笔者参观时,只见白龟浑身雪白,大如圆盘,晶莹如玉,唯有头及颈部为淡淡的粉红色,润泽光洁,宛如玛瑙雕成。此时正深藏在水中,难以细看。我不觉遗憾地说:“白龟、白龟啊!我不远千里而来专为看你,为何你却深藏在水中,不让我细看呢?”那白龟似乎有些灵性,竟然立即爬出水面,沿着斜坡一直爬到我的眼前。展览室工作人员惊奇地说:“真奇怪!不想白龟竟能听懂您的话。”我说:“可能是我有运气吧!”然后,仔细观察这白龟背上的甲片,虽然没有发现八卦的符号,但却发现白龟背上的甲片排列却与八卦含有的许多重要象数完全相合。例如:龟背中间三块甲片,代表天地人三才;三才外周共10块甲片,代表十干;龟背周边24块甲片围成一圈,代表一年24节气。如果把这周边大圈之内的甲片纵分为三行,则中间五块甲片,代表五行;左右共8块甲片,代表八卦。工作人员告诉我,这白龟腹部还有十二块甲片,正好代表十二地支。这样,伏羲八卦中所含的三才、五行、八卦、十干、十二支、二十四节气等涵义全具备了。尤其使我惊奇的是《易经·系辞上传》说:“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过去几千年来,没有一位学者能解出此数由何而来,原来白龟背部及腹部甲片正好四十九片,加上头骨共50片。所以说大衍之数50,而头骨为全身主宰,故虚而不用,只用腹部背部之49片甲骨。这便是古人用49根蓍草取卦方法的由来。由此看来,当年伏羲不是根据龟背上甲纹画卦,而是根据白龟背上甲片排列,悟出八卦所涵的各种象数,为今后推演易理和制定历书打下了基础。同时由此得出在实际应用中如何取卦的方法。我将白龟拍下照片(图38),并对白龟说:“谢谢您了!”不想那白龟听后竟悠然转头又爬回池中。我惊奇地想,这不是巧合,定是这白龟感知我一心为揭开伏羲之谜,在垂暮之年仍然抱着奋斗不息的决心和毅力,所以才特地来成全我的。

淮阳白龟池中千年罕见之白龟的出现,证明了史料所载“伏羲氏得白龟于蔡水,凿池养之,而画八卦”之语不虚。根据上面所述从白龟背甲的数目与排列中可以得出的三才、五行等众多象数思维,这些象数思维确实对八卦内容增加了许多丰富的内涵。因此不能否认白龟与八卦之间确实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这些新内涵主要与后天八卦联系,并与后天八卦一起运用。尤其是在安徽含山出土的隐形玉八卦,便是藏在玉龟腹中,并且是在5800年前的伏羲时代,说明将八卦用于龟占的现象,在此时便已出现了。所以后天八卦即使不是伏羲所创,也必是伏羲的后裔所创。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都是伏羲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份(文王演《周易》也是伏羲文化的发展和继续),所以二者绝不可分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太极图、后天八卦所涵宇宙奥秘
论算卦,谁能比得上他们,鬼谷子、袁天罡统统靠边站
河洛纳甲法讲座
太极图辨正
《周易》基础概念(三)|先天八卦图、后天八卦图
《易经》入门——八卦篇(内含干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