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琴“唱弦法”及教学设计研究

古琴“唱弦法”(以下简称“唱弦”),又名“读谱法”、“直指读谱法”,相传是广陵派之绝学。
 
实则是通过以弦序或指法为词吟唱古琴曲调的一种记谱或打谱的方法,主要是为琴乐传习过程中以备忘、记指、记韵。
 
本研究采用文献法、理论分析法、实证研究法作为主要研究方法,查阅大量古琴传承研究文献。
 
参与了约19场古琴学习与传承活动,采访了系列琴人如广陵派古琴传承人曹华、岭南派传承人谢东笑、琴歌演唱家何怡等,获取当代“唱弦法”运用状况及文本、视频资料。
 
调查发现,当代“唱弦法”的使用不再局限于门派或者地区,但知者甚少,且运用者少。
 
手机传播、电脑传播,便捷的现代技术逐渐替代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古琴传承的内容也更趋向于技术化。
 

基于古琴传承的现状,结合琴文化自身的特点、当代时空的传播特点,笔者认为运用“唱弦法”进行古琴教学对琴技巧与文化的结合具有重要价值。
 
以教育心理学与文化地理学的理论为依据,探究“唱弦法”的价值、作用和运用途径。
 
以传承、传播琴乐之本——韵味为目标,运用古琴“唱弦法”来实证口传心授的教法开展教学设计研究的作用。
 
研究思路是“琴乐传承、传播之本——古琴‘唱弦法’迭嬗与现状——‘唱弦法’理论分析——‘唱弦法’教学设计”。
 
研究目的是为考证以古琴“唱弦”口传心授的教学教法作教学设计对古琴韵味传承、传播的影响是否能达到学生识读五线谱、记韵记曲从而建立内心听觉的教学目标,是否对古琴韵味的传承、传播起作用。
 
在丰富古琴“唱弦法”理论基础的同时,进一步发展与挖掘“唱弦法”的传承意义和价值。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分析了传统的口传心授教学法适合什么教学对象,适合什么教学情境和教学内容,起到什么教学作用,最后得出教学设计的评价和结论。
 
张子谦(1899—1991)是为中国20世纪古琴音乐作出杰出贡献的著名广陵派古琴家、古琴教育家。
 
他是一位有着强烈的艺术个性与精神、独具艺术智慧的音乐家,也是一位深刻的继承掌握传统、却又反叛传统的古琴家。
 
在20世纪30年代,张子谦等人创立了“今虞琴社”,对20世纪古琴音乐乃至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50年代,担任上海民族乐团专业古琴演奏员,成为传统琴人向现代琴人转型的典范。
 
其撰写的琴学日记《操缦琐记》,成为研究近现代琴史的重要史料。
 


可以说,这位经历了清末、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历史阶段的世纪老人以其独具个性的艺术魅力与崇高的精神风范为中国近现代琴学的发展书写了重要的一页。
 
琴人有“三日不弹手生荆棘”之说。张子谦天天练琴,从不懈怠。
 
“文革”中,他被发配到“牛棚”,手边无琴,怕日久荒废了琴艺,便一边以手虚弹,一边唱弦,以此增强记忆。
 
“唱弦”是广陵派独特的习琴方法,就是把曲谱唱出来。
 
古琴曲一般用减字谱记谱,谱中记录着旋律的弹法和指法,而唱弦是根据旋律的音高、节奏和个别弦名或指法将减字谱唱出来,这样更便于学习而且有助音乐记忆。
 
即使手中无琴,也可背弦默唱,虽手上生疏,然数日就能恢复,所谓“手中无弦,心中有弦”。
 


唱弦口诀:
 
七二劈撮,四三二,三四五六六。
七二劈撮,五四三四五,五四三二
七退复退复退复上进复七进复掐六二。
七退复退复退复上,七进复七,上进复七进复掐六退复,五二。
七退复六,七上上七退复,六进复六退复上。
六上,七进进七【上上】,六进复六退复,退复,六【四三】二。
五退复【罨】(张老唱的大概是“打”,所以下面这种指法都用“打”来标注),六,七退复上六【上七】,六退复,上上三六。
七上六,五退复,五退复,五退复六上七,六上退复五。
七退复上上七七二七。
七七六,七上进复进复七退复【七上】六,七退复上进复七退复上。
撮撮进进撮,退复撮。

【上上】七七,七上上退复上,七退复六,七退复上上七上。
六上五退复,五【撞】四五。
上上四,五打六上,七进进七【上上】,六进复五退复,六**上,【四上】三二。
三【进】复打,四,五退复上进复五退复【罨】上三四。
六进复五上四上,四下掐二三。
七七六,七退复上进复七退复上。
撮撮进进撮,退复撮。

【上上】七七,七上上退复上,七退复六,七退复上上七上。
六上五退复,五【撞】四五。
上上四,五打六上,七进进七【上上】,六进复五退复,退复,六【四三】二。
五退复打,四六(估计这里先唱出“四”,发觉唱错于是立即改成了“六”),七退复上五【上三】五退复,上上三六。
七上六,五退复,上上一四。
一上二退复进复一四。
一上二退复,三上,三下进复二退复,四上三【撞】一上,一【下罨一】,拨,伏。

七【三二】。
六打七六,七退复上。
撮进复撮退复,撮进复撮进复【出】撮。
撮进复【出】撮退复,上上撮,撮退复,打,撮带错上撮下掐撮进复,上上三六。
七六五五五六上七,【六】撞退复【五】,七退复上上七七,七掐六打七上三打四。
五六五六上六下掐五四上上二,六。
七六五六七四,七六五二,五四三一二,劈,撮。

图片作者:蔡伟艺古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琴艺术
古琴艺术,从博物馆走向复兴
中国古代琴文化
弹琴录要
古琴指法“蠲“(涓)教学汇编更新
古琴指法“拂”教学汇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