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小文:布鞋院士、泰斗级专家,上课带酒壶,网友戏称“扫地僧”

2015年1月10日,随着二十四小时心跳检测图上那起伏的长线归为平整,一位被疾病折磨到骨瘦形销的老人再也未能走下手术台。他是一位伟大的中科院院士,为遥感技术刻苦钻研;他是一位伟大的老师,去世前一天还带着几名硕士生做研究;他是一位低调的慈善家,宁愿吃咸菜稀饭也要捐款208万,他就是被网友们戏称上课带酒壶的“扫地僧”,遥感领域的泰斗级专家,曾一度走红于网络的布鞋院士——李小文

这位年龄比共和国还大两岁的李小文被评选为院士后,除了承接一些项目,如863、973、NASA,更多的是他将时间和精力放在教书育人、以自身行动感染和影响新一代学子上面。有人曾不解,因为以李小文这样的地位的人,如果多多承包项目,获取名声的速度远比教书育人来得快。但面对这些疑问,李院士只是淡淡一笑。因为只要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这位李院士的“扫地僧”三个字的称呼不是白来的。

他如僧侣一般淡泊名利,并不将金钱名声放在心上。甚至在以“扫地僧”走红于网络后,面对有人致电提出的“李小文院士是否也开始汲汲于名利?”的疑问,从李小文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他并不关心自己的名誉在友人心中的是否损毁,他关心的是扫地僧这一名头在网络的走红,是否象征着全社会还在呼吁这种淡泊名利的精神;是否全社会并未完全被那些精致利己主义者们占领。李小文院士常说,外界对他的评价太过拔高,他身上不需要贴那么多的标签,他只是一个平凡的人。这样的想法一直持续到了李小文的最后一刻,在他弥留之际,他接受了前往电子科技大学做演讲的邀请。

即使当时的李小文院士已经颤巍巍地走不动路了,但还是拒绝了电子科技大学提出的专车接他去演讲的建议。李小文院士坚持他可以自己打车去学校,即使学校再三提出接送,李小文院士始终没有答应。到了演讲那天,负责接待李小文院士的张勇站在学校门口,看着这位身穿黑衣黑鞋的老人一步一步地慢慢走近,心中忍不住生出感慨,他从未见过那样谦逊低调的院士。

这位布鞋院士的坚持与淡泊不仅让外界为人动容,同时也深深地感染了学生们,因为曾经有人问过这位院士的学生。“你数学那么好,为什么不去炒股票呢?”面对这样的疑惑,这名学生淡淡地回答道:“因为股票没有价值。”提出问题的人笑了,他纠正道:“你说错了,股票怎么能说没有价值呢?”然而,接下来学生的一席话却让他默默停住了嘴,学生道:“资本主义的东西都没有价值,只有与人类文明相关的东西才价值连城。”

这样的李小文院士,这样的学生,这样的话与这样正直的三观不正是当今社会所迫切需要的么?当大家无限度地“赚钱才是王道”奉为圭臬的时候,当大家无限度冷漠他人,温暖自身的时候,这与李小文为社会积极作出贡献的期望背道而驰。

再转过头来看,一个只有上个世纪才流行的圆形黑色手提包、一双磨损程度严重却依旧不下脚的布鞋、一身毫不起眼的黑衣黑裤、一个一直别再腰间装着一斤二锅头的酒葫芦、一颗高尚的心与明月般的魂,这些特征结合在一起就成了李小文院士。苏轼曾说:“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不知李小文是否也读过东坡先生这句词,因为李小文的人生当真称得上一句“一蓑烟雨任平生”。看看网上那些炒得火爆却毫无作为的网红,他们居然成了当今社会所追捧的“光”,再看看那所谓成都太古里,一群人架着摄像机,怀揣着网红梦,挤占街道、摆拍作秀,叫人如何不怀念如李小文院士一般的人?

试问,当今社会是否有人听过一介院士营养不良?李小文院士就是。明明当院士每个月都有相应的补助,明明承包那些项目就能得到一定量的抽成,但这位布鞋院士硬生生将自己折腾到一日三餐,顿顿咸菜、稀饭、馒头。有人若问他钱去了哪儿,为什么不给自己吃点好的?李小文院士摊手一笑,他捐了。不贪国家一分一毫,拿了足足208万的奖金,转手就捐给了慈善机构。李小文院士的做法当真像极了那位“视金钱如粪土,洒脱世外”的东邪黄药师。另外,李小文院士也曾为华为代言,只是李小文院士的代言不比其他明星收取天价酬劳,而是完全免费。由此也可见李小文院士不爱金钱,淡泊明志的性格。

李小文院士虽然在其他方面不计较,但对于学术研究却是十分认真。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我国在遥感领域几乎是一片空白,甚至连遥感概念也是从西方引进的。即使有了诸如陈述彭、杨士仁、童庆禧等老一辈科学家在前引路,我国在遥感领域也同样是缺少成果的。

李小文院士的出现算是为国家填补了遥感领域的空白。他致力于遥感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在研究的同时,他还创建了一种名为植被二相性反射的几何光学模型。更令人倾佩和惊讶的是,在当时那个仪器并不算很精良的年代,李小文院士还建立了一种享誉国际的概念模型,这种概念模型大致上是基于普朗克定律建立的,适用于非地温表热辐射。

李小文院士的研究所得出的成果在当时对中国来说是一次了不起的进步。于是,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李小文院士开始了与国外的合作。据官网报道,截止到2018年,李小文正在主持进行的研究项目及研究计划有:中国国家“九五”攀登预选项目,“地球表面能量交换的遥感定量研究”,中国国家863计划项目 “机载多角度、多光谱成像系统”。除了国内的项目,国外的项目还有美国国家宇航局 “热辐射方向性模型”等。

除了在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中国国家科委的支持下主持和推进各类科研项目,李小文院士还多次在著名期刊,如SCI、EI、CSCD等上发表研究论文。有记录显示,截止2018年7月,李小文院士的论文被SCI收录达到二十八篇、被EI收录达到四十四篇、被CSCD收录达到十九篇,其总共发表的研究著作更是惊人的达到了160余部/篇。李院士刻苦钻研的成果不仅得到了国内外的一致认可,而且还被国内外科研人员广泛引用。其早在1981年的硕士论文更是被美国权威著作《遥感手册(第二版)》收入,由此足可见李小文院士研究的水平和能力。

没有一个人的成功是轻而易举的,即使聪慧,如果不付出努力与汗水,最终的结果很有可能就是伤仲永。李小文院士虽然自小聪慧,一点就通,举一反三,可在达到顶尖的研究水平之前,这位布鞋院士还是吃了许多苦头,走了些许弯路的。李小文院士的求学之路开始于1968年,从电子科技大学的本科生到中国科学院地理所的研究生,李小文院士用了足足十年。

随后,为了跟随自己的导师,弥补当时对中国来说还是空白的遥感领域,1979年李小文院士赴加利福尼亚大学,并在1985年获加利福尼亚大学地理学博士学位和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回国之后,面对还处于缺失状态的遥感领域,李小文院士与其他同事撸起袖子加油干,一头埋进了研究所。

为了得到精准的数据,李小文院士能够废寝忘食甚至不眠不休。当年熟识李小文院士的人都说,再见他时,他看起来老了许多,完全不似一个风华正茂的小伙子,头上多了许多白发,背脊也弯了。李院士用他的青春,换来了我国在遥感领域的成功,也换来了那些享誉国际的理论研究与科研成果。

白驹过隙、时光荏苒,时间来到2015年年初,此时离这位可爱又可敬的布鞋院士离世还有不到两个月。一般人在自己最后的时光里,可能在病床上度过,也可能在外界浪漫的景色中度过,但在这位院士最后两个月中,依然不肯放下手里的工作。直到一月九日,这位可敬的院士手中还带着硕士生做研究,而到了一月十日,李小文院士这几个字还被记录在电子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的导师名录里。甚至到了最后三天,李院士还是放不下那些学生,放不下他的研究,放不下他的讲台。

其实,早在李院士的病被查出来的时候,李院士就曾经说过,如果真到了救不回来的那一天,就不要浪费人力物力救他了。李院士将生死已然看淡,在签署遗嘱之后,李院士还告诉医生,不要给他插任何管子,不要给他注射任何药物,他不想就这样活着,让他痛痛快快的去了。面对李小文院士的要求,大家沉默着答应了。于是在二零一五年一月十日那天,李小文院士饮下了他人生中最后一口酒,随即便轻轻阖上了他的双眼,与世长辞了。从1947年到2018年,这位可爱可敬的老人最终享年68。

我们的世界失去了一个李小文,也许在遥远的天堂会多一抹可爱的灵魂。

再见,李小文院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科院“扫地僧”:一生淡泊名利,每天一斤白酒,却是科学界泰斗
他被称为“布鞋院士” 其貌不扬形似“扫地僧” 却是中国遥感领域泰斗级专家
他31岁考研受嘲讽,38岁读博,54岁成院士,遥感科学的泰斗专家!
这才是中国真正的明星,可惜年轻人对他一无所知!
光脚穿布鞋的中科院院士 网友:在世“扫地僧”
布鞋院士李小文:31岁考研被嘲笑,54岁成院士,遥感科学的泰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