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ESC 2016】SAVE研究参与者柳志红教授:我为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正名!

全球首个关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治疗效果评价的大型随机对照研究——SAVE研究结果在ESC 2016上公布。出乎意外的是,研究结果显示,对于伴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的心血管病患者,应用呼吸机进行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并未降低心血管病风险。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多人失望地传递着这个令人奇怪的结果,但也有不少学者对此提出了质疑,到底应如何客观地看待这一研究结果呢?“心在线”有幸邀请到该研究的中国研究者之一——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柳志红教授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里程碑式意义


SAVE研究是全球首个关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治疗效果评价的大型随机对照研究。其目的是探索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是否能够减少合并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严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该研究由呼吸、睡眠和心血管临床医学专家的跨学科协作共同完成,历时8年,其中,中国呼吸、睡眠和心血管等研究人员在这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国际项目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局限性客观存在


该研究发现,对于伴有OSA的心血管病患者,应用呼吸机进行CPAP虽然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包括日间瞌睡症状、抑郁症状,增加出勤率,却未降低心血管病风险,结果令人失望。那是不是根据这项设计良好的大规模临床实验,我们就能否定CPAP的作用?我个人认为还为时太早。因为该研究存在以下局限性:①这项研究尽管设计良好,但出于伦理考虑,研究将血氧饱和度<80%、ESS评分>15的重症患者排除在外,这势必会低估OSA所带来的风险。因为,严重低氧、嗜睡的OSA合并CVD的人群可能有更高的心血管病事件风险(如猝死、再发心梗),也更可能从CPAP治疗中获益;②患者每夜CPAP使用时间仅3.3小时,不足4小时,对一个睡眠7~8小时的OSA患者只有不足一半时间干预,其结果必定会打折扣,尽管这已经超过了研究设立的统计学效力,但可能还不足以显示出正压通气治疗降低心血管病事件的积极作用;③该研究平均随访时间3.7年,对于研究OSA对CVD事件的影响,可能时间还不够长;④该研究未包括年龄>75岁、NYHA III/IV级心衰的患者。因此,对这部分患者还不能回答CPAP治疗能否减少心血管事件风险等问题。


意义重于结果


由于SAVE研究是医者行为,由McEvoy教授发起,资金有限,历时8年。国内钟南山院士全力支持,并通过会议和邮件一直督导各位PI,可以说国内外同行都为此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辛勤的劳动。如果这一研究的完成能够引起医学界,特别是心血管领域对睡眠呼吸暂停的重视,也不枉我们8年的努力。能够引起临床医生对睡眠呼吸暂停的关注,了解并给予重视,其意义远大于研究本身。



专家简介

柳志红,协和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博士,心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党委委员、心内肺血管病科主任。兼职有国际肺血管研究院资深成员、中国老年医学会睡眠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衰老促进会交叉学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女医师协会心脏与血管专委会临床学组组长、教育部医学教育临床教学研究中心委员、阜外医院高评委及伦理委员会委员等。作为负责人先后承担国家、省部级等有关肺动脉高压、肺栓塞、睡眠呼吸紊乱与心血疾病课题12项。发表论文230余篇(SCI 51篇),著书4部,参与著书30余部。




心在线 专业平台专家打造
 编辑 岑聪 ┆美编 柴明霞┆制版 郭文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筛查与围术期管理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围手术期管理新思路 (原创)
睡眠障碍、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的关系丨指南共识
最新发现:OSA的症状亚型可以预测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聚焦】马长生等在JACC发文:心房颤动,可以预防!
持续正压通气(CPAP)相关知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