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共情与欣赏,让孩子成为优美的自己

新书片段:

第八章之

**话题:共情与欣赏,让孩子成为优美的自己

 

    如果有一天,你的孩子突然很严肃地对你说:“妈妈,其实我经常感觉到痛苦。”你会有什么反应?你会不会惊愕?会不会恐惧?甚或,会不会愤怒?

   当我听到北北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我不但有惊愕,而且立刻有一种清晰的挫败感。怎么回事?我不是一直以为自己的孩子过得很幸福吗?我不是一直排斥世俗成功学而崇尚快乐教育吗?我那天真烂漫的孩子,突然之间告诉我他经常会有痛苦的感觉,这不是对我的无情否定和沉重打击吗?

   惊愕与挫败的感觉之后,我让自己静下来,慢慢思索,到底哪儿出了问题。结论是:哪儿也没出问题。

如果说有问题的话,问题不在孩子那儿,而是在父母那儿——是父母犯了一厢情愿的幼稚病。

   我们习惯上,想当然地以为,婴幼儿和儿童就应该是无忧无虑的、没有任何生命之沉重和痛苦的。我们做父母的为他们辛苦操劳、为他们遮风挡雨、为他们创造真善美的童话世界,不就是为了让他们拥有纯粹的快乐和幸福吗?

   可是,现在我突然领悟,这是多么天真的、我执的想法。

   从来就不存在只有快乐和幸福而没有悲伤与痛苦的人生,即使是婴幼儿,也要不断体验欲望不能立时得到满足的痛苦,饿了、渴了、冷了、热了、疼了等等,并由此而产生焦虑和恐惧。

   弘一法师圆寂之前写下四个字:悲欣交集。这是大智者对人生之本原至为朴素的描绘。快乐与悲伤、幸福与痛苦,本就是紧密交织、同体共生的。

   为什么我们做父母的,竟然以为可以给孩子创造一个只有快乐和幸福,没有任何悲伤和痛苦的童话世界?

这说明,我们做父母的,常常自以为是、自作多情、自欺欺人,而不能看清孩子的内在真实,不能与孩子真正达到共情。

   共情,本是心理学领域的一个术语,也译为投情、神入、同感心、同理心等。按照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观点,强大的共情能力是心理咨询师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

   难道做父母也需要具备心理咨询师的素质吗?某种意义上其实也可以这么说。一个称职的父母,必须对孩子的心理有较好的把握能力。能够看清孩子内心的真实图景,才能进而找到正确的教育与引导方法。做父母跟做心理咨询师当然不是完全一样的,我借用“共情”,可以通俗地理解为感同身受、设身处地,而要做到这一点,除了个人的天赋之外,更重要的是要靠一种时刻警醒的自觉意识和虚心学习的态度。

   其实,父母在教育孩子的事情上遭遇挫折,大都源于这一点——不能与孩子真正达到共情。孩子想的是A,你认为的却是B,怎么能够不冲突呢?

   北北6岁的时候拒绝跟乐乐一起玩五子棋,不是因为姥姥以为的不求上进,而可能只是因为要面子;北北带5条红领巾去学校不是姥姥以为的欺骗大人,而可能只是积极意义上的说谎;北北不听妈妈的劝阻非要写作文到半夜两点,不是为了表达对妈妈的对抗,而可能只是出于一种坚韧与执着的精神;北北丢了英语课本却表现出不在乎,不是因为真的那么坏、那么厚脸皮,而可能只是为了维护自己脆弱的自尊;北北拒绝背新概念(2)的课文,不是因为真的那么懒惰,而可能只是因为出于对“背课文”三个字的恐惧。

   当我用想当然的对立思维去评判孩子的时候,冲突就出现了;当我静下来,有意识地、努力地去体察孩子,注视孩子的内在真实,从而与孩子达到共情的时候,我就不再愤怒与暴力,而是自然而然找到了有效的沟通和解决方式。

   “妈妈,我觉得我承受打击和痛苦的能力特别强。”

   在北北说了“妈妈,其实我经常感觉到痛苦”那句话之后,大约有半年的时间,我又听到北北说了这样一句话。

   我把这前后两句话连在一起,忽然再次大悟。

   我们做父母的,并没有义务给孩子制造一个只有快乐和幸福、没有悲伤和痛苦的天堂世界、海市蜃楼,但我们有义务培养孩子获得快乐和幸福的能力。而所谓获得快乐和幸福的能力,继续延伸一下,不就是要有一颗能够承受打击、承受痛苦的强大心灵吗?

   如果说到目前为止我对北北的教育还算成功的话,大概北北的这句话最能概括这个成功的本质——“我觉得我承受打击和痛苦的能力特别强”。

   有一颗能够承受打击和痛苦的心,意味着有勇气直面人生的各种真相,意味着有一个健全的人格——所谓优秀者、所谓强者,不就是如此吗?虽然北北还是个孩子,但是镇定、理性、平和、宽厚,这些属于强者的优秀品质已经在他身上闪现。我承认,他的学习成绩突出是我的骄傲,但我更为骄傲的,其实是他身上的这些品质,我觉得,相比学习成绩,这些品质对他的人生来说是更为意义深远的。

   共情强调的是“内入”是指父母深入孩子内在、洞察孩子的真实从而找到最恰当的引导与教育方式;而欣赏,则是强调“外观”,是指父母作为一个“旁观者”(当然不是袖手旁观的那种旁观者),有意识地去发现孩子的优美,并加以赞美和鼓励,通过积极的心理暗示使其效应得到晕轮式扩大。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美之处,可能是后天培养的,也可能是天性自有的。对于父母来说,最重要的是发现孩子天性中所自有的优美,因为后天培养的优美,其实大都是在天性自有的优美的基础上得以实现的。

   当然,每个孩子也都有自己的不优美之处,百分之百完美的孩子,从理论上说是不存在的。

   智慧的父母,懂得在孩子那些貌似不优美的地方,发现潜藏的优美,然后帮助孩子将其发扬光大。

   拿北北来说,从一上学开始,我们家人就都发现了他有一个出奇的慢性子,不管什么时候,即使你惊呼“要晚了、要晚了”,催促他抓紧,他也依旧是慢腾腾地穿衣服、慢腾腾地系鞋带,丝毫不乱方寸。这与我做事急性子的特点反差极为悬殊,使我经常想抓狂、想吼他。后来,我发现了这慢性子也有优美的一面,那就是沉着冷静大气。6岁的时候姥姥接他一起回家坐过了站,他却能在夜色中原地不动地安静等待;8岁时做第一个小手术、9岁时做第二个小手术,他都一声不吭地挺下来;从四年级开始参加各种数学竞赛,从没有见他紧张过,考前从不慌张“磨枪”;奥数班上他从不抢着举手回答问题,但是最难的问题老师最后总是提问他,而他总是从容对答。正如在石景山永乐东区住的时候“雷锋”奶奶所言:慢性子也有好处,稳当,沉着,少出错。

   你可能觉得我这是在卖乖,毕竟孩子竞赛拿了那么多一等奖,当然你有心情欣赏慢性子的优美了。

   那说说写作文吧。我这个上学时候作文篇篇年级范文的妈妈,面对不会写作文的儿子,并不急功近利,而只是鼓励他多看课外书。后来我发现,他没有亲身经历、没有真实体验的事情,就怎么也写不好。排斥虚构、憎恶装模作样!这就是他的口号。做父母的满可以理解为这是孩子为不会写作文寻找借口吧?但我却又一次发现了他的优美——我的孩子性情多么率真、朴素,虽然有点傻帽儿,但是傻得可爱,不是吗?而后来我又发现,孩子写的那篇被困机场8小时的作文,竟颇有意识流的风格,我能说我的孩子就是不会写作文吗?不,我从来不给他下这样的负面结论,我从来都是正面鼓励他——能写好自己有深刻体会的东西,就已经很棒了!

   我对北北没有刻意雕琢。他有很好的乐感,但是他不想去上钢琴课,我就没有强迫他;他有很好的空间感和把握线条的感觉,但是学了一年儿童画之后,他说不想去了,我就没再逼他。他的乐感和空间感这些天赋的优美,看起来并没有被我挖掘和扩大,但是我乐观主义地认为,我至少没有用强迫的手段损害他的这些天赋,将来,他有兴趣的时候,不也可以跟我现在一样兴致勃勃地学钢琴吗?一个孩子的精力毕竟有限,他没有去考钢琴8级,但是他有很多自由的时间,看了很多很多的书,不也是好事吗?

   现在,当然有很多父母羡慕我有北北这样一个学习好又懂事、省心的孩子,如果说北北的教育到目前来说还算比较成功的话,那么我以为,我做得最好的就是两点:共情和欣赏。

   我们很多人,对两性之爱、朋友之爱是持怀疑甚至否定态度的,但我相信,我们从来不会怀疑和否定我们对孩子的爱。

   问题是,我们会正确地爱孩子吗?

   爱是需要学习的,父母对孩子的爱尤其需要学习。如果我们能够正确地爱孩子,教育问题也就不成为问题。换句话说,所谓教育孩子,其实就是学会正确地爱孩子。

   共情和欣赏,就是我爱孩子的两种方式。我用这样的方式,呵护和发扬孩子天性中自有的优美,期望孩子能够成为优美的自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菊次郎的夏天》:被遗弃不要紧,因为上天另有安排
怎样改掉孩子的慢性子
宝宝性子太急怎么办?
孩子为什么喜欢磨蹭,你知道吗?
毁掉一个孩子其实很简单,你只需要一个劲地催他,催他快点再快点
孩子天生慢性子,这是一种病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