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庆石油学院——安达人永远的回忆

忆大庆石油学院

作者:卢凤泉

2018·03·27

一所大学座东城,

装点安达名气升,

石油发展贡献大,

桃李芬芳展辉宏。

携手并肩同发展,

助力安达共繁荣,

辉煌业绩载史册,

回忆眷恋是真情。

曾经校园无踪影,

人去楼拆盖高层,

踏觅难寻苍桑印,

深藏怀念在心中。

大庆石油学院——安达人永远的回忆

1959年9月26日,国庆10周年大庆的前夕,一个世界级特大型油田——松辽油田被发现,从此中国的石油工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为了满足石油工业快速发展和松辽油田开发对人才的急切需要,经周总理批示,石油部决定在开发大油田的同时,在当时松辽石油会战指挥中心所在地安达县建一所石油大学。学校从1960年5月开始筹建,于1961年9月正式开学,定名东北石油学院,1975年东北石油学院更名为大庆石油学院,2002年6月,黑龙江省政府批准大庆石油学院由安达市迁往大庆市,同年10月,学院一次性完成搬迁。大庆石油学院在安达整整四十年,一座庞大的群体转眼间从安达人民的视野中消失了,它的搬离对安达来说是个巨大的损失,当时的市主要领导在听到石油学院要搬离安达的消息后四处奔波、多次到省和国家有关部门请求,争取学院继续留在安达,但是我们县级的力量是有限的,大局已定,搬走己是必然趋势,省政府和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同意,无法改变。

四十多年大庆石油学院在安达这片土地上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发展成为全国的重点大学。应该说是安达这片土地养育了学院的万千学子,是安达这片土地奠定了大庆石油学院发展壮大的基础。学院在安达时与地方建立了深厚的友情,市委、市政府从各方面为学院的发展建设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学院取得的光辉业绩是与安达的支持密不可分的。四十多年大庆石油学院与安达协手共进、比翼齐飞、共同发展。建院初期正处于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物资匮乏,经济落后,条件艰苦,安达人民无私奉献,出让土地、出人出物,靠着捡粮、种地、干打垒、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精神,仅用一年多的时间就在一片荒草地上建起了一座大学校园,这在中国建筑史上也是一个奇迹。如今学校搬走了,一些建筑设施也随着新区的开发建设无了踪影,望着曾经的大学校园,心中不免有些悲伤和心痛,四十多年从这所学校走出了数万名优秀学子,他们今后还到哪里去寻根和探访过去的母校啊;他们的怀旧夙愿还能到哪里去实现啊;陪伴他们几年的教室和见证那段岁月的校园已不复存在了,学校的光辉历史又到哪里去展现啊;大庆石油学院是大庆会战的重要成果,是最好的历史见证,在艰苦创业年代建成的校园是对师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传统教育的最好基地啊;如今那些有故事的建筑和设施已荡然无存,一代人艰苦奋斗的辛勤劳动成果已不见踪影,一座油田发展的历史丰碑永远的消失了,真是让人觉得可惜呀。面对着残墙断壁和新建成的高楼大厦,一座学校的变迁留给我们更多的是深思和回忆以及深藏在心底的眷恋。学校虽然搬离了我们,但大庆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将在安达人民心中永存。

大庆石油学院搬离安达己经十六个年头了,每当想起这片曾经培育出数万优秀石油人才,为祖国石油工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伴随和见证安达经济迅猛发展四十多年的校园变成现在这种状况,真是百感交集、思绪万千,心里很不是滋味。学院搬走后这个地方转卖给了深圳一家公司,经过几年的开发建设,现在这里已经变为住宅区,原学院南北校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后己变成了多个住宅小区,安达比较有名的润达公馆、天佑国际和绿色家园小区都在这里,现在这里己是高楼林立、商家密布,整天车水马龙,一片热闹景象。昔日的校园己不复存在,原来学校的建筑和教学设施已所剩无几,现在只能看到的是北校区教学楼主楼和一些以前教职工居住的家属住宅楼,南校区己经基本上见不到什么以前的东西了。我虽没在这所大学读过书,但我和石油学院有很深的情结,以前我曾经工作过的两个单位都在学院附近,那时没事经常去那里玩;1977年我成家时借住别人的干打垒平房就在安达二道街七号院,我在这个院居住了五年,那里曾是大庆油田开发初期东北石油学院教职员工的宿舍,我住的时候还有教职员工在那居住;另外,我的姪子就是大庆石油学院石油工程系2003届毕业生,也是学院在安达的最后一届毕业生,毕业后分配到胜利油田工作,前几年他们举办大学同学聚会,到母校安达校区寻根,结果是高兴而来失望而去。我和许多安达人一样,深深地爱着这所大学,也十分眷恋这所大学,为这座城市曾有过石油学院而感到骄傲和自豪,为它的搬离而感到深深的遗憾和惋惜。回想起学院搬离前的情景,多少往事令人回味,应该说大庆石油学院在安达时确实为安达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是它的存在促进了安达的市场繁荣;是它的存在让安达这座小城名气提升;是它的存在给了许多人就业的机会;是它的存在让安达人引为骄傲和自豪。那时每逢节假日学院教职员工和学生上街购物的人数以千计,他们的消费促进了安达的市场兴旺繁荣;每当寒暑假期来临之际安达火车站那轰轰烈烈的热闹场景又让人难以忘怀;学校周边的饭店和商服点又为安达解决了多少下岗职工的后顾之优;每天上万名教职工和学生的后勤保障又使多少人有了经济收入。从小卖部到报刊亭;从饭店到网吧;从食堂到寝室楼到处都有安达人忙碌的身影。那时的学院也是安达人娱乐、游玩、休闲的最好去处,学院公园里的小桥、假山、碧波荡漾的人工湖和岸边的垂柳,衬托着黄墙红瓦的教学和宿舍楼,加上碧绿的草地和盛开的鲜花,构成一幅美好的画卷。记得在儿子很小的时候我带他到小公园玩,他玩的非常开心,很晚了他还不愿离开,我们在那里拍了很多照片,可惜时间久远,照片已无处寻找。学院的八层图书馆大楼是当时安达的最高建筑,称得上擎天一柱,也是安达的最佳一景,原中国科学院院长卢嘉锡的题字至今难以忘掉。还有那绿草如茵的体育场、人来人往的商店和经常举办演出的俱乐部,都是安达人常去的地方,在物资紧缺的年代我经常到那里的商店去抢购东西;每年学院举办运动会我都去观看那热闹的场景。这里的环境令多少安达人向往,那时市民早晨锻炼身体的最好去处就是石油学院校园,那里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景色宜人。如今石油学院搬走了,安达失去的不仅是美好的风景,经济损失更是无法估量,而更大的是人们精神和心里的伤痛。往事已成过去,记忆留在心中,回忆怀念当年,只能表表心情,随着时代发展,安达己不适应,在时没觉珍惜,离去有点心痛。祝愿搬离安达的大庆石油学院更加繁荣昌盛,再创辉煌业绩!大庆石油学院你的光辉历程安达人将永远铭记在心中。

近几年我曾几次走进原来的校园,试图寻找过去学校的遗留踪影,但收效甚微,真后悔当年没能在学院拆除之前拍一些照片留作纪念,最近在网上找了几张学院老照片赶紧收藏,加上本人拍摄的几张照片一并编辑一篇图文,以表怀念留恋之情。

这是学院搬走后拍的校正门照片,学校的名字已被去掉觉珍惜,离去有点心痛。祝愿搬离安达的大庆石油学院

大庆石油学院校区远景

大庆石油学院图书馆,当时安达的最高建筑

学院老校门

大庆石油学院图书馆 侧面照

大庆石油学院主楼远景

大庆石油学院体育场

学生宿舍

学生宿舍

大庆石油学院图书馆正面,图书馆三个字是原中国科学院院长卢嘉锡所题

学生宿舍

第二食堂

校医院

部分建筑设施拆除前

部分建筑设施拆除前

北区主教学楼, 学院搬走后安达市政府曾在此办公,现已搬走

西南门曾经的小饭店

部分建筑设施拆除前

部分建筑设施拆除前

小公园的凉亭

原北校区门卫室

原来的校实习工厂,现已是残墙断壁,周围长满蒿草

原来的校实习工厂,现已是残墙断壁,周围长满蒿草

原学院北区家属楼临街一层现已全部改为商服

原学校浴池

原东油邮政所的邮戳印

学院刚搬走后的状况

学院刚搬走后的状况

学院刚搬走后的状况

学院路旁的大树,见证了一所大学的成长过程

学院路旁的大树,见证了一所大学的成长过程

原学院南区,现已变为住宅

原学院南区临街建的高层住宅

学院北区西南角建的万和购物广场

注: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庆留在安达的那些个“院”(出处:大庆晚报)
【网络名人看绥化】“走经典旅游线路 赏美好生活桃花源”之历史文化主题网络传播活动—安达篇
搬迁到大庆的学校有哪些?两所鸡西、两所从绥化迁走
喜讯!中国发现大量石油,改变进口局面,美日眼红:第二个迪拜!
大庆石油馆和油田采油机
没落的东北与退步的东北石油大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