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地质人终于有了自己的记录片!

地质GIS帝国
学习提高地质、国土、测绘、土地、矿山、环境、水工环、GIS等领域的制图水平。学习交流普及地勘、国土、测绘、地信、岩土、建筑等行业专业技术及应用。
140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在我国“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广东省地勘事业单位改革关键之年来临之际。近日,广东省地质局纪实系列片《地质人的故事》隆重播出三集,分别为《地质人的故事:难忘的找铀岁月》、《地质人的故事:前赴后继战凡口》、《地质人的故事:雷州半岛找水记》。系列片一共十二集,共同聆听老一辈地质人口述历史,学习“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的地质“三光荣”精神。既是向中国共产党献礼,向为祖国地质事业无私奉献的地质队员们致敬,又激励新时代地质追梦人吹响更加嘹亮的进军号角,不忘初心。

01
难忘的找铀岁月

1964年10月16日下午三时,荒芜的罗布泊一声巨响,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中国震动,世界撼动。
与成千上万激动的中国人一样,当时的广东人也通过收音机听到来自千里之外罗布泊的那声巨响,但他们可能没有想到,荒漠间那朵看似遥远的“蘑菇云”,实则离广东人很“近”。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原料,大部分源于广东韶关铀矿区。而一直扎根粤北山区的705地质大队(现归为广东省地质局下属第三地质大队),正是当年为国家寻找铀矿立下赫赫战功、由国务院命名的“功勋地质队”。
“因为我本身就是做原子弹这个材料的,所以感到非常非常的高兴,终于有点工作成果了。”几十年过去了,时任原七O五队总工程师王进元一谈起那个荣耀的时刻,仍然抑不住的兴奋。
1957年,在苏联援助下中国的原子弹计划启动。随后,中苏交恶,苏联单方面撕毁合作协议,撤走专家,刚刚起步的原子弹计划几乎停滞。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中国科学家硬是咬紧牙关,开始了自力更生的原子弹研发之路。
原子弹研发十分复杂,核原料供应是关键一环。但是新中国当时在国际形势下,依靠进口已经不可能,中国地质勘探人独立承担起“为原子弹找铀”的历史使命,覃慕陶、王进元、宁月源、李子文等老一辈地质人成为找铀大军的一员。
在那个百废待兴、物质匮乏的年代,为国找铀是一件不折不扣的苦差事,他们自我调侃“远看像逃难的,近看像要饭的,细问才知道是干勘探的”。

在寻铀过程中,队员们克服专业人才不足、生活物质短缺、工具技术落后乃至政治争斗的难题,靠罗盘、锤子、放大镜、筛子、磨粉、硫酸等土方法,为国家核工业的发展提供原料。


前赴后继战凡口

凡口铅锌矿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境内,距举世闻名的丹霞山26公里,距韶关市区约48公里,矿区面积约为6.07平方公里。
 
凡口铅锌矿于1958年建矿,1968年正式投产,经过五十年的发展,目前是亚洲最大的铅锌银矿种生产基地之一。凡口因矿而兴,从昔日的小山村,一跃而成现代化的矿业城。
回顾凡口矿的发展历史,七O六是一个特殊的名字和数字。
凡口矿陈列馆前,就有一条“七O六大道”,连着原“七O六”村。站在村口一眼望去,那昔日的菜市场里、连片的砖瓦房屋檐下,满眼都是老地质人艰辛找矿的足迹。
杨树庄,高级工程师,原凡口矿区技术干部,1960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随后来到七O六队,参加凡口矿区的勘探工作。
60年过去了,杨树庄谈起那些年找矿的日子,依然兴奋而深情。
当时矿区盖有两栋砖瓦房,可那些房子不住人,而是住钻出来的岩心。在队员们眼里,岩心比自己还重要。
而队员们就委身于杂木糊泥的茅草房里,隔米一个床。
艰苦的条件一点不影响队员们的工作热情。他们为了使矿区地下水位降低,在马灯和手电筒的照亮下,曾连续奋战三天三夜,不停地抽水试验。
那是个特殊时代,队员们除了要应对工作上的难题,也难免遭遇业务之外的困扰,勘探工作受到影响。杨树庄与赖应笺两位技术中坚就曾被批为唯心主义,勘探工作几乎毁于一旦。
所幸,他们最终顶住了压力,并取得重大勘探成果,在被批判的当年就提交铅锌矿金属储量500万吨。
 
杨树庄老一辈地质人花十年的时间探明凡口矿,供后世开采50余年仍长盛不衰。
同时,新的地质勘测力量接过老一辈地质人的钻头,继续开展勘察找矿工作,誓要实现“再找一个凡口矿”的目标。
据统计,凡口外围找矿已有160多万吨,自然量相当于三个大型矿,目标越来越近。
凡口矿,正朝着“百年老矿山”的方向稳步向前。
 
正如片中所言,一个大型金属矿产从发现到探明储量,往往历经十几个单位、几年乃至几十年的不懈探索和攻关才能完成,这就是地质找矿工作的规律。

雷州半岛找水记

通过系列纪录片《雷州半岛找水记》,看广东地质人如何踏破铁鞋,千方百计解决干旱缺水地区人民生活和生产用水难题。
雷州半岛地处中国大陆最南端,像触角一样伸入南海,与对岸的海南岛遥遥相望。
雷州半岛三面环海,但它自古以来就是干旱重灾区,“赤地千里”“不毛之地”是其旱灾的代名词。原水文一队副总工程师陈超权称,雷州半岛徐闻一带尤其缺水,以前要到三公里以外用牛车拉水回来吃。
不过,缺水只是雷州半岛的表象。1956年,水文一队发现半岛底下蕴藏着丰富的地下水,属于自流型特大地下水源地
1961年,徐闻等地就打出自流井来,一举缓解当地水荒。
1977年,水文一队的科研成果《广东雷琼严重缺水玄武岩地区找水获得成功》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雷州半岛打水的事迹再次印证一个道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历史上科技落后,人们既无力勘察、更无力打井,唯有坐在水盆上挨渴。
半岛大陆上的用水问题得到解决,但半岛附近的一些海岛上,缺水问题依然突出。
特呈岛,是广东湛江市湛江湾水道中间的一座小岛,“特呈”是古越语,“特”即地方,“呈”是和谐吉祥的意思。
特呈岛离湛江市霞山区只有3海里,面积为3.6平方公里,湛江港一道天然的风浪屏障
800多年来,特呈岛村民一直饮用浅层地下水,水质偏咸偏酸性,对人体有一定的伤害。2003年4月10日下午,国家领导人视察特呈岛,指示地方政府要千方百计解决当地群众饮水难的问题。
2004年1月18日,水文一队签下特呈岛打井合同。一个月后,水井出水。民特意从家里扛来大碗和水桶,要把第一口清泉带回家,珍藏起来。



至此,特呈岛800多年饮用微咸水的历史作古,海岛渔民、居民喝上了甘甜的地下水。
注:本文视频由广东省自然资源宣教中心和省地质科普教育馆联合推出

END


本微信公众平台交流和研究的范畴如下。

软件领域:MAPGIS、AUTOCAD、CASS、ARCGIS、MapInfo、Global Mapper、Photoshop、Surfer、grapher、ERDAS、envi、MICROMINE、DIMINE、3DMINE、CorelDRAW、Surpac、MEMAPGIS、CGIS、苍穹、理正等软件学习交流及提高。

专业领域:地质、物探、化探、测绘、土地、复垦、水文、环评、岩土工程勘查、稳定性分析、地质灾害评估、设计、施工图、林业、土石方计算、数据成图、矢量化、三维立体、效果图、论文图件等专业领域的探讨。

其他领域:高精度无偏移影像下载、矫正、处理,文字识别、录入、信息采集、数据库录入、各软件无缝转换、投标等领域的学习交流。

专业制图提高交流QQ群:539409577

(制图技术领域)

地勘岩测类报告编写QQ群:240947553

(报告设计领域)

真正的学习交流提高群,请大家共同爱护好群环境。群共享资源丰富。欢迎加入。学习上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在群内提问,共同学习提高!

来源:地下水环境网,感谢提供,不代表本平台观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雷州半岛海岸带资源分布情况初步查明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与贵阳的有关故事(图)
老地质忆为原子弹土法炼铀:很多同事致残牺牲
雷州半岛
这座搜不到的城市,代号404
专题二:水文水井地质钻探常用标准规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