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书画为何会炒成天价



1983年,已经定居香港的许化迟,陪同何厚镗先生的夫人到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参观,偶然得知外宾服务部在出售近现代画家的作品,用来换取外汇帮助国家建设。何夫人买了一幅范曾的画,花了30元,这在当时已经相当贵了。
 
后来,许化迟第二次去中国历史博物馆,告诉经理:“画我全买了。”经理说:“你开玩笑吧?”那年头,民间的万元户屈指可数,5万元在北京可买一套东四的四合院;但许化迟东拼西凑,硬是拿出20万元买下了9000多张画作。他把这些画打包装进六七口大箱子,存放在香港一个偏僻的仓库里。这9000多张画中,有一捆是刘炳森的书法,近50张,起初并没打算要买,后来在经理的劝说下,才以一张字3元的价格买了下来。
 
1994年许化迟回北京,有人告诉他刘炳森的字可以买了,几百元一尺。许化迟于是以一千元一张的友情价转让给了好友二十张。又过了几年,刘炳森的字卖到了一万五千块一尺,有朋友找到许化迟,花四万块买了一张。至于往后还会怎么涨,不知道。总之,涨幅之高,令许化迟也惊叹不已,前后仅只十几年时间,3块钱一张的字就涨了一万倍。
 
说起来,许化迟也并非平凡来历。他父亲许麟庐,是齐白石的弟子,绘画上深得老师真传,曾有人将许麟庐的虾与齐白石的虾放在一起让人鉴赏,就连行家也无法分辨。许麟庐跟随齐白石学艺13年,情感笃厚,亲如父子。
 
受父亲许麟庐熏陶,许化迟后来与许多大画家也是交情不浅,有文章甚至说许化迟与黄永玉亲如家人。每年许化迟生日,黄永玉都会送他一幅画,已经送了十多幅了。其中一幅《丁酉鸡》,是黄永玉93岁画的,且郑重题款:“按老例,到年底必给许家小九(许化迟)作生肖一幅。老叔不可失信也。黄永玉,九十有三于北京。”
 
这在局外人眼里,不收藏字画者看来,不过就是一张画而已,然而在圈内人眼中,他们看到的却是多少平尺。黄永玉的画市场价多少钱一平尺?100万。这幅《丁酉鸡》那可是好几平尺,再一升值,价值至少超过1千万了。
 
听到这样的价格,局外人其实也用不着咋舌,那价格都是圈内人玩的,和局外人一点关系没有。你实在想看画了,花几十块钱买一幅高仿的名画,往墙上一挂,视觉效果与真品完全一样,没有区别。
 
什么是高仿画呢?陈丹青在他的《退步集》中,谈到他2002年在纽约买到的电脑精印的几份珍贵手卷:晋代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北宋武宗元的《朝元仙仗图》,北宋李唐的《晋文公复国图》,北宋李公麟的《海会图》,清代王原祁的《辋川别业图》,清代顾见龙的《春宵秘戏图》。人但凡得了宝贝,是忍不住要显宝的,陈丹青就捧着手卷去上课,把个学生们全看呆了。
 
接下来,他又捧着手卷去给母校的老院长靳先生、新院长潘先生,还有老师兄老同学看。看过之后,靳先生一人就订购了其中四套;潘先生说5月访问纽约,要代中央美院买一批回来,用于教学。
 
陈丹青和中央美院的院长都是绘画大师,他们专业鉴赏的眼光,要远超拍卖行的字画专家和民间的古画收藏家,连他们都认为电脑精印的复制品,简直就和原作没有两样,甚至可以替代原作用于教学。那么,所有喜欢名画的爱好者,并非出于炒作增值的目的,纯粹只是为了欣赏,用得着花天价去买唯一的真品吗?对普通民众而言,高仿的复制品与真品,其实就是一回事。
 
只有在中国的绘画圈里、收藏圈里,才特别看重所谓唯一的真品,而将一切仿制品,哪怕模仿到可以乱真的仿制品,都一概斥之为赝品。不这样,怎么能一轮又一轮地推高藏品的价格呢?而且谁又会砸重金投资书画市场呢?替买卖双方促合的拍卖行,又靠什么获取高额的手续费呢?
 
这是一个成熟的循环圈。许化迟就是这个圈中绘画圈和收藏圈内大神级的人物,他自己就收藏了近万张古画。
 
许麟庐90来岁的时候,荣宝斋经理马五一给许麟庐的小儿子许化迟打来电话,告诉他荣宝斋没有许老的画了,叫他拿几张放过去卖卖。
 
许麟庐的画放过去后,卖得还不错,一张画能值几十万元。到后来雷振芳任荣宝斋艺术总监时,打电话通知许化迟过去结账,告诉他老爷子的画已经卖完了,过来拿钱吧。
 
许化迟去了一趟荣宝斋,回来后把钱放在父亲面前,一叠一叠的垒得高高的。
 
许麟庐手持画笔,只顾画画,连看也不看一眼,然后淡淡地说了一句话:“九儿啊,咱的画不值这个价啊,以后卖画,别卖得太贵,我不值那么多钱。”
 
多年后,许化迟终于明白父亲那番话背后的意思了。很多时候,成交价与作品价值是不成正比的,拿齐白石的《山水十二条屏》来讲,在保利秋拍上以9.4亿元成交,卖出了中国艺术品史上的最高价。但站在艺术作品的角度看,这个价格就虚高了,它已经超出了艺术本身的价值,而有了市场炒作的成分。

齐白石《山水十二条屏》
 
这种炒作,导致书画作品虚高,脱离了艺术本身的价值,表面看似繁荣,实际危害不浅。久而久之,只能助推书画家的浮躁心理,浮夸心理,没有人会真正关心艺术,沉醉于艺术,最终导致艺术停滞不前,并日渐趋于堕落。


参考资料:
李威言《中国画市场的过去与未来——许化迟先生论书画市场》
易苏昊《艺术人生路,峥嵘岁月稠》
陈丹青《退步集》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荣宝斋 2019秋拍卖完美收官,上拍精品书画成交记录报道
名人巨匠画作价格上亿?你可知曾经仅卖几块钱!
齐白石又卖2亿,当年才卖2元!
中国书画价格暴涨1亿倍,收藏书画暴富的人不计其数
中国书画增值了10000000倍,任何东西都没有艺术品增值快
收款单曝光:大师字画原来这个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