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走出化肥越用越多的误区,提升土壤速效养分才是真正的出路

化学农业是指以土壤为基础,围绕植物营养学为核心,把化学肥料作为手段,通过研究这三者的关系,合理进行调整达到作物增产增收的目的。

自从化肥应用于农业生产中以后,为我国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经济效益,解决了人们最基本的吃饭问题。

但是很多农民朋友缺乏对土壤的认识,认为化肥用量越大土壤肥力越高,作物的产量就会随之增加。一旦产量下降,就归根于化肥用量过少的原因。

以我们常见的马铃薯为例,在老王这里的马铃薯产区,种植有上万亩的马铃薯。现在马铃薯当季的化肥用量最低在400斤,最高的可达500斤。那么马铃薯的产量怎么样呢?一般也就在6000斤左右徘徊。

马铃薯播前用肥

依照马铃薯的需肥特性,每生产1000公斤的马铃薯需要从土壤吸收纯氮5公斤、磷2公斤、钾10公斤。我们以6000斤马铃薯计算,需要耗费纯氮15公斤、磷6公斤、钾30公斤。

假如以45%含量的复合肥为例,生产6000斤的马铃薯相当于使用45%含量的复合肥200斤就可以满足,那么为何却需要用400斤、500斤的肥料,多余的肥料去哪里了?

而且,多年以前当地化肥用量在300斤的时候,马铃薯产量就能达到6000斤以上,现在化肥用量越来越多,产量却徘徊不前,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就需要从土壤速效养分说起。下面老王就为大家讲一下土壤速效养分的那些事,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什么是速效养分

土壤养分是作物生长的基础,作物所需的养分根据需求量的多少分为大量元素、中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一共有17种。在自然界中,除了碳氢氧来自于空气和水,其它14种作物必须的营养元素多是从土壤有机质和矿物质中获取。

植物所需营养

根据植物对土壤中营养元素吸收利用的难易程度,分为速效养分和迟效养分。速效养分是作物直接吸收利用的养分,它与土壤中的有机质和矿物质有很大的区别。

无论是有机质还是矿物质,被称之为迟效养分,需要经过土壤微生物的分解转化之后,变为速效养分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

土壤的速效养分,顾名思义就是能够被当季作物快速吸收、直接利用的养分。速效养分包括土壤中水溶态养分和交换态养分,它含量的高低决定了土壤养分供给的强度。水溶态养分可以直接溶于水供作物吸收,而交换态养分通常吸附在土壤胶体上,很容易被交换下来满足作物需要。

植物吸收养分的过程

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作物缺铁的时候,我们在作物根部埋上一块铁,作物根系是否能够直接吸收铁元素呢?是不是需要把铁分解为能溶于水的铁离子,作物根系才能吸收利用?在这个例子中,一块铁就相当于有机养分或者矿物质养分,而铁离子就是速效养分。

一般来说,速效养分在土壤中的比例很小,不足全体养分的1%。速效养分是从迟效养分转化而来,同时速效养分也会根据环境条件的变化再次转变为迟效养分。两者处于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平衡之中,土壤环境、人为因素、天气变化都会对两者产生一定的影响。

当土壤中速效养分数量减少的时候,即使土壤中存在大量的迟效养分作物也无法吸收利用。这种情况下就出现了施肥很多作物长势却不理想的现象,也是这些年来我国农业生产中化肥用量越来越大的根本原因。

土壤速效养分的来源

如果把土壤中的迟效养分比喻为万贯家财,那么速效养分就是赖以生存的粮食。我们用钱购买粮食维持生命,如果无法把钱变为充足的的粮食,就会出现吃不饱的问题,即使有万贯家财又有何用?因此,对于作物来说,速效养分就是作物赖以生长的基础。土壤中速效养分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

土壤微生物作用

1、微生物分解转化

土壤中生存着大量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每克健康的土壤微生物数量在几亿到几百亿不等,它们在物质转化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无论是土壤中的有机质还是矿物质,都需要经过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分解转化为速效养分,从而供作物吸收。

2、人工补充

土壤微生物分解释放养分的速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化肥面世之前,土壤速效养分的获取途径比较单一,从而限制了作物的产量。我们现在采用人工施肥的方式,为土壤补充各种养分,这些养分要么具有速效性,要么可以很快转化为速效养分供作物吸收。

根瘤菌生物固氮

3、生物固氮

土壤中的微生物有一些具有固氮能力,譬如固氮菌属、氮单孢菌属、德克斯氏菌属等,它们能够直接吸收空气中的氮元素供给作物。特别是豆科植物,根系的根瘤菌固氮能力很强,能够源源不断的为作物提供速效氮营养。

影响土壤速效养分的因素

上面已经讲了土壤速效养分来源的几个途径,但是速效养分的形成与很多因素有关。而且速效养分在土壤中容易发生变化,重新转变成作物无法直接吸收的迟效养分。当养分的形态变了,养分就失去了有效性。

据我国土壤调查数据显示,这些年来化肥用量越来越大,但土壤中的速效养分含量却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因此,我们要了解影响土壤速效养分的因素有哪些,才能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调整。

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态

1、土壤的团粒结构

土壤团粒结构是由很多土壤单粒黏合在一起形成为团聚体结构,中间有很多空隙类似于蜂窝状,具有保水保肥的能力。它不仅能够储存养分,还能快速、畅销的释放养分。土壤速效养分中的交换态养分,主要通过团粒结构进行储存和释放。当土壤团粒结构减少的时候,土壤中的交换态养分含量会随之减少。

2、土壤的酸碱度

在过酸或者过碱的情况下,土壤中的速效养分与土壤中的盐根离子发生反应,形成稳定化合物的迟效养分。譬如土壤钙分为矿物态钙、交换态钙和水溶态钙三种形态,在酸性土壤中有效钙淋溶性增加容易流失,而在碱性土壤中,有效钙离子形成碳酸盐沉淀丧失有效性。

土壤酸碱度导致速效养分变为迟效养分

3、土壤微生物菌群

土壤迟效养分转化为速效养分靠多种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譬如有机态氮素转化为铵态氮素或硝态氮素之后作物才能吸收。土壤有机质是土壤微生物的能量来源,现在普遍使用化肥,有机肥和农家肥用量很少,导致土壤有机质匮乏,造成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菌群数量减少,土壤速效养分的转化自然变慢。

4、田间管理

在田间管理中,一些不当的做法同样会引起土壤速效养分的降低。特别是化肥的过量盲目使用,导致土壤酸化板结,同时元素之间存在拮抗关系,大量的氮磷钾元素抑制了其他元素的速效性。

在浇水过程中,采用大水漫灌,土壤速效养分中的水溶性养分,很容易随水流失,造成土壤速效养分减少。

如何提升土壤的速效养分含量

我们知道了影响土壤速效养分的因素,在农业生产中,就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土壤的速效养分含量,通常有以下几种方法。

1、改善土壤环境

无论是土壤团粒结构、酸碱度还是土壤微生物,都归属于土壤环境,而土壤环境的核心在于土壤有机质。土壤有机质是土壤团粒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提高土壤酸碱缓冲性,而且为土壤微生物提供能量来源。因此,想要提高土壤速效养分的含量,我们可以采取秸秆还田、撒施有机肥或者农家肥,配合使用生物菌肥。一般每亩使用腐熟农家肥3-5方,生物菌肥40-80斤,就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测土配方施肥的取样工作

2、测土配方

测土配方施肥,可以精准的根据土壤各元素情况进行补充,不仅避免了肥料的浪费降低成本,还可以减少元素的拮抗提高速效养分。通常按照增加氮肥、稳定磷肥、增施钾肥、补充微肥的原则进行。

3、科学灌水

为减少水溶性速效养分的流失,我们在浇水的时候避免大水漫灌。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滴灌方式进行,不仅节水还可以水肥一体化,提高养分的利用率。如果没有滴灌的条件,采用沟灌或者喷灌进行。

总结:土壤速效养分是土壤肥力的基础,我们要走出化肥越用越多的误区,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提升土壤速效养分,这才是农业真正的出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施复合微生物肥料和生物有机肥,对改良土壤有什么好处?
选用“生物有机肥”这22个问题你必须要懂!
如果你打算用菌肥,请你一定注意这些事
土壤问题有“八怪”,对照看看你家地里占几“怪”?
土壤问题“八大坑”看看你有几个?
醒醒吧!土壤病了,肥料用再多都是白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