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与清华的第 x 年 | 走过几度春秋,而你芳华依旧





七字班校长赠书 《艺术的故事》  

1

Year

我是即将不再鲜肉的七字班小鲜肉

我在清华第1年。

刚刚过去的第八周,碰上第一年大类招生的我终于完成了类内专业确认。在全新的培养方案和waiting list选课制度下跌跌撞撞,懵懂了快一年似乎已有了奋斗的方向。


这是我来到这个园子里的第一年校庆,107岁的清华,七字班的我,都正芳华。

七字班新生


多力岗(左一)拍摄《水木道》MV  

3

Years

我是多力岗

我在清华第3年。

拍摄《水木道》MV的时候,为了捕捉很好的光线,我们很早就去了现场。


12月的寒冷天气下,穿汉服的同学冻得直哆嗦,而我们导演拍着拍着一不小心掉到了河里。不过双手还是高举着他的机器,结果机器一点水都没沾,但是导演全身都湿透了。

汽车系本科生 多力岗


张启航在合肥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  

4

Years

我是张启航

我在清华第4年。

大二的时候我加入陈宇林老师课题组,那年寒假跟着师兄师姐去合肥的同步辐射线站做实验。他们告诉我实验原理,提醒我各种细节,手把手教我操作传样、采数据。


看到好的数据大家都激动的不得了,那是我第一次通宵做实验,采完数据美滋滋的和仪器合了个影,天亮了,早安。

物理系本科生 张启航


保安阿姨王秀英(左一)与同学合影  

5

Years

我是王秀英

我在清华第5年。

紫荆五号楼下,我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毕业生,岁岁年年人不同,不变的却是每年夏天的笑颜与泪水。

紫荆五号楼保安 王秀英


修新羽(前排左一)在人文社科“分家”前与同学合影  

6

Years

我是修新羽。

我在清华第6年。

2012年10月,入学不到一个月的我们眼睁睁看着“人文社科学院”变成了“人文学院”和“社科学院”,录取书上的那个名字不见了。


没过几天,新斋门口那块写着“人文社科学院”的大石头也被人凿碎了,要运走。我偷偷去捡了一小块回来,磨了磨,留着当镇纸:自主招生考试的时候就来朝圣过,这石头上落了我多少憧憬的目光啊。

哲学系硕士生 修新羽


08年汶川地震后 清华等待献血的队伍  

7

Years

我是周大力。

我在清华第7年。

还记得来到清华后,第一次参加周末支教,第一次撸起袖子志愿献血,第一次参加急救培训,第一次与艾滋病患者拥抱……


2015年9月3日,我和支教团的战友们在青海湟中职校的小间宿舍里,一起观看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在升国旗时,我们竟都不禁唱起国歌。


想起2008年汶川地震,清华师生昼夜排队献血支援灾区,那一年,清华师生贡献了北京血库应急支援汶川灾区近六分之一的血量。


时代在变,而志愿永恒。

能动系硕士生  周大力


紫操,33、34号楼师姐用灯光拼出“THU 2014”  

8

Years

我是宋云天。

我在清华第8年。

你我的清华故事中,大抵总有几个与紫操的夜晚相关——也许是可乐加小桥,也许是圆月和流星,也许是寒风中跑不完的阿甘,或者是相聚时总没电的台灯。


记忆深刻的是2014年“毕业声音乐节”的那个夏夜。晚会的末尾,慧凝姐和晓亚哥带大伙儿看向南方,33、34号楼的师姐们用房间灯光为即将远行大家的拼出了“THU 2014”的祝福。夜色中,有人惊喜出声,有人默默流泪。


记得那晚唱到《夜空中最亮的星》时,我们用手机闪光在撑起了一片星空。四年过去了,愿我们都还拥有一颗透明的心灵和会流泪的眼睛。

水利系博士生  宋云天


马冬昕(左一)与国旗仪仗队队友进行训练  

10

Years

我是马冬昕。

我在清华第十年。

2011年的马杯开幕式,我和仪仗队的小伙伴们一起为百年校庆出旗。


为了练体能,我们加练了一个月,每天在东操站军姿、踢正步、练队形;为了站得直,我整整一年睡觉没用枕头。沐朝露伴夕阳,那是我们青春最美的模样。

 化学系博士,现从事博士后研究 马冬昕



2012年人文社科“分家”时的老师合影(左一为靳卫萍老师)  

12

Years

我是靳卫萍。

我在清华第12年。

2006年,我从南开大学来到清华,是蔡继明教授的第一个博士后。

 

当时经济学研究所规模还很小,人文学院和社科学院也还没分开。我住在青年公寓20号楼,很小的一室一厅,外面是客厅,一家人挤在里屋。那时还是水泥地,孩子特别小,地上铺满了PVC板子。

社科学院副教授 靳卫萍


清芬附近的修车王师傅   

15

Years

我是王留宏。

我在清华第15年。

2003年,我和拿着录取通知书的青年们一样,都是来这里求学的。无非,青年们在学堂里学,而我,是在铺子里倒腾技术活儿。


因为年龄相仿,每到课业闲暇的日子,都有学生怂恿我骑车上清华外面溜溜。从清华的东门到八达岭,整整要骑十个小时,一路上东南西北什么都聊,然后一伙人唱着歌披着月亮回来,一个个累得趴下,又是笑又是叫。


我是先跟着师傅学的,然后才自己开了一家铺子。那个时候,我比好多学生都年轻。当年好多来我这儿修车的兄弟,现在都做了清华的老师。

清芬园附近修车铺 王师傅


周庆安老师(右一)排练话剧  

22

Years

我是周庆安。

我在清华第22年。

1996年,我入学,清华文艺之风可谓盛行一时:没有发达的互联网,一教是诗人读诗的天堂;没有如今禁止践踏草坪的规定,大家每晚围在大草坪上弹吉他唱民谣;没有宏伟宽敞的新清,蒙楼是各艺术团的圣地。


我大一就加入了学生话剧队。1999年,我参演《小井胡同》,这可是九十年代清华最大的几出戏之一。《小井胡同》的导演请到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副院长顾威,他把人艺所有的设备都借给清华,包括当时全中国最好的返送麦克风。

新闻学院副教授 周庆安


九十年代的早操券  

27

Years

我是卢岩。

我27年前来到清华。

九十年代,学校要求大一大二的学生们每天早起做早操。早晨六点半,学校的大喇叭就响了。各系大三的甲级团支部成员们,每天早起清点上操人数,发早操券,早操出勤率在体育课分数中占有重要部分。


为了让大家做操更加规范,体育老师还特意安排了几位体操队艺体队的姑娘们,在礼堂前的台阶上给大家领操。我们队伍前是一精仪系的女生,瓜子脸大眼睛满头卷发,在男生居多的清华校园尤为显眼。

 1991级材料系校友  卢岩


五食堂饭票  

29

Years

我是张陶伟。

我在清华第29年。

1989年,在清华食堂吃饭需要饭菜票。我们物理系住老13楼,在七食堂(如今的清芬园食堂)吃饭。


当时的5号楼和6号楼是女生宿舍,她们都在七食堂吃饭,所以七食堂的饭菜票最为紧张。

 经管学院副教授 张陶伟


杨芳老师(中)与中外学生交流  

31

Years

我是杨芳。

我在清华第31年。

本科毕业,我就来到清华任教。那时候教的研究生们比我年龄都大,他们现在已经成为各个院系、各个领域的栋梁。


我刚来清华的时候,同学们和老师们要讨论个问题,都没有地方去会面。现在的话,学校可以集体研讨的地方多多了,像咖啡厅,研讨间等等,国际学生们来了也有咖啡可以喝了。


2013年的时候,我第一次接触慕课,当时清华大学正在建设学堂在线的平台,开始第一批慕课的研发,而我开设的《生活英语听说》则是第二批慕课。录课前,我给这门课定了一个小目标——“争取有5000人来听课”;两年后,让我很吃惊的是,这门慕课竟然已经有来自120个国家和地区的53万余名学员参与学习了。

外文系副教授 杨芳


安雪晖老师收藏的饭票  

33

Years

我是安雪晖

我在清华第33年。

除去在外求学和任教,在园子里吃了25年,见证了“吃在清华”的成名史。


经历了十食堂从大锅饭到小炒,从手工打饭到全自动红外线加热流水线的进化。


记忆深刻的是86年左右,校学生会在大学生之家的地下开了一家咖啡馆,同宿舍的李晓军担任店长,于是我们隔三差五就去白吃一顿奶油蛋糕,于是不久就倒闭了。


大学生之家旧址上盖起了文科图书馆,其G层也开了一家咖啡馆,等李晓军回来一定请他来白吃一顿安家小厨的奶油蛋糕。

水利系教授 安雪晖


马少平老师在老馆前  

40

Years

我是马少平。

我是改革开放后第一届学生,

我在清华第40年。

1978年,那时计算机系还叫电子工程系。我们一人一周只能用两个小时电脑,程序都事先写好甚至背好,抓紧使用时间输进去。研究生时,电脑内存也只有64K。


1978年,我们没有什么文艺活动。我们就端着饭盒,蹲在广播站旁,一边吃饭,一边听轻音乐、交响乐。每天下午四点半,学校喇叭就会响起“课外时间到了,请大家走到操场上,走出教室、走出宿舍来锻炼”。


1979年,计算机系开设了人工智能导论课。我是第一批上课的本科生,当时觉得人工智能不错,就一辈子做了下来。

计算机系教授  “人工智能”任课教师 马少平


50年代清华学生在西操运动  

64

Years

我是许宏庆。

我来到清华第64年。

在清华的几年当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班集体的氛围,我们班蝉联了几年的学校先进集体。


我有一段时间得了流感没法上课,班级同学就帮我抄板书。班里有几个同学短跑不行,大家就带着他们练习。当时的标准很严格,人人都要达到“劳卫制”,也就是准备劳动与保卫祖国制度。


毕业后,一部分同学选择留校,一部分去了外地,都是为国家服务。我也到了力学系,支持国家核武器发展。我从不后悔自己的选择。

1954级电子系校友 许宏庆



50年代清华主楼规划,采用中式设计  

65

Years

我是刘才铨。

我来到清华第65年。

坐上从上海慢腾腾的火车来到北京,清华接待的卡车将学生们从前门火车站,一路经过繁华的天安门、破旧的民居、荒凉的郊野,最终带到了位于西郊的清华大学。


新同学中有家住北京的同学,提前一周到清华注册报道以后接待外来新学生,当时大家还闹了一个大笑话——误把接待的同学当作是清华的老师。

1953级热能系校友   刘才铨


蒋南翔校长与毕业生在一起  

68

Years

我是潘家轺。

我来到清华第68年。

1950年,我从苏州中学考到清华,当时是蒋南翔先生担任校长。


刚到清华时,我还比较瘦弱。清华体育氛围很浓厚,马约翰先生不但教我们练习长跑,还教我们如何洗澡。首先用热水洗,之后再用凉水冲,还要拍打。


当时冬天跑三千米是在西体,我们绕着场地跑几十圈。在一次清华北大燕大三校组织的长跑比赛中,我获得了第七名的好成绩。

1950级机械系,后调入经管任教 潘家轺


潘际銮院士和老伴在清华园里骑自行车  

74

Years

我是潘际銮,今年91岁。

74年前,我保送到西南联大机械系。

当时我们是40个人住一间宿舍,上下铺,宿舍空间特别狭小,教室更是不够用。我们大都跑到附近的茶馆里读书学习。


72年前,联大解散,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去清华北大还是南开,我和我哥潘际炎都选择了清华。到清华后,面对一幢幢漂亮的西式教学楼和学生宿舍、明亮宽敞的图书馆阅览室和收拾的井井有条的实验室,别提多激动了。


70年前,我毕业留校当助教,搬到了工字厅住,我的舍友是龙驭球。68年前,在工字厅遇到了我的老伴。一晃在清华工作了70年,跟我老伴也相识68年了。

中国科学院院士 潘际銮


1997年香港回归,大礼堂前的万人演唱会  

98

Years

我是大礼堂。

这是我建成后的第98年。

我有着宾夕法尼亚大学礼堂的影子,更蕴含着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自然哲学。


白衣飘飘的年代里,李健和许多校园歌手都曾在我面前的草坪上弹起吉他;香港回归那年,我面前还举办了众星云集、热血沸腾的演唱会。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百年清华,人文日新。

大礼堂 1917年始建,1921年建成


老馆的爬山虎,以及曾经的猫馆长  

100

Years

我是图书馆老馆。

我在清华第100年。

当昨天我看到一个女孩儿在老馆的窗边,认真地写微积分作业的时候,我想起了很多过往的时光。


我想到在这里恋爱的梁思成和林徽因,想到誓言“横扫清华图书馆”的钱钟书;


想到伏案疾书而写成《雷雨》的曹禺,还有曾经在暖阳里酣睡的猫馆长,和前年为杨绛先生发起的那场送行……


时光穿过百年,桌椅已经换新,大厅依旧宽敞。


我愿永远守护清华人精神的家园。


春天,清华,你们正少年。

图书馆老馆 1919年3月落成


百年二校门  

>107

Years

我是二校门。

我在清华成立前3年就在这了。

美白亮颜不怕脏,在短暂的二维化静养之后,我终于能以洁白亮丽的美貌迎接园子107岁的生日了。     


想来自己真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犹记在清华校庆80周年的时候,因为园子里兄弟姐妹的捐助,我得以在110年前的清华正门原址重建。


青砖白柱,三拱“牌坊”,古典优雅,头刻晚清军机大臣那桐的题字,身坐清华路主干道,工字厅、清华学堂伴我左右,日晷、大礼堂与我同轴;


历春夏秋冬,经风吹雨打,我愿始终静静伫立,迎来送往每一位清华人,带着新面貌,继续见证清华的历史与发展。

二校门 1909年始建,1991年复建



清华,即将迎来107岁生日

107年,承载许多过往,也记录太多变迁

不论身在何方,离开清华与否

清华,永远都是我们的家

107年校庆,等你回家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自己的清华故事

 截止至2018年4月27日上午10点07分 

 点赞数量前三名 

将获得“星期四文创”提供的如下奖品

(之一)


   三等奖   “拾色清华”明信片一套   


    二等奖 清华酸奶抱枕    


    一等奖 为祖国健康工作X年 T恤    



清华,已一百零七年

流淌的是光阴

不变的是传承

你到清华多少年

你离开清华多少年

你与清华,又有哪些故事




排  版 | 陈   缘

文  案 | 陈   缘 王新璐 李瑞昆 张诗雨 杨馥坤 彭旻轩

肖晶心  俞舒扬  张佳伟 龙新力 吴彦如 孙其星 李凌杉

特别鸣谢 | 韩梓莹 修新羽 感恩梧桐树 唐仲英爱心社

清华大学红十字会学生分会 星火计划 计算机系学生科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原创】
全高百年校庆5:全州高中旧校区观光记
深秋清华行
难忘的聚会3~主楼610教室、艺术博物馆、卡拉OK晚宴、新大礼堂看演出
若当时足够勇敢,你有哪些可能?
【我和我的祖国】表白祖国 清华正芳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