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二孩时代,超8成孕妇都属高危!生二胎前一定得知道这3点

全面二孩政策目标人群中,

35岁到49岁女性占到了63.8%;

预计2017年到2020年,

我国每年高龄产妇预计达330万至350万,

大约是往年的1.3至1.4倍。

这些二胎孕妇中,

预计有一半头胎都是剖宫产,

发生胎盘植入等凶险并发症的概率更高。

2016年上半年孕产妇死亡率骤升30%

2016年9月份,卫计委官员公布了一个令人吃惊的数据,今年上半年的孕产妇死亡率同比去年同期上升了30.6%,为18.3/10万。而在此之前十多年,这个指标是一路下降的.....于是,人们难免把它和二孩联系起来——今年上半年超过40%出生人口都属于二孩。

二孩时代超8成孕妇都属高危

北京妇产医院院长助理徐铭军说,“如果孕妇只是数量上的增加,对医生来说难度不大;但危重孕妇比例高,对医生的挑战就很大。”徐铭军说,现在妇产医院建档的孕妇中,高危孕妇的比例高达82%。“全面二孩政策后,高龄产妇必然增加。”

为啥二孩产妇属高危?

剖宫产在二孩问题上留下隐患

▲曾经大量滥用的剖宫产也为生育二孩带来更多风险

数据显示:国内50年代剖腹产率仅为1%-2%,到1998年上升到22%,90年代国内大部分城市也有剖腹产率为40%左右,少数已经超过60%。尤其在“二胎”政策还没开放之前,大部分人认为只能生一个孩子干脆就选择剖腹产了

殊不知,剖腹产可能已经埋下了隐患——瘢痕子宫。如果再次妊娠的话,就有可能发生前置胎盘的风险,再次妊娠,一般选择剖腹产的机率也比较大,容易有大出血、子宫破裂等危险,严重时甚至会威胁生命!

高龄妊娠的风险较大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产科主任高羽指出,今年出现的血栓性疾病和内科疾病引发的孕产妇死亡明显增加。

“高龄产妇采用辅助生殖技术时,因卵巢功能老化,使用的促排卵药物用量要比年轻女性多,加上可能因为受孕失败而多次尝试促排卵,导致卵巢受到过度刺激,”高羽解释,多次使用促排卵药,容易导致血液浓缩、血液粘稠,孕产妇发生“血栓栓塞性肺梗”的风险增高。

随着年龄增长,高龄女性患有心脏病、慢性肾炎的比例较高,也会导致孕产期出现意外的风险走高。

二孩时代,如何好“孕”?

1生二胎前先做一个健康评估

为保障母亲和二孩的健康,在决定生二胎前,妈妈一定要先做个全面的健康体检,评估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是否适合再怀孕。

上海市计划生育技术指导所所长程利南告诉记者,如果患有严重内外科疾病(如心脏病、肝肾疾病、高血压和严重糖尿病等),或年龄在45岁以上的女性,不建议再次怀孕,因为风险实在太高,“千万不能牺牲母亲的健康去生二孩”是最基本原则。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主任杨慧霞教授也表示,很多想生二胎的女性年龄都较大,风险也越来越高, 对于这类人群,建议孕前先做一个全面的健康体检,如果已经发现高血压、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最好先治疗,病情平稳后再怀孕。

需要提醒的是,第一次怀孕时有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的妈妈,再孕时发生疾病的风险会更高,应格外注意孕前体检。

此外,孕前肥胖也是导致妊娠期并发症增加的重要原因。所以,要生二胎的妈妈一定注意合理饮食,控制好体重。

2二胎之间至少隔两年

想要生二胎的妈妈们一定要做好生育间隔期管理,这对于母亲和孩子都意义重大。杨慧霞说,生育间隔大于2年,可避免30%孕产妇死亡和10%的5岁以下儿童死亡。

程利南告诉记者,如果生育间隔太近(产后一年内),将带来较高的早产、低出生体重和小于胎龄儿、儿童死亡和母亲并发症等风险。大量的临床数据显示,有剖宫产史的女性再次生育,如果生育间隔短于24个月,子宫破裂风险增加3倍以上,胎盘前置风险增加1.7倍,胎盘植入风险增加5倍以上。

所以,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为减少母亲、围产儿和婴幼儿的不良结局,至少产后两年再怀孕。我国临床也规定,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最佳间隔时间为2年。

妈妈们切忌因心急生二胎,盲目缩短生育间隔,为自己和孩子带来健康隐患。

3千万不能忽视产后避孕

程利南强调,避免意外妊娠是一种基本的健康生活方式,也是现代生活中人们应该具有的健康素养,但很多人根本没把它当回事儿。

我国产妇的避孕节育意识非常差,调查显示,95%产后妇女并不想在未来2年内再次生育,但却有71% 的产后妇女没有避孕,导致产后一年内意外妊娠,人工流产率相对较高。因此,不打算生二胎或暂时不适宜生二胎的夫妇一定要做好避孕工作。

产后哺乳妇女的避孕措施首选非激素类方法,如哺乳期闭经避孕法(LAM)、带铜宫内节育器(环)、绝育术(男或女);次选长效单纯孕激素类方法,如宫内缓释系统(IUS)、皮下埋植避孕剂、黄体酮阴道环;还有避孕套、杀精剂等等。

应结合个人喜好、文化背景、性生活状况、哺乳情况、月经等多因素综合考虑,评估避孕需求,并选择适宜的避孕方法。

孕期几种常见症状的正确护理法

关键词:妊娠期的皮肤瘙痒

应对

妊娠期孕妇的皮肤瘙痒是属于湿疹的一种,这时候不妨用绿豆煮成汤,煮到绿豆壳稍稍开裂即可熄火,不加任何糖,只喝汤。因为绿豆偏寒,在孕期后期喝一些,除了可以降火气,还有减缓过敏的功效。

如果是在秋冬季节则应该少喝一些。皮肤过敏所引起的皮肤瘙痒,还可以使用乳液,早晚各一次涂抹于患部。”

关键词:妊娠期的水肿现象

应对

90%以上的女性在怀孕期间脚踝和腿部都会出现水肿现象,如果经过检查无子痫前的症状,便可视为正常现象,不算什么疾病,而这种现象一般在怀孕后期都会好转。

事实上,水肿和怀孕期间体内的水分增加、盆腔静脉受压、下肢静脉回流受阻有关。如果因水肿而产生不适时,应该尽可能抬高腿部以利于下肢静脉回流。最好能侧躺下来,在小腿处垫一个小枕头,休息半小时。

关键词:妊娠期的腹痛

应对

一部分准妈妈还会在怀孕期间出现腹痛的症状,原因有很多,孕妇应该先到医院做详细检查。有腹痛症状的孕妇不可拖延就医时间,以防发生病情恶化,有的严重者还可能因阑尾炎穿孔而造成腹膜炎,引起胎儿早产等。

而引起肠胃不适的最大原因就是消化不良,这通常不需要用药物处理。只要在饮食上减少高脂肪食物的摄取,避免辛辣食物和含有咖啡因的饮料即可。同时,增加高纤维食物的摄取,可减缓消化不良引起的便秘问题。做到少量多餐,一天可以吃四五餐,每餐分量减少。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宝贝健享家”(baobeijxj),在这里,我们能帮新手妈妈解决所有难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家卫计委新政护航高危孕妇
高龄高危孕妇生“二孩”科学管理很重要
记者跟随产科医生出诊 一上午接诊80位孕产妇
马玉燕教授:产科和孕妇必须知道的“二胎”问题
她们搏在高龄生育的路上|《财经》特别报道
【佳文共享】产后出血高危警告及防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