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吴家胡同芬草峪【吴林锁】

  明月千年照古今

一一写在芬草峪吴家胡同石刻揭幕仪式    

在巍巍的太行诸峰中,芬草峪村的上沟岭算不上险峻雄奇;在众多的太行河流中,芬草峪村的上沟河只是一条季节河。上沟岭与上沟河的灵山秀水孕育了一片小小的冲积扇,不过4万平方米,荆棘丛生,植被葱茏。从千古洪荒到大明王朝,小小的冲积扇静静地躺在大山深处,任岁月磨砺,风雨侵饰,它在等待,等待它的主人到来。

      
生活在大明王朝的吴氏先祖,同千千万万个在苦难中煎熬的农民一样,拼尽全力劳作,依然是衣不敝体,食不裹腹,还要忍受战乱频发,匪徒四起带来的无尽灾难。无可奈何之下,他们想起了隐居深山,与世隔绝,寻找生路。
      

明末的一个月明之夜,他们踏着清冷的月辉,披着寒凉的夜霜,用箩筐挑着儿女,毛驴驮着破旧的家什,从林邑上庄一步三回首,泪洒桑梓地。沿着羊肠小道,翻过陡峭的豁子岭,向着崇山峻岭包围的芬草峪村这片小小冲积扇彳亍而行。

      
芬草峪村绵延的大山接纳了他们,潺湲的小溪挽留了他们,从此在这片荒无人烟的冲积扇定籍安甲,繁衍生息。凭一双手,一把镢头,在这荒凉的土地上擘画吴氏家园的蓝图。
      
一缕醉人的春风携着花香拂面而过,带着我的思绪穿越到四百年前的芬草峪。我好像看到了当时的巍巍群山,茫茫林海,沟壑纵横,野兽出没的生存环境;看到了村民们依山而居,傍水结庐的石屋茅舍;看到了村民们刀耕火种,绳锯木断的原始耕种方式;看到了村民们面对洪涝灾害无可奈何,面对疾病贫困愁肠百结。
      

上沟岭赋予了吴氏先祖坚强不屈的性格,上沟河赋予了吴氏先祖柔情似水的品质。无数个月明之夜,他们站在这片荒凉的土地上,向大山深处发出呐喊,向命运发起挑战。

      
没有铁制的锤斧,伐木代铁劈山开路;没有可用的耧犁,捡拾锋利的石块剜坑播种;没有推石料的车子,一付铁肩把石头一块块扛下山;没有石碾石磨,用石碓舂米煮饭充饥。心里只有一个念想:造福子孙,振兴家邦。
      
豁子岭的千年古柏,记住了他起早贪黑不辍劳作的身影,南大沟的百年枫树见证了他们釆石挖土的满手老茧,石盆沟的青石板上他们洒下的汗渍未干,弯腰崖的寒风中他们倚树歇息的体温未散。
      
一辈又一辈,一代又一代,这块小小的冲积扇上,吴氏先祖用血汗镌刻下娟丽的诗行。
      

你看,一字排开的五座庭院赫然而立,屋后的小花园依山就势,错落有致。马舍牛圈,石磨石碾,水井打谷场,一应俱全。二百米长笔直的石铺街道,显现出了繁华景象,村民们称作吴家胡同。

      
“吴家胡同”几个字历经几生几世,是乡亲们对吴氏先祖艰难创业的最纯朴的赞赏。是远在天涯海角游子割舍不断的乡愁。
      
这种乡愁化作了坚韧不拔的精神、坚强不屈的意志、勇往直前的勇气,流淌在吴氏子孙的血脉中。
      
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过豁子岭,一轮明月照在古老的吴氏庄园,吴家胡同格外恬静庄严,吴氏子孙沐着温暖的月光,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呼喊:走出大山。
      
你再看,林州吴氏置业有限公司、北京九九合一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顺邦航空货运有限公司、长治市华圆置业有限公司、鋆堂教育培训有限公司等等等等,吴氏子孙亲手创建或领导的经济实体乘势而起,迎风而上,在经济大潮中勇作时代的弄潮儿。
      
月还是那样的月,花还是那样的花,人还是吴家胡同的人,但,他们沿着祖辈的足迹,从吴家胡同走出林州,跨出国门,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作者简介】:吴林锁,教师,喜欢用笨拙的笔记录生活的美好和点滴,有多篇文章发表于《安阳日报》《红旗渠报》和网络平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吴氏先祖图和略传
解读四川吴氏宗谱
【纪实连载】陈利芬河北定州大肠癌中药显效
四季兰第一荷--吴荷瓣(君荷)诞生记
吴氏开门八极拳八极拳四郎宽(吴连枝)
【走进畲乡】 走进水亭乡奎塘村:先祖吴承祚任兰溪道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