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志红专栏」:青之殇(散文)
“你知道吗,青青没了!就是栓子家的那个闺女!”在一个如常的傍晚,接通母亲的电话,母亲急急地先来了这么一句。接下来,母亲跟我说起她从哪儿得到的消息。“就是马村的那个媒人,她说的,她说青青一直叮嘱她给她介绍对象,今年春天她还安排青青见了一个,这怎么说没就没了呢?她还那么年轻……”母亲语气里透着同情、惋惜,还有伤感。
我的脑海里立马搜索起关于青青的画面。首先是她的相貌。
高挑的个子,白皙的皮肤,眉清目秀,身材姣好。当然了,我脑海中关于她这样的印记还是在多年前。那是她去我邻居、她的本家长辈家奔丧时。
一身灰色的西服,穿在她那凹凸有致的身架上,显得那么得体,一头棕色的卷发把那张白净的脸庞衬托得更加白皙。经过精心修饰过的眉毛把那双忽闪忽闪、亮晶晶的眼睛衬得更加有神,涂了口红的唇也显得更加性感迷人。
邻居们透过她亲戚家的街门和低矮的院墙望向她。窃窃私语,看,青青真是洋气,人家就会洋……语气里是她怎么能那样洋气,她那样的出身怎能那样显摆。青青那样的衣着打扮在那个年代确实是超众的。引起村里女人们的嫉妒的不是她的时尚,而是她那样的家境怎么忽然就那么翻身了呢?不但翻身了,而且还那么出众,那么出挑。
青青的父亲当年跟着父母到山西逃荒,从小在山西长大,由于水土原因,长了一双罗圈腿,由于罗圈腿严重得成了个O型,个子也就矮了一大截。走起路来,两只脚呈外八字形,两只脚后跟蹭着地面,快速往前挪,活像一只唐老鸭。他性格木讷,极少说话,即使被人欺负也是憋得脸红脖子粗的,光你你你的,半天说不出话来。经媒人介绍娶了邻村青青的母亲,青青母亲个子矮小,相貌平平,平时话多,但总是说不到重点,没有人把她说的话当回事,村里没有人看得起他们家。
一对老实巴交的夫妻除了土里刨食儿外,再没有别的办法来发家致富。而特殊的身材又决定了他们种地也无法种好。春种秋收,他们家田地里的活计常常落在最后,收成总是最少。农闲时节,他们就到处拾柴,一捆捆地背到家里,家里的柴火堆得小山似的,这个家里最值得他们骄傲的地方大约也就是这些柴火了。
当别人家生煤球、烧煤火来做饭取暖时,这是他们一大家子一日三餐把生米做成熟饭的唯一来源。

一家人穿得破破烂烂。青青的哥哥跟我同岁,我们是同学,上初中时,他还常常穿着膝盖和屁股上打补丁的衣裤,背的书包是母亲用碎布拼凑而成的花花绿绿的书包,粗糙的针脚,凌乱的图案,背在一位瘦高个男生身上给人一种奇奇怪怪的感觉。破烂的衣裤让青青哥哥自卑得总是一副抬不起头来的模样,在某些同学不友好的嘲笑声中,初中仅仅上了一个学期就辍学了。

一家人省吃俭用总算盖起了三间土石木结构的瓦房,得以从老宅那间破败得遮不住风雨的石屋里搬出来。他们没有能力再修墙建门楼,更没力量再盖饭棚或者别的配房,那三间房就那样孤零零地立在那里,院子里周围全部是捡来的柴火。
自卑使她的父母在村里一副畏手畏脚的模样。
慢慢的,孩子们逐渐长大,一个个会出门挣钱了。青青哥哥当兵入伍后,凭着自己的勤快做了士官。青青也像村里别的女孩一样早早辍学出门打工挣钱。挣得钱后的青青除了交给父母顾家里的必要开支外,也花一部分钱给自己买衣服。
衣着光鲜起来,哥哥也成了士官,青青心中的自信像春天的花苗儿渐渐生长了起来。
转眼,青青的哥哥到了婚娶的年龄。有次我在水井边洗衣服,青青和她母亲也来洗衣服。青青母亲叮嘱我帮他儿子介绍一下云儿,云儿是我邻居家的女儿,师范毕业,在一所小学教书。她说:“虽然我家没办法(那个时代的方言,穷的意思。)吧,但他现在是志愿兵(当初,村里人还把士官叫作志愿兵)了……”“啥叫没办法,光会说没办法没办法!”她的话还没说完,青青就拿眼瞪着她,愤愤不平地在旁边急急地打断。语气里满是责备、恨铁不成钢,还有不满和不服输。
她母亲懦懦地看看她,嘴里还在嘟哝着:“我说的错了吗,我们家不是没有办法嘛……”青青再次白她一眼,转头跟我说:“你当事给他们牵牵线吧,你看我哥的人才也在那儿摆着呢!”青青说的没错,她哥哥确实长得一表人才。高高的个子,挺拔的身材,长方脸,因当兵渐渐升腾起来的自信使他脸上笼上了一层英气。我说:“是啊,我给你当事问问。”
当我跟云儿家提起,她的父母一脸的不屑。云儿快嘴的母亲说:“就她家,就那样!还想找我们家云儿!”语气里透着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的味道。身为老师的云儿父亲则把赞同的目光投向妻子,转脸对我说:“我们家云儿还小,还不说这事呢。”
没有人能够看上青青的家,他哥哥已经二十五六岁,还没有说上对象,这在当时的农村是属于难讨媳妇的大龄青年了,极有讨不上媳妇的可能。倒陆续开始有人给青青说起了婆家。

跟哥哥相差三四岁的青青比哥哥还早一年结了婚。

对象是邻村的军,军长得相貌堂堂,一表人才。脑瓜子灵活,能说会道。那时的军家境普通,他没有嫌弃青青的家庭。
婚后,青青协助丈夫,一起创业。办养鸡场,创糕点厂,开驾校,哪个行业挣钱就干哪个行业。有了钱的青青家,房子盖了一座又一座。青青也越来越会打扮自己,每天衣着光鲜,妆容精致,越来越时尚,越来越漂亮,举手投足之间透着一副阔太太的样儿。家里开着驾校,青青当然要拿下驾照。拿下驾照的青青,跟丈夫一起出去时,就要自己开车,丈夫坐副驾。俩人儿子女儿,家长里短地说着话,若有言语不和,丈夫也让着她,戏说好男不跟女斗,都是你说的对,都按你说的办,总行了吧。青青的脸上浮现出小女人特有的骄矜之态,一个女人家最庸常的家庭幸福溢满了整个空间。
村里人谁提起青青来,都会说,青青,真是找对人了,看她家穷得那样,找了个汉子居然那么有本事,还对她好。
青青家里有事,丈夫都是当作自己的事去办。比青青小好几岁的弟弟当年因为家里穷不好找媳妇。直到年近三十才在工地结识了一个山里姑娘。姑娘要嫁给他,但她家里人来一看青青娘家,就摇头叹气说,不行,不行不行,没看小山村里都留不住人,纷纷迁移到市里或者开发区,不剩几户人家了。再看那三间瓦房,怎么生活?女孩却铁了心要跟青青弟弟。娘家于是提出条件,给女方娘家盖五间楼房,才答应他们的婚事。青青父母除了唉声叹气,再没有别的办法。青青的丈夫军出面跟女方家商谈一应事宜,并答应给他们家盖房。军是拿青青家的事当自己的事来做的。他一面出钱找到包工队上东山女孩家盖房,一面发动家里人一起动手在那三间瓦房的东边又盖了两间房,以供青青弟弟娶媳妇用,几个月后,青青弟弟如愿娶上了媳妇。
村里人不由啧啧称赞,青青的汉子军真中,拿媳妇家的事当自己的事,真是好男人,青青真有福气,青青的家人也跟着沾光。
不知从哪天起,村里传言说军在外面有了人,说对方是去他的驾校考驾照的学员,比他小十多岁,而且早就为他生了一个女儿。
传言没有传进青青的耳朵里。青青还像往常一样动不动跟丈夫撒娇耍泼。有次又因为一件小事,俩人争论起来。丈夫故意逗她,还别说,你离不开我,离开我你活不了,你看看这个家哪儿哪儿不是我创的,家里哪点财产是你创的。青青跟上一句,这个世界谁离了谁不活了,别把自己看得高到天上了!丈夫趁机接着说,既然这样咱们去离婚好了,青青说离就离,谁怕谁!说着,丈夫就开车直奔镇里,一个小时后,离婚手续就办好了。青青以为丈夫不过是跟自己闹着玩的,并没放在心上,该回家还回家。但是丈夫却不再回家,在离婚协议里写好的财产分割,丈夫也不再让她动。青青急了,说,王小军,你居然来真的呀!军一本正经地说道,离婚还能有假吗?至此,青青才真正意识到,她居然真的跟丈夫离婚了。也就是从这时起,她才听到了丈夫外遇的信息。等她赶到驾校,亲眼看到那个年轻的女子怀抱一个婴孩,幸福地依偎在军的怀抱时,她是多么痛恨自己当初为啥那么草率地跟军离婚。她以为军只是逗她玩,很快会跟她复婚,谁知军居然早有预谋。她的泪水瞬间决堤。
来到婆家十多年,她一直跟婆婆相处得亲如母女。她离开时,婆婆牵着她的手泪眼婆娑地叮嘱她随时回家。望着眼前的亲亲的婆婆,再看看军那双决绝的目光。她猛然从婆婆手里抽出了手,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离婚协议上写的女儿跟她,儿子跟军。她在县城租了房子,把尚在读小学的女儿转到县城读书,也顺便照顾已上了高中的儿子。她把女儿安顿好,开始到处打零工挣钱,一个月一千五百元的工资使他们母子仨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夏天,出租屋里热得像蒸笼,也没钱装空调。军从女儿的嘴里知道后掏钱给她装了个空调,他的妻子为此跟他生气吵架。
由于青青跟我妹妹同龄,俩人时有联络,她多次跟妹妹吐露她想跟军复婚的愿望。她说,我就不信军就不念我们十多年夫妻情,我就不信他不看他一双儿女的份上,我就不信那个女的就那么好,除了她比我年轻……
青青跟亲友们说,不再嫁人,就过这俩孩子。亲友们无不劝她再找个合适的嫁人,毕竟还年轻,人生之路还长着呢!一个人孤苦伶仃的不是回事。
坚持了几年后,青青看到跟军复婚无望,自己也感到力不从心,于是开始去见亲友帮她介绍的对象。当见到开猪场的伟,青青心动了,伟也对青青满意。俩人结合后,仅仅过了不到两年,就因为儿女之事无法再维系下去。
又恢复独身的青青一面叮嘱媒人给她踅摸合适的对象,一面远走他乡打工,尽量给已上高中的女儿,还在上大学的儿子物质上的支持,她觉得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一双儿女是自己的,儿女如果全靠军养活,自己就会显得多无用似的,她一定要多给孩子们出点力,给孩子们的爱多点再多点。
那天,上夜班的青青傍晚忽然觉得身体不舒服,刚下班的同宿舍的女伴说送她去医院,她觉得人家刚下班回来太累了,需要歇息,说再等等看看。当女伴看出她的痛苦后,感觉有点严重,待要送她去医院时,人已经不行了。
军接到电话第一时间带着女儿前往,儿子从另一个城市也赶去。儿女要面对的是再也不会说话的冰冷的妈妈,前夫为了争取更多的补偿,据理力争地跟人家谈着钱的问题。一切都显得那么冰冷。
钱的问题谈妥,接下来就是运回青青的遗体后要埋在何处的问题。按常理,青青已经离婚,等于没有婆家,也就没有埋葬的坟茔。按农村的习俗,需要青青娘家人帮青青找个婆家。一般是没有妻子的男方去世,条件好的家庭要张罗给他娶个“鬼妻”,这个“鬼妻”就是青青这样的没有婆家的女子。男方负责管女方的一切丧葬费用。
当青青娘家人准备给她找婆家时,青青已经二十岁、正在读大学的儿子站出来,只见他脖上的青筋暴突,怒目圆瞪,脸上闪耀着明晶晶的泪光。谁敢动我妈,我跟谁玩命!我妈就要葬在我家坟茔里!军的头低着,躲闪着儿子的目光。
一切都按青青的儿子说的办,让自己的母亲回家操办丧事,入祖坟。当军现任妻子听说青青要回家时,连忙带着女儿躲了出去。
村里人看着眼前这一幕,纷纷说,青青是个苦命的人,但最后能够回归祖坟,也值了。
【作者简介】:刘志红,笔名雪飞扬、刘红,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从事教育工作,有作品刊于《阳光》《短篇小说》《佛山文艺》《牡丹》《新安江》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凄婉的爱情:孔雀东南飞
善良的杏花姐
一个女人的经历:嫁人时,父母让我多要彩礼
【阅读悦读丨小说】张引娣《莲姑》(下)
一位母亲对远嫁女儿的忠告:想要在婆家生活幸福,要做好这三件事
嫁女儿时,希望婆家多给彩礼;娶媳妇时,希望亲家少要彩礼;看儿媳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