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郭成林专栏」:地骨敛

我们这里历史上不算富,有水不深,有山不名。说到特产,也就谈不到山珍海味。想起来,最拿得出手上得台面的贵物,好像就一个地骨敛。

大概出产地方不少,它有多个名字。渭水流域那里叫地软,贾平凹老师写过,那成群结队的山区农民弯腰低头在河滩在坡上拾这东西的场景,在作家笔下历历在目。也有的地方叫地皮,还有的叫地衣,有的叫地耳,真像。有的叫地卷,与我们这里的叫法接近。甚至有的还叫什么地钱,这就有了点异样味道。我们这地方叫它地骨敛,最形象,中间那个“骨”字是个衬字,补充音节的,整个词语很有画面感。一个地,说的是地点位置,一个敛,描摹状态,合起来就是一幅画,再好不能的简笔画。不知张大千们画过没有,没的话是大欠账。叫它地钱也有道理。它的形状,的确是像钱,大致圆形的,周边翘出美妙的弧度,是古代的一枚银圆或银锭。叫它地皮就有点幽默。小时候读故事书,说有个县官来刮地皮,问长辈地皮什么意思?长辈说就是地骨敛,我就想这当县官的拾点地骨敛有什么大不了的?百姓愤怒什么?

地骨敛来历说来有点怪,悄悄地它来了,悄悄地它又走了,至今没有读懂它。当年老百姓说是羊粪蛋生的,现在坡上没了羊,这东西没见少,证明那说法不科学。有的说是黑土滋长出来的,街上家里有黑土,没见它的踪影。读书人说是一种菌类,暂且听之。它生的地方怪,一定得是在山里坡上河滩。出现的时间怪,就在小雨半停没停时。酒要微醉,月要半圆,花要半开,这种审美的“半”状态它是最懂得的。时节上说,最好的是在初春,天街小雨润如酥,小雨刚住,或者还在落如牛毛时,山坡上,河滩里,多少人低头在找,那就是在拾地骨敛了。

记得是八十年代,朋友说这东西一斤在城里能卖到100元,当时我们的月工资是42元5角,可见珍贵。现在能卖到多少,我想起码要3倍以上了。其实这也不算贵。要知道这东西一干简直就没斤成了,农民千辛万苦弄一筐子也不过几两重。更头疼的是,这东西难收拾。要把包裹的小石子筛掉,比沙大比绿豆小那种颗粒,沾的土要洗掉,这些还不算难,最难最烦的是那里边包裹的细草棒,巧妙又狡黠地被这银圆一般的东西裹着,要剔除难而又难。所以第一道关是簸捡,利用风力把那草沫子吹掉,再把那土粒簸掉,反正是费尽了工夫。最后一道工序是淘洗,这也不知道得几遍。我是怕麻烦的,拾回来就不管了。曾经有几次,我拾了一小竹篮,到村边想想那收拾的工夫,想想媳妇的唠叨嘟囔,一下子倒掉。当然也给过别人。要的就是过程,结果倒在其次,我实践得不少了。

地骨敛,没有人不喜欢的。那味道清新,有一种阳光的味道,云彩的味道,山风和空气的味道,青草的味道,山泉的味道,许多原生态的味道混合在一起,非常的清奇。逢年过节,包饺子捏馒头,或者伺候病人做点面疙瘩汤,只要放那么一点,那味道扑鼻而来,激发食欲还治病。拿来送人,自然是珍品。想当年穷苦老妪刘姥姥去贾府求助,发了多少愁,我想如果多拿点地骨敛,人家肯定喜欢。直到现在,地皮炒鸡蛋,是大小饭馆一道美味。在林州石板岩,在鹤壁一个著名农家度假村,我吃过,真是家乡的味道。

地骨敛是上天写好藏埋在草根的诗,等到雨水一落,也是泪水一润,它就饱满了,复活现身了,它是魔术师。农民劳动是累的,只在两个时节有诗意。一是秋天去摘棉花,一个就是这上山拾地骨敛。特别是后者,要说是劳动也中,说是去旅游,去复归于婴儿,也有道理。雨明明停了,有时突然又扑簌簌下起来,雨伞下望去,山蒙蒙,雨蒙蒙,远望近瞧皆蒙蒙,云下依稀杏花村。

地骨敛软,却又硬得不能再。一离开那个环境那个时间点立刻就死。所以我想,它名字中那个“骨”也可能就是实词,有骨气的意思,软中有硬,柔中有刚。有人想家养它,投撒几片到阴凉处,可惜很快完蛋。太阳一出立刻萎缩,眨眼间无影无踪了。它是家乡农民的化身,城里它住不习惯,好的条件它服不住。雨大了也不行,泡得浑身胀满,遍体脆化,不好拾了,只在春天秋天,所以它也像有性格的花。

地骨敛是独特的存在。对于长期居乡渴望走出的人,是诗和远方。对于羁旅在外的游子,它又是梦和家乡。说它是落草下野的都不错,但是它又是山区孩子的精神归宿。那天遇到两个老学生,五大三粗,听我抱怨捡的地骨敛不好收拾,九牛二虎之力用过,还是梗梗不断。他们异口同声回答:“漂嘛!只管用水漂它好啦!”好一个“漂!”哲理,诗歌,历史,禅意,都在里边了。而这些都得益于小小一枚地骨敛。

今春雨多。雨天是留给诗人的,雨点是诗人的泪滴和墨水。看到那么多诗人写雨天的诗句,离不开一个愁。 有时看着想对他们说,愁什么,哭什么,拎个小竹篮跟我拾地骨敛去,我知道哪里有。

2023年5月30日细雨中
【作者简介】:郭成林,资深语文教研员。性憨直,人爽快,文笔老辣,常有佳作发表于报刊、平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雨中漫步(随笔)
地下太岁,地上地耳,都是农村挣钱的好宝贝。
​四月春日,小雨微凉
【来稿选粹】雪荷 |山野无涯-夏
【广东】郭钊玮《​暴风雨》指导老师:秋月
胶东乡村影像:一场小雨过后,花生地里热闹了起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