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人驾到:五龙太平寨【王银合】

村南高山之巅,有寨名曰太平寨。上有老君庙,石碓臼遍布其上,故又称“碓臼岭”。虽只三里之遥,但山高路险,未尝登也。

壬寅岁暮春时节,回老家小住几日,邀堂兄王和平一同前往,访古寻幽、逛山观景,太平寨便是首选之地。堂兄曾经到过几次,对情况比较熟悉,这次有他来做向导,感觉踏实多了。

走在盘旋的山路上,听着堂兄讲过去登山的情景,欣赏着道边迷人的风景,心情很舒畅,一点也没有感到累。约一时许,便到了半山腰的绝壁洞口处,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修建风格水库时打通的引水洞,洞长大约有300米左右,宽3米,高2米多。原计划山另一侧的水库建成后,通过此洞,把水引到山下,供山下的几个村庄生活、生产用水,不知何因,风格水库中途停建,这个引水洞便成为通往大山深处的便捷通道。

穿过风格隧洞,便是已殇的风格水库雏形,仍有一泓清澈的泉水,通过地下管道,引到山外面的楞石村,供村上人吃水,只是水流量和过去无法相比。这里曾有二十余户人家,因修风格水库,都搬到了山外的石官村,四十多年过去了,这里真正成了一片静谧的世外桃源,周围树木茂盛、谷深涧幽,坐在池边,凉风习习,真是畅意极了。让人身心得到了彻底的放松,完全忘却了尘世的喧嚣。

隧洞的上方山顶,便是太平寨,仰望山顶,壁立千仞,高不可攀。从这里开始,才称得上是真正的爬山了,沿石级而上,台阶逼仄陡峭,蜿蜒盘旋。行至半山腰一绝壁悬崖处,旁边没有荆棘藤蔓,又无护栏,视野开阔,不经意往下瞥了一眼,倒吸一口凉气,深不见底,顿觉两腿发软,几欲不前。然恐堂兄嘲笑,只好俯下身子,两掌撑地,攀石级缓缓而上。听堂兄说,过了这段儿就安全了,且提醒我“不要向下边看,只看前方。”就这样,硬着头皮、战战兢兢地过了这段险峻处,来到一安全的转弯处,坐下小憩片刻,继续攀登。且行且停,走着走着道旁又出现了荆棘灌木,好象一道天然屏障,顿感安全了许多,心情豁然开朗。山路也逐渐变缓,堂兄告诉我快到山顶了,但离老君庙还有一段距离。稍作休整,便又前行。须臾,来到一个用石头建造的大门前,已是满头大汗,气喘吁吁。我想这应该就是山门了吧。

终于登顶了,山顶怪石嶙峋、奇松挺拔;山桃树漫山遍野,郁郁葱葱。放眼望去,远处群山连绵、沟壑纵横。过了山门,不远处便是伟人和元帅塑像,站立塑像前,向老一辈革命家三鞠躬,向他们献上了深深的敬意。前面的旗台上,红旗迎风飘扬,象征着祖国繁荣昌盛!在这里已经望见前方约百米开外的山头上,有几座高低错落的房子,我知道那就是老君庙了。

堂兄无心欣赏风景,只顾着去挑选、采伐称意的山桃树枝干,用来作拐杖。受其影响,我也是边走边寻,终于弄到三四根比较称意的红桃木。抬头一看,已到长长的石阶前面,拾级而上,穿过拜殿,便是老君堂。坐北朝南,是一座四璧都用石头建成的一大间无樑殿,就是顶棚也是用石板一层层环绕叠合,最后用一块石板盖顶而成,俗称“海螺甃”。上面再用瓦覆盖,从外表看也是硬山顶蓝灰瓦覆盖。门匾上阳刻“泰微玉清宫”五个大字。东西两侧各有一通石碑,西北边一石板平台上,竖有一面红旗。站在旗下,居高临下,整个五龙盆地尽收眼底,使人心旷神怡!

进得殿来,塑有老君神像一尊,身披道袍,坐于案上。左右两侧各有一通石碑,因室内光线昏暗,看不清碑上的字迹。大概是后来修缮时捐款者名单及金额。因来时仓促,没准备供品,幸好堂兄带了水果饮品,权作祭品供于案上,焚香三柱,祈求神灵保佑,一切平安!

因年代久远,又屡遭风雨侵蚀,殿外的两通石碑表面已风化,有些字已无法辩认,大致看了一下,东侧碑刻是康熙十六年(1677)“重金粧老君堂碑记”,大部分字已看不清,不在赘述。西侧碑文记述了“太平寨” 名字的来历及棲真观修建缘由,略知此庙建于明崇祯十一年,早在元末顺帝时期,红巾军(又称“红军”)起义,攻入林县境内,万有余人来此山上躲避战乱,全部脱离危险,因而名曰太平寨。怠至明末崇祯六年春,李自成领导的起义军又进犯林县,“纵横无敌,其视红军更枭十倍,但见天地为之失色,日月为之无光,嗟哉!吾辈其无生矣”。幸亏有此寨,上万难民来山上避难,皆安然无恙。“虽太平之保护,寔神明之默祐也”。为感谢太平寨的保护、报答神明的庇祐之功,在善士刘应太的倡率下,募捐筹资,修建老君庙。“自二月十三日建,功至十一月朔(初一)而告成矣。又名曰太平寨棲真观焉”。阅毕碑文才知,此庙还有这么一个具有道教文化内涵的名字,由此可见,“棲真观”才是这个几百年道观的正式名字。

元末明初和明末清初,战乱频仍,民不聊生。当年万余民众在此躲避战乱,不难想象,他们的生活是多么的艰苦,随处可见的石碓臼就是最好的佐证。经历了漫长岁月的洗礼,这些石臼依然仰卧在高山之巅,面对苍穹,诉说着当年老百姓的艰辛。

不知不觉,时已过午。堂兄早已饥肠辘辘,坐在殿内一隅,取出带来的水果饮料,招我一起食之,缓解饥渴。两人边吃边聊,好不惬意。原计划游罢这里,再到不远处的岗泉村转一转,无奈堂兄已体力不支,只好休息片刻,准备返程。

我恐高,回顾来时那段险峻之路时,仍心有余悸。堂兄只好带我从山的另一侧下去,虽然是一条羊肠小道,弯弯曲曲,但两旁荆棘密布,挡住了视线,看不到下边的万丈深渊,况且又有红桃木拐杖的助力,比来时轻松多了。归家已下午三点。

晚上从网上查阅得知,“太微玉清宫”乃玉皇大帝宫殿,至于太上老君居于何处,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一说居大罗天太清仙境的“大赤天宫”,也有说太上老君的道场在大罗天玄都洞的“八景宫”,《西游记》里老君居三十三重天离天恨的“兜率宫”。也许古人笔误,或另有他因,不得而知,孰是孰非,在此不作讨论,望广大宗教爱好者共斟酌之。

二0二二年初夏于林州

【作者简介】:王银合,林州五龙人,业余文学爱好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
岔上村(古院落)、后交村(泰山庙)、石家庄村(净居寺)
再入捎近
【洞庭作家】刘朝朝/天井山,我曾经的后花园
登北玉皇山记
夏日一年四季的盛宴(连载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