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常忆起家乡的老井》刘小亮

故乡的老井

一个幼子离不开母亲的哺育

一个村落离不开老井的滋养

自古便代表着故乡

故乡

怎可遗忘

我们村有着几千年的历史

自古有三泉九井之传说

至今还会找到六口活水井

村东的老东井水质最好

建有井台、井亭和辘轳

井绳头端有十几个铁环

打水时巧妙地套住桶梁

随后有了红旗渠水 旱井水

但人们还是习惯去老东井挑上一担

作为专门的饮用水

因为它始终代表着家乡甘甜清澈

在当时谁家住的离井近

是很幸运的

离我家最近的是南台井

南台不出五十米有三口老井

可想当年人们来来往往 热闹非凡

井边是一大片菜地

井水常把它们浇灌

井台边有专门洗衣服的大石槽

农闲时三三两两的妇女们

常来这洗洗涮涮

一边忙着手中的活

一边闲谈着东家长西家短

传播一些马路新闻

共同描绘出一幅辘轳 女人和井天然图画

说笑声  打水声 洗衣的棒槌声

再加上时近时远吱纽吱纽的挑水声

共同演奏出一曲井台交响乐

炎炎夏日

农忙回来

赶紧从井里拽两桶水

趴在桶边直接牛饮起来

也顾不上桶中的涟漪还会呛住了鼻眼

咽下去的是一阵阵甘甜

留在脸上是一片片清凉

买来的西瓜也常先到井水里凉凉

冬天用它洗衣洗菜也不感觉得冰冷

它是天然的夏天里的制冷机

冬天里的热水器

老井的路上

一老一少往家抬水吃

老奶奶在后  小孙女在前

扁担上的水桶往后移了又移

奶奶恨不得把桶抱到怀中

生怕压疼孙女的肩膀

奶奶小脚步履跟跄

孙女小身板走了稳健

老奶奶望着小孙女

脸上露出了发自内心满意地 期盼地笑

上三年级时

大人不在家自己造饭

看着吃完的水是望底兴叹

邻居大娘悄悄地挑满了水缸

小时候  我家劳力少

乡亲们经常帮忙

多好的父老乡亲

只是自己长大后无力回报家乡

想一想吃水不忘挖井人这句老话

心里确实是愧了惶

记得第一次学挑水

好心的大爷帮我拽了两个半桶水

担钩挽到最短

在汗水伴着遗洒的井水路上

挑水的人们匆匆忙忙

我确是东倒西歪  停停歇歇

如同走了一次二万五的长征才算进了家门

迫不及待向母亲诉说刚才的苦衷

母亲大人只是淡淡地说

这样的年龄半担水早该挑回来了

没有多久村里按上自来水

我们成了幸福的一代

再往后的儿女他们

认为水来自自来水那是理所应该的

估计水井与红薯窖也分不清了

背井离乡的游子

临行时抓一把故乡的黄土

水土不服情况下

把她稀释成带有家乡元素的井水

做一碗家乡的

小米稀饭 手擀面 老锅菜

这正是身在他乡的无奈

用此来减少对家乡思念的情怀

如今

南台的老井

废了一个 封了一个

只有一个勉强在用

这凄惨的老井

长满杂草

默默地向岁月述说它的迷茫

有谁还会忆起它曾经的辉煌

有谁还会感慨这岁月的沧桑

井旁的路通向远方

是乡亲们的成长路  奋斗路

背井离乡的游子

已渐行渐远

梦还在念念不忘

井 故乡 故乡的老井

几回回梦里重现

几回回梦里重见

再回首看一看

再回眸望一望

再也尝不到井水的甘甜

再也看不到井路的匆忙

待到叶落归根时

再回到这魂牵梦绕的故乡

【作者简介】:刘小亮  70后,林州有线电视台工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朱良启丨村头的那口老井(散文)
老 井
故乡,那口老井 | 季琰
老井泉香
【西散原创】韦玉红作品 | 故井流年
谁看见老井的悲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