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民间故事:女子不嫁公子嫁乞丐,父母不赞成,三年后方知女儿眼毒

话说古时候在吴县,有个女子叫刘月英。她出生在大户人家,家中藏书很多。古时候大户人家的女子,大都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刘月英喜欢读书,加之人也聪慧,13岁便将家中藏书读了个遍。她便央求父亲刘贵,去苏府借点书回来。

刘贵训斥她说:“古人云,女子无才便是德。你一个女孩子家,只要懂得三从四德,多练习女红就行了。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你又不能去考功名。女人太有才,反而不容易找婆家。你呀就别整天想着读书了,有空多练习一下女红才是。”

刘月英不赞同父亲的说法,她反驳道:“爹,古人的话未必句句都对。有才无才,跟有德无德是两码事,之间并无必然的联系,怎能混为一谈呢?再说了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话一听就是心胸狭隘的男人所说。

说这话的人肯定听不进别人的意见,认为女人无须有才,听话顺从丈夫就是德,这是大错特错。人得意时易骄傲,人一骄傲就会犯错,落魄时又易气馁,人一气馁就会一蹶不振。人都有犯错的时候,如果女子无才,丈夫犯错却不能劝谏,又怎么能算是一个贤内助呢?又怎能称得上有德呢?

英明的唐太宗,还需要身边有个魏征呢。所以女子多读书没错,读书才能懂道理,方能明辨是非,知其黑才能守其白,方能趋利避害,日后才能更好的相夫教子。丈夫犯错能及时提醒劝谏,这才算一个有德的贤内助。”

刘贵听后,虽然觉得有那么一点道理,但还是不愿意去帮她借书。最后是刘月英天天烦着他,他才不得不去苏府借书。苏家祖先曾官至吏部侍郎,后来因得罪权贵被罢官,便回到吴县做起了买卖。经过三代人的打拼,苏家攒下了万贯家财。

刘家与苏家在生意上有些往来,所以刘贵与苏老爷也算是熟人了。当刘贵来到苏府借书时,苏老爷感到很好奇,他知道刘贵家中也有藏书,而刘贵并不好读书,所以就询问是为谁借书。

刘贵并未隐瞒,而是将实情相告,叹道:“哎,一个女孩子家读那么多书有何用?我怎么劝她都不听,我就怕她以后不好找婆家。”苏老爷倒是个明事理的,手捋胡须说道:“我赞成月英侄女的说法,读书不是坏事。

我家那个混小子,整天就知道舞刀弄棒,想当什么大侠。想劝他好好读书,可他根本就不听。他要有月英侄女一半懂事,我就不用为他将来发愁了。”刘贵说道:“文轩贤侄有一颗仁义之心,这是好事。男孩子嘛都好动,等娶了媳妇就会变得稳重些了。”

苏老爷闻言,突然灵光一闪,说道:“我儿子跟你女儿年龄相仿,不如咱们结成儿女亲家,不知刘老弟意下如何?”刘贵想了想,觉得苏家的生意比自己家的大多了。如果两家联姻的话,有苏家的帮助,刘家的生意会更上一个台阶,于是欣然同意了。

没多久,两人就为刘月英与苏文轩举办了订婚酒宴,待两人18岁就正式成亲。只是两年后,苏老爷因病去世,苏文轩只会舞刀弄棒,不懂得打理生意,被竞争对手黄家连翻打压,买卖接连亏损,最后连家产都赔光了,只剩下一座老宅。

后来又跟人比武打赌,谁输了就当三年乞丐。苏文轩比武输了,他信守承诺去当了一名乞丐。一天,在刘家的花园里,丫鬟小翠气愤愤地对刘月英说:“小姐,黄家太可恶了,把苏家吃得连骨头都不剩。

苏老爷在世时,他们哪敢如此猖狂。现在姑爷好可怜呀,每天都要到街上要饭,晚上还要睡在破庙里,当真是有家不能回。”刘月英却是一脸的平静,说道:“只要他人平安无事就好,钱没了可以再挣。商场如战场,让他裁一个跟头,也不是什么坏事。

谁让他不听苏伯父的劝说,不好好读书,这下他应该知道自己的缺点了。苏家与黄家的实力本来旗鼓相当,苏伯父去世后,黄家又将女儿嫁给了新来的县令徐大人,此消彼长,苏家想不败都难。他经此一劫,应该能听得进劝。

小翠,你拿三本书去破庙。告诉文轩,男子汉大丈夫从哪跌倒,就从哪爬起来。只要他读透这三本书,一定能重振家业,告慰苏家的祖先。”小翠问道:“小姐,是哪三本?”刘月英回道:“就是我写注解最多的那三本。”

小翠点点头,说道:“我明白了,我这就去办。”两年后,月英与小翠在房间闲聊。小翠高兴地说道:“小姐,姑爷现在每天晚上都悬梁刺股,苦读你送给他的书。”刘月英也非常高兴,说道:“他人不笨,只要肯用心学,日后定会有所成就的。”

两人说话间,另一个丫鬟小桃进来,说道:“小姐,老爷叫你去书房见他。”刘月英听后不敢怠慢,径直朝书房而去。到了书房,先给刘贵行了一礼,问道:“父亲唤女儿来有什么事吗?”

刘贵说道:“女儿呀,你前天是不是去庙里烧香了?”刘月英点点头。刘贵继续说道:“那天黄家的黄亚山也去寺庙,他看见你了。他今天来跟我提亲,说想娶你为妻。爹觉得呢,黄家现在势大,如果我们两家联姻,对我们刘家好处颇多。”

刘月英不悦道:“爹,做人怎能这样势利呢?再说了,一女不嫁二夫。我跟文轩是订了亲有婚约的,我怎能再嫁给黄公子。”刘贵说道:“有婚约咱们可以解除婚约嘛,苏文轩现在就是一个乞丐,而黄亚山是一个富家公子,孰强孰弱,该如何选择还用我教你吗?”

刘月英说道:“爹,我喜欢苏文轩,不管他是不是乞丐,我认定他了。”刘贵不悦,板起脸说道:“我不赞成,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你的婚事我说了算。”刘月英见状,知道只能讲道理,不能跟父亲杠上。

她想了一下,说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今日富有的人,不代表明日也富有。今日贫穷的人,不代表明日也穷。世事无常,人生如棋,一招不慎满盘皆输。爹,你觉得苏家与黄家,谁能笑到最后?你可得想清楚了,如果把我嫁错了,可是会连累咱们刘家的。”

刘贵不假思索,回道:“这还用问吗?当然是黄家啦,黄家可是有县令撑腰的。苏家现在这副模样,难道还能东山再起吗?”刘月英说道:“爹,你错了,笑到最后的肯定会是苏家。苏家有三胜,黄家有三败。

黄亚山就是个纨绔子弟,文不成武不就只会吃喝玩乐,现在黄家主要是靠黄老爷在撑着。那天黄老爷不在了,黄亚心根本撑不起黄家,而且他流连于烟花之地,使得身体赢弱不堪。一旦受到重大打击,情况堪忧。

反观苏文轩他常年练武身体强健,虽家遭巨变,但他能挺过去。他以前也有缺点不听人劝,可是经此一劫,他已经变得成熟许多,而且现在每天晚上都在苦读,日后必有一番作为,此乃人胜也。

黄老爷将女儿嫁给县令徐大人,想借徐大人的势力扩张生意,短期内确实获得利益。但这一步棋,却是给黄家埋下了祸根。徐大人是户部尚书的侄子,看似前程似锦,其实不然。皇上年事已高,过不了几年太子便可当登大宝。

户部尚书与太子的老师不和,太子登基后,肯定扶自己的老师上位,户部尚书只得辞官让贤,这便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县令徐大人好财,徐黄两家勾结在县里干的那些事,别以为没人知道,只不过是惧怕户部尚书的势力,才没人敢动他。

只要户部尚书一倒台,县令徐大人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到时候把出萝卜带出泥,黄家肯定也难逃一劫。反观苏家,虽然苏老伯不在了,但以苏老伯的聪明睿智,肯定留有后手。他是走一步看三步的人,他应该知道文轩不是黄家的对手,去世之前肯定有所按排,此乃谋胜也。

黄家在生意场上甚为霸道,得罪了不少人。日后只要黄家一露败象,肯定会有不少人落井下石,这便是墙倒众人推。反观苏家素以仁义传家,平日里行善积德的,生意场上更不会赶尽杀绝,有不少商家还得到过苏家的恩惠。

所以苏家这次败落,只是遭到黄家一家的打压,其他人并没有为难苏家。因为惧怕黄家的势力,虽然这次其他人没有出手相助,但日后黄家败落苏家东山再起之时,我相信会有不少人伸出援手,此乃义胜也。所以,爹不管为了我自己,还是为了我们刘家,我嫁给文轩才是正确的选择。

我们刘家也是商户,做生意最讲一个信字。信誉需要日积月累才能形成,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可是只要我们一次不守信用,多年积累的信誉就会烟消云散。如果我们毁婚的话,对我们刘家的信誉是巨大打击,还请爹你慎重考虑?”

刘贵听罢,想了想,觉得女儿说的也有点道理,但又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于是问道:“女儿呀,可是现在黄亚山看上你了。咱们要是不同意的话,肯定会得罪黄家。现在黄家势大,咱们刘家可没有实力跟人家掰手腕,该怎么办才好?”

刘月英想都没想,说道:“这个简单。黄亚山无非是看上了我的容貌,只要我变得丑了,他肯定就不会来提亲了。我在一本奇书中看到过一个药方,只要吃这个药,人的身体就会发出臭味,脸上会有黄斑。这时我跟黄亚山见一面,就说我生了怪病,他自己就会打退堂鼓。其实这是一个养颜方子,主要是排出人体的毒素,十天后就自己恢复正常了。”

刘贵闻言,就按女儿说的办。第二天,黄亚山见过变丑的刘月英,果然就另寻新欢去了。一年后,苏文轩与刘月英都十八岁了,而苏文轩当乞丐的期限已满,回到了老宅居住,两人就顺理成章地成亲了。

就在成亲后的第2天,老管家拿了一封信给苏文轩,说道:“是老爷临终前交给我的,让我等少爷你成亲后再将信交给你。”夫妻俩拆开信看,只见上面写道:“儿呀,爹知道你有一劫。幸好当年爹给你定下了一个聪慧的媳妇月英,爹在当初你种的那棵松树旁,埋下了5万两银子,为的是让你有本钱东山再起。

你以后要多听你媳妇的话,以她的聪慧与远见,肯定能帮助你重振家业的。”苏文轩问道:“娘子,咱们接下来该怎么办?”刘月英说道:“黄家势大,咱们不可与之争,应该先避其锋芒,先去外地默默发展积攒实力,待这里有变,我们再回来重振家业,那时将会水到渠成。”

苏文轩点点头,按刘月英说的办。又过了两年,新皇登基户部尚书被罢官,徐县令被监察御史查出贪没公款,请黄家修河堤偷工减料,被撤职查办。黄家的生意受到了重创,以前被黄家欺压的商户联合起来,一起对付黄家。

而这时,在外地积攒足实力的苏家归来,给了黄家致命一击,黄家生意破产,黄亚山身体本来就弱,经受不住打击,竟是一命呜呼。刘贵这才真正见识到,女儿的眼光独到与远见卓识。苏文轩夫妻俩,尊家训以仁义传家,两人一辈子乐善好施,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民间故事:男子办喜宴,给过路乞丐一碗肉,乞丐:你活不过七日
故事:夫妻俩好心收留男子,男子却提出过分要求,让夫妻俩睡柴房
《赘婿》
《双魂记》第二卷第六十三章 内忧外患,子承父业
民间故事:员外归家途中,见乞丐晕倒救回家,乞丐说他不是你儿子
虎毒不食子,汉武帝为何非要逼死太子刘据?这背后满满的都是套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