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3298,,“消失”的创造力
还是孩子的时候,我们陶醉于想象的世界——让人变小的药水、穿西服的兔子、微笑的柴郡猫等等。我们想象着外面的世界是否就像爱丽丝梦游仙境那样,神奇、奥秘。可随着我们渐渐长大,我们“放弃”了那些幻想世界,而转向现实世界——在这个世界里,蛋糕就是蛋糕,兔子就是兔子。我们的好奇心和我们的想象力一样越来越小越来越小。人们在这样的处境下,开始寻求着创造力。

  “标准答案”扼杀创造力

  曾经,美国有一位母亲状告孩子所在的幼儿园。状告原因是,孩子在接受幼儿园老师教字母O之前,能把这个字母想象成苹果、小嘴巴等形象;但在老师教了她之后,她就只说字母O了。孩子的母亲认为,幼儿园老师扼杀了孩子的天性,压制了想象力的发展。这个官司引起很大关注,最后,法院判决母亲胜诉!这个案例,让人震动的不是法律层面,而是对孩子创造力的尊重和保护。

  字母O是我们所熟知的标准答案,而与“标准答案”类似的,是我们设立的一个又一的“标准”,比如我们对好孩子的定义,是安静看书写字读书,而不是爱破坏成绩又糟糕到不行;我们对好员工的定义是按时上下班,工作不出错,听话并完成该完成的任务;我们对好伴侣的定义是需要的时候在身边,也能保持彼此独立的空间等。可幸运的是,有部分人没有按照大多数人设定的标准走完生命的流程,于是我们看到迈克尔·菲尔普斯从“坏孩子”变成飞鱼,马克·扎克伯格从普通大学生成为facebook创始人……

  创造力有一个核心的特点就是多样化,它既强调个体思考方式的多样化,又强调个体能力的多样化。而“标准”是多样化的对立面,它对创造力的扼杀,便是否定了多样性,把个体看成是一个学习者,而不是一个创造性的问题解决者。

  “害怕被批判”束缚创造力

  假如小时候的我们象征着无拘无束的创造表达,青春期的我们则代表相反的情况——开始在意别人的看法。而很快,只需要几年时间,这种在意他人评判的恐惧,会贯穿于我们整个成年时光。

  “害怕被批判”某种程度上来源于一个人的自我认识模式——僵固式思维模式。这种情况下的人们会害怕犯错误,面对他人和世界采取相对保守的态度。脑电研究发现,在反馈其能力水平时,他们的注意力表现得最为集中。不妨仔细回想一下,你是否有一些奇妙的创意或在大会上想提出新颖的idea但最后还是想“算了吧,这样也挺好”?

  与此相对的是——成长式思维,这样的人相信智力等能力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而提升的。如果问他们觉得自己最成功的时刻是什么,他们会回答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难的时候;他们往往看重在过程中自己的努力以及获得的提升,而不仅仅以结果论成败。他们对于世界是探索的态度,也因而,敢于不断地创新。

  在一项团体行为研究中,研究员发现,成员都是成长式思维的小组合作会更好,大家都更坦诚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而僵固式思维的人因为担心自己的意见不能够被接纳,而没有很高质量的讨论。

  如何塑造我们的成长式思维,拥有更多创造力的表达?

  1.接纳自我

  要知道,完美的自己并不存在,接纳自己是不完美的,有不可克服的缺点的,在这个前提下,我们走出创新的第一步——敢于尝试。

  2.觉察自己的“僵固”想法

  僵固式思维和成长式思维是可以在同一个人身上同时存在的。比如可能在工作上是僵固式,但在业余兴趣的发展上是成长式。那么该如何察觉自己的思维模式呢?我们可以问问自己以下的问题:

  a.你认为智力等的能力是天生的还是可以通过后天努力提高的?

  b.当别人的表现比你更好得时候,你是会认为对方比你聪明有才华呢?还是因为他比较努力用了比较好的策略?

  c.你理想的爱情关系是对方和你完美地相容,还是彼此互相倾听和讨论对方的心声甚至是异议?

  d.你认为成功的标准是做到自己的最好,还是没有犯错?


  3.制定可执行的成长式计划

  我们多项重要的认知能力在四五十岁才达到巅峰,所以不要轻易给自己设限。结合当下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合当下可发展和提升的小目标,诸如每周读一本书,运动三五次,培养一个爱好等。

  在成人的世界里,重拾创造力,保持对世界原初的好奇心,生活将更加有趣。

  作者:中智职业心理健康中心 易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孩子的创造力是怎样消失的
教孩子,思维比知识更重要(附图)
“幼教杂说”之二十四:《这孩子是不是离经叛道?》
如何在家培养我们下一代的创造力?
父母必看:培育天才孩子的秘诀
你的孩子具有创造力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