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宋代经学哲学研究的新视点

《宋代经学哲学研究》系列丛书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重大项目的后期成果,项目主要负责人为中国人民大学著名学者向世陵教授,丛书由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由三卷组成,分别是:《宋代经学与哲学基本理论卷》(向世陵)、《宋代经学与哲学儒学复兴卷》(高会霞杨泽)、《宋代经学与哲学理学体贴卷》(王心竹吴亚楠),这三卷立足于经典、儒学、哲学三方面的融通结合,绕开当代西方哲学话语系统的框架和理论思路,从儒家内在理路梳理并诠释了新儒学产生的轨迹及建构过程。三卷丛书论证角度各有差别,既有历史的依据,又有理论的分析,但中心线索不离新儒学的核心话题———“性与天道”,充分论证了新儒学的理论不仅是性命的沟通,心性情的关联,更是心迹的统一,心即理。这既区别于汉唐“旧”儒学的章句训诂,也与西方哲学向“物理学之后”追寻超越本体的路向不同,体现了新儒学不仅是学问,更是修身的基础,它需要满足儒者安身立命和精神寄托的需要。

其中《宋代经学与哲学儒学复兴卷》是一本综合性考察经学、社会、儒学之间互动互涉引起儒家思想的变革与复兴的学术性著作,立足于研究唐宋转型期经学的发展轨迹及新儒学的发端过程。因此,从时间上来说,本书对新儒学的研究上推到唐代,唐代儒学不但在经学层面作为汉学与宋学的过渡,而且在哲学上也是从玄学和佛学向理学过渡的一个比较紧要的阶段。本书突破了学界对唐代儒学研究的匮乏与不足,力求阐明从唐代到宋初经学发展的内在理路,阐述了唐代儒者在儒释道三教并存、儒学不振的局面下是如何“破旧”与“立新”的,集中展现了唐代儒学在理学兴起时的作用和价值。

在内容方面,本书从经学与社会政治、经学与文学、疑经思潮的产生、《五经》的分化与转向、经学与哲学等几方面展开阐述,论证了儒学从经学升华到哲学、最终形成新儒学这个过程。唐代经学与儒学内部进行了很多变革,如解经方式上,儒家抛弃了汉儒的注疏之学,由注重章句转向强调经义。在礼学领域开始兴起疑经疑传之风气,中唐新《春秋》学派也引发了“舍传求经”、“以己意解经”的新思潮。唐代强调实录的史学原则对经学也产生了直接影响,使得儒家的圣人和传统经典在史实方面受到怀疑。“疑古惑经”的出现是唐代经学发展的必然结果,对于经学和儒学的创新都具有重要意义。文学是经学与儒学的文字载体,又以经学和儒学为思想源泉,三者密不可分。唐代中期,以韩愈、柳宗元为代表的一批文学家发起了古文运动,推动了文学变革,文学革命同时推动了经学的发展,促进了经学的解放与创新。

唐代儒者在寻道的过程中,也取得了积极成果,儒家学者从不同路向展开了探索,或者回归儒家经典寻找心性资源,卫护儒家之道;或者吸取佛老思维另辟蹊径,在此基础上,《五经》开始分化,新的经典也逐渐凸显。中唐时期的学者已经提出了“何为性”和“如何修性”的问题。唐代学者对“道”的追寻以及对“性”的思考,实际上是对儒家的本源问题“性与天道”的自觉回归,宋代理学家正是接续此问题进行哲学构建才完成了儒学的复兴。因此,唐代儒学在儒学的复兴中具有重要作用和价值,这对唐代儒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当然本书也有不足之处,就是在理论创新的同时对一些具体的史料及论证过程应该更加严谨,有些论断的提出也需要更加仔细地推敲。总的说来,对学术界研究经学、哲学、儒学特别是唐代儒学来说,可谓是一部具有很大学术价值的原创性著作。

(作者单位: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音频说“宋” 03丨杨立华:北宋五子与他们的时代
复旦教授:经学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要克服西方哲学对中国宗教之遮蔽
【礼乐书院】经学、哲学与国学
经学如何在“中国哲学”中安身?
明清之际的学术话语转型与儒学的转折(魏长宝)
儒学 发展简史(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