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亲见格萨尔艺人:他从白纸上读出了神授的文字!

(著名的格萨尔王)

2013年的夏天,跟西藏文化界知名的两位藏族前辈一起重走了唐蕃古道。

冲着他俩的名声和人缘,这一路,我收获了不少典故八卦,也亲见了许多现代人眼中匪夷所思的事儿。

其中一件,就是著名的“格萨尔神授艺人”。

那是在玉树的时候,当地文化界的彭达老师请我们一行吃饭。

最好的青稞酒,最好的酸奶和酥油茶,几大盘藏式馍馍和炒青菜。但最多的,还是堆得跟小山一样的手抓牦牛肉。

席间,大家正传递切肉刀子,忽然有一位穿着盛装的牧民走到帐篷中间——他头戴一顶四边形的、色彩鲜丽的奇特帽子,身上穿着华丽的藏袍,腰刀上装饰着绿松石、红玛瑙等各色宝石——跟着,面对我们微微颔首。奇怪的是,立即有人上前递给他一卷卫生纸。对,就是厕所里最常见的那种卷筒纸。

大家正纳闷,牧民随手从卷筒纸上扯下来一截,搁在眼前展开,就开唱了。我听不懂他唱的是什么,只觉得仿若滚珠般流利,音韵优美。奇怪的是,他的视线从未离开过那一截白绵纸,似乎那是个能滚动字幕的ipad。

“这是我们玉树最有名的格萨尔神授艺人洛珠”,彭达一边切下一大坨流油的肥肉,一边介绍,“他原本只是个普通牧民,也不识字,一天下午在草原上放羊,躺着睡着了。没过多久,天上就开始打雷闪电,他在梦里面,清楚地看见格萨尔王骑着马来到他的面前,授权给他讲自己的传记。醒了以后,洛珠忽然就能唱大段大段的格萨尔故事了。但有个条件,一定要对着一张白纸。哪怕是张餐巾纸都行。”

我一下子就跳起来了——

传说中的格萨尔神授艺人啊啊啊啊啊!!!

活生生的格萨尔神授艺人啊啊啊啊啊啊!!!

(据说这位是能讲述最多格萨尔故事的神授艺人)

要理解我的震惊,你们得先了解下什么是“格萨尔神授艺人”。

格萨尔王,是藏族民间最崇敬的草原英雄;格萨尔史诗,是藏族人民集体创作的世界上最长的史诗。

传说一千多年前,西藏各部落受到妖魔鬼怪的侵扰,民不聊生。于是,慈悲的释迦牟尼佛派白梵天王的小儿子下凡帮助黑头藏人。天王之子在岭国转世降生,被邪恶的叔叔晁同排挤,与母亲流落到最贫瘠的地方做牧童,饱尝人间疾苦。

格萨尔12岁时,叔叔晁同倡议各部落赛马,讲好条件谁赢得比赛谁就可以称王,并迎娶绝代佳人珠牡。少年格萨尔骑着一匹瘦马,在神助之下一举夺魁,从此称王。称王之后格萨尔南征北战,斩妖伏魔,完成了拯救使命,重归天界。

嗯,以上就是《格萨尔王传》的梗概。

(格萨尔王史诗的一部分)

梗概很简单,铺展开却非常巨大。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求格萨尔王别打),这类似于一个RPG游戏,主线是主角从一个孤儿成长为一代大侠,但这个过程中,孤儿会不断打怪、遇到新怪、打新怪、又遇到新怪、再打新怪……而且每一次打怪的情节、地点都不一样。

《格萨尔王传》也一样,这是一部民间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诗,在藏地口耳相传,汇集起来足有数十万卷,规模远胜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

这么长的史诗,从前西藏识文断字的又大多数是出家人,怎么流传呢?

答案就是:格萨尔神授艺人。

他们大多都是康巴人——西藏那曲昌都,青海玉树、果洛,四川德格……这些正是昔日格萨尔王降生、成长、放牧、征战过的地方。

他们平时看上去和常人没什么不同,可一旦把格萨尔艺人特有的“故事帽”一戴,把腿一盘,闭目沉思一会,便会像通了电一样精神抖擞,一声“噜,嗒啦,嗒啦”之后,千军万马就从嘴里奔涌而出。

(故事帽。格萨尔王艺人的“标配,一般具四面,但也有不一样的形制)

所有的藏族人都知道,格萨尔神授艺人是被格萨尔王选中的,这些人在“神授”之前都是非常普通、甚至不认识字的老百姓,但经过一次“神授”,就会成为传奇般的“说书人”。

比如,已故的西藏最有名的格萨尔艺人桑珠,曾在梦中见到格萨尔王保护自己,醒来后便能说格萨尔故事,曾录制45部共2114盘磁带的《格萨尔王传》;

另一位艺人扎巴·阿旺洛桑年幼时梦见被一个青面骑士开肠破肚,把经卷装入其中;

女艺人玉梅,少女时代大病一场,病愈后就会说唱《格萨尔》了。……

(也有女艺人哦)

抄一段《格萨尔》学专家降边嘉措的评价:

“一个生长在偏僻山村和牧区,目不识丁的农民或牧民,为什么能够讲述十几部乃至几十部史诗故事,吟诵十几万、几十万,乃至上百万诗行?若将他们的唱词全记录整理成文,有几百万、乃至上千万字,那是厚厚的几十部书。他们是怎样学唱,怎么记忆的?这样的艺术天赋,令人惊叹,惊叹之余,也使人感到疑惑不解。”

以前呢,我只是听说过“格萨尔神授艺人”的存在,此刻,活生生的格萨尔神授艺人竟近在眼前,难免会激动得不行。那些带腔调的藏文长诗虽听不懂,却也能从跌宕起伏中听出战况的激烈、离别的忧伤、重聚的欢喜……

在这位需要凭借看白纸才能读诵的洛珠之后,又陆续上来了两位艺人,他们倒是不需要凭借任何纸张,直接就能开唱。不过,彭达说,他们各自只熟知《格萨尔王》传中的一部分,能唱最多的还是洛珠。

艺人们唱完后弯腰答谢,走出帐篷喝酥油茶去,我赶紧拽着一位懂汉藏双语的大叔离席追出去,好奇地逮住洛珠问个不停。

“为什么要拿着一张白纸?”

“可以读到文字,一行一行地流动。”

“只有你一个人能看到吗?”

“对啊。”

“那你什么都能读吗?”

“是的。”

“人的命运呢?”

他思忖了一下,“可以”。

于是,我让他讲一讲我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洛珠也是盯着白纸,简短地念了几句。翻译出的内容,让我一时有些失语——虽然仅百余字,却的确符合我从小到大的命运轨迹。至于未来,嗯,以后看能不能应验。

想了想,我使了一个“坏招”,“洛珠啦,麻烦您给我读一段《红楼梦》。”

我估计洛珠压根儿没明白《红楼梦》是什么,可他完全不怵,对着白纸滔滔不绝地吟咏起来。翻译大叔一听傻眼了,“你说的是什么,我怎么一句也听不懂!”可看着洛珠,却丝毫没有“打住”的意思,还是又顺又滑地念下去。我一跺脚,打算把文联的老师叫来一同见证,可冲进帐篷后轮到我傻眼了:彭达和东智都已经舌头打结醉得一塌糊涂……

验证洛珠能否念出《红楼梦》的小试验,就这么不了了之了。后来我回到汉地,跟资深红迷朋友讲起这件逸闻,被他劈头盖脸骂了一顿,“你傻的啊,念什么《红楼梦》啊!你直接问失落的后三十回真本中,贾宝玉娶了谁,林黛玉怎么死的,薛宝钗怎么样了!”

可惜的是,我后来再也没见过洛珠,红迷朋友的这三个疑问,大概也会成为永久的谜了。(只是个玩笑哦,我不太认为《红楼梦》结局是一件能得到答案的事……)

PS,插播一个小细节。

2010年玉树地震时,作为志愿者的我来到结古镇。亲眼见到镇中心那座格萨尔王的骑马铜像,在地震中丝毫未损,依旧威猛庄严。当地人都说,“格萨尔不倒,玉树不垮”。

就是。

(玉树的格萨尔王塑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玉树--格萨尔王策马驰骋的地方
关帝神灵显濯的是什么意思
来自高原的“神授艺人”,梦里学到的技艺,专家也难以解释
这两天被乃琼护法神霸屏了
藏区四大神山系列——尕朵觉沃
走近藏传佛教四大神山,揭示为何那么多明星信仰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