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和大师之间差了一座读书馆 之桑塔格

作为一个精读近3000本书的书痴,不少朋友都在找我要书单,可是我认为读书的乐趣之一在于选书,挑选一本书正是你阅读的开始。别人家的书单,虽然一目了然可以提供建议,但是却让你失去的挑选的趣味。其二,书单的个人性太强,或偏鸡汤或偏文学或偏工管,唯独缺了哲学。其三,推荐书单的人真的阅读量够了吗?没有一个量的积累,何谈书单一说。正如超市中购物,只有足够大的超级才能支撑各类顾客的需求。所以,在自己读书未满5000本之前,我还不愿意写关于自己书单的推荐。

书房一角

关于大师书单系列——

在阅读的过程中,除了坚持“溯源”式阅读外,更喜欢“原典”式阅读。“原典”即为从一本书出发,相继阅读该书所提及的所有书目,以此建构知识的网络。这样的阅读方式,第一有利于相关学科知识的搭建,第二会让你站在巨人肩膀上,高屋建瓴地享受精神花园。

所谓的大师,是每一个领域每一个时代的大咖,他们同样站在前任的基础上,攫取知识的力量,他们的思想是时代的承前,也是精神的传递。因此,我在精读的书中,选取了十个大师级人物,为大家梳理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所读过的作品,并且附上他们本人的著作。

希望大家看过大师们的“读书馆”后,能发现不一样的读书乐趣和选书方法。而我会在完结篇中附上我的选书方法,供大家参考。

首幕:桑塔格的书单——从文学到哲学的跨越

苏珊·桑塔格几乎照耀了20世纪哲学和文学的星空,关于她的文章凤毛麟角,但是关于她的论文著述多如牛毛,由此可见知识分子和学院派对她的偏爱。在桑塔格的作品中,我发现了一座图书馆,也完成了2012年上百本书的简读和精读。

桑塔格年轻时的留影

桑塔格的阅读可以追溯到她的幼年。她9岁开始啃《悲惨世界》10岁的时候,她找到了她的第一个文学之父——艾伦·坡

艾伦·坡的哥特式小说既有趣味,也有知性,他笔下的人物被思想的激情所鼓动。他让桑塔格有了“对内在性、忧郁、心理执着,对推理的刺激、变态,以及对不顾后果的自我意识的性情的最初了解”。??

12岁的桑塔格已经不满足于爱伦·坡用文学给她带来的内在快乐,于是她从哈里伯顿的游历世界中开启了对世界的外在渴望。这一时期,占据了桑塔格心灵的还有《居里夫人传》《小妇人》以及杰克·伦敦的《马丁·伊登》。

13岁的桑塔格已经有了一定的文学积淀,但是仍旧可以看出她对法国文学的偏爱,沉迷在法国作家纪德的日记之中。纪德是法国文学的异类,献身于戏剧、艺术、政治和音乐,是一个十足的知识分子和艺术家。

“我又沉浸在阅读纪德之中——多么清晰、多么精确啊!他的人本身真是无与伦比……整个下午我都沉浸在阅读纪德之中。”?

“我得到这书的当天深夜2:30就看完了——我本该看得慢点的,而且我得一遍又一遍地看——我和纪德获得了极其完美的智性交流,对他产生的每个想法,我都体验到那种相应的产前阵痛!”

——1948年9月 桑塔格的日记

善变的桑塔格对于思想的猎取就像在填补一个宇宙黑洞。与纪德《日记》不同,托马斯·曼的《魔山》让她惊呼:

“纪德所有的小说似乎都微不足道,而曼的《魔山》是要读上整整一辈子的。”

她欣赏的是《魔山》中那些“自由而充满激情的谈话”。桑塔格似乎找到了一种形式,将头脑中奔涌的思想以正当的方式放入小说中,也自此埋下了桑塔格小说晦涩难懂的因由。

熟悉桑塔格的伙伴都知道她有哈佛大学文学哲学双硕士学位。这样的积淀与她16岁进入芝加哥大学之后的阅读密不可分。芝加哥时期的桑塔格更多开始读一些哲学作品,她说她最崇拜的三个哲学家是柏拉图、尼采、维特根斯坦

20岁的时候她几乎推翻了之前所有的作家,因为她看到了卡夫卡的作品。她在日记中写着:

在书店我翻开一卷卡夫卡短篇小说集;翻在《变形记》的一页。就像身上挨了一击,他的散文的绝对性,纯粹的现实,没有任何强加的或者晦涩的东西。我对他的钦佩在所有作家之上!?
和他相比,乔伊斯是何等愚蠢,纪德何等恬美,曼又是何等的空洞加夸夸其谈。只有普鲁斯特是同样的有趣——几乎。但是卡夫卡哪怕是最为混乱的叙述也具有那种现实的魔力,而所有其他现代作家都不具备这一魔力,一种令你牙齿打颤、极度难挨的剧痛。

对这时的桑塔格来说,纪德、托马斯·曼的位置,被卡夫卡取代了。她将卡夫卡的故事架构作为模仿的样板,“以抽象的风格讲述——尽可能少坐实”。这时距桑塔格写出她的第一本小说《恩主》还有7年。

为大家简单梳理一下桑塔格阅读过的书籍和相关作家。

诗人——

但丁、阿尔奥斯托、塔索、提布卢斯、海涅、普希金、兰波、魏尔伦、阿波利奈尔

剧作家——

辛格、奥尼尔、卡尔德隆、萧伯纳、海尔曼

小说、自传——

纪德系列作品

《伪币制造者》

《背叛者》

《梵蒂冈地窖》

《柯里登》

乔治·梅瑞狄斯系列作品

《利己主义者》

《彷徨中的戴安娜》

《理查德·法弗尔的考验》

《柏油》——舍伍德 安德烈?

《心灵之岛》——路德维希 卢因森

《圣殿》——威廉 福克纳

《伊斯特 沃特斯》——乔治 莫尔

《作家手记》——陀思妥耶夫斯基

《背道而驰》——于斯曼?

《弟子》——保罗 布尔热

《萨宁》——阿尔志跋绥夫

《约翰尼上战场》——多尔顿 特兰波

《富尔赛世家》——高尔斯华绥

本文参考书目:

《铸就偶像:苏珊·桑塔格传》

《重生:苏珊·桑塔格日记与笔记1947-1963》

作者:水墨依然 传播学硕士 典型性射手座患者,穿梭在电影、音乐、文学之间,不放过任何文艺的领域。傲娇地吐槽,放肆地码字,如此而已。

本文由水墨依然授权古尔浪洼的方寸江湖头条号首发,网媒转载或纸媒发表,请预先取得授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苏珊·桑塔格30岁前的阅读清单
文学反映人性不是写作的唯一出路
让我领悟他的生命
【书单】作家推荐 | 美国公众的良心 苏珊·桑塔格
苏珊·桑塔格的三份书单
【止庵】解读世界文学大师——卡夫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