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阳明告诉你:为什么要远离脾气太大的人?

1523年进士考试,出题者显然是个朱熹门徒,所以《策问》的内容是这样的:朱熹和陆九渊的学说是泾渭分明的,但现在有学者却认为二者殊途同归,这就是抬高了陆九渊贬低了朱熹。这种险恶用心和南宋时期的何澹、陈贾有什么区别(何澹、陈贾都是攻击朱熹理学的学问家)?这个学者现在到处蛊惑人心,以售卖他那低级的思想,是不是应该把他的书烧掉,把他的思想扼杀?

显然,“这个学者”指的是王阳明,这是一道赤裸裸攻击王阳明的考题。王阳明弟子徐珊在考场中看到这道考题时,叹息说:“我怎么可以不顾良知而迎合错误的言论!”于是放下笔,走出考场,主动落榜。和徐珊不同,王阳明的弟子欧阳德、魏良弼则用王老师的心学主旨回答了这个问题。让人疑惑的是,这二人居然高中进士,王阳明的得意弟子钱德洪也用王老师的心学主旨答了问卷,却落了榜。钱德洪见到王阳明后,恼恨时事之乖。王阳明却大喜过望道:“圣学可以从此明也。”钱德洪认为王老师糊涂了,问:“连考题都反对您的学说,怎么能说圣学可以明了呢?”

王阳明说:“你反过来想,连进士的考题都质问我的学说,那不就是说我的学说现在已被天下士子们了解了吗?它以为它在攻击我,实际上是在变相地宣传我啊。如果我的学说是错的,那经过这样的宣传,肯定有人会找出对的学说;如果我的学说是对的,那必将被有识之士认可,咱们应该大肆庆祝一番。”

钱德洪对王阳明这种乐观态度表示钦佩,并自愧不如。大概也正是这次进士考试的考题,让王阳明心学风靡整个中国,连朱厚熜请来的炼丹道士都对王阳明心学表示出极大的兴趣,在朱厚熜面前时不时地提到几句。朱厚熜当时有个疑惑,王阳明的心学应该是自我修炼的学说吧,那他的弟子们应该找个在深山老林里隐居,锻造道德和智慧才对,为什么要跑出来参加科举考试?

王阳明早就说过:圣学无妨举业。

各位书友好,今晚我们继续共读《知行合一王阳明》第245至260页。请大家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1.为什么人人都可以做圣人?

2.为什么王阳明号召我们绝情去欲?


1. 人人都可以做圣人

现代社会,圣人要么被看作高高在上、虚无缥缈的存在,要么被视为和我没什么区别的血肉之躯。人们都把“我只想做个普通人”标榜为自己的终极追求,丧失成为圣贤的动力,甚至听到有人把做圣贤当作自己的人生目标时,还会像听了笑话一样笑出来。这些在王阳明看来都是不对的。

王阳明认为,良知就在每个人心中,每个人自出生之日起,就是潜在的圣人,唯一要做的就是将这个潜在的圣人实现出来。在道德上追求至善至美,从而成为真正有智慧的人。现代人眼中的智慧更多的是耍小聪明,谁得到的名利多,谁就是有智慧的人。而名也好,利也罢,无非是遮蔽人良知的私欲罢了。

2.绝多情,去私欲

王阳明说过,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每个人的心中贼都很多,我们常说的七情六欲皆属此类,包括喜、怒、哀、惧、爱、恶、欲等。情感和欲望过多,势必伤身,而伤身便是伤害天理。人是天地之心,万物之灵,人不爱惜自己就是伤天地之心,为天理所不容。如何爱惜自己呢?一味地满足自己的欲望就是爱惜自己吗?

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这是要人警惕过多的感官享乐和内在欲望导致人不静、不定、不安。

当然,无色、无音、无味的日子,也不是日子。否则,真要如契诃夫《樱桃园》末尾那句话所说的了——“生活过去了,好像我没生活过似的。”所以,王阳明号召我们绝情去欲,是要求我们绝多情去多欲,不要成为情绪和欲望的奴隶,失去人该有的尊贵。

3.不要追逐虚名

王阳明有一个叫孟源的弟子,非常喜欢表现自己。王阳明屡次提醒他改掉这个坏毛病,但似乎并没有什么用。一次,孟源又想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的“卓越”见解,被王阳明教育了一番:

好表现的人必是自以为是的人,这是你人生中最大的缺点。我给你打个比方吧。在一块一丈见方的地里种一棵大树,雨露的滋润,土地的肥沃,只能对这棵树的根供给营养。若在树的周围栽种一些优良谷物,可上有树叶遮住阳光,下被树根盘结,缺乏营养,它又怎能生长成熟呢?所以只有砍掉这棵树,连须根也不留,才能种植优良谷物。否则,任你如何耕耘栽培,也只是滋养大树的根。

说白了,一味追求虚名,不能对自己有实际的好处。与其将精力都放在求名上,还不如踏踏实实务实得好。

4.愤怒源于恐惧

当有人挑战了我们的身份、地位、名利、面子时,往往会引来我们的愤怒。愤怒对人的危害之大,科学家是有过实验证明的:一个人愤怒时的生理反应非常剧烈,以至于分泌出毒素,这些毒素甚至可以毒死一只小白鼠。

愤怒因何而来呢?其实,愤怒是害怕失去的表现,它源于恐惧。如果一个人对自己所拥有的外物过于执着,每当别人稍有侵犯,便会表现出极强的防御性,也就是愤怒。他想借愤怒来驱赶走别人的侵犯,哪怕只是小小的侵犯。

地铁上,我们经常看到两个人因为一个座位而互相辱骂,甚至大打出手。静下来想想,为了一个小小的座位,便如此恶言相向、拳脚相加,这样的愤怒实在是大可不必。如果对外物少一点占有欲,对他人多一点慈悲心,自己也会健康快乐很多。

按照王阳明的说法是,愤怒会让人失了本体,应当凡事顺其自然,不要过份在意。一切按照自己的良知做事,为善去恶,如此便能不动心,不动气。

王阳明心学还有哪些主张可供我们学习呢?明早我们继续共读《知行合一王阳明》第261至272页。

作者:兰川,朴野堂堂主(puyetang),新经典(Thinkingdom)新媒体编辑,在杨无锐《其实不识字——在汉字里重审生活》一书中负责朗读。

加入有书,一起组队对抗惰性,,每周共读一本书,一年共读52本精选好书,关注有书公众号(youshucc)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心学大师 王守仁 - 国学大道场 - 国学论坛 一元一国学论坛 一元一国学网
阳明学
王阳明:心学让人有一个能超越生死的精神境界
王阳明真的是在龙场悟的道? | 彰考局
“知行合一”的阳明解读
24.王艮拜师会阳明,白鹿洞群集诸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