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法战争大清国真把世界第二强国法国给怼服了?

文/寂寞的红酒

1883年,为争夺越南的藩属权,世界第二强国法国和东方霸主大清国爆发了激烈的战争,史称“中法战争”,又叫“清法战争”。关于这场战争,一直以来流传着“法国不胜而胜,吾国不败而败”的说法,人们普遍认为清政府不败而败,打赢了战争却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法新约》。但事实上,清政府并没有打赢战争,反而是输的很惨,签订《中法新约》其实是无奈之举。

法国是老牌殖民帝国,是仅次于英国的世界第二强国,工业发达,国力强盛,当时连德国和美国都无法和它相抗衡。尽管中国通过洋务运动建立了一些现代工业,但和法国比差的不是一点半点,一个农业国家根本无法和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强国相抗衡。清政府只是依靠地利和洋务运动积攒的一点家底和法国勉强打了个四六开。但这场战争对清政府造成的伤害远远高于法国,法国只是破了点皮,但清政府已经伤筋动骨了。

中法战争打了两年,耗资高达一亿多两白银,清政府为此欠了高达两千万两的外债,这些钱都是以海关税收做担保向外国银行借的。清政府再打下去就得破产了,特别是东南各省份已经实在拿不出钱了,反战呼声极高。战争打到第二年最配合的四川都表示,自己连十万两银子也拿不出了,浙江巡抚刘秉璋奏报自己已经透支了十年的饷银,实在没钱了。清政府知道没法再打下去了,所以才趁着镇南关大捷和法国人谈,做出了很大让步,才换来法国的撤军。

从当时双方的态势上看,清政府已经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再打估计别说越南,连台湾都得丢了。虽然在马尾海战中福建水师击毙了法国舰队司令孤拔,但此战洋务派投入巨资建立的近代第一支海军福建水师被法国人彻底报销了,此后陷入有海无防的尴尬境地。控制制海权的法国人不仅切断了东南沿海的航线,而且占领了东南沿海部分港口,清政府对外交往完全中断,连漕运都被中断了,清政府的损失无法估量,清政府已经陷入了严重的危机。

即使在陆地上,清政府压力也极大。法国人从越南南部一路北上,把清军像赶鸭子一样赶回国内,幸亏冯子材在镇南关小胜,否则真可能被高卢鸡追到国内,所以清政府赶紧携镇南关胜利的威势趁机和法国人谈。当时的法国也是骑虎难下,高昂的军费和大量的人员伤亡导致了茹费理内阁的倒台,愤怒的法国被打出了肝火,迅速追加了五千万法郎的军费,不久又通过了一亿五千万法郎的新法案,摆出一副要玩命的架势,不过法国人毕竟比英国实力差一些,特别是缺乏英国人在远东和南洋强大的势力和战略支撑,所以清政府主动服软也就坡下驴,和清政府签订了《中法新约》,清政府让出了越南,并承认了法国人在中国西南地区的特殊权益,从此云贵被纳入了法国人的势力。作为回报,法国人从澎湖、台湾等地撤军,双方算是体面的结束了战争。

此战,清政府可以说输到了家,唯一的收获就是大大扫了法国人的面子,清政府能把第二强国法国打出血在当时来说也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中法战争无意的让世界各国承认了大清国世界强国地位。就和当年的三英战吕布一样,虽然刘备三兄弟败了,但能和吕布过招还能活蹦乱跳的回来,足足让哥仨吹了一辈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政府的明智选择——历史的读法
清政府当初援助越南抵抗法国侵略,真的是出于“道义”吗?
中法战争
中法战争镇南关大捷后,清朝为何求和了?如果不妥协结果会怎样?
130年前极其罕见的中法战争照片
此战大胜,左宗棠却怒斥:李鸿章误尽苍生,将落个千古骂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