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又一领域将有望成为新的研发和投资风口?

近10年来通过研究微生态发现,微生态药物可调控全身的免疫反应,且适应症广,安全性好,生产周期短等优势,因此全球先后斥资布局微生物计划,目前已有6家微生态药物研发企业成功登陆纳斯达克,而我国微生态药物布局企业相对较少,目前正处于科研向产业转化布局良机。

微生物众多领域潜力巨大

微生物是肉眼看不见的生物,主要分为真菌、放线菌、细菌、螺旋体、立克次体、衣原体、支原体和病毒。微生物学的发展从17世纪列文虎克发现微生物到今天的全球各国开展微生物组结构与功能研究,成功显著,微生物在医药、农业、能源、环境保护和畜牧业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最突出的贡献还是在医药领域。如狂犬疫苗的发明、青霉素的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以及原核微生物DNA的重组等。

19 世纪后期由病原微生物改造在蚕病及狂犬病疫苗等预防疾病的反面的疫苗人类贡献巨大,青霉素的发现帮助人类战胜了结核、疟疾、霍乱、破伤风、白喉、鼠疫等一系列传染病,胰岛素、干扰素、多种抗肿瘤药物及免疫调节药物的发现,促进疾病治疗水平进一步提高。



在农业方面微生物能提高土壤肥力、促进粮食增产、防治虫害、防止粮食霉腐变质等。在能源方面对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在环境保护方面可以利用微生物来净化生活、工业污水等。在畜牧业方面微生物能发酵饲料、提高免疫力、防病治病等作用。预计,21 世纪微生物组学研究可能带来革命性的影响。

人体微生态相当于人体的“第二个基因组”,所编码的基因高达1000万种,数量可达人体自身基因数量150倍。人体微生态是宿主免疫反应、抵抗外来致病菌、消化吸收、物质能量代谢、促进生长发育的重要维持者,直接或间接调控免疫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大脑等多个系统,体微生态失衡还与肠道疾病、肥胖、糖尿病、肿瘤等多种疾病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

全球微生态医药产业格局

2016年,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预言未来几年利用微生物组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领域高居榜首。 目前全球微生态医药产业格局已成形,上游以微生物检测为主,下游以物应用为主。

微生物检测可通过痰、尿、血液、穿刺液、脑脊液、化脓及创伤口等处获取原液,从而帮助医生正确诊断、规范用药;微生物检测的应用场景主要有伴随诊断和疾病早筛,如消化道疾病、酒精性肝病的检测;结直肠癌、宫颈癌的早期筛查,主要平台有生化免疫、质谱和分子诊断。随着微生物检测技术不断革新,多代升级,全球微生物诊断企业龙头显现,法国Biomerieux占据全球微生物诊断60%的市场份额。国内微生物检测暂未形成明显龙头,锐翌生物、量化健康、赛哲生物是国内布局分子诊断平台的企业代表。



下游的微生态药物是指利用微生物或调节微生物正常生长的物质制成的药物制剂。是继小分子、大分子、细胞、基因治疗之后的另一种新的药物形式,受各国政府高度重视,掀起了微生态药物的科研热潮。

微生态药物主要可分为活体生物药、粪菌移植、小分子微生态调节剂,其中活体生物药菌体种类数量明确可控为未来发展的主力军。但FDA至今还没有活菌药物获得批准上市,我国对微生态药物的管理并没有明确的规定。

粪菌移植是将健康人粪便中的功能菌群,移植到患者胃肠道内,重建新的肠道菌群,实现肠道及肠道外疾病的治疗。粪菌移植已用于复发性艰难梭菌感染等多种菌群相关性疾病的治疗和探索性研究。但目前缺少统一有效的监管,不同国家的政策差别较大。

小分子微生态调节剂通过有益菌的繁殖增多,抑制有害细菌的生长,达到调整肠道菌群,促进机体健康的目的。

全球微生态药物发展状况

各国都高度重视人体微生物组学研究,先后开展了多项人体微生物组计划,包括2007年欧美的人类微生物组项目、2010年欧盟人体肠道宏基因组计划、2011年国际研究联盟的地球微生物计划、加拿大微生物组研究项目以及日本人体元基因组项目。其中 2016 年美国启动国家微生物组计划奥巴马政府推出“脑计划”、“精准医学”和“抗癌登月计划”等之后的又一项重大国家科研计划。

微生物组研究进展快速,研究成果屡上十大科学突破榜,近年来微生态菌群的应用研究十分火热,2007-2017年十年间研究论文数量增加了 13 倍,而且以肠道微生物的研究为主。人体微生态研究主要分为基础科研和疾病关系研究,近年来取得诸多突破。美国在微生态药物开发领域优势明显,探索的领域包括微生态药物开发、生物合成的微生物疗法、基因编辑研发抗菌药物、粪菌移植等,针对的疾病主要有炎症性胃肠疾病、艰难梭菌等细菌感染、皮肤病、癌症、自身免疫病等,且技术先进,如火如荼,全球布局微生态药物开发的企业超40家。



微生态医药领域受到资金的密集投资扶持,国际制药巨头罗氏、辉瑞等都纷纷布局,如Evelo Biosciences的“癌症免疫疗法+微生物组”两年融资8500万美元,Kallyope的“脑-肠轴的体生物组研究”A轮融资4400万美元等。我国政府和相关机构大力支持人体微生态研究,许多科学家参与了微生物组的研究。目前的产业与资本主要集中在上游微生物检测领域。

美国大量的公司布局微生态药物,目前有3个药物处于临床III期,结合 Seth Robey and Frank S. David 模型以及医药市场特点,如果3个微生态药物成功上市,预计上市6年达到峰值,渗透率约10%~20%,保守预计全球市场空间为30~94亿美元,还有临床II期阶段的用于治疗肝性脑病、感染、IBD、NASH的LBPs 和小分子微生态调节剂以及粪菌移植等2026 年市场规模空间有望达100亿美元。据悉,目前全球已经有2万例患者接受粪菌移植,并取得不错成效,年市场规模为1.7亿美元,未来将有更大市场空间。



美国在全球微生态药物产业布局中相对领先,但整体仍处起步阶段,目前布局微生态新药开发企业较少。微生物应用领域广泛,在医学治疗领域优势众多,虽然全球微生态药物仍处于临床研究阶段,并取得一定成效,在现有治疗方法的基础上添加新的助力,未来有望成为新的研发和投资风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际人体微生态科技发展报告-2017年度
肠企这两年|浩鼎瑞生物:融千万元后,如何探寻微生态新药?
发令枪响,肠道菌群产业何时加速领跑?
热心肠先生:2016,关于肠道微生物的10件大事
未知君谭验:微生态制药中美资本流向有很大不同,未来 3~5 年将有大量新药涌现
这家公司登上热搜 捐一次粪便挣300元!每月最多可捐献22次 报名电话被打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