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联的战场流星,从BM-13到BM-31,浅谈苏联早期多管火箭炮发展史

火箭类武器的发展时间比较早,在早期的黑火药时代,人类就已经通过在弓箭上布设黑火药推进剂,制成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火箭类武器。虽然后来随着近现代火炮的发展,火箭类武器的发展一度出现了停滞。但是,随着现代工业冶炼技术的发展和新型高效推进剂的出现,火箭类武器又重新焕发了生机,而上世纪20-30年代的苏联,则是火箭类武器,尤其是火箭炮的大力推动者之一。

中国古代的黑火药火箭

传统身管火炮是以发射药爆燃瞬间时产生的巨大推力实现炮弹出膛飞行,因此,如果要让炮弹飞得更快,打得更远,传统身管火炮的炮管和炮弹弹壳都要求能够承受巨大的压力,制造要求较高。

身管火炮的出现一度让火箭类武器的发展出现了停滞

而火箭炮则不同,火箭弹主要依靠小型发动机的推动来实现火箭弹的飞行,因此,火箭弹的弹壁可以做得较薄,制造成本和制造工艺都比较低,对于当时工业能力不如西方的苏联来说,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因此受到了大力推动。而今天,本文就为读者简单介绍下苏联从20世纪20-30年代到卫国战争结束时,苏联多管火箭炮的发展史。

苏联多管火箭炮的先行者——BM-13型“喀秋莎”多管火箭炮

因为早期的火箭弹只能够依靠发射装置上的滑轨或者简易发射管进行发射,精度较低,所以从一开始,苏联就将火箭炮的发展方向定为多管发射模式,期望以数量来弥补火箭炮精度不足的缺点。

苏联从1929年开始研制能够装备在火箭弹上的新型高效推进剂,最早展开相关研究的机构是苏联空气动力实验室,主要以固体推进剂为主。随后苏联又建立了喷气推动实验室,以液体推进剂为主。不过这两所实验室最终在1933年合并为喷气动力科学研究中心,成为后来苏联多管火箭炮的主要研制场所。

RS-82型空对地火箭弹

喷气动力科学研究中心并没有从零开始研制一款全新的地对地火箭弹,而是以RS-82型82毫米空对地火箭弹和RS-132型132毫米等空对地火箭弹为基础研制地对地火箭弹。因为RS-132型空对地火箭弹的气动外形更好,且战斗部更大,杀伤力更强,于是苏联第一代多管火箭炮所使用的的火箭弹口径便确定为132毫米。

MU-1原型车,注意其24根单管发射滑轨

早期的原型车分为两种,第一种原型车是MU-1,该车采用了24管的火箭发射导轨,每一根导轨上只能够放置一枚火箭弹,且只能够从火箭炮滑轨的前方进行再装填。这就导致了每次火箭炮发射完毕后,需要将发射架的高度、角度重新调整后才能够进行火箭弹的再装填作业,过程繁琐耗时。

第二种原型车则是MU-2,是在MU-1基础改进而来的产品。MU-2的延长了火箭炮的后部滑轨,这样火箭弹就可以从滑轨的后方直接进行装填,再装填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此外,MU-2原型车采用了8管发射滑轨,每根滑轨上可以上、下各布置一枚火箭弹,一套发射架一次可以挂载16枚132毫米火箭弹。

上下各挂一枚火箭弹也成为这一时期苏联多管火箭炮的标志之一

苏联军方经过试验后,认为MU-2原型车更加能够满足自己的使用需求,于是选择MU-2作为苏联第一种多管火箭炮的获胜方案,并给予其BM-13的编号,这也就是后来在苏联卫国战争期间大名鼎鼎的“喀秋莎”多管火箭炮。

两种不同底盘的BM-13多管火箭炮

BM-13多管火箭炮及其变型是苏联在卫国战争期间生产数量最多,装备范围最广的一款多管火箭炮。在苏联陆军中,BM-13多管火箭炮主要分为卡车底盘式和履带底盘式,同时也有在欧美援助卡车上改装的版本。

苏联红海军使用的16-M-13多管火箭炮

除了苏联陆军外,苏联红海军也装备了BM-13多管火箭炮的海基版本,即M-13M系列和16-M-13系列,前者只是陆基BM-13的简陋上舰版本,而后者则是专门为苏联红海军在恶劣海况下使用而研制的专用版本,配备有专门研制的稳定器和瞄准装置,稳定性和精度上会更好一些。

苏军对M-13火箭弹并不十分满意

除了使用不同型号的底盘外,BM-13多管火箭炮还装备有多种不同规格的火箭弹。为了解决早期使用的M-13型132毫米火箭弹在战斗部、射程和精度方面的问题,苏联分别使用了M-20火箭弹、M-13DD火箭弹和M-13UK火箭弹。其中M-20型火箭弹是战斗部加重型号、M-13DD是射程增加型号、M-13UK是精度提升型号。

M-13UK火箭弹值得特别介绍一下,苏联通过在M-13UK火箭弹的弹体上钻出排气孔,使M-13UK火箭弹在飞行时产生自旋,达到稳定弹道的作用。因为效果不错,苏联还在其他的几款火箭弹上采用了相同的设计。

侧重对软目标杀伤的多管火箭炮——BM-8型多管火箭炮

上文提到在BM-13多管火箭炮研制之初,有132毫米火箭弹和82毫米火箭弹两种型号。虽然后面BM-13多管火箭炮选择了132毫米口径系列火箭弹作为主要弹种,但是苏军本身并没有放弃对82毫米口径系列火箭弹的开发。

挂载82毫米空对地火箭弹的苏军战斗机

在经过多次调整之后,苏军最终研制了82毫米的M-8火箭弹和配套的BM-8多管火箭炮。因为M-8型82毫米火箭弹战斗部重量只有690克,最大射程只有5500米,因此主要被苏军作为反人员武器使用,多用于对德军的步兵集群和炮兵阵地进行打击

36联装的BM-8-36

和BM-13多管火箭炮相比,BM-8多管火箭炮最大的特点就是火力密度更大、布置更加灵活。因为M-8火箭弹整体质量较轻,因此多采用48联装的发射架,可以在短时间内投射48枚M-8火箭弹。而在卫国战争战况最胶着的时候,苏联还短暂装备过一款72联装的BM-8-72多管火箭炮。

BM-8的履带式版本

当然,BM-8多管火箭炮也有履带式底盘的版本。只不过和BM-13不同,因为布置起来更加方便灵活,BM-8多管火箭炮的履带式版本大多是以轻型坦克的底盘为基础进行改装的。

M-30/M31系列——300毫米口径的重型多管火箭炮

BM-30/BM-31系列多管火箭炮是苏联在卫国战争期间正式生产的最后一款多管火箭炮,同时也是苏联装备的第一款重型火箭炮。苏军在卫国战争期间发现BM-13系列多管火箭炮使用的M-13型132毫米火箭弹对坚固目标的杀伤力不足,因此有了使用更大口径的火箭弹来对德军坚固目标进行打击的想法。

参加阅兵式的BM-30型多管火箭炮

BM-30/BM-31系列多管火箭炮主要区分点在于其使用的火箭弹和发射架的不同,最开始的BM-30多管火箭炮使用的是M-30型300毫米重型火箭弹,使用“井”字型四联装发射架,射程只有2800米。

柏林战役中的BM-31-12型多管火箭炮

而BM-31多管火箭炮则使用射程增加到4000米的M-31型300毫米重型火箭弹,同时发射架也改成8联装布置。而随着苏联在火箭发射架研制技术上的进步,苏联还装备了一种BM-31-12型多管火箭炮,使用12联装的框架式发射器,主要用于城市攻坚作战,在包括柏林战役等大型城市攻坚战中均有使用。

总结

在苏联的卫国战争期间,受制于战事的影响,苏联只能够在BM-13多管火箭炮的技术基础上做简单的改进,生产出相应的变型版本,以满足苏联卫国战争的需求。

使用300毫米火箭弹的BM-31-12

不过以BM-13为基础的几款多管火箭炮,因为其火力瞬间爆发力强、使用灵活,并且生产成本和生产速度比传统身管火炮要快上不少,十分适合卫国战争期间炮兵技术兵器损失量大的苏军使用。当然,多管火箭炮的火箭弹消耗速度也很快,并一度造成苏军火箭弹供应紧张,这一情况直到战争后期才稍有改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二战兵器全集|苏联第一代火箭炮系统,M-8型82毫米火箭炮
浪漫与暴力共存的“喀秋莎”(上)—苏联BM-82型82毫米火箭弹
你有一个“喀秋莎”待接收,德军的噩梦开始了
二战中的德国火箭炮,威力怎么样先不说,造型确实都够奇特的
与二战经典武器“喀秋莎”大炮有关的五个故事
连长绝境中放弃突围,拼死毁掉斯大林的王牌,却因此成苏联英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