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遍地黄金!全民疯狂!重温19世纪美国西部的淘金热

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停了工,海员们把船只抛弃在圣弗朗西斯科湾,士兵离开了他们的营房,仆人离开了他们的主人,涌向金矿发现地;农民典押田宅,拓荒者放弃了开垦地,工人扔下了工具,公务员离开了写字台,甚至连传教士也抛弃了他们的布道所,纷纷前往加利福尼亚。就连美国海军“安妮塔”号军舰上也仅剩下六名水兵。可笑的是,当政府派军队去追捕逃兵时,经常有整排的士兵,带着武器和马匹逃入山中,就此消失不见。

这种疯狂的场面,就发生在1848年美国的加利福尼亚,而这一幕便是史上著名的西部淘金热。在如火如荼的淘金狂潮中,连远隔万里之外的中国,也有数十万人前往那里探寻致富之路。

美国西部的淘金热

从马歇尔的发现说起

原本默默无闻的詹姆斯·马歇尔是一位来自美国东部的移民,出生于新泽西州。1844年,为了寻找发财致富的机会,他毅然背井离乡,长途跋涉,来到了遥远的加利福尼亚。

当时,美国政府通过战争手段,刚从墨西哥手中将这片广袤的土地夺过来。在美国人的眼中,这里地处太平洋东岸,几乎就是荒凉的代名词,许多地方还聚集着大量对白人充满敌意的印第安人。

来到加利福尼亚后,马歇尔选择了在新赫尔维蒂亚的萨特堡落脚,并与当地富商约翰·萨特合伙开办了一间锯木厂。根据合同,萨特为锯木厂提供必要的资金,而马歇尔则负责经营并以四分之一的产品作为报酬。由于锯木厂恰好位于萨克拉门托河与美利坚河的交汇处,因此业务还算兴旺。

1848年1月24日上午,马歇尔像往常一样,清早起床就沿着人工水道旁的碎石路,查看水流是否能推动锯木厂的水车。来到水流上游,他关了水闸,再漫步走到下游,站在水边。岸边的浅洼里结了冰,中间深水部分平静无波、菁英澄澈。当他审视到距离水面约六英寸深、布满岩石的河床时,突然瞥见平坦的岩石上有一块黄色的东西。他挽起袖子,把手伸进水里捞起了这块东西。

它的大小和形状彷如大拇指的指头,金黄明亮。忽略颜色的话,它看起来就像是被人嚼过的口香糖。

马歇尔站在水边,手指头拨弄着这块东西,呼吸的热气结成了白雾。那东西虽小,却沉甸甸的,跟河中灰色的鹅卵石截然不同。它可能是金子,但不能确定,所以马歇尔做了个简单的测试。他将那东西摆在石头上,用另一块石头来敲打。它没碎,但变了形。马歇尔把它放进了口袋,巡视完水道后,就回帐篷去了。

当天,锯木厂的一个工人在自己的日记里写道:

锯木厂主管詹姆斯·马歇尔在水道里发现了一种金属,看起来有点像金子。

为了检验那块东西,马歇尔和工人们又把它放在铁砧上,用铁锤敲打。如果它只是黄铁矿,经此敲打,就会破碎。可它只是被砸扁了而已,并未破碎。他们又将东西放入碱液里煮了一天,拿出来后,它仍然金黄澄亮,并未变色。

四天后,马歇尔在冰天雪地中骑马前往萨特堡。抵达后,他立刻将自己的大老板萨特叫进了密室,顺手锁上了门,然后打开布包,拿出那块东西。他告诉萨特,那块东西可能是金子,几天前捡到它后,又在水道里发现了其他相似的东西。他还说,它们就在河床上,根本不必寻找,如果是金子,那此地可真是遍地黄金了。

萨特仔细端详着这块小东西,拿在手中也感受到了它惊人的重量。他从书架上取下一本老旧的化学书,很快便找到了另外两种检验方法。他先用硝酸滴上去,那东西安然无损。然后又把它放到天平上称量,它的密度果然比银子大得多。萨特就此确定,它就是金子。

詹姆斯·马歇尔

《先驱报》上的重磅消息

发现金子的萨特,脸上并未流露出太多喜悦,反而心生忧虑。他在这五万英亩的土地上,牧养了1.2万头牛,1万只羊,2000匹马和骡子,以及1000头猪。如果这东西真是金子,他可以预见手下的工人将溜进山地,对田中谷物和牧场的牲畜弃之不顾。同时,成千上万疯狂的淘金客,将涌进山谷,打破这里原有的宁静。更为关键的是,马歇尔发现金块的地点,即锯木厂所在地,其所有权并不是他的。

精明的萨特立刻跟拥有锯木厂土地所有权的科隆马部族交涉,以食物和衣服,换取了周围12平方英里土地的三年租约。租约到手后,他告诫马歇尔和全体工人,不要向外界透露发现黄金的消息。

然而,一名工人利用下班时间躲进山区,用小刀在山谷裂隙中挖取到金块,还写信告诉朋友他发财了。另外一名工人则用鹿皮袋装着金块,在一家店里大肆吹嘘。还有一个驿车驾驶员在运送货物到锯木厂的路上,遇到了一个当地的小男孩,小男孩向他展示了手里的一把金沙。于是,发现黄金的消息在附近的几个村镇中不胫而走。

随着来询问消息是否真实的人越来越多,久而久之,萨特索性解除戒心,开始心满意足地吹嘘在锯木厂附近捡到金块和捞出金沙的种种情形。果然不出他事前所料,到3月的第一周,他的农场和牧场里就只剩下几个因身体衰弱而无法前往淘金的工人了。

消息迅速穿过平原、越过丘陵,终于传到旧金山。1848年3月15日,《加利福尼亚人报》用斗大的标题报道了发现黄金的消息。几周后,该报的竞争对手《星报》驳斥了这个报道,说它是空穴来风。可就在同一周,《星报》的老板驱车驰回旧金山,手中挥动着一瓶金沙,大声宣布在美利坚河发现了金矿。

实际上,人们此前就已多次在太平洋沿岸发现过金矿。比如,1841年在洛杉矶附近,1842年在南加利福尼亚,人们都曾发现过较大的金矿。但由于各种原因,这些消息均未引起轰动。1842年的金矿发现虽然也曾吸引了几百名淘金客,但很快就又悄无声息,回归平静。究其原因,是商品经济、信息通讯等落后导致的。当时,这些地区都属于印第安人的控制范围,还处于原始社会状态的印第安人根本不懂得黄金的经济价值。更重要的是,这里的移民还很少,商品经济的发展程度相对较低,与外界的联系也很有限,发现金矿的消息很难传播出去。

这回,又发现了金矿。首先刊登这一消息的,是圣弗朗西斯科当地的《加利福尼亚人报》,而最终将这消息广泛传播开的,则是商人布兰纳。

布兰纳是个富有冒险精神的投机商。他在加利福尼亚创办了一系列企业,在萨特社区还开设有一家百货商店。1848年3月,随着越来越多的当地人挖到金子,布兰纳商店的生意也格外兴隆。为了将手头上的金子花出去,许多顾客开始向布兰纳提议,希望能用金子代替现金来购买威士忌等商品。敏感的布兰纳马上意识到,这是个能大捞一笔的商机,于是命令手下千方百计地去筹集货源,以满足顾客们的需求,进而换取他们手中的金沙。

5月12日,手中已集聚大量金沙的布兰纳准备出手套取现金,便带着一部分样品来到圣弗朗西斯科寻找大主顾。金沙震惊了那里的商人,由此,在加利福尼亚发现金矿的消息也得到了证实。

由于交通和资讯的落后,美国最西部的重大发现过了一段时间才为东部所知。8月19日,一封描述这次发现的信件,在纽约的《先驱报》上刊载,消息随之传遍了全世界。

一股史无前例的淘金热由此拉开了序幕。

探寻黄金的淘金客

狂热的黄金梦

1848年5月,美国正式从墨西哥手中接管加利福尼亚。两个月后,当美国政府任命的总督沿着美利坚河巡视金矿矿区时,发现已有4000多人正在挖掘金矿或淘洗金沙,每人平均每天可以采到两盎司,约值32美元。于是,他赶紧向詹姆斯·波克总统写了一封公文,同时附上一茶叶罐的金块和金沙。信中说:

未亲自视察金矿区前,我无法相信关于金矿的报道,现在我确信,萨克拉门托河与圣乔根河流域的金矿蕴藏量,其价值将超过对墨战争军费的百倍以上。

12月5日,波克总统在召开国会时,正式公布了这一消息。第二天,这条消息便成为了美国各大报刊的头版头条。《纽约每日论坛报》的编辑何瑞思·葛利甚至兴奋地预言,美国正跨入黄金时代。他写道:

那里的财富就像纽约街道的泥巴一样铺满了地面。在加利福尼亚的新金矿区,唯一需要的开矿机械就是一双强劲有力的手、一把铲子和一个锡盘。事实上,许多人只用瓦片或木板,便能轻松愉快地挖到金块,一天收入五、六十块钱,还享有许多闲暇时间。

不久,许多相关书籍接连出版。比如《金矿移民指南》,作者夸张地如此描述:

广阔的河床铺满了金沙,有一只手的厚度……价值2至5万美元的金子,几乎唾手可得。

而有关淘金的演讲也场场爆满。某演讲者夸大其词地煽动说:

加利福尼亚的淘金客每天都能获得重4磅、价值1000美元的黄金。假使每个人每天采集4磅,即使100万人同时努力工作,也要10年才能采尽加利福尼亚的金矿。

随着消息的进一步传播,美国东部几乎所有报纸都开始刊登有关淘金神话的文章。某报编辑写道:

这片荒凉偏僻、毫不起眼的地方,突然成了全世界注目的焦点。1500万元的财富已进了某些人的口袋。所有的人都涌向这个地方,想要一圆发财美梦。

全体美国人都跃跃欲试,整个美国都沸腾了。

金矿所在的圣弗朗西斯科,最先受到淘金热的冲击。到1848年6月,圣弗朗西斯科一半的房子已然人去楼空,两家报刊因排字工人离去和订户离散而被迫停刊。紧接着,这股热潮席卷了圣弗朗西斯科北部的俄勒冈和南部的墨西哥。在俄勒冈,仅1848年夏季,就有一半的成年男子,超过三千多人,抛下即将收获的谷物南下加利福尼亚。与此同时,有四千多名墨西哥人北上,加入到淘金大军中。

一位目睹了这一奇特景象的观察者写道:

在加利福尼亚前往矿区的路上,由于人们都赶向矿区,特别是男性劳动力,沿途工厂闲置在那里,麦田任牛羊去啃食,一幢幢房屋空无人烟,农场也变得荒芜了。

当时的交通很落后,从美国东部到西部要经历不少艰险。如果经由陆路前往,必须等到来年4月,因为洛矶山脉横亘在加利福尼亚和其他区域之间,在冬季,山区的牧草都埋在几英尺深的积雪下,没有牧草拖运车辆的牲畜就无法生存。于是,等不及的人就只好走海路,即便得绕过科恩角或横越巴拿马。

在运送淘金客的过程中,船员和水手也因受到诱惑纷纷开起了小差。他们听说,只要到矿区干两个月,就能赚到两、三千美元。而他们在船上要想赚到同样的钱,就必须辛勤工作且节衣缩食二十年。很快,大小船只争先恐后地涌入圣弗朗西斯科湾,以至于超过500艘空荡荡的船只被遗弃在岸边,任它们泡在港中腐朽,有的甚至连货物都没卸下。

为遏止海军官兵的弃船行为,美国海军部被迫采取公开示众的处罚方式。三名水手因弃船逃逸,被船长处以鞭刑。还有两人被公开吊死在帆船上。但即便如此,仍无法吓阻军人投身到这股狂潮中。

受海军传染,美国陆军也受到淘金热的冲击。毕竟,当时一名陆军士兵的月薪只有6美元,而如果他去淘金,一天的收入就有数十美元。在金子的诱惑下,加利福尼亚北部的陆军人数很快就从1300锐减到不足600。可笑的是,当剩余的官兵去追捕逃兵时,经常有整排的官兵带着武器和马匹逃入山中,就此消失不见。

淘金客在工作

成就“金山”之名

那段时间,星罗棋布的采金点起于圣弗朗西斯科,沿萨克拉门托河向北,沿圣诺昆河向南,呈扇形,向东一直延伸到内华达山脉。《加利福尼亚人报》曾对当时的情景描述道:

从圣弗朗西斯科到洛杉矶,从沿海到内华达山麓,整个地区都响彻着“黄金”、“黄金”的喊声!

起初,由于金沙在地表层,所以只要用一个普通的洗脸盆,就可以从沙里淘洗出黄金。一年间,几万名淘金客,翻遍了从厄尔多拉多到北部普瑞所郡之间,还有萨克拉门托东北山坡地,及美利坚河三个岔口地表六英尺内的每块石头,搜遍了内华达山脉以西、洛矶山脉以东的山区和平原,南北纵深超过了三百英里。这股淘金热潮就像失控的森林大火,火舌此起彼伏,南北乱窜,延烧不止。

所有淘金客平均每人每天能有20美元的收入,相当于美国东部工人日工资的20倍。而在某些富矿区,人均日收入甚至能达到2000美元。

1853年,淘金热达到顶点,加利福尼亚的黄金产值由1848年的500万美元增加到6500万美元。1851年至1855年,美国的黄金产量占了全世界的45%,由此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产金国。

从各地淘洗出的金沙堆满了圣弗朗西斯科的仓库。据说,当时在短短两个月内,布兰纳仅通过出租库房就获得了价值36000美元的金沙。“金山市”由此得名。后来,为区别澳洲另一座新的金山市,又改称“旧金山”。

就这样,没过多久,来自天涯海角的淘金客使加利福尼亚的人口猛增。1849年初,这里的人口还只有大约2.6万人,到年底时,已达11.5万人。有人气就有商机,几乎所有新近出现的村镇,很快都成为了国际性的小城市。尤其圣弗朗西斯科,更成为当时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城市,1848年3月只有812人口,1849年初已接近5000,到1850年则增至25000。

淘金热期间,由于人口急剧增长,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的物资供应变得十分紧张,特别是服务性行业的发展无法满足社会需要,导致物价飞涨。在圣弗朗西斯科,一片在美国东部只需几美分的面包要卖到几十美分;洗衣店洗一打衣服要价20美元,使得一些人干脆将衣服用货轮送到夏威夷去洗;原先只值15美元的地皮,价格上涨到8000美元。受淘金热影响,在1848年到1851年的短短三年里,美国的批发商品价格指数,居然从84.7上升到惊人的1025。

物价如此飞涨,现金不够怎么办?许多商店便直接要求顾客用金沙支付货款。

据统计,从1849年到1869年,共有41万名旅客越过巴拿马前往西部。20年间,大部分黄金都要靠船只输送。根据官方记录,经由巴拿马路线运送的黄金,总价值7.11亿美元。每两周,就有一艘汽船满载着旅客、货物及大约3吨黄金开往东部。

淘洗金沙

黄金梦催生的牛仔裤传奇

在这场淘金潮中,还诞生了一系列不可思议的财富传奇。比如,我们今天看起来再寻常不过的牛仔裤,便是从当时的加州开始其发展之路的。

1847年,17岁的德国移民李维·施特劳斯来到了纽约,开始在这附近以及肯塔基州一带贩卖布料和家庭用品。1853年,怀揣着财富梦想,李维跟随淘金大军搭船前往旧金山。他带了数卷营帐与帆布,准备卖给迅速增加的新居民。很快,他发现当地人急需耐磨的、能承受淘金劳作强度的长裤。于是,他把没卖完的帆布送到裁缝处,订制了世界上第一条牛仔裤,由此成为牛仔裤的发明人。

1855年,李维放弃帆布,改用一种更结实耐磨的靛蓝色粗斜纹布来制作工装裤,并用铜钉加固裤袋和缝口。这种坚固而美观的长裤马上受到了市场的青睐,迅速风靡,大批订单纷至杳来。没过多久,李维便用自己的名字李维斯作为产品品牌,在旧金山开了第一家店,从此逐步实现了自己的财富梦想。时至今日,“李维斯”仍是世界上销量最大的牛仔裤。

李维·施特劳斯

背后那只无形的手

各种迹象表明,在这股疯狂的淘金热背后,有一只无形的手在强力推动,而奥秘就在美国政府的一系列举措中。

早在19世纪之初,美国就开始发起了所谓的西进运动。随着一批又一批的冒险家相继前往西部创业,美国边疆也从密西西比河不断地向太平洋推进。而就在淘金热兴起前不久,美国刚通过一场对墨西哥的战争,夺得加利福尼亚的大片领土。可当时这里人烟稀少,经济很落后,按照联邦宪法的规定,还远远达不到成立一个州的标准。于是,美国政府便巧妙地利用了这股淘金热,鼓励大量人口进入该地区。

1848年6月,美国驻加利福尼亚总督梅森专门向总统波克递交了一份报告,声称新近发现的金矿价值,足以支付一百次对墨战争的军费。12月5日,波克在致国会的咨文中正式公布了这份报告,等于向外界证实了新金矿的存在。许多原本对这一消息半信半疑的东部人恍然大悟,纷纷西进,涌向加利福尼亚。可以说,这股规模空前的淘金热,加速了西向政策的进展,极大地刺激了西部开发。

实际上,最终只有小部分前往加利福尼亚冒险的人获得了财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到头来的收获非常有限。仅过了五六年,传说中的金矿便如海市蜃楼般消失了。从1854年起,淘金热逐渐呈现出降温的趋势,黄金产值开始回落,降至6000万美元。次年,又降到5500万美元。这时,散兵游勇式的淘金客基本上已无用武之地,真正能获利的都是那些实力雄厚的大商人、大企业。

在政府的鼓励下,整个西部采金业转向追求广度,同时朝下深挖。采金范围很快遍及了整个西部地区,在内华达、亚利桑那、科罗拉多、爱达荷、蒙大拿、怀俄明、犹他、新墨西哥等地,先后发现并建立起大大小小的金矿区,使新的采金高潮于1859年前后再度兴起,并且又持续了十余年之久。正是得益于这些新的发展,美国作为世界最大产金国的地位才一直保持到1898年。

后来加入淘金大军的华人

据统计,从1848年到1931年,美国西部共产出价值42亿美元的黄金、价值31亿美元的白银。而这巨额财富的获得,为美国西部地区的繁荣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

与此同时,采矿业带动了西部地区相关工业的形成与发展,如木材加工、机械制造、冶金铸造以及交通等等。而大量人口的涌入,还刺激了西部农业和畜牧业的升级。

可以说,这场轰轰烈烈的淘金热,真正获利的其实是美国政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金而狂:15万人淘金客,为啥鲜有暴富者? | 循迹晓讲
黄金国的发现
黄金之城被发现,美事却变噩梦,1000多万印第安人被赶尽杀绝
黄金和人性
1848年1月1日,马歇尔突然闯入庄园主...
美国历史:加州淘金热事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