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茶茶百科之六堡茶篇

目录概览

一、概况

二、分类

三、辨别

四、泡法

五、详文

六、总结

摘要

  六堡茶 Liupao tea:在梧州市行政辖区范围内,选用苍梧县群体种、广西大中叶种及其分离、选育的品种、品系茶树(Camelliasinensis (L.)O.Kuntze)的鲜叶为原料,按特定的工艺进行加工,具有独特品质特征的黑茶。


一、概况


        六堡茶,属黑茶类。


  中国当代著名国学家、文化学者肖健为六堡茶作文化定位,指出梧州六堡茶与云南普洱茶同为千年中国名茶,六堡茶的文化寓意关键在于“中国红”的特色!中国红,既是中华民族的主题色彩,更是中国人的图腾崇拜、文化崇拜和精神皈依。中国红,寄寓着平安喜庆、和谐团圆、兴旺发达!中国红,经历了上下五千年的传承,可谓是对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繁荣兴旺历史的高度概括,既是民族的主题色彩,更是民族的哲学观。六堡茶演绎“中国红”,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悠久性,以及折中、自然、和谐之美!文化定位使得六堡茶获得了海内外文化界、茶叶界和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和认同,社会影响力大大增强。

1
六堡茶文献记载

  茶叶界人士何志强认为,肖健为六堡茶作文化定位时,提出“中国红“的概念,这个概念很吸引人。“中国红”作为中国红色文化的一种表达,六堡茶红透的汤色是一种喜庆的汤色,给人的感觉温暖、喜庆和醇红,这种气氛也给人带来思考,它为何不像绿茶给人以清香、淡雅呢?六堡茶与追求青春滋味的绿茶不同的是,它追求岁月的沧桑。在中国人的家庭里,端上一杯红、浓、陈、醇的六堡茶,相比绿茶带给人的感觉更温暖和热情。随着时间的推移,六堡茶像人那样,年龄越大越显成熟、淡定、谦卑,不像年轻时那样血气方刚,岁月煅造了它包容的情怀。


  张均伟认为,肖健提出了梧州六堡茶与云南普洱茶同为千年中国名茶的观点。可见,六堡茶既有着“中国红”的特色,又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堪称“可以喝的古董”。


  苏淑梅认为,喝过六堡茶的人都会对它的“中国红”情有独钟,六堡茶业界必须以“中国红”的文化韵味和民族特色为准则,使六堡茶走上复兴之路。


2
六堡茶历史创造

  肖健指出,2011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批准梧州六堡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六堡茶“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知识产权永久属于梧州市人民政府所有,并对六堡茶的地理唯一属性及行业标准作了科学解释和规定。对梧州六堡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直接推动梧州六堡茶文化发展跃上了更高层次。但近年来,梧州茶叶界普遍将对梧州六堡茶的理解和关注度,集中在“红、浓、陈、醇”的品质特征千年中国名茶—六堡茶上,而对梧州六堡茶历史追溯、发掘的力度仍然不够。其实,梧州六堡茶不但有着显著的自身特色,更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梧州六堡茶在历史上,曾有过与云南普洱茶不相伯仲的影响和辉煌。建议,梧州六堡茶叶界积极思考,如何让梧州六堡茶在中国茶叶界重新夺回应有的地位,重铸梧州六堡茶文化千年辉。

3
六堡茶的产地

  六堡茶产地范围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所辖行政区域。六堡茶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梧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广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审核,报国家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六堡茶的法定检测机构由广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负责指定。


二、六堡茶的分类


  采用苍梧县群体种、广西大叶种及其分离、选育出来的品种、品系。


三、六堡茶的辨别


1
六堡茶的品鉴

        六堡茶色泽黑褐光润,汤色红浓明亮,滋味醇和爽口、略感甜滑,香气醇陈、有槟榔香味,叶底红褐,并且耐于久藏,越陈越好。如果说对其它茶类人们追求的是“青春”的滋味,那么对六堡茶而言,它打动人的则是岁月的沧桑,那愈陈愈香的特质是其它茶类不具备的。

2
六堡茶的鉴别方法

  略。

3
怎么选购六堡茶

  略。


四、六堡茶的泡法


1
泡法

        饮用六堡茶时,把六堡茶放在瓦锅中,加入山泉水,明火煮沸后,稍置放,待微温饮用,倍感味甘醇香,有提抻、益脾消滞、生津解暑的功效,若加适量冬蜜搅匀饮之,可治痢疾。储存五年以上的陈六堡茶,可治小儿惊风等症。六堡茶冲泡后隔夜滋味不变,汤色不浊,喝时清凉祛暑。

2
生物成分

  六堡茶属于温性茶,除了具有其它茶类所共有的保健作用外,更具有消暑祛湿、明目清心、帮助消化的功效。既可饱食之后饮之助消化,亦可以空腹饮之清肠胃。在闷热的天气里,饮用六堡茶清凉祛暑、倍感舒畅。六堡茶在晾置陈化后,茶中便可见到有许多金黄色“金花”,这是有益品质的黄霉菌,它能分泌淀粉酶和氧化酶,可催化茶叶中的淀粉转化为单糖,催化多酚类化合物氧化,使茶叶汤色变棕红,消除粗青味。科学试验和六堡茶爱好者品茗实践证明,六堡茶除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外,所含脂肪分解酵素高于其它茶类,故六堡茶具有更强的分解油腻、降低人体类脂肪化合物、胆固醇、三酸甘油脂的功效,长期饮用可以健胃养神、减肥健身。因此,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六堡茶愈来愈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3
关于冲泡次数

  略。

4
总结

  适宜人群


  适用于高血压、高血脂(血粘高、胆固醇高、甘油三脂高)、高血糖(糖尿病)、尿酸高引起的痛风症等人群。清热利湿、通便驱痢、散瘀通脉、理气止痛、消脂降压、降糖安神等作用。


五、详文


  质量分析


  一、感官特色。


  外形条索紧结、色泽黑褐,有光泽,汤色红浓明亮,香气纯陈,滋味浓醇甘爽,显槟榔香味,叶底红褐或黑褐色,简而言之具有“红、浓、醇、陈”等特点。


  特级紧细、圆直匀整黑褐,黑,油润净陈香纯正陈,醇厚深红,明亮褐,黑褐,细嫩柔软,明亮

  一级紧结、尚圆直匀整黑褐,黑,油润净陈香纯正陈,尚醇厚深红,明亮褐,黑褐,尚细嫩柔软,明亮

  二级尚紧结,尚圆较匀整黑褐,黑,尚油润净,稍含嫩茎陈香纯正陈,浓醇尚深红,明亮褐,黑褐,柔软,明亮

  三级粗实、紧卷较匀整黑褐,黑,尚油润净,有嫩茎陈香纯正陈,尚浓醇红,明亮褐,黑褐,尚柔软,明亮

  四级粗实尚匀整黑褐,黑,尚润净,有茎陈香纯正陈,醇正红,明亮褐,黑褐,稍硬,明亮


  二、理化指标。


  1、特级至一级,含梗≤3.0%,水浸出物(干态) ≥33.5%。

  2、二级至三级,含梗≤6.5%,水浸出物(干态) ≥30.0%。

  3、四级,含梗≤10.0%,水浸出物(干态) ≥28.0%。

  三、安全及其它质量技术要求。

  产品安全及其它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六、对六堡茶的总结


1
六堡茶怎样储存_六堡茶的保存方法

  1、不宜密闭。


  2、若茶有仓味,可置於空气中,待其仓味散尽再储存。


  3、若茶汤口感“紧”或“涩”,可将茶片剥散或摊开,待其自然“回润”,益增其滋味之丰富及香气。


  4、应远离厨房及有怪味处。


  5、千万不可烘焙(即使低温亦不可)。


  6、散仓味以每年十、十一月吹北风时,让自然风吹最佳,因北风乾燥,湿度在五十度上下(平常约七十度),另外在非下雨天时用电风扇微风吹亦可,注意勿受太阳光直射。


  7、有气之茶(以50年代居多)如不立即品饮时,应保留其外纸及竹壳,以护其气,品饮前再将外纸去除,剥开'回润',经常品饮,即可渐入佳境,“回润”至适当时,即可用纸包裹储存。


  8、无气或略有仓味的茶,宜将外纸斯去。


  9、清理乾净,适度透气后再储存。


  10、整筒竹壳茶饼若无仓味,可用外纸包裹存放,纸有调节作用可挡过度湿气。


  11、以冷气送风会过於乾燥,想去除仓味时可用此法.但仓味去除后,仍需以自然空气.适当的湿度来“回润”。

2
六堡茶的色泽_六堡茶的环境与工艺

  六堡茶的加工工艺包括初制、精制两个过程。


  一、初制加工工艺流程:鲜叶 —杀青 —初揉 —堆闷 —复揉 —干燥 —毛茶。


  二、初制加工技术要求:


  1、鲜叶:选用适制茶树品种芽叶为原料。

  2、杀青:要均匀,杀青以叶质柔软,叶色转为暗绿色,青草气味基本消失为适度。

  3、初揉:趁温揉捻至成条索。

  4、堆闷:初揉结束后进行筑堆堆闷,当堆温达到55℃时,及时进行翻堆散热,当堆温降到30℃时再收拢筑堆,继续堆闷直到适度为止。

  5、复揉:再次揉紧成条索。

  6、干燥:干燥至茶叶含水分不超过15%,成为毛茶。


  三、精制加工工艺流程:毛茶 —筛选 —拼配 —渥堆 —汽蒸 —压制成型 —陈化 —成品。


  四、精制加工技术要求:


  1、筛选:将毛茶通过筛分、风选、拣梗。

  2、拼配:按品质和等级要求进行分级拼配。

  3、渥堆:根据茶叶等级和气候条件,进行渥堆发酵,适时翻堆散热,待叶色变褐,发出醇香即可。

  4、汽蒸:渥堆适度茶叶经蒸汽蒸软,形成散茶。

  5、压制成型:趁热将散茶压成篓、砖、饼、沱等形状。

  6、陈化:将茶叶置于清洁、阴凉、通风、无异杂味的环境内,待茶叶温度降至室温,茶叶含水量降至18%以下,先移至清洁、相对湿度在75%至90%、温度在23℃至28℃、无异杂味的环境(洞穴)中陈化,然后移至清洁、阴凉、干爽、无异杂味的仓库中陈化。陈化时间不少于180天。

3
六堡茶的功效与作用-正确解析六堡茶的好处

  六堡茶除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外,所含脂肪分解醇素高于其他茶类,故六堡茶具有更强的分解油腻,降低人体类脂肪化合物,胆固醇,甘油三脂及血尿酸高的功效,长期饮用可以健胃养神,健身减肥。


  综上所述,六堡茶保健的主要功能是:

  1、提神醒脑,消除疲劳 ;

  2、除油腻、助消化、醒酒 ;

  3、利尿解毒,杀菌消炎防病;

  4、降血压,防止动脉硬化;

  5、防辐射,抑制癌症;

  6、保健美,减肥胖,延年益寿。




一直很喜欢中国的茶文化,想创建一个不装逼、没广告、不卖茶、只交流茶文化的平台,供跟我一样喜欢茶文化的茶友一起交流沟通!中国茶文化,需要你的加入!一茶一韵一生活茶叶群:252081061


延伸阅读


阅读本文的朋友 还在阅读它们


中国茶茶百科之碧螺春篇

中国茶茶百科之君山银针篇

中国茶茶百科之白牡丹篇

中国茶茶百科之滇红篇

中国茶茶百科之温州黄汤篇

中国茶茶百科之霍山黄芽篇

中国茶茶百科之台湾乌龙篇

中国茶茶百科之安溪铁观音篇

中国茶茶百科之凤凰单枞篇

中国茶茶百科之武夷岩茶篇

中国茶茶百科之普洱篇

中国茶茶百科之祁门红茶篇

中国茶茶百科之正山小种篇

中国茶茶百科之闽红篇

中国茶茶百科之龙井篇



订阅.联系.分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六堡茶
一篇文章读懂六堡茶
六堡茶品质形成与传统工艺的传承及地理环境的关系
普洱茶的茶性品评
岁月陈香
普洱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